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牵头组织翻译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学习、感恩和分享。

还记得当年作为一名非典型大龄MBA学生,我负担着巨大的机会成本,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CBS),追寻我追随沃伦·巴菲特、升级投资哲学的理想。第二年,通过层层选拔,我幸运地入选了前身为格雷厄姆价值投资课程的价值投资项目(Value Investing Program),成为巴菲特的直系学弟。

回忆起白驹过隙的求学时光,回想起挑灯夜战时自我鼓励的话语,历历在目,宛如昨日,我对CBS充满了感恩之情。感恩CBS的教授,尤其是那些身兼要职、管理着几十亿美元资产却要每周都来学校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他们倾囊以授、毫无保留,甚至详细剖析自己失败的投资案例并接受我们的挑战,用在晚辈面前“揭伤疤”的方式传授实战中的反思与教训。翻译本书,不仅让我离祖师爷本杰明·格雷厄姆(CBS金融学教授,也是“CFA之父”)的智慧更近了一些,也是感恩、回馈母校的契机,还给了我一次把原汁原味、历久弥新的价值投资知识传播给国内投资界同行的机会。

中国适合价值投资吗?可能国内不少业内同行心存疑惑,甚至倾向于给出否定的答案。本书的译者之一樊帅先生和其他学者于2018年发表了论文《价值投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累积效应研究》,他们用基于数据的严格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从长期来看具备价值发现功能,投资者充分挖掘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公司价值,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为价值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投资实践方面,我所观察到的严格践行价值投资原则的投资基金或个人投资者都取得了较好的长期回报。有趣的是,书中讨论的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证券市场的种种现象,其中不少都让人感觉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似曾相识。大道至简,可惜真正相信价值投资的人并不太多;知易行难,能坚持价值投资并克服人性弱点的人也不常见。如果本书能为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做出哪怕极其微薄的贡献,都是我们的荣幸。

本书的另一位译者姚立先生是价值投资的信仰者,为价值投资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他认为,虽然客观上投资者的绝大部分收益源于社会变革,叠加人类心理悲喜波动引起的估值变化,但是主观上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已经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何为价值守望者,那就是知行合一的价值信仰和终身学习的工作与生活态度,从而忽略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波动和诱惑。姚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每次与他讨论问题,我都受益匪浅。

本书的翻译分工如下: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由林安霁翻译,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六部分由樊帅翻译,第四部分由姚立翻译,全书主要由林安霁统稿、斟酌与校对修改。特别感谢策划编辑杨熙越女士和责任编辑施琳琳女士,感谢她们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与付出!

林安霁
2020年1月于美国西雅图 OLAqErqH8rf9g/cMQPKxso2v1C075Xv1GD2VVaWeZS7E6aZLhpdBAYi6Rasxgl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