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维度

尽管其形成原因具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其表现来看,像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等生态危机属于全球性问题,因此,亟须在国际合作的范围内加以解决。因此,在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的同时,中国也积极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站位,在深刻剖析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的基础之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开展全球生态治理的新思路。

第一,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全球化以及科技、网络的不断发展,已然使庞大的地球缩小为一个“地球村”,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依据。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时谈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年,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时,习近平谈到,只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才能保护好地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生态危机作为全球性危机,是一个时代性问题,更是一个发展性问题,因此,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和解决。诚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中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立场和观点,旨在实现国际环境正义,建设共享、包容、开放、可持续的全球生态体系。

第二,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气候治理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端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其强调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一原则正式确立于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目前已成为国际谈判中的一项规范用语和基本原则。在全球生态危机当中,目前最为艰难应对的当属气候治理,即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中国一直主张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一方面,发达国家基于先发优势,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也强调发展中国家并非不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自身贡献,而要基于自身的能力和要求。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争端中,尤其是基于发展权和排放权的争论当中,中国一贯主张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呼吁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共同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三,积极发挥大国责任,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考察中不难发现,生态灾难与贫困往往相互交织,更容易发生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更易受气候变化等生态灾难的不利影响,并且应对能力较差。中国在开展全球生态治理特别是气候变化治理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提供援助以及加强南南合作等方式,推动不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自身治理的能力,进而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身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中国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不断履行大国责任。2015年9月,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习近平主席谈到,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即提供2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以后的发展议程;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到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此外,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还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中国也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国际社会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15年10月,在出席联合国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未来五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六个一百”的项目支持,具体包括一百个减贫项目、一百个农业合作项目、一百个促贸援助项目、一百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一百所医院和诊所、一百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同年,在出席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再次表明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领域的义举,强调中国在2015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2016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 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在清洁能源、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气候适应型农业以及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融资能力。这一系列举动,都彰显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2018年12月18日,在发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发出中国声音,强调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 。这充分彰显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的国际担当。

总之,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开放视野和国际胸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科学意蕴,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3NCkPfU6hbY5iP5z4d+wEtswWuf4BdupbPJVcli2uih0t4MJzg7zuTkel6OJgu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