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耐心等待,更要有准备地等待

张一鸣说,年轻时候的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他并不是在盲目等待,等待的同时,他也在做充足的准备。比如,枯燥、寂寞的大学时光里,他用别人打游戏、打牌的时间,阅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尤其是人物传记。

张一鸣读那些传记的时候,最大的收获是“那些伟大的人,在没有成为伟大的人之前,也是过着看起来枯燥的生活,每天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最后从点连成线,成就了他们。”这让他更加坚定,一定要利用好时间,一边等待,一边努力。

正因张一鸣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后来,当他进入互联网行业并开始创业时,他发现自己脑海中“各种各样的知识早已连成线”,这使得他能“快速理解行业、理解管理,更快地掌握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如何让信息得到更有效率的组织和分发,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效率。”

这段时间,张一鸣还做了一件事情:耐心寻找合适的创业伙伴。他接了不少外包项目,并招来很多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朋友和他一起做。后来,这些志趣相投的人陆续加入了他创办的公司,成为他信任的创业伙伴和倚重的技术骨干。

张一鸣回忆起那一阶段的自己,说:“耐心非常重要,不仅是等待的耐心,还要有耐心做深入思考,还要有耐心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作伙伴。我觉得,有些心智确实需要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培养,比如踏踏实实做事、做事情不讲捷径、尽可能基于长期来做思考。”

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曾说,有关“等待”分两种:一种是无所事事地、毫无目的地去等待;另一种是在等待过程中做各种准备工作,比如开阔眼界、积累知识和经验,等等。

在巴斯德看来,幸运只能帮助那些思想上、行动上早有准备的人。只有那种有准备的等待,才能增加“幸运”降临的概率,才能让美梦成真。

创业者若将“等待”理解成无所事事地耗时间,那么耐心反倒成了一件坏事。所以张一鸣才会反复强调,光是耐心等待是不够的,还要耐心做深入思考和更多的准备工作。

而在创业过程中,等待其实是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创业者要抓紧时间去积淀能力、磨炼定力、开阔眼界,更要积极地去搜罗、积累人脉等,准备一切成功的必备条件。

机遇永远只垂青那些具备“准备思维”的创业者。他们能“嗅准”时代的特征,精准地把握时代大势。当机遇来临时,他们总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地做出选择,从而一举获得成功。而缺乏准备头脑的人,哪怕遭遇良机,也会优柔寡断,不知该如何做选择。

任正非曾说:“大时代呼唤着英雄儿女,机会将降临有准备的人。”1982年,对于任正非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结束多年军旅生涯,开启了一段创业人生。他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一直在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研究创业方向,分析市场需求等。

机遇最终降临了。一个朋友找到任正非,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卖些设备。这个朋友从事的正是程控交换机这一行业。那时候,程控交换机虽然刚刚进入国内市场不久,但任正非却十分关注。他早已对这一行业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就这样,这件事成为他创业的起点。

在一个出租棚里,任正非创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而华为一开始做的正是交换机代理、卖交换机设备的生意。创业过程中,任正非敏锐地发现远程交换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当时国内的通信设备几乎都是靠进口,于是,他决定华为要自主研发交换机。

很多创业者都能遇到属于自己的机遇,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牢牢抓住机遇。在如今这个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与日俱增。知识准备不足,思想观念陈旧的创业者轻易就能丢掉来之不易的良机。一旦错过机遇,功败垂成,只会被无情地淘汰。

所以,创业之路上,我们不仅要有等待的耐心,还要有自我磨炼的耐心。与其漫无目的地等,不如抓紧时间去充实自我,去丰富内心。在机遇到来之前,将自己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机遇总是格外偏爱有准备的人。创业过程中准备得越充分,成功的希望才越大。

阿博都巴哈的《西方之星》中有这样的句子:“要耐心等待,但不要无所事事。工作吧,在等待的时候;微笑吧,在无聊的时候;要坚定,在你周围的一切都在动摇的时候……” 7b5N0ta6nA8c3h6ZIh7ISC2u69NZ/FjHl1egHMwDg/o7pDkb7RdLNBvyskdTOD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