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16年经验事实与2017年展望

(一)经验事实回顾

2015年和2016年有几个突出的经验事实:一是服务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引擎。服务业比重提升较快,2016年前三个季度服务业占GDP的比例高达52.8%,而且增长速度最高,对经济GDP拉动强。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体现在金融业上,拉动GDP近1.3个点,比正常年景(0.6的水平)多贡献了0.6个百分点。2016年体现在房地产上,房地产增长9%,对经济增长贡献0.6个百分点,比正常年景(0.1)额外增加了0.5个百分点,房地产是个长链条的产业,对建筑、金融、钢铁、水泥等均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对于2016年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1 2015—2016年各个行业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中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变化较大

资料来源:Wind。

二是投资意愿下降,M2与M1差大,资金加快外流。在稳经济增长的政策激励下,投资意愿下降,活期存款(M1)上升过快,近几个月来在23%以上,M2增长不快,稳定在11.4%左右,二者相差一倍。资金外流加速,外汇储备持续下降,汇率下跌接近6.9,成为当前微观宏观不调的一个重要现象。

2016年第三季度,M1和M2相差巨大。一方面,M1增长快,这一现象源于房地产企业旺销、企业发债加快等多个原因。另一方面,M2增速慢于预期,原因是居民储蓄下降和投资意愿不强;贷款中也主要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占90%,10月严厉的房地产管控政策出台后,中期贷款中居民贷款仍占70%多,企业贷款乏力,对未来投资热情下降。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增长,降到了近零的水平。

投资增长下降是由于国内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根据上市公司的计算(张平,2016),2015年上市公司股本收益率(扣除非政策损益)低于融资成本,这是2002年后再次出现的现象,企业难以靠经营来获得利润,理性的企业有着明显降低杠杆、减低投资的趋向。净资本回报率低于融资成本导致企业更倾向于成为自由放款人,包括上市公司增加了大量银行理财、房地产持有参与了更多的并购基金,内生增长乏力。民营企业已经主动降低杠杆,而国有企业仍在加杠杆。

一国资本回报率低于融资成本,也会引起资金的跨国流动寻找机会,如加上贬值预期就会进一步刺激资金加快外流了。资金的跨国流动归根结底是资本收益的比拼,如果一国资产价格过高,资产收益率必然下降,如果覆盖不了融资成本,则资金就会向资本回报率高、融资成本低的国家流动。

三是PPI转正,2016年9月PPI转正结束了54个月的负增长,10月PPI涨幅达到1.2%,预计2017年PPI会继续为正。PPI为正是国内房地产和基建需求引致的,也是货币贬值对PPI的直接支撑。中国需求预期导致补库,使全球商品价格上涨,进而使我国进口价格上涨,最终推动PPI回升。人民币贬值,令采购价格上涨,也是PPI上涨的重要原因。

图1 PPI走向

(二)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保持高度稳定,季度增长呈现出三个季度保持6.7%的水平。但从环比看波动很大,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增长1.3%,创近几年的最低1.3%(见图2),而第二季度环比大幅度反弹到1.9%,第三季度保持高位1.8%。第二季度环比大幅反弹和第三季度保持环比高位,都与房地产取消限购,实行鼓励性房贷,推动了房地产投资大幅回升高度相关。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回到1.5%正常值,经济增长第四季度仍保持6.6%的增长,2016年增长经济平稳。

图2 环比年度趋势比较

根据现有的GDP环比统计规律看,环比增长率逐年走低依然是一个趋势(见图3),假设2017年没有类似于2015年的股票刺激带动金融产业高速增长,2016年由于房地产刺激因素,环比保持相对平稳,2017年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在6.5%的水平,而且上半年增长会大致稳定在6.6%的水平。第四季度很可能跌破6.5%,全年平稳。

图3 环比和同比对比

从GDP增长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平稳增长区间,经济稳定仍可预期。但当前存在着三个不确定冲击:①国际经济依然低迷,特别是不确定事件较多,如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意大利议会选举和2017年的法国、德国大选等,都对世界经济政策连续性有着重大影响,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停滞,全球经济增长仍处于低迷状态,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净出口贡献保持正贡献已经很不容易;②汇率价格波动冲击,中国加入SDR后,不断对汇率目标及其市场决定机制进行改革,但也引起了比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单边贬值预期不断加强,大量外汇流出,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运行空间受到挤压;③国内债务杠杆依然较快上升,当前债务杠杆上升主要表现在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杠杆上升过快,居民住房贷款2016年增长接近30%,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40%预计上升到50%的水平,地方政府发债加快,中央政府的广义赤字上升,这三大不确定因素在2017年会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我们对2017年预测,可以从表2中看到:①经济增长仍较平稳,2017年增长仍保持在6.5%的水平,通货膨胀维持在2.1%的水平,PPI达到3%的水平;②服务业增长仍然领先于第二产业,其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引擎;③消费增长对GDP的带动依然强劲,但消费支出增长预计与可支配收入增长基本同步,而且会进一步降低,近年来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明显,2016年可支配收入低于GDP增长,消费支出略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长,预计2017年的情形与此类似,但如果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进一步减速,从而对经济的带动将进一步弱化;④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出口增长保持低位,而汇率仍然会在2016年非对称贬值的基础上继续贬值,2016年人民币兑换美元贬值接近5%,但对一揽子货币(CFETS)仍有4%的升值,因此仍有汇率非对称贬值的空间,但也要警惕持续贬值预期形成带来的负面影响。

表2 中国2017年经济展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zTFJ+1vqqIkj9AgQ8wm/iKuZayVIJb1FTzdKVbsn8Ew6hGc0TgHH+LppbARbd/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