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3 生存周期模型选择原则

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都采用改进的瀑布模型作为规范化开发的基础,其主要原因是:

(1)软件开发单位的软件工程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既缺乏经验,又无历史数据可供借鉴,因此需要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组织方式。

(2)结构化方法学是系统工程中最成熟的方法学,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都以结构化开发方法学为基础。

(3)在与结构化方法学相适应的生存周期模型中,改进的瀑布模型最为简单实用,行之有效。

(4)有关软件开发的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都是以瀑布模型为基础制定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软件支持工具和环境的不断推出,软件开发单位在软件开发经验和数据方面的日益积累,软件开发人员业务素质的逐步提高,可以预料,未来软件开发将会采用更为先进的生存周期模型和技术。因此,在开发一个软件项目时,首先应当为其选定适当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然后按选定的模型开展管理和技术工作,选用相应的标准和工具。

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选择生存周期模型时,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

(1)生存周期模型应与软件项目的特点(如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相适应。

(2)生存周期模型应与所采用的软件开发技术(如结构化方法)相适应。

(3)生存周期模型应满足整个应用系统的开发进度要求。

(4)生存周期模型应有助于控制和消除软件开发风险。

(5)生存周期模型应有可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的支持。

(6)生存周期模型应与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相适应。

(7)生存周期模型应有利于软件开发的管理和控制。

在为一个具体项目选择软件生存周期时,通常应考虑项目的特性(如系统的功能和复杂性,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需求的稳定性,以前开发结果的使用,开发策略和硬件的可用性等),通过选择每个过程的活动、规定活动的顺序和分配给活动的责任来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

一个项目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软件生存周期。RTCA DO-178B《机载系统和设备合格审定中的软件考虑》给出了一个项目的示例。该项目使用了4种不同的软件生存周期,具有不同软件生存周期的单个软件由4个软件部件(W、X、Y和Z)组成,其开发过程如下:通过开发软件需求,软件部件W实施一系列系统需求,使用那些需求来确定软件设计,将设计转换为源代码,并把软件部件W集成到硬件中;软件部件X是对在已经合格审定的航空器或发动机中使用的以前开发的软件的使用说明;软件部件 Y 利用了能从软件需求直接编码的、简单的、划分的功能;软件部件Z使用了原型策略进行软件开发,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需求,并减少开发和技术的风险,它采用原始需求作为开发原型的基础,并使原型在代表被开发系统的、预定的使用环境中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的结果来改进软件需求,进而开发出该软件部件,如图1.6所示。

图1.6 使用4种软件生存周期的项目示例

R—软件需求分析;D—软件设计;C—软件实现;I—软件集成。 ta+0zbNElAPIg68VyoW1NlY9IjklBqO64cD1hFKADBaoNaUsieyqLFLsUBmZKV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