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中国应对危机的生态化转型与反贫困战略

今天中国要想脱贫、实现反贫困战略,不可能孤立地推进,一定是和国家的生态文明重大转型直接结合的。生态文明是在沿着一般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走到危机阶段,被危机不断爆发所造成的教训而提出的一套将在21世纪转型的新的方向。

东亚各国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造成我们本来过度依赖的外需下降,使中国1998年遭遇生产过剩危机。为了化危为机,中国开始推进“三大差别再平衡”。诚然,面对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就得靠投资拉动,投资拉动的第一大项目就是西部大开发。于是,包括山西在内的西部地区都受益了,现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重庆等,整个西部片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那是西部大开发延伸的结果。第二大项目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以后,国家的第一大政策不是新农村建设,而是中部崛起。原来沿海经济起来了,但内陆经济却塌陷了。针对西部、东北、中部,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相继推出台之后,我国区域再平衡基本实现了。

接着,中央2005年开始搞新农村建设,从2005年到现在,一共往农村投了十几万亿元,在农村修路、架电、通水、通电话、通宽带,实现了“五通进村”;但不能说全部,但大部分投入是沉没成本。这就是第二大平衡——城乡再平衡。

那么,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儿?2007年中国股灾、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华尔街海啸,中国外需陡然下滑,突然出现严重的危机局面,沿海的外向型经济中约6万家企业倒闭、2500万劳动力失业。我在很多国际交流场合问西方人,如果你们国家有2500万人失业,会出现什么局面?他们回答:国家没了。我说,美国危机之际中国正在搞新农村建设,农村每增加一份投资,一定带动一份在地化就业,所以2500万打工者失业没什么动静,就被农村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消纳了。

现在搞的乡村振兴要讲产业兴旺。发展什么产业?乡村本来就是多业态的,国家把基本建设修进村了,现在的行政村98%以上已经实现了通路、99%的农户通电了,那意味着村村都具备开发区“五通一平”的条件,现在把农村大部分搞成了“五通一平”,就意味着所有的投资人只要下乡,就相当于0投入得到了国家投下去的机会成本,形成的收益就是机会收益。现在大量的市民和企业都开始下乡,电商、地商、教育,几乎所有的资本都下乡了,就是因为中央长期坚持不懈向农村做基本建设的投入,“五通一平”深入乡村了。这几年乡村振兴进一步让自然村实现“五通一平”,意味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乡村得以实现。

面对今天全球危机下复杂的局面,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靠压舱石——乡村振兴,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就靠反贫困,得靠着它把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结构性矛盾解决了。这些调整其实就是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方式的挑战。虽然大宁只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但这其实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度相关。我们如何应对挑战?这是大家都需要关注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不是莫谈国事,而是必须得大谈国事,大谈全球化挑战。中国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

我们今天的全球化挑战主要是什么呢?现代化陷阱。因为全球发生三大资本过剩,中国难逃此劫。三大资本都过剩,这是全球范围的问题,怎么维持经济增长?这正好是我们转型生态文明的机会。生态文明是以乡村振兴为载体,而扶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大战役。 kmrlnypooAnCPr9qx3OJfXpoaYHm91NUI39+2AfY762WU8A7Ue43IfwdA8p+Kk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