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低调蓄积力量,造就了今日头条今天的气势凶猛

在力量不足或者时机不成熟时,不妨保持低调,守正待时,静静积累成功的资本。张一鸣一直保持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派,他在低调中养精蓄锐,这才成就了一番宏图伟业。

今日头条2012年悄然出世,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它迅速崛起。据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张一鸣想尽办法去隐藏今日头条,这是为了“麻痹”BAT及其他竞争对手的注意力。

某次演讲上,他这样说道:“头两年别人理解我们是新闻客户端,理解我们是一个单一应用,比较忽视我们,我们也有意保持低调(当时偷着乐)。”

在众多的新兴互联网创业者中,张一鸣本人低调得不像话。尤其是在今日头条崛起前几年,张一鸣更是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外界很难注意到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曾有同事批评张一鸣,说他露面不够多,也不主动去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导致公司知名度也没那么高。可在张一鸣看来,没有足够的实力前,再怎么高调公关都是没用的,还可能伤害到自身的发展。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韬光养晦。

果然,等今日头条拥有了雄厚的资本,正式登场时,其他竞争对手们纵然拍肿了大腿,咬碎了牙根,却也无力扼杀如今羽翼丰满、气势凶猛的头条。

古人说:“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意思是说,时机不成熟时,就要将自己隐藏起来,学会等待。就好像雨季来临前的毛竹,虽然外表停止了生长,它们却将根深扎地底,不动声色地汲取营养,壮大实力,等一场大雨洒落人间,它们节节拔高,一夜间便能挺拔入云。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拥有足够的成功资本之前,我们也不要急于表现自己,事事出风头,处处争第一。我们更不能迫切地表现出自己对权力、名利的渴望,这不只会让人看低,有时候甚至会引来很多意外、灾祸。如果我们心怀大志,立誓要走上人生巅峰,首先要按捺住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学会低调做人,同时默默提升能力、建立人脉、蓄势而发。

小米横空出世前,很少有人知道金山的雷军现在居然在做手机。雷军回忆起那段创业之旅,说:“筹备小米是在2010年1月,注册是在2010年4月,正儿八经开始做东西是2010年6月1日,到我们第一次记者见面会是2011年7月,第一次发布会是2011年8月16日。从筹备到产品发布差不多一年零八个月,我们一直保持低调。”

创业之初,雷军还没有想好公司具体的名称。他包下一家咖啡馆里的一间包房作为临时办公地,游说微软、谷歌的人才加入公司,整个筹备期间都保持低调。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那一天,北京中关村银谷大厦,14名初创成员拉起小红丝带,在办公室门口剪起了彩。现场无同行捧场,更无媒体、记者的身影。雷军和小伙伴们凑在一起,简简单单地喝了一碗小米粥,庆祝小米正式踏上征程。

秦智帆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事后回忆说,那一阶段的雷军希望公司能一直保持低调,所以取名为“小米”。“雷总跟我们说,所有的手机公司都是撑死的,没有饿死的,高调会影响创业心态。所以公司一开始也没有任何宣传。”秦智帆如是说。

强者与弱者之间的距离堪称天差地别。作为弱势一方,如果我们过早暴露意图和野心,只会引起强者的注意,并遭到各方势力的打压。古语“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弱者想要变成强者,明智的做法是低姿态示人,同时在暗中积蓄力量。

保持低调,只因心中承载着更大的格局。那些创下赫赫功绩的人,任何时刻都不满足于一点蝇头小利。当今日头条最终拥有了旁人不可小觑的实力后,张一鸣越来越多地在公开场合露面,并频频发表演讲,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改变了低调的行事作风。

有媒体评论说,如今的张一鸣,一举一动都牵引着大众的目光,想保持低调很难。另外,张一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高调还是低调,都取决于对公司对产品对用户是否有益,和自己的心理需求甚至功利心无关。”好比雷军在小米强势突围后,瞬间加大营销力度,转低调为高调,张一鸣的言行举动和雷军一样,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着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一鸣或者雷军从此改了性子。其实,高调从来不是他们的风格。他们明白,想要实现胜人一筹的突变,就得在力量不足前韬光养晦,低调务实的作风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进攻与麻烦。哪怕后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也懂得克制,避免卖弄,将低调变成一种高贵的“炫耀”。这恰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这给予创业者的启示是: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实力不足时我们唯有怀抱一颗谦卑之心去待人处事,同时努力提高自我才能与修养,才能让奋斗之旅走得更顺畅。

哪怕有拥有令人惊艳的才华,也要把握好展现的时机,这是为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一味高调行事,对自身的发展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甚至会影响最终的创业结果。 6G2u1zKjYiJDWESk2+cARZzozTN2TPbd/YWWfNcq1ZLX/zHpQHjqCOxcUTWdNM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