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堤。
春,在诗人笔下姿态万千,笼罩在万物身上生机勃勃的气息是春天最珍贵的赐予。春天不仅融化了漫长冬季的冰冷枯燥,带来了清新活泼的景色;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
在杭州西湖岸畔有一道白堤存留至今,经过了千百年风雨的洗礼,依然那样祥和而稳重地目送着这个世界上的日月星辰、风云骤起……正是这座白堤让新任刺史白居易目及春光沐浴下杭州西湖的魅力。
绿杨荫里的西子湖畔,一首《钱塘湖春行》渐渐走近,带来了一曲献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春之美自然不必多说,而那被人争相颂咏的西湖景色更是被东坡居士称赞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美与美的相遇,该碰撞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孤山寺原为陈文帝南北朝时期所建,处于西湖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是谓孤山。春光融融,气温回暖,寒冬困住的坚冰被春阳温柔地一照,便自由自在地沿着河湖肆意流淌。随着连绵不断的春雨在西湖孤山寺的北面、钱塘湖贾公亭的西面,与堤坝持平的湖水初涨,眼看着就要与天边层层叠叠低垂的云彩衔接到一起。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云水相接处飘着蒙蒙雾气,浑然一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幅静谧祥和的水墨西湖图。
正当诗人默默地沉浸在西湖静如处子般的天籁神韵中时,忽然闯入的清脆鸟鸣割断了思绪,目光从云水交接处恋恋不舍地收回,已然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之景中了。
新春初生的早莺正活跃在枝头啼鸣,一大早便争抢似的忙着占据暖阳照耀部分的枝丫,叽叽喳喳的叫声清脆喜人。不经意间的一个“争”字让人顿然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也不知是谁家檐下的新燕,正趁着这春光大好,忙忙碌碌衔泥做新巢。一面是黄莺争阳,一面是新燕筑巢,在诗人眼中这些勤恳奔波的身影,越发可爱动人。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使人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视线下移,转到了脚下之景,又是别有一番韵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每一个字里都涌动着丰富的生命活力。“花”前置以“乱”字,种类多样,色彩缤纷之感活灵活现。繁花似锦,声势渐长,在西湖岸畔姹紫嫣红地开遍;而那浅浅的草色,若有若无,仿佛才刚刚能够湮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意境堪可与前代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相媲美,甚至视野更加开阔,妙绝古今。
花渐浓艳,草愈欣然,早春时节初生新鲜的气息满溢在《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字里行间,也难怪赏春人会发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的感慨。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在洋洋碧波中,堤上骑马的游春人往来如梭,摩肩接踵,尽情享受着春日时节大自然美的恩赐。诗人漫步在横贯钱塘湖东一带的白堤之中,放眼远眺,饱览湖光山色之美,海纳全湖之胜,心旷而神怡。可是春光再好,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所能呈现的也是不足的;美景再多,对于对西湖的盎然春色充满了无尽热爱的作者来说,也总是有遗憾的。无意流露的“行不足”三字,越发让人对这美不胜收的景色珍惜怜爱了。余兴未阑,这样的一点遗憾反而成了神来之笔,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了。
点染了春色的西湖美景,越发美得让人疼惜。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是绝对的美,这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所谓诗人“画龙点睛”之笔,便是能将寻常的景物经由个人生命体验的雕琢,被赋予崭新的生命深蕴。
白居易有着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在无数的西湖游者中,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它的动人之处。一花一世界,寥寥“几处早莺”“新燕”甚至是最稀松平常的花与草,可是经过几笔诗意的点染,竟透露出不一样的美丽。若是没有对春日美景的强烈感知欲,没有热爱生命的博远胸怀,恐怕亦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动人的诗篇了。
作此诗时,正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而在宝历元年(825)三月,白居易又调任至苏州刺史。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刺史之人为数不少,不过最有名的当数唐宋两朝的大文豪——白居易与苏东坡了。他们不但造福一方百姓,为后世留下了令人缅怀的政绩,更让一篇篇描摹杭州以及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逸事流芳至今。远离了京畿大臣之间争权夺利的乌烟瘴气,白居易恍惚觉得杭州之春格外的惹人喜爱,漫漫仕途路中难得出现的春天让白居易心情大好,切合着春光正浓,美景美色越发与当下的处境相得益彰。眼中之物似乎都沾染了一层激扬喜悦,读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春天弹奏的音符雀跃起舞了。
从孤山贾亭到湖东白堤,一路上湖清草碧,花红莺啼。再回首,仿佛依然可见,那位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的白衣刺史徜徉在杨柳的绿荫下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打马而过,耳畔还回响着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日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淌出一首饱含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