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小逸由妈妈陪着第一天上幼儿园。一进教室,小逸看到了墙上的画,他大声地说:“这些画好难看!是谁画的啊?”
妈妈听了感觉很窘,于是急忙打圆场:“这是其他小朋友画的。很棒啊!”
一旁的老师明白孩子的话,微笑着说:“在这儿你不需要画很漂亮的画。你可以画很难看的画,只要你喜欢,你想怎么画都成。”
小逸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因为老师给出了他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是一个孩子画不好的话,会不会挨骂?”
随后,小逸拿起了一辆坏了的玩具救护车,又问道:“是谁弄坏了救护车?”
妈妈又急了:“谁弄坏了这辆救护车,跟你有什么关系?”
其实,小逸并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谁弄坏了这个玩具,他想知道的是,那个孩子弄坏了玩具后有什么样的后果。老师很理解地回答道:“玩具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免不了会玩坏。”
小逸似乎满意了,他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汇集在一起的答案是:“这里的老师很和气,即使是图画得难看或玩具弄坏了,他们也不会发脾气。我用不着害怕,待在这儿会很安全的。”于是,他开心地跟妈妈挥手说“再见”,然后跟着老师开始过他幼儿园第一天的生活。
孩子所说的话很少是“傻话”。他们的话往往是像电报一样用密码写成的,得经过一道“译码”的手续,才能懂得他们语言的真意。而孩子的每一个举动也都有其目的,在出生后不久他就学会用某些行为来达成他的目的,例如,肚子饿了会哭、乖乖听话会得到称赞等;他也发现某些行为不能达成目的,例如孩子写作业快,不到7点就写完了,父母就安排更多的奥数、英语、弹琴等,孩子发现写得快也不能玩。于是成功达成目的的行为被保留了下来,那些无法达成目的的行为就可能减少。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称前者的学习受到“鼓励”或“强化”,后者的学习受到“不被认可”或“弱化”。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大多是满足社会兴趣(归属感)的需求,为此他们常会不惜一切地争取自己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
所有的不良或不当行为都是孩子为了确认或是获得自己的地位而产生的错误结果,父母却往往不能了解他们这些行为的目的,反而做出可能强化他们这些行为的反应。 为了有效解决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父母首先得清楚孩子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或不当行为并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
一般而言,12岁以下儿童的不良或不当行为目的有四个:吸引注意、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亮亮正在玩蜡笔。只见亮亮用指甲将蜡笔一点儿一点儿抠下来,并在白色的数学书皮上慢慢揉成小小的圆球。接下来,亮亮用铅笔扎裂剩下的蜡笔并重复刚才的过程。讲台上王老师的课告一段落之后,宣布要开始小测验了。眼看着亮亮手里还在继续忙着和上课无关的事,王老师告诉他准备考试了。亮亮嘴里连连答应着,小手可一刻都没闲着。等到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王老师的手在亮亮桌上重重地敲了一下,亮亮才开始写卷子。亮亮写得很快。老师在讲台上提醒同学们连线题需要用尺子连线,亮亮马上举手:“老师,我没带尺子。”细心的王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尺子递给他。亮亮随即用尺子比着连线,突然,他发现了尺子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案,还有几个小钢球。他马上放下了手里的卷子,开始将小钢球慢慢地从喜羊羊身上移到灰太狼身上。他玩儿了几次后,觉得无聊,又开始做卷子。
课下在和亮亮沟通时,老师表示对这个小家伙儿真的没有办法。老师的原话是:“我们班上39位同学,我在他身上花了38/39的精力,然后再将剩下的1/39分成38份给其他孩子。为什么?因为就像猫抓老鼠,我需要不停地盯着他,并反复提醒、催促他。”
只有一节课,他破天荒地没用老师提醒。那是周三早上的数学课,老师嗓子不舒服,连日来准备公开课让老师精疲力竭。所以,和以前不同,老师没力气像往常一样批评他不听课。可是接下来他居然有几分钟正儿八经地坐在那儿听课了。于是,老师特意表扬了亮亮。结果奇迹发生了,后面那半节课他居然一直在认真听讲。
(摘自《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第二章)
亮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其实亮亮在教室里搞一些小动作,无非是想获得老师的注意,而且他达到了目的,所以他的这类行为一再地被强化。当老师某天因嗓子不舒服而没有力气管他时,他的不良行为却停止了,他反而因为几分钟的认真听课受到老师表扬,从而更认真学习。老师无意地忽视了他的不良行为,又特意表扬了他的良好行为,反倒收到意料之外的教育效果。
孩子大多数的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吸引注意,这使得父母将孩子的这个目的与他们的破坏行为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孩子幼年行为发展之初,他们通常会采用良好的行为来吸引注意,如果他成功地达成目的,那么他会努力地表现良好。但是另一方面,父母得留意,孩子也可能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吹毛求疵,害怕失败。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被他人关注的需求,通常他们会以良好的行为来获得他人的注意,如果不幸失败了,他们就会去寻求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来满足需求,比如,尝试破坏性的行为。即使最终得到的是批评或责罚,他们也认为总比被忽视要好。
如果父母以提醒、警告、哄骗或贿赂的方式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下一次还会以相同的或类似的行为来寻求关注。因此,父母应忽视其不良行为,关注良好行为,并及时加以肯定或表扬,让孩子明白良好的行为才能赢得他人的关注。此外,肯定或表扬最好是在孩子没有预期的情况下给予,而不是应孩子的要求给予,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孩子只是为了得到注意而表现良好。例如,孩子写作业时写着写着就开始东张西望了,父母要暂时“忽视”这个行为,主动“关注”孩子之前的专注行为,跟他说:“我看到你刚刚专注地写作业,头不抬、手不停、嘴不动,特别认真。”也可以“关注”孩子未来可能的好行为,可以跟他说:“我猜你马上就要专心写作业了,你专注写作业的样子太帅了!”
上车前妈妈无意中瞥见大雨橙黄色的大嘴猴外衣上蹭了一大片墙灰,就让大雨把灰拍干净再上车。大雨马上回嘴说:“我衣服上没土。”妈妈以为大雨没看见,边说边揪着衣服上蹭的灰给他看:“这儿呢,你看。”没想到大雨看都不看,继续坚持说“没有”,说着就要拉车门。大雨妈妈也发怒了,掏出车钥匙,按下电子锁,然后转身训斥大雨:“你今儿不拍干净就不能上车。你怎么还学会撒谎了?明明有,你非说没有,这都什么孩子,气死我了!”寒风中母子俩谁都坚决不让步,就面对面地站在那儿,死死盯着对方,两双眼睛仿佛都在喷火。几分钟后,妈妈打电话给爸爸。15分钟之后,爸爸匆匆赶来,对着儿子就是一通暴风骤雨般的打骂。最后,爸爸咬着牙,问大雨:“你错了吗?”大雨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说:“错了!”但是他的两只小拳头攥得更紧了……
(摘自《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第二章)
争取权力的孩子觉得,只有在他发号施令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父母想要控制孩子,而孩子也想要证明自己能做自己想做的,也能拒绝别人要求他做的,大雨和妈妈的冲突就是如此。事实上,在这样的争执中没有一个人是赢家,因为这样的孩子只想为所欲为,通常他们内心的想法是“只要我喜欢就可以”“没有人可以强迫我做任何事”,或者“你最好做我要你做的事”,即使父母成功地压制了他们,得到的是孩子“口服心不服”的假顺从,这种胜利是短暂的,类似的情况会持续出现,而且赔上了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出现反抗或挑战行为时,父母常会被激怒,但试图制止或纠正孩子行为的做法却很少成功。孩子可能会藐视或抗拒父母,继续其不被接受的行为,或者暂时停止这种行为,过一会儿又变本加厉。即使父母在这场权力的战争中退让或妥协,表面上看孩子似乎胜利了,但他内心是沮丧的,因为他知道日后仍必须继续抗争。所以,父母要切记: 一旦战争爆发了,就没有赢家。
面对孩子争取权力的行为,父母一定得保持冷静,不要以权威方式来压制或反击,因为这样可能加深孩子对权力的印象,误以为权力很有价值,更增加他对权力的渴望。
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大雨可能因累了或其他原因而不听妈妈的话,赶着上车,妈妈情绪一上来双方就卷入了权力战争中。双方在有情绪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讲道理的,此时若妈妈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不再争论什么,等回到家再说,可能就会避免一场战争。不幸的是,妈妈责骂孩子撒谎(这罪名太大),使战火更旺,再加上她打电话叫爸爸来加入战场,更是加深了亲子关系的裂痕。如果大雨父母能够反思,将这种糟糕的后果与事后清理一下车上灰土的情况进行比较,孰轻孰重他们自然会明白。那怎么让孩子懂得道理,避免类似的情形再发生呢?可以隔一段时间,等双方情绪平静下来,再找孩子好好讲道理,相信那时孩子更能听进父母的教导,并且以后不再重蹈覆辙。
如果权力的争战一直持续下去,孩子觉得无力反抗父母时,他们可能会放弃对权力的渴望,而转向第三个目的——报复。
圣子很快洗完澡,就又抱着平板电脑上床看起来。妈妈喊他时间到了,该睡觉了。圣子充耳不闻,他假装没听见。妈妈叫了很多次之后终于烦了,于是让爸爸出面。爸爸口吻威严地让圣子将平板电脑给他。圣子不干,父子俩都怒目圆睁,互相瞪着对方。僵持中,爸爸干脆直接从圣子手中抢过平板电脑。圣子不甘心,往回抢了几次,但是看着平板电脑在爸爸宽大的手掌中一动也不动时,也只好悻悻地作罢了。妈妈还是有些心疼儿子,就默默地坐在圣子的床边,想陪陪他。没想到圣子突然大发脾气,咬牙切齿地说:“我恨死你们了……你走吧,不用你在这儿假惺惺地陪!我都忍你们9年了!每次都是这样,你们说收就得收,凭什么呀?我真不幸,生在你们这样的家庭!”
(摘自《儿童时间管理管理案例手册》“行为目的及案例之三:报复”)
通常随着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孩子会逐渐感到被排斥、被拒绝,并相信自己是不可爱的,是受害者,当他察觉自己无法胜过父母时,就更为沮丧。于是,他转而进行报复,借着伤害别人,让自己被别人仇视来凸显自己的价值。
当孩子有报复心态或行为时,父母常会觉得受到伤害,认为应当惩罚此种心态或行为。但是孩子对父母的反击却是寻找更激烈的手段,或是另选一种武器来报复。父母必须了解,孩子之所以表现出不良行为,是由于其内心感到沮丧,这种感觉并非一定是由父母造成的。因此,对于有报复行为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接纳自己伤心或痛苦的情感,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切不可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报复回去,因为如果孩子产生了报复的行为,说明亲子关系已经亮起红灯,此时父母须以诚意、关心的态度及冷静的心情,重新与孩子恢复良好的关系。
如果报复的战争在亲子之间持续存在,孩子就会感受到完全的失败,他可能放弃自己或为自己不当的行为寻找借口,然后以另一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寻求他人的原谅与同情。
晚上7点,爸爸赶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爸爸不经意间问了晓晓(五年级11岁男孩)一句:“我看你们老师在群里发了微信,说有两名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需要补考,有你一个吧?”晓晓的脸“腾”一下就红了,嘴里的饭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他抬眼偷偷瞄了一眼爸爸,没吱声。爸爸看着儿子的窘相,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半,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追问:“有你,对吗?你考了多少分?”晓晓的头埋得更低了,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吞吞吐吐地说:“有我,我是最后一名,30分。”爸爸大怒,放下饭碗,开始斥责晓晓:“什么?30分?30分你还有脸吃饭,饭都吃到哪儿去了?”“这次题难。”晓晓小声嘟囔着。“题难?人家小薇怎么能考100分?”爸爸边说边用鹰一般犀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噤若寒蝉的晓晓。听出爸爸话里话外的各种讥讽,晓晓眼里很快闪出泪花儿,他叹着气说:“爸,我就这样了,我是我们班数学最差的。”虽然话很短,只有几个字,但是字字带刀,扎在爸爸的心上,让爸爸不由长吁短叹起来。
(摘自《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第二章)
当孩子感觉到非常沮丧时,他感受到在“好”的社会里丧失了地位,他真的就干脆彻底放弃自己了,因为他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终究是要失败的。他逐渐丧失自信,于是他放弃一切有建设性的努力,陷入无助的深渊,用“我没有办法” “我无能为力”“我天生就是很糟糕的”等借口来维护内心的最后防线,使别人不再对他存有任何期望,也借此逃避自责和内疚。就像晓晓那样,说“我就这样了,我是我们班数学最差的”,然后不再做任何努力,让爸爸也不要对他的进步抱有希望。
与此同时,他不仅令父母逐渐失望,也可能受到周遭同学或老师的轻视,在得不到“好”社会里的位置的情况下,他可能转而向“坏”社会寻求一席之地,因此开始结交不良朋友,逐渐发展更糟糕的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通常当父母对孩子已不再抱任何希望,表现出“我再也不管你了”的态度时,孩子也会放弃自己,而以冷漠或毫不在意的反应来面对父母的决定,他们当然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改善。假如父母在孩子刚开始有自暴自弃的迹象时未做适当的处理,反而强化了他的行为,他就会觉得自己是无药可救的。当孩子越来越感到无助,他就会彻底自暴自弃,这时父母再想挽救他就几乎不可能了。
协助这样一个自觉无药可救的孩子,父母必须停止所有的批评或指责,将注意力集中于他所有的能力和优点上,对孩子所有的努力与进步都给予鼓励,即使那些努力与进步是微不足道的。通常父母的鼓励在初期不会使孩子的行为有任何改善,因为孩子会认为父母只是“偶有佳作”这不足为奇,因此,父母要有爱心和耐心地坚持下去,必要时可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而且最好自己先去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