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蒙古人的“纛”

中国古典军事礼仪中的“纛”,起源于战国时期,形制的演变也大同小异。《武经总要》载有两幅帅旗的插图,题为“带甲神旗”与“转光杂色旗”,注曰:“右旗之色采,名号无常,随宜呼之。竿首施铁,世谓耀篦。下注旌,谓之纛头旗。脚或三或二。” 由此大抵能看出中原王朝采用的旗纛形制。大蒙古国的“纛”(蒙文:tuq,波斯文:tūq)与汉式的纛不同。德福(G.Doerfer)认为纛是由“牦牛尾”或者“马尾”所制之旗(Jakschweif-oder Ro schweifstandarte) [2] 。换言之,纛就是垂有用牦牛尾或马尾制造之缨的旗帜。纛中最著者,是成吉思汗的“九脚白旄纛”。按照突厥—蒙古民族的古老习俗,纛上所垂之尾数,标志着等级差异:阿拉伯文史书《算端扎阑丁传》记载,花剌子模王子赠送给小亚细亚地区的鲁木国使者的礼物,除“荣袍”外,“尚有马尾数条,鞍具一套,冠一顶和一千第纳尔”。对于“马尾数条”的政治含义,学者解释说:“这些马尾,颜色或红或白,用来悬挂在红色旗杆上,杆上常饰有一金色圆球。这是权威的象征。君王(算端)有权悬挂七条马尾,宰相(维即儿)有权悬挂三条,而高级将官则是二条。” [3] 可见,这种“纛”制在内亚的突厥—蒙古族群中十分普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蒙古各部都有自己的纛。《元朝秘史》第73节讲述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死后,泰亦赤兀惕氏抛弃其遗孀遗孤诃额仑夫人和铁木真,察剌合老人上前劝阻被伤。于是,“诃额仑亲自上马教人拿了英枪,领着人去,将一半人邀下了。那一半邀下的人,也不肯停住,都随着泰亦赤兀去了”。“拿了英枪”的汉字音译,写作“秃黑剌周”(tuqla iu),旁译“英头拿着”,其词根“秃黑”就是“纛”。 因此,阿尔达扎布以现代汉语将之译为“打着纛旗” 。《史集》描述当时诃额仑“亲自骑上马,高举大纛(tūq)” 。这就是也速该的纛。《史集》还记载,克烈部王汗与成吉思汗联军同乃蛮作战时,札木合在晨曦中“认出了王汗的大旗” 。“大旗”的波斯文原文是tūq,也就是克烈部君主的纛。

除部落首长或君主的大纛外,下属的贵族和将领亦各有其纛。1203年,成吉思汗与克烈部的王汗决战于合兰真之地(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成吉思汗命兀鲁一军先陷阵,其将怯台那颜(《元史》作朮彻台)“用鞭子抚弄着马鬣,犹豫不决”,而蒙古忙兀部骁将忽亦勒答儿(《元史》作畏答儿)则挺身而出,对成吉思汗说:“汗啊,我的安答!我飞驰上山把大旗插到敌人后方名叫阙弈坛的山岗上去,显一显我的勇气。” [4] “大旗”的波斯文也作纛(tūq),不过,中译文漏译了tūq后的修饰语,整个词当作“tūq-ikhud”,意为“我的大旗”或“我的纛”,这就是忙兀部军队或主将的旗纛。

纛在平时是君主或者次级权威的象征,战时则往往代表主将的权威和荣耀,指示主将所在方位。《史集》记载,与王汗最终决战前,成吉思汗的两名使臣哈柳答儿、察兀儿罕和王汗的使臣亦突儿干一同返回成吉思汗处。此时,“成吉思汗正从那方面带着军队向王汗进军。哈柳答儿的视线突然落到了成吉思汗的大旗上” [5] 。此处的“大旗”,波斯文原文也是纛(tūq)。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春,据有哈剌温山(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和辽东大部的斡赤斤后王乃颜,勾结东道诸王,公然反叛忽必烈。《元史·洪俊奇传》记载,高丽将领洪茶丘追随忽必烈北上征讨乃颜:

猝遇乃颜骑兵万余,时茶丘兵不满三千,众有惧色。茶丘夜令军中,多裂裳帛为旗帜,断马尾为旄,掩映林木,张设疑兵。乃颜兵大惊,以为官兵大至,遂降。

洪茶丘能够利用敌军也是蒙古人、熟悉旗纛的条件设下疑兵,正说明,到了元朝,君主或主帅的旗帜,仍有马尾形制的蒙古纛(tuq),同时也有布帛制造的旗帜。 xK8+3efTBpQFZSn102nuZPxN0lLZIO+sZA9j2LcmUgywkQ/s3elLmj+X6AgSBp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