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什么是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史上的化学大咖是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火焰温度最高?”“是谁因为一盘红辣椒获得了诺贝尔奖?”—本书的作者精选了漫长化学发展史中的250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给读者提供了一幅化学学科史的全景概览。本书在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诠释的同时,也在启发读者自由地思考和理解—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追溯历史的目的恰恰在于回应人类对自身理解的需求。

关注化学学科概念、理论、技术等发展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厘清化学成果的时序,勾勒出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线索,理解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本书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来展现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探究科学大有裨益。科教融合—化学史的教育既有助于孩子们理解科学事业、梳理人类探索自然之谜,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化学发展的关注,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仅涉及科学知识本身,更描绘出了众多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形象,关注他们的成长背景以及性格特质—科学活动从来都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科学家不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圣人,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或无私、或偏执、或精于利己的人。历史上化学家们做出的诸多贡献更是证明了生命的多元,了解历史上的科学家从事科学事业时,在顺境和逆境中的表现,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会使科学同样闪耀着人文属性的光辉,这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二。

本书把化学发展放在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考察,从社会文化的复杂层面解释化学发展的原始动力,也讨论了化学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本书还尝试探讨影响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这有助于理解每一门科学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三。

国内的化学史教育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丁绪贤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化学史课程,并主讲世界化学史。他还编纂了中国第一本化学史著作—《化学史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书中详细说明了化学史的教育意义。学习历史就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是单纯地以“结果”论英雄,而是要关注事情的前因后果,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中,去关注所谓的“成功”,去了解所谓的“失败”,观历史,知未来,从书中化学和化工学科的发展历程可见一斑。

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和译者的努力,以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为切入点,为我们生动地连接了历史与未来,为国内关注化学教育的有识之士提供了一本可借鉴的好书。

孙世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18年9月29日 0GCNapFwMAfsA6Zj9bqfGRwPcKQkzhUWadE2w4hVDg1enKmitcdEBmsuzPkpRZK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