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想到屋外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当妈妈告诉姗姗“不行”时,她就发起脾气来。这时妈妈不理会她,她便开始赖在地板上哭起来,越哭越大声。
“马上停下来!”妈妈怒吼道。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姗姗尖叫不止,“战争”持续进行……
妈妈重重地打了姗姗屁股几下,她哭闹得更凶了。(显然姗姗已经赢了,因为妈妈的情绪失控了。)
最后,妈妈气得把姗姗拉到浴室关起来,在那儿她又足足哭了二三十分钟。
爸爸回家时,妈妈无奈地抱怨:“实在不知道孩子哪里不对劲,居然为小事哭闹不停!”
让我们对这场战争先做个摘要:
(1)姗姗要到屋外去玩。
(2)妈妈拒绝了她的要求。
(3)姗姗发脾气,想争取自己的权力。
(4)妈妈面对权力被挑战的情况,打了姗姗一顿,以证明自己能够控制。
(5)看到妈妈的反击,姗姗哭闹得更厉害,以报复妈妈。
(6)妈妈不愿认输,气得把姗姗关进浴室。
(7)姗姗不愿认输,继续大声哭闹。
姗姗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姗姗发脾气和尖叫哭闹的行为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妈妈,你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像妈妈那样对姗姗进行责罚,姗姗的行为会改善吗?
诚实地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有助于你更了解和接纳自己,并反思如何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1)我的孩子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2)我是否对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3)我是否希望由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期望?
(4)我是否因时间紧迫而对孩子做过多的要求?
(5)我是否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力?
(6)我对孩子有哪些负面或正面的影响?
(7)我是否认为孩子是一种负担?
(8)我是否会因为孩子只是一个青少年而去干涉他们的判断?
(9)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我的感受是什么?
(10)对于孩子不好的表现,我通常的反应是什么?
在未来的一周内,记录你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逐条填写以下各项。
让手机放一天假,让亲情重温一次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