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贤梵安寺塔

文水县位于汾阳市北面,西靠吕梁山与离石区交界,东边隔着汾河与平遥和祁县为邻,北部同交城、清徐两县相接。县境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文峪河,古名文谷水,县名即源于此。文水县在春秋时期便是诸侯争夺的封邑,秦代在此设大陵县,北魏称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始称文水县。武则天时期曾一度改名为武兴县,唐中宗复位后,再次恢复文水之名,并沿用至今。

这里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尤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家乡,给这个原本声名不显的山边县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文水县上贤村梵安寺塔

上贤村古名太平里,位于文水县南部,这里距离汾阳已经不远了。当客车沿村东公路驶过,村北一座沧桑的平顶古塔顿时映入眼帘。我两次路过上贤村,都是看到古塔就立即下车奔过去,那种穿透了现代平庸僵直水泥房子的包围、穿透了历史时空的古朴气息和不屈力量让我无法抗拒。

村北原有一座古刹名曰梵安寺,塔也就叫作梵安寺塔了,寺院北侧还残存有昔日的堡墙。相传此地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建寺了,唐代时一位皇子为了逃避残酷的权力斗争,来到这里出家,后来村人以“上等贤人于此”的意思把村庄改名为上贤村。另有说法是原为上仙村,日久谐音成了上贤村。可惜当初的寺院早已毁灭无存,仅余下这座孤独的砖塔。

相传此塔最早由一个叫李信的居士创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现存者则为北宋崇宁三年(1104)重建,存高约45米,是一座八角七级的楼阁式砖塔,自下向上略有收分,周身已被近千年的风雨侵蚀成土黄色,布满了榫孔和裂痕,各层塔檐都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一层仅在南侧开塔门,原有门洞被后世改成一个很小的拱门,成年人仅能躬身挤进去。各层塔檐之上皆出平坐,檐下设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平坐下为双杪五铺作。二层以上的塔身四向开拱形窗,真窗和假窗相交错。据说塔内原有木梯登顶,顶层并无塔刹,而是辟为平台,修建小型殿堂一座,供奉铁佛一尊。后来被侵华日军掠去熔炼、铸造枪弹,塔顶被捣毁,木梯也被拆掉,现在仅存空桶状墙壁而已,看起来像一个超级粗大的烟囱。也有一种说法是此塔在地震中倒掉了半截,仅剩下七层。

这座粗壮敦实的平头塔显得老态龙钟,看墙上密布的裂痕和脱落的砖石似乎已有随时崩塌之忧,不过也就这样一直坚挺到了今天。传说此塔的另一个奇绝之处便是直接建在黄土台地上,并无地基,现在塔根部被新建的水泥平台所包裹,无法辨明真伪。

塔下的寺院早已毁掉,近些年新修的水泥仿古殿堂惨不忍睹,不看也罢。 h7Pd81RuB3NSRfEsHYlr1d5aI4tabafwbzRKhJp9iCMyER+Pk6tjN6lAmkEKdTR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