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乡村振兴要体现绿色生产方式

目前各地都有一股配合乡村振兴、开展地方经验研究的热情。我们做这项工作比较早,2003年在河北定县翟城村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当时我们提出的就是“生态农业”“环保农村”,这是为配合中共中央2003年确立的“科学发展观”而提出的“三农”发展的两个内涵。

蒋高明研究员16年前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担任首席专家,搞有机农业、农业生态化,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跟他合作,看怎么能够把农村已经高度污染、造成严重食品安全的化学化农业方式转回到生态化的方式。那时还不像现在的乡村振兴,有这么全面的目标,当时只是觉得化学化所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被人们认识,所以我们就先开始操作这件事儿。

比如我跟中科院蒋高明合作了16年,在实践中推进“三农”生态化,也有国家专利。然而,主流还是化学化的生产方式。尽管现在政策转变了,要求转成绿色生产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渐减“化”,减少化学投入,但即使用农家肥,用所谓的有机肥的时候,我们还不是把那些大规模养殖场的牲口排泄物做了堆肥处理吗?可如果这些牲口吃的是几百上千种添加剂做的饲料,它的排泄物难道不是富含着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吗?这些东西如果不能通过牲口粪肥的发酵处理掉的话,上到地里不是等于加重了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吗?所以尽管减少了化肥的使用,现在依然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局面,农业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复杂。由此李克强总理才说,农业是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领域;所以才有2019年的“一号文件”说乡村振兴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面对传统产业过剩,我们如何练好内功,如何做内涵性的提升?

实际上,大宁还有很多文化资源尚未被开发。中央现在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很多地方首先上的就是粗放的农文旅结合:弄点钢筋水泥把农村的墙壁都抹起来,弄成清一色的样式,这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农村旅游按这种方式搞肯定过剩,因为没有文化内涵。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已经过剩,很多投资人亏了。

乡村的特点就是多样性,由于受制于自然环境,才有差异性的文化内涵。如果都改造成一个样,就把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都掩盖了。所以,我们一来就组织各种各样的下乡活动,目的是让贫困山区的比较资源优势变成它发展的比较经济优势。

欧美大危机条件下,有些市民愿意转型为农民,都市农业兴起来了。在很多工业衰败的城市,政府鼓励市民转型,在城市搞小型农业,搞了农业就有农夫市集,这些都是我们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现在处在全面消除贫困的新阶段,属于国家扶贫战略的第五阶段,官方政策先表现出“去西方化”。例如,中央正式提出的“三农”,还是一个官方政策话语中的另类,没法翻译成英文。同理,官方讲的城镇化,也没法翻译成英文。可见,城镇化也是一个“去西方化”的政策话语。新农村建设是“去西方化”的,乡村振兴还是“去西方化”的。这些表明官方正在不断地提出“去西方化”的话语解释,这要求知识分子应该提供话语的研究供给,但是我们理论界跟不上。

当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时候,扶贫就跟生态文明结合了。因为生态扶贫需要举国体制,这叫作中国道路,内在动力就是要有“一懂两爱”的新三农人才,要求体现“去西方化”的新知识与其他的在地教育。什么叫作“一懂两爱”?懂农业,是要懂生态农业,搞三产融合是为了农业安全;爱农民,就要爱合作农民,比如现在中央提倡的新型集体经济,是为了保护农民长期的财产权益;爱农村,环保是为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讲的绿色生产方式,前提就是要实现立体农业循环经济,在此基础上推动的是生态建筑。

我们在中央2003年确立“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之时就去河北一个村里办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搞生态农业、环保农村。怎么环保?早期在农村做的生态建筑,墙面还得是水泥抹的,为啥?2005年我们搞夯土墙这种可回收建材的时候,老百姓说:跟着你们用土墙建房子,我可娶不上媳妇。我们搞夯土墙木结构是典型的生态建筑,没有产生任何建筑垃圾,也没有排放,而且冬暖夏凉。还有一个生态礼堂,只是半地下的结构,也是冬暖夏凉的。现在据说被当地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夯土墙的价值远高于砖墙。城里人下乡要什么?要夯土墙,不要砖墙。注意,当你想把农村的很多废弃建筑收储、对城里人招商引资的时候,这些传统建筑都是有价值的。而现在有些地方说反贫困就要毁掉老窑洞、建砖房,那恰恰是没价值的。

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一般都有第二住宅、第三住宅,比如在滑雪的地方有个滑雪度假的小屋、在海边有个海滨度假屋、在山里有个避暑宫,但很多都是租的,不一定非要买,这样不增加财产额度,将来不交财产税。如果我们村集体有老窑洞建筑的收储,将来可以吸引城里人租用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最多的国家。 只不过我国中产阶级形成的时间太短,他们的消费还是低俗的“消费主义”,更何况官方政策导向也还不是西方中产阶级认同的那种绿色主义的消费。

山西窑洞将来会是谁的第二居所、谁的度假屋?窑洞特点是冬暖夏凉,南方人或者城市里躲避夏天炎热的人愿意到山区来住一两个星期,他在这儿把窑洞装修了,甚至可以设计出符合城里人生活方式的一种窑洞。本地村集体帮他维护,他得给维护费。我们再在线上做点工作,把它的各种功能推出去,再搞点小型的活动,吸引有点余钱剩米的中产阶级,各种各样的教育、研学、文化的交流就在这种地方发生了。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乡村经济将来会是一个六产化经济,除了产业文明时代的一、二、三产业以外,又加上了生态化的部分。

第四产业是生命产业。把自然界看成一个生命周期不断延续的生态环境,因为人和自然结合才能引起生命,所以我们把农业作为一个自然和人类的生态化结合的领域,称它为生命产业。生命产业具体到业态开发上,可以搞康养(健康养生)、运养(运动养生)、寿养(长寿养生)和医养(医疗养生)等等,把自然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适合搞寿养的地方,种上红豆杉等产生负氧离子的树种,再建设循环水道、老年步道,不能有台阶,让老年人不会摔跟头,再加上扶手、休息设备,这就是寿养;在旁边同样资源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开展医养,推着病人坐轮椅散步;还有运养,得建设自行车道、跑步道、爬山道。搞康养就得有各种各样的特色体系。如果四种生命产业在一个地方集合,会带来非常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创新创业领域,有类似条件的地方在农村到处都能找得到,只不过还没有把它挖掘出来。

第五产业是文化教育。即在生命产业基础上再加上在地文化,使之内涵化。比如说大宁的人祖山娘娘庙,延续下来的地方文化说的是生育文化,如果把这套文化挖掘出来,能吸引多少人来消费?消费拉动就上来了。我们过去没有把当地的传说当成资源,一旦把它发掘出来了,它自然就是在地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比如说,女娲是怎么过来的?那时候黄河没有渡口、没有桥,她怎么会飞过来,是飘过来的,或者是游过来的?她为什么会在这黄河边变成一尊神?稍微弄点故事,文化不就出来了吗?文化挖掘出来了,教育也就上来了,在地化的文化、在地化的知识带来在地化的教育体系,文化产业就发展起来了,它是无价的。第六产业是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就是在黄河边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的。

落实这套六产化体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推动农业生态化转型,带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活生生的东西如果变成高校教学,“一懂两爱”的人才不就培养出来了吗? 08LPFdmpnv5rUNVD6Lit1XsWVJO1NghnVComYr9Rt6wt6XFqfzH3E8icivj3D35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