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2 软件需求分析的目标

软件需求分析的目标是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的非形式要求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将需求定义转换为相应形式的规格说明。

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存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只有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该过程将软件计划阶段所确定的软件范围逐步细化到可详细定义的程度,并分析出各种不同的软件元素,然后为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

正如任何一项工作在着手以前,首先必须明确目标一样,软件在进入开发阶段时,也需要弄清楚,要开发的软件应该具有哪些功能,应达到什么性能。明确了需求,就得到了软件设计的依据。软件开发的实践表明,做好需求分析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软件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需求分析这一重要的步骤,往往是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未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需求,或是未能恰当地表达这些需求,以致把需求分析阶段的问题遗留到开发工作的后续阶段,最终酿成不良后果。

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用户要求。一方面,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又不能全盘接受所有的要求,因为并非所有的用户要求都是合理的,对其中模糊的要求还需要澄清,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采纳。对于那些无法实现的要求,应向用户充分解释,以求得理解。另一方面,要准确地表达被接受的用户要求。只有经过确切描述的软件需求才能成为软件设计的基础。

制定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不只是软件开发人员的事,用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户必须对软件功能和性能提出初步要求,并澄清一些模糊概念。而软件分析人员则要认真了解用户的要求,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把用户“做什么”的要求最终转换成一个完全、精细的软件逻辑模型,并写出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准确地表达用户的要求。

通常软件开发项目是要实现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作为目标系统的参考,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其实现步骤如图2.1所示。

图2.1 建立目标系统模型步骤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所谓当前系统可能是需要改进的某个已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可能是一个人工的数据处理过程。在这一步首先分析现实世界,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这一模型应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会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具体做法:①确定变更范围,即确定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在逻辑上的差别;②将变化的部分看成新的处理步骤,对数据流程图进行调整;③由外向里对变更部分进行分析,凭经验推断其结构,获得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4.补充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补充内容包括:①说明目标系统的用户界面。根据目标系统所处的应用环境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所有可能与它发生联系和作用的部分,从而决定人机界面。②说明至今尚未详细考虑的细节。这些细节包括系统的启动和结束、出错处理、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系统性能方面的需求。③其他。例如,系统的其他必须满足的性能和限制等。 i78puPPcVH9c1FY/YPPFsgMq/ITG/jYjCEWRVpFgBEygusDQ2Y5rEMj4KZK5ihR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