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怎样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诱发,就是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求知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从而主动去求知。

孩子的内心世界由个性、需要以及价值观、态度、动机构成。个性、需要、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是这三者的综合,态度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形成动机,动机在外界时间地点条件都适合的时候就会产生行为。一个人只要注意到某一个事物,他就会对它进行认识,还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基于这种认识与情感,人就会对这一事物形成一种反对或者赞成的倾向,即这个人对这一事物的态度。

所以,态度就是一种心理倾向,既包含着理性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的体验,态度是产生动机的一种准备状态和愿望 。态度包含着认识、情感和自主选择三个内容,其中核心是自主选择,这是最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成分,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中核心的核心。

而一个人的认识与情感是由客观条件、主观的个性和需要以及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最重要的是主观能动性。

当一个人处于逆境时,危害最大的不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而是自己放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与控制权,让自己被客观条件牵着走,让自己被恶习、本能牵着走。

人的心理活动是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所以周围世界的结构特点也必然反映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上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着,因而人也具有一种相应的心理特征:总喜欢追求规律性,总喜欢追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满等。

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这种规律、对称、完满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这就出现了空穴,这种空穴会让人产生上面所说的完满心理,使人产生一种欲望,希望去填补上这个空穴,我们可以把这种欲望比喻成空穴产生了吸引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也会产生这种空穴。因此,启发就是形成空穴,所谓空穴就是“该有而没有”,它是由一些已有的东西特殊地组织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局部的“没有”。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人感到“该有”,二是让人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诱发孩子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的求知意识。

孩子不爱学,通常不是我们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人为地阻塞了孩子的求知欲输出的线路和接口,比如梦想、好奇心、成就感、感恩、发奋、发愤等就是需要我们经常疏通和维护的重要接口。 tE2sywufd+cl/7GAqzXu9xK1X3T6Te0zGHchz+l6/LKaSOSQ3OrSXNBPE4AB5p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