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有“生物钟”这回事,可是,生物钟具体是什么呢?人也受生物钟的影响吗?认识生物钟,与孩子们的成长有关系吗?
神奇的生物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生物钟又叫作生物节奏或生物节律,是指生物周期的节律现象。在自然界,生物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节律现象,无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都存在着周期节律现象。如植物的定时开花、变色、结果;动物睡眠、觅食、啼鸣及发情交配、迁徙等。
许多生物钟的周期和一些平时最容易觉察的自然界节律活动周期惊人地相符。科学界认为,大多数生物钟是生物适应外部条件的结果,但是,随着“时间基因”的形成,生物钟可以离开外部条件自行运转。如果蝇一般都在黎明时候破蛹而出,即使把它放进密封的盒子里,培养十几代后,仍然保持黎明时候羽化成虫。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即生物钟的支配。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人的生活、生存、活动是有周期性、节律性规律的。这些规律性活动受人体内像时钟那样的许多“齿轮”基因和中心“擒纵轮”基因组成的“生物钟”所控制、操纵和调节。
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
人的生物节奏有很多,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的人体生物钟有一百多种,如年节奏周期、月节奏周期、日节奏周期,等等。
人体生物节律中,周期在半小时以内的都属于高频类,如呼吸每分钟20次左右,脉搏约70次/分。中频类的周期在半小时与六天之间,人的睡眠深度为90分钟~120分钟的周期性波动。低频类的周期超过六天,如月经等。
对于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和应用,古就有之。比如中国的脉学经络学、灵龟八法、子午流注针法等,都与人体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希腊希波克拉特也说,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出生年月日与病情发展日期之间的波动关系的详细情况。这些都是因为节律现象是很客观的,有的还相当明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加以利用。
现代生物学认为: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人体的各种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则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若不顺应它,则随着违反的程度不同而使人体受到不同的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抑郁、早衰、疾病,甚至死亡。
人体生物钟的奥秘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最佳时间”。
(1)最佳起床时间
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最佳饮水时间
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胃肠、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饮食;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3)最佳用脑时间
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时精力充沛;下午2时反应最敏感;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
(4)最佳工作时间
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5)最佳打针时间
一般宜选择在上午9时,此时身体对痛觉最不敏感。
(6)最佳午休时间
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最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为适宜。
(7)最佳锻炼时间
晨练。冬春季的头一二个月应避开早晨6~7时,夏秋季早晨5~6时,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良好时机。平时上午9时、下午4时以后,做做健身操对健康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8)最佳减肥时间
饭后45分钟左右,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有利于减肥。
(9)最佳刷牙时间
应在每餐后3分钟内进行,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进餐后3分钟后开始的。
(10)最佳吃水果时间
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最容易被小肠吸收。
(11)最佳喝牛奶时间
牛奶中含有一种成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因此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为睡前,既可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安眠入睡。
(12)最佳睡眠时间
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应是晚上9~10点。如果晚上11时后还未入睡,那么过了12点就较难入睡了。
人体生物钟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保持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了解生物钟,按生物钟运行的规律来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如果人们对情绪、体力、智力的生物节奏好好把握,充分利用高潮期,注意低潮期,这对提高生命质量大有裨益。
生物节奏是那么有节律地支配着每个人。但这个理论并不能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更不能用来求卜、掐算命运,它只是提示人们,在某段日子里可能出现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倾向而已。一旦人们能及时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周期变化,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更有效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即使是处在“临界期”和“低潮期”,通常也完全可以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加以克服。
如何认识并利用“生物钟”理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什么是人的潜意识呢?
潜意识又叫作“无意识”,是指人意识不到的意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一种意识,故称为潜意识。
潜意识,人们既不能觉察又不能意识到。它确实存在吗?
人们通过对以下现象的阐释来证明潜意识的存在。
(1)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出现“下意识”的言行,特别是在突然的、意外的、危险的状况发生时,人们会出现一连串的“下意识”言行。人出现“下意识”的言行时,会暴露出意识的真实动机,因此,“下意识”的言行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另外,当人恐惧时,会出现一些心理症状,也多是以潜意识为基础的心理活动结果。
(2)人在催眠状态下出现潜意识。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想起早已遗忘的儿童时期的情景。在催眠师指导下做各种事情,醒后却全然不知被催眠时所做的一切。
(3)当人处于创造性的灵感和直觉状态时,此时的心理活动最能说明潜意识的存在和作用。正如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钱学森所说的:“意识可以直接控制,但潜意识却控制不了,也没法控制,但它确实在工作,就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它的工作状态怎样,有时苦思冥想,不得其旨,找不到出路,然而,不知怎么回事,它却突然来了,这就叫灵感。”
(4)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做梦是潜意识的一个有力证据。
(5)根据潜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治疗精神病患者有效,间接说明了潜意识真实的存在。
可见,潜意识是人意识不到,却又在实实在在影响其心理活动的意识。
潜意识存在着巨大能量。
我们常说的人的意识是人能清醒觉察到的、能随意想到的心理活动,它具有逻辑性、时空性和现实性等特点。为了与潜意识区别开,人们又常把这种意识称为“显意识”。
弗洛伊德指出,意识就如冰山浮出水平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面下那不知多厚、多深的部分。众多的心理学家、超心理学研究及潜能研究者都很赞同这一看法,即人们觉察到的意识,也就是显意识,只占人的全部意识的很少的一部分。但时至今日,对占绝大部分的潜意识,人们不仅很少利用和开发,甚至还不正视它、尊重它、了解它。
弗洛伊德还指出,潜意识即本能冲动,暗中支配着意识。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也是意图的源泉。
意识是具有能量的,而潜意识也是具有能量的。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潜意识是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潜能,相对于显意识而言,潜意识的能量是我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潜意识是人类漫长历史的积淀,它有着巨大潜能。我们必须正视、了解潜意识和潜意识学习,努力地去诱导、开发它。它深刻地反映着、影响着、塑造着人的生命,它是人的完整生命的一个主要的基础部分。
那么,怎样利用、开发潜意识进行学习和工作?
既然潜意识是一种无意识,那么,就可以从有意识着手,寻找突破口。
因此,利用潜意识,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结合我们专家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参与和体验
人要勤奋,人勤奋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带动和开发潜意识。
美国富兰克林说:“勤勉是幸运之母,上帝对勤勉给予一切。”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真正自由的精神,勇敢向前的毅力,诚实不自私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人勤奋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很多比成功更为美妙的东西。这里面就有着潜意识心理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会感受到多方面的魅力,是根本。
学习所涉及的面应尽量宽泛些,能经常接触散文、诗歌、美术、音乐最好,它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感到美的同时,还有利于发展潜意识。今天,人们还无法估量这些艺术化了的东西对人发展的巨大作用。人只有外向和内向地多参与,才会增加感受和体验,才会更好地利用发展潜意识。
2.强化成功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符合“心情”。
生成的目标一定要具体、适度。要符合“可望可及才能更加努力”“跳得起来够得着才更加愿意跳”的心理,找到“进步容易”的感觉,感到“我能行”。
而运用“低起点、小坡度、勤奋斗、大发展”策略,都可以取得成功。千方百计地取得成功,要万古长存地强化成功。
学会自己强化成功,尽量用情景、图像来强化成功的情境,这会很好地开发潜意识和利用潜意识学习和工作。
3.忙闲结合
无论学习和工作多忙,都要学会使自己“清闲”下来。“顿悟之花”通常在这时开放。
学会在安静的环境里或夜深人静之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放松、恬静、自由、遐思状态,这是休息、觉悟,更是开发潜意识实践,大多情况,潜意识在放松时才会出现。
4.发展业余兴趣
人的兴趣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心理需要,它具有冲动性和驱动性。因此,兴趣和人的潜意识、潜能密切相关。
兴趣是一个人渴望得到知识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愿望,尤其是孩子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以直接推动学习活动,并取得学习的效益。以此为基础,孩子会对他感兴趣的科目达到会学、爱学的程度,甚至会使学习活动达到“入迷”忘我的境界,而且这种“快乐学习”或者“快乐工作”会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对个人发展大有助益。
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会学得快、学得好,还会领悟得更深入、更宽泛、更独到、更有创意,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时期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可能成为他未来的职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就分不出是工作还是享受了,那真是再没有比这个更幸福、更愉快的事情了。
一个人专注、热爱某一工作,就会大量地释放他的潜能,形成潜意识学习和潜能释放的良性循环,就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向辉煌。
如何认识“潜意识”并帮助孩子利用、开发“潜意识”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