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议8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需要朋友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对孩子的朋友都比较重视,一般都希望孩子的朋友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以给孩子带来有益的影响和帮助。

可是,有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交往的朋友不一定都能令自己满意。

有些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去选择朋友,这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怎样引导孩子正确择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父母。

其实,最关键的是父母要转变态度,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来衡量他们。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会接受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孙云晓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到,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比拥有好的学习成绩重要。

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会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如何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如何向别人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健康的人格。

没有朋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像《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中提到的王晓龙那样,陷入犯罪的深渊:

有个学生名叫王晓龙,学习成绩非常好,曾拿了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因而被保送到北大化学系。在他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他从小就只知道学习,不会交往,没有朋友。到大学三年级后,他发现没有朋友很难生活。但交朋友是需要学习的,他不会。他就和同宿舍的一个男同学形影不离,两个男生天天在一块儿,别人觉得很奇怪,于是议论纷纷。后来,那个男生就不和他来往了。他很生气,要报复那个男生,搞来一种剧毒的化学物品——铊,投放到那个男生的牛奶杯中……

王晓龙是一个学习特别勤奋的孩子,为什么会犯下故意杀人罪呢?他的父母有没有问题呢?他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缺乏朋友的危险性,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心理上的障碍。

有些父母喜欢干涉孩子的交友,以致孩子很难交到朋友,甚至没有朋友。在这个合作的时代里,没有人能离开群体,离开人际交往。孩子也是如此。没有朋友的孩子,其内心势必会产生对友谊的渴望,行为上的孤僻与内心中的渴望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只有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可能有健康的人格。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选择朋友的权利。但这并不是说孩子无论交什么样的朋友都可以,还是有一个度的,父母应当适时地把握这个度。

我在《好父母》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佛罗里达一个10岁的男孩捷森与一个叫罗伯特的男孩是好朋友,经常到对方家去玩。罗伯特的父母从不约束孩子的行为,他们常常恶作剧,往经过的汽车下扔鞭炮。有一次,捷森去罗伯特家玩时,发现罗伯特的爸爸有一个没上锁的抽屉,里面全是枪。捷森有些害怕,于是就告诉了母亲。母亲其实也很喜欢罗伯特,但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禁止孩子再去罗伯特家玩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父母对孩子交友的担忧不无道理。试想,捷森的母亲如果不阻止孩子与罗伯特的交往,后果将会怎样?孩子由于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观念不强,需要父母的及时指导。对待孩子的交友问题,最好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父母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强求孩子选择朋友,也不能对孩子的交友放任不管。只要孩子的朋友品质上没有问题,父母就不应该干涉他们的交往。

如何真正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Ib2/ajvVAJ0pImOQdbjcFa5b+INNYZc8+qTSbxr5SdoOciWM6bvdXbFqnwQDT5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