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养成教育与人的素质

一、素质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幼儿园招聘老师,只有一个名额,报名者众多,竞争十分激烈。考试时,大家都匆忙赶往考场,谁都没有注意楼梯口附近有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只有一个并不出众的女孩走过去安抚这个小孩儿,带着他走进考场。最后,这个女孩被录取了,因为她对小孩子有一颗爱心,具备当一名幼儿园老师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什么?

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素质等。

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素质基础的形成主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

二、习惯与素质

习惯与素质一样,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即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习惯就是素质,素质形成的过程往往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而素质总会顽强地通过习惯表现出来。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能为人实现全面发展和成功提供支撑性平台。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长中的小公民。少年儿童素质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水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三、提高孩子的三大素质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也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素质的重要环境,孩子在小学阶段,一天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父母要着重注意提高孩子三大方面的素质。

(1)道德素质: 如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素质;培养孩子听从长辈教导的素质;培养孩子帮助父母理家的素质等。

(2)审美素质: 如指导孩子欣赏自然美,指导孩子欣赏艺术美,指导孩子欣赏社会美等。

(3)生活素质: 如培养孩子劳动的素质,指导孩子用好闲暇时间,指导孩子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指导孩子学会接受现代传媒等。 AoO4YR/IEZqse4vxeZKX2uZD13mSnf1Bs2vc8dBljIBms1G/yGGWUshteuDZPR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