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800年
贤者之石

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Abū Mūsā Jābir ibn Hayyān,约721—约815)

图为一份16世纪的炼金术手稿,以一系列引喻、谜语、密码来图解贤者之石的制备。尽管它令人印象深刻,但似乎对指导实验的用处不大。

水银(公元前210年),炼金术(约900年)

在800年前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科学的重大进展。当时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即西方所称的“吉伯”]就生活在今天的伊拉克地区,他涉足了医学、炼金术、占星术(Astrology)和数秘术(Numerology)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在当时几乎密不可分且同等重要。他的著作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这当中的很多人甚至在自己著作的手稿上署上伊本·哈扬的名字,这使得当时的炼金术文献在现在看起来极其混乱。这些著作中使用了详尽的符号语言,但这对读者来说真是一头雾水,因为这些符号根本无法解读——甚至可以称之为“胡言乱语”。举个例:有个炼金配方甚至描述了如何利用各种原料炼出活蝎子,显然单从字面上已经无法理解作者的本意,也无处追溯该配方真正的含义了。

然而,单看伊本·哈扬名下那些能够理解的著作,他确是一位全情投入的实验家。他曾经一再告诫读者:想在专业上获得进步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实验室里踏踏实实地做工作,这一观点即使放在当代,相信大部分化学家也都会认同。他还认为金属在本质上是与非金属不同的,金属是由水银和各种形态的硫构成,如果能够揭开各种金属的构成秘密就能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他相信一定有一种试剂(Reagent)或者万能药(Elixir)(后来被称为贤者之石)能够“解锁”这一转化过程,他这一令人心动不已的观点影响了接下来几个世纪的炼金术研究思路。13世纪,人们又发现了一份贾比尔署名的拉丁文手稿,书中又将上述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先不管这本书的真实作者究竟为谁,著书人一定认为即便在四百年后借用伊本·哈扬的盛名一样能够达到他预期的传播效果。■ XAO93fc8X8Mk/0txQgTLG7XlivU40gJrE5jKe4eTUg8C91zZM9AozZWkPXsT/vK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