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征人思乡,闺妇念夫。月光皎然,茫茫银辉笼罩不住笛声悠扬……
战场上无情的血雨腥风怎能关照支撑战争背后每一个家庭的欢笑与泪水,当国之荣辱与战之胜负在渺小的个体生命面前被无限放大,个人的喜怒哀乐似乎已经被积压得不忍注目了。
在长安一片月的清辉里,唯有万户捣衣声……
此诗名为《子夜吴歌》。《唐书·乐志》曾载:“《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诗人化新意作《子夜吴歌四首》,此为其三《秋歌》,借用女子之口,娓娓道来寒夜里的悲凉之事。虽咏旧调,而实诵新曲,李白用一首诗歌悄悄地撕开了这座外表金碧辉煌的盛世王朝的黑暗一角。
夜色正浓,漆黑的天空仿佛是墨染般幕布。画布之上一轮明月皎洁如洗,璀璨的光辉微微笼住整个长安城。高高的城墙默然静立,在月光的轻抚下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城墙自然无法阻隔普照天地间的片片银辉,来自于家家户户的捣衣之声也穿过这厚厚的城墙,带着闺中人对战场男儿的担忧和思念,随着秋风飘向了远方。
夜风苦寒,烛火摇曳。光影明明灭灭,映照着制衣女子渐老的容颜。纤纤玉指捏着针线,细弱的银针冰凉如雪,一针一线地在冬衣上缝出密密麻麻的爱意。自与君离别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月明如昼,天气转凉,不知那些远在千里之外戍边的征夫游子们是否备好了寒衣,高高低低起伏不定的砧杵声,敲打着多少人的心。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本来就分外撩拨人的愁绪,而如今千家万户的捣衣声起,闺妇们想念丈夫盼望归来的款款深情伴着捣衣声越发浓烈。月朗风清,风送砧声,一声接着一声在秋风中总是化不尽,声声念的都是对边关征人的绵绵深情。
唐朝驿使将要驮着做好的征袍送至遥远的边关,冬衣之中饱含着一夜一夜的烛光,饱含着一日一日的思念,饱含着对和平的渴求与向往。
这一切悲剧的来源追根结底便是战争所致,只是轻轻地问一声,连绵不断的战争,究竟何时才能休止,解还征人一条生路,从遥远的疆场回到家乡。语言在此刻迸发出强烈的震慑威力,如暮鼓晨钟般涤荡着人们的灵魂,这是长安闺妇的叩问,也是远征游子的心声,而细细想来,其实结束战争、早日和平更是全天下人的夙愿。一字未写时局,实则句句关乎时局;虽未直写爱情,然则字字渗透真挚情意。一首普普通通的闺怨诗在诗仙李白的笔下得到了绝妙升华,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阔。
《子夜吴歌》从李白的手里出来,少了些刻板的说教,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哲思。青莲居士向来以反驳传统、狂傲不羁的形象现世,在他极具浪漫情怀的书写中,也渗透对现世生命的存在价值的思考,从小小的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窥视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戍妇与征夫内心饱受煎熬之态,悄然而有力地批驳了战争的实质。百姓常被授予这样的想法:为了国家之盛的战争是正义而有益于百姓的,而为了战争付出鲜血的人们却饱受着情感的折磨,于是个人的生命价值被附加在国家之上,最终只能沦为附庸。当战争的真相被揭露,所谓战争的合理性也受到了挑衅,在《子夜吴歌》中,李白以人性温情的角度表达了百姓对于和平的追求。
长安城内连绵不断的捣衣声与长安城外将征衣送往边塞的马蹄声此起彼伏,同在这清冷的月光下变得越发萧索。寒夜凄清,冷风刺骨,而塞外风声更紧……远在戍边的战士,正裹着单薄的衣裳,遥遥地思念着故乡的人儿;万里之外,她也正在摇曳的烛光下,默默地为他祈祷着和平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