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桓玄错了。
在天才的运动员看来,没有什么纪录是不能被超越的;在刘裕这样的强人看来,没有什么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
事实上,通过这次建康之行,刘裕更坚定了反抗桓玄的信心。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不仅让他确信桓玄早就失掉了人心,更让他认识到,桓玄的实际能力实在是不值一提的!
回到京口后,他立即开始筹划倒桓事宜。
最早的创始股东,除了他和何无忌外,还有刘毅。
刘毅是时任青州刺史桓弘(桓玄堂兄)的参军,其兄长刘迈是桓玄身边的宠臣,他本人虽然文化水平还不错,却向来不治产业,以酷爱豪赌而闻名,再大的赌注都敢押,再高的风险都敢冒,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这次,刘毅主动找到了何无忌,直截了当地提出要和他一起讨伐桓玄。
何无忌不敢贸然同意,故意装出一副扭扭捏捏的样子,仿佛第一次遇到男生求爱的小女生:这个……这个……让我想想……
直到刘毅再三追问,他才吞吞吐吐地说:桓氏现在如此强大,恐怕不好对付吧?
刘毅还是那么豪气冲天:强弱是会变化的,现在缺的,只是个带头人罢了!
何无忌还在试探:高手在民间,现在民间并非没有英雄。你觉得应该是谁呢?
刘毅毫不犹豫地答道:我看只有刘裕一人!
何无忌这才消除了戒心。
很快,以刘裕、刘毅、何无忌为核心,一个反桓玄的秘密团体形成了,其中最重要的成员有十二人,除了他们三个外,还有以下九位:
刘道规—刘裕的三弟,和刘毅一样,当时也是在桓弘手下任参军。
孟昶—时任青州主簿,是刘裕的同乡好友,据说他本来受到桓玄赏识,因被刘迈阻挠而没得到重用。
王元德、王仲德兄弟—这哥俩原本是北方人,淝水之战后才投奔到了东晋。
诸葛长民—时任豫州刺史刁逵的参军。此人颇有文武才干,原本是桓玄的僚属,后来因贪污而被免职,因此他对桓氏很是怨恨,便愤而参加了密谋集团。
檀凭之—刘裕的发小,两人家住在同一个街区,后来又一同参加了对孙恩的战事,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关系非常铁,刘裕这次行动,他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他为人宽厚,堂兄去世后他把几个孤苦无依的堂侄都接到了身边,悉心抚养,视若己出—这几个孩子中,就有后来的刘宋名将檀道济。
魏咏之—此人也是刘裕的老相识,虽然才华横溢,却应了马云的那句话“男人的长相是和才华成反比的”—长得奇丑无比,据说他曾到桓玄那里去应聘,桓玄认为他的长相有碍观瞻,没录用他,他因而愤愤不平。此次得知刘裕举义,他也慨然加盟。
另外还有辛扈兴、童厚之—这两位身世不详。
经过一番策划,一个四路同时起事的计划出炉了:
刘裕、何无忌、檀凭之、魏咏之等人负责杀掉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夺取京口;
刘毅、刘道规、孟昶等负责干掉青州刺史桓弘,占领广陵;
诸葛长民负责袭杀豫州刺史刁逵,拿下豫州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
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三人则受命潜入建康,以刘毅的哥哥刘迈为内应,直接在京城发动政变。
不过,当时刘裕等人手中并无一兵一卒,能发动的只有自己的亲属,如刘裕的小舅子臧熹,刘毅的弟弟刘藩,檀凭之的堂侄檀韶、檀祇、檀道济等,以及为数不多的朋友或旧部。即使在大本营京口,也不过百余人,广陵则仅有数十人,历阳和建康的参与人数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也不会多。
要以这么一点人推翻庞大的桓楚帝国,可能吗?
当然。
在刘裕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公元404年2月28日清晨。
京口的城门刚打开,一个朝廷的敕使就带着百余名禁军打扮的随从匆匆进了城,直奔徐、兖二州刺史桓修的宅邸。
桓修连忙出来接旨。
然而他接到的,却不是圣旨,而是刀子!
一道寒光。
一声惨叫。
转眼桓修就已经身首异处。
原来,这个敕使竟然是何无忌冒充的,而刘裕、檀凭之等人则混在了那群随从的队伍里。
见何无忌顺利得手,众人大喜。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桓修的司马刁弘(豫州刺史刁逵之子)在得知桓修被杀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领着大批人马前来平乱,人数远远超过刘裕那百十号人!
危急时刻,刘裕毫不慌张。
他对来人大声说道:江州刺史郭昶之已经拥戴皇上复位了(晋安帝司马德宗退位后被桓玄安置在江州,由郭昶之看管)!我刘裕接到皇上的密旨,让我诛杀逆党,如今逆首桓玄的头颅已经被砍下在建康城外示众了!你们还想为他卖命吗?
虽然这些全都是他现编胡诌的,但年轻时在赌场上出惯老千的刘裕却说得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听起来那么让人不容置疑。
那个时候,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微博,没有QQ,没有微信,刁弘等人怎么知道刘裕讲的不是真的?
听了刘裕的话,他们本来就不大高的斗志顿时如吃了番泻叶般一泄如注,很快就四散而逃。
京口城就这样落入了刘裕的手中。
与此同时,刘毅等人也顺利拿下了广陵。
之前一天,孟昶向桓弘提议次日出城打猎,桓弘同意了。
这天一早,孟昶以此为由叫开了城门,随后把刺史府的卫兵全部集结起来,让他们在城外列队待命,等候桓弘。
刘毅、刘道规乘虚而入,带着数十人直闯刺史府,将正在吃早餐的桓弘送上了西天。
占领广陵后,刘毅等人又马上集结部众,渡江南下,与刘裕会合。
而在历阳,义军却遭到了挫败。
诸葛长民因故没有及时发动,后因消息走漏而被刺史刁逵逮捕,用囚车送往建康发落。
建康的情况则更糟。
之前刘裕早就派使者与刘迈取得了联系,刘迈虽然答应了,却一直惴惴不安,疑神疑鬼,听到风声就以为是枪声,看到来人就以为是抓他的差人。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他正准备就寝,突然接到了桓玄的信件:最近北府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啊?
刘迈的心差点从喉咙口蹦出来。
他再也睡不着了。
难道桓玄已经发觉了京口那边的密谋?
在辗转反侧了多少个来回后,他决定向桓玄自首。
其实桓玄本来只是闲着无聊,随便和刘迈扯扯淡,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扯淡扯出个大金蛋—意外获悉了这样一个惊天造反计划!
为奖赏告密之功,他加封刘迈为重安侯,但刘迈还没来得及庆幸—一转念的工夫,桓玄又改变了主意,想到这小子放跑了刘裕的使者,他转喜为怒,下令将刘迈处死。
刘迈彻底蒙了—从天堂一下子坠入了地狱,这简直不敢相信!
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三人当然也逃不了,很快就被捕斩首,成了革命先烈。
对建康和历阳的失败,刘裕当时可能并不清楚,但有一点他肯定是十分清楚的:
楚军的大肆反扑很快就会到来,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京口、广陵两地的人力物力,组建起一支像样的军队!
而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必须有一个非凡的行政干才方能胜任!
刘裕问何无忌:我们如今亟须一名优秀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到哪儿去找呢?
何无忌推荐了一个人:刘穆之!
刘穆之也是刘裕的京口老乡,祖上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刘肥,但到他这一代早就败落了,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偏偏刘穆之还特别好吃,自己家没得吃怎么办?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去别人家蹭吧。
正好他妻子江氏的娘家条件不错,他就老是去江家蹭饭吃,只要一到饭点这位姑爷就来了—比高铁还准时。
时间长了,江家人难免要给他脸色看,江氏也屡次劝他以后不要再去了,但刘穆之这个吃货对美食的追求非常执着,还是常常忍不住要去。
有一次,江家搞庆典,大摆宴席,请的都是当地名流,事先还特意给刘穆之打了招呼,不让他来。没想到刘穆之还是不请自到,江家人也不好轰他出去,只好勉强让他入席。
酒足饭饱后,刘穆之见有上好的槟榔,又大大咧咧地提出要带几个回去吃。
他的大舅子早就看这个穷妹夫不顺眼了,便当着所有宾客的面讥笑他说:槟榔是用来消食的,你常年都吃不饱肚子,要这个有什么用呢!
在场的人全都哄堂大笑。
刘穆之羞得无地自容,此后便和江家绝了往来。
刘穆之后来发达后,特意派人邀请江氏的兄弟们来自己府上赴宴,江氏以为他要报复,哭着为她的家人求情,没想到刘穆之很大度:我对他们本来就没有怨恨,你想多了!
果然,江家人来后,刘穆之热情款待,宾主人人尽欢,酒足饭饱后,刘穆之用金盘子抬上来整整一斛(容量单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0升)的槟榔送给江家兄弟。
当然,这是后话。
在刘裕京口举义的时候,他还是穷书生一个。
虽然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从语文到天文无一不精,从算术到算命无一不晓,但由于家世寒微,一直怀才不遇,很不得志。
这天早上,他听到外面喧哗不已,知道有大事发生,也跑到街头去看热闹,没想到正好碰到刘裕派来找他的信使。
他站在那里反复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心一横,决心加入义军。
要想出人头地,就别怕脑袋落地!
见面后,刘裕对他说:我刚举起义旗,急需一个能干的行政人才,你看谁比较合适?
别看刘裕是武人出身,但他城府极深,说话喜欢拐弯抹角,要让他敞开心扉比让烈女敞开胸衣还要难。
刘穆之当然知道他的心思,马上就毛遂自荐:现在仓促之间,我看没人能超得过我!
之后,大家共推刘裕为盟主,总管军政大事,孟昶则出任长史,留守京口。
刘裕传檄天下,宣布讨伐桓玄。
在这篇气势磅礴的檄文中,除了公布桓玄的罪状,还本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大无畏吹牛精神发布了如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等各地群起响应、王元德已占领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假消息,营造出了一种“形势一片大好”的强烈的乐观气氛!
这些消息看起来绚烂夺目、赏心悦目,但实际上这只是个漂亮的冰雕而已—里面全是水分!
真正起兵的,只有刘裕这一支孤军!
经过短短一天的动员发动,义军的人数扩展到了一千七百余名—尽管人数不多,但大都是北府老兵,战斗经验颇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