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4年
|
|
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Jan Baptist van Helmont,1580—1644)
约瑟夫·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
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
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1778—1829)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水下吸热时会产生气泡,并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浓厚的白色烟雾。
燃素(1667年),氧气(1774年),超临界流体(1822年),温室效应(1896年),酿酶发酵(1897年),碳酸酐酶(1932年),细胞呼吸(1937年),光合作用(1947年),二氧化碳吸收(1970年),人工光合作用(2030年)
现代人一谈到二氧化碳,都知道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实在化学领域,对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应用由来已久。1625年,北欧佛兰德地区的化学家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就发现:即使将木炭燃烧产生的烟雾收集起来,与燃烧后的灰烬一起称量,总质量还是要比燃烧前的木炭轻。因此他怀疑木炭燃烧一定生成了某些不可见的物质,他称之为“西尔万之气(Gas sylvestre)”,又称“木气(Wood gas)”。
一个多世纪后的1754年,苏格兰医生、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发现加热石灰石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奇怪气体,它比一般的气体要重,可以如稀薄的液体般流淌,也可以迅速地熄灭火焰,甚至能使任何一种动物窒息而亡。除了上述发现之外,布莱克最大的发现就是:将这种气体通入石灰溶液(氢氧化钙)时,有白色粉末在溶液中沉淀下来——又重新生成了碳酸钙这一发现为他检测这一气体开启了方便之门,而后,布莱克利用这一现象证实了动物呼出的气体实际上也是这种气体。不久之后,英国神学家、化学家、政治理论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将一碗水放在利兹市一家酒吧的啤酒桶上,并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使二氧化碳在水中鼓泡——将白水变成了好喝的“苏打水”
后来人们发现二氧化碳在低温下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特性。常压下,当温度降至—109华氏度(—78.5摄氏度)时,二氧化碳会由气态跳过液态直接变为像雪花一样的白色固体。当温度上升时,这种“干冰(Dry ice)”又会反过来直接变成气态,这一过程称为升华(Sublimation)。19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汉弗莱·戴维和迈克尔·法拉第尝试利用大幅加压来得到液态二氧化碳,很快,后续的升温和加压过程使二氧化碳变为了一种既非液态也非气态的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