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别篇之一
1944年夏秋的西线

1944年夏秋,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德国终于陷入长期以来最害怕出现的局面:东西两线作战和美军登陆欧洲大陆。希特勒当然清楚地记得,德国正是陷入类似困境才输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苏联人的角度看,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了。虽然此前西方军队也在地中海和意大利地区与德军作战,但因为规模较小,无论希特勒还是苏联人都不会将其视为“第二线”或者“第二战场”。只有当1944年6月6日,美英远征军反攻欧洲大陆后,“第二战场”才成为现实。

当这一切发生之前,希特勒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一、1944年夏季前的西线形势

1.西线德军的战备

随着东线战局日趋恶化,西线早晚也会爆发战争,这一点并不出乎希特勒的预料。在德国武装力量整体大为削弱,而敌方力量日益增强的前提下,要合理运用好有限的力量,就不得不在东西两线之间有所取舍和分配。在希特勒看来,他虽然遭受了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的惨败,但迟至1943年秋季,东线德军——也就是德国陆军的基本主力,在苏联前线依然占据着很大的地盘,继续阻挡着苏联人通向中东欧(德国的中心地区)和东南欧资源地带的道路。同时,德国得到的情报也证实苏联的人力消耗已接近极限。这一切使希特勒相信,他还有足够的力量和空间与苏联人在东线周旋,而不必着急与斯大林媾和——即使斯大林对讲和怀有兴趣;即使包括戈培尔在内的很多纳粹高官也赞成与苏联人谈谈(他们觉得斯大林远比西方政客现实);即使德国的日本盟友也赞同并试图促成与苏联的“和平”,好腾出力量来对付美国。可是希特勒一概不为所动。

对当时还很平静的西线,希特勒却不能泰然处之。理由很简单:一旦盟军开辟西线战场,将令德国再次陷入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般的两面包夹困境;经过苏德战争已大为衰弱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又将承受美英庞大战争机器的全面压力。从战术上看,西线战区不仅保护着重要的西欧工业区,而且这个战区距离德国本土,特别是鲁尔工业区的距离,也实在是太近了。而一旦鲁尔丢失,则等同于德国丧失了心脏。鉴于这些无法回避的危险,希特勒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美英军队在西欧大陆战区登陆并站稳脚跟,即使出现美英登陆成功的局面,德军也不能给对手任何扩大滩头阵地的机会和时间,而要尽快发起强大反击把敌人彻底赶下大海——由此取得的胜利,有可能导致美英政局剧变,使之陷入罗斯福下台甚至被捕坐牢之类的乱局。美英或许会因此退出战争,至少也难以组织起新的登陆作战。做到这一切后,希特勒自然就能再次全力以赴对付苏联了。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1943年11月,希特勒颁布了第51号训令,要求强化西线防御。

德国所谓的西线,具体范围包括1940年以来即处于德军占领下的法国、荷兰、比利时三国。这个总计有2600公里长海岸线的战区,面对着美英军队盘踞着的英伦诸岛。1944年6月前,除了海空战、法国游击队的袭击和盟军的一些小规模骚扰外,西线战区基本无战事可言,驻防的德国兵力也较少。至1943年10月,德国全部681.5万可用兵力中,只有137万部署在西线(同期在苏德战场则部署了408万人),其中西线陆战部队更是只有49个师62.5万人(11月份数据)。

1943年10月德国“可用兵力”分布 (单位:人)

由于德军主力陷入旷日持久的东线战争泥潭,留在西线的部队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质量也是相当的不如人意。在东线被打残的部队会送到法国的繁华之地休整,补充好人员和装备后再次送回地狱般的苏联战场。西线本身所拥有的一些质量较好的部队,被不断派往东线。时任西线D集团军群作战部部长的齐默尔曼中将战后回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际上西线军队中所有强壮的士兵和补给品都不断运到东线去了。结果,西线的兵力和战术部署完全成了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可以十分坦率地说,那里的指挥官、部队以及装备都是第二流的。从1943年起,西线军队的基本力量只是一些用陈旧武器装备起来的超龄士兵。”

当要求强化西线的第51号训令下达后,西欧战区获得的战争资源有所增加。1944年3月,西线各军兵种的人员总数已增加到了154万。具体构成为:

陆军、党卫军、警察部队89万人,空军近34万人,海军近10万人,服务人员14万,另有7万多外籍人员等。

几个月后,约德尔大将所作《1944年春季战略形势》简报上记录西线总兵力已达到187万人(确数1873000人,1944年5月5日)。但报告也指明目前东线德军总兵力近388万人(确数3878000人),依然是西线的两倍多。

如果去掉海空军和辅助人员等等,只计算陆战部队(包括武装党卫军和空军野战师),那么到诺曼底登陆前(1944年5月),德国在四个主要战区的力量分布为:苏德战场260万人;西线近89万人(野战陆军近80万人);意大利战场41万人(包括陆军365616人 );东南欧44万人(野战陆军33万人)。具体细目如下:

1944年5月5日德军(包括各军种)战区兵力分布

东线:3878000人(东线陆战部队244万人,芬兰战区另有15万陆战部队)

西线:1873000人(陆战部队89万人)

东南欧:826000人(陆战部队44万人)

挪威:311000人

德国陆军兵力在四大战场的变化状况(概数)

统计标准2:包括党卫军和空军野战师

但绝对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会相应提高,有时甚至相反。举例说,希特勒曾下令给西线调来60多个所谓“东方营”,其人员基本都是苏联俘虏。而作为“交换”,却把西线的20个德国精锐营送往东线 。20个营“换来了”60个营,表面上看的确很“划算”,可谁都知道这些俘虏兵在未来战斗中未必能顶得上几个真正的德国营。

总体来说,当美英军队实施登陆前,德军在西欧非常缺乏精锐的步兵兵团。全部的58个师中居然有33个是几乎没有汽车的“守备师”,而且有18个师还处于组建或重组阶段。按1944年标准编制起来的正规步兵师数量很少。西线各步兵师和守备师的人数多少不等,少则7000多人,多也不过12000多人。平均起来大概各有1万人。

西线炮兵单就数量来说并不算少,计有4925门大炮(不含迫击炮等)。但与东线不同,西线只有1102门炮是德国制造,其他3823门全都是各战场上缴获来的“万国牌”,分别来自苏联、法国、波兰、南斯拉夫、荷兰、挪威等11个国家。口径也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包括一些非常罕见的尺寸,如83.8毫米、87.6毫米、94毫米、114毫米等等。要给这么多杂七杂八的口径供应炮弹,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当然换个角度看,大炮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够那些“守备师”凑个大致满编。

直接为西线提供空中支援的是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盟军登陆前夕有1015架飞机(其中只有570架处于战备状态)。此外,担负德国本土防空任务的帝国航空队理论上也可以用部分兵力支援西线地区,但毕竟不处于一线,难以及时援救西线的陆军部队。西线的空军高炮部队有349个重炮连和407个轻炮连。和东线一样,这些高炮也可以用于地面战斗。尽管如此,第3航空队超过30万的人力员额还是多得过分,其中仅通讯部队就有56000人 ,足够编成50个满额步兵营。

德国海军在这个海域只有3艘驱逐舰、5艘鱼雷艇、34艘摩托化快艇、37艘潜艇,外加一些小型舰艇。 相对于美英的强大舰队(以7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80艘驱逐舰为主力),德军这点海上力量几乎可以视为没有。实际上,在美英压倒性海空优势封锁下,自1944年3月以来,西线德国海军不要说正面对抗,连日常巡逻和海上侦察都很难展开。

步兵弱,飞机少,火炮质量差,制海权等于零。希特勒究竟寄希望于什么来抗击西方军队的登陆呢?恐怕只有装甲部队了。按照惯例,一些在东线遭受损失的装甲师被送到西线,接受新的装备和人员补充。可由于东线战局的恶化,迫使希特勒继续不断从西线抽调援兵,其中也包括大量装甲部队。以至于到1944年3月底,西线连一个完整的装甲师都没有了。幸运的是,盟军并未乘机出兵。春末夏初,希特勒又匆匆忙忙把众多装甲师送回西线,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再要求这些装甲师立刻重返东线,而将其留在西线准备迎战。到诺曼底登陆时,西线德军共有9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总计约1860辆战车,其中有102辆“虎”和655辆“黑豹”。这是一支相当可观的力量,尤其德军中重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都大大优于美英坦克。

诺曼底登陆前的西线德军兵力

总人数:187万(野战陆军797000人,武装党卫军和空军野战部队89000人)

编成:58个师(6月初数字。含9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

战车:1860辆(包括102辆“虎”和655辆“黑豹”)

火炮:4925门

飞机:第3航空队1015架

1944年6月1日德国陆战师部署情况

2.盟军的“霸王”计划

当希特勒忙于强化西线防御时,盘踞在英伦诸岛的美英军队也在紧张集结中。自苏德战争开始以来,斯大林不断要求美国人在西欧登陆以缓解苏联的战争压力,结果拖了近3年。对美国人来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德国军事力量处于鼎盛状态时,用几乎没什么经验且准备不足的美国军队去欧洲大陆帮助苏联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上算的买卖。美国的保守层显然也有理由相信,让德国军队充分消耗苏联的实力(同时也在消耗德国自己的实力),并不是一件坏事。对这一点他们也不掩饰。实际上,1942年美军曾准备在两种情况下实施登陆,其条件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思路:一、要么苏联人快要完蛋了,这时美军就派一支小部队上去意思一下以证明他们是“讲道义”的;二、要么德国军队已经不那么强大了。

到1944年,在东线屡战屡败的德国军队已经不那么强大了。苏联后来宣称,如果此时美国人还不来,那么红军将单独解放欧洲。这个说法也有些夸张。苏联人此时当然有力量解放苏联自身被德国占领的领土,但要肃清德国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消耗严重(实际上比德国更严重)的苏联来说,依然是不可能的。斯大林的目标显然并不仅限于夺回本国领土。如果说在1943年,他还指望通过媾和来保存苏联的元气,那么在1944年,他当然更乐意通过打垮德国来建立苏联在欧洲,哪怕只是半个欧洲的霸权。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美军的登陆依然是必要的。

那么,美国人如果还不来,又会如何呢?不难猜想,当斯大林和希特勒互相吃不掉彼此的时候,双方媾和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此后的东线战争进程将仅仅决定停战线处于什么地方。对美英来说,出现这类局面意味着最失败最可怕的结果,所谓西方民主将永远从欧洲大陆消失,美国势力也将永远无法插手这里的事务。所以登陆对美英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1944年是美国人最佳的,或许也是最后攻入欧洲大陆的时机。从军事力量的准备来说也是如此。截至1944年6月1日,美国所拥有的总兵力达到1153万人的庞大规模,不亚于苏联和德国。但其中直接参与战争的人力却并不太多。在地中海战区只有72万人;在太平洋和中印缅战区对付日本的兵力则超过112万人。其余人员中,集中在英国准备进攻欧洲大陆的部队超过150万人,还有800多万人则继续留在美国本土以及其他一些并不面临战事的地区。这意味着美国在人力储备方面拥有远远超过苏联和德国的优势。因为自开战以来损失较小,美国有足够多年龄适合兵役的青年,也有足够时间训练他们,同时搜集各国的情报以研究其战术为己所用。

同一时期,英军总兵力约450万人。除去用于亚太和地中海的部队,能投入西欧战场的并不是特别多。这就注定要美国人在即将开辟的“第二战场”上充当主角。 这次行动被冠以非常夸张的名字——“霸王”。为了实现这个计划,英伦三岛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兵营,而且里面装的多数还不是英国自己的军队。当时很多英国人感觉自己的国家简直像被外国军队占领了。由此引发的不仅是治安恶化,也确定了英国在政治上对美国亦步亦趋的从属关系。对于曾长期称雄于世界的大英帝国来说,这种寄人篱下的新地位的确不好适应。尤其是西欧远征军总司令的宝座也必须交给德国血统的美国人艾森豪威尔。英国人唯一保住的面子是:远征军陆军总司令由英国人蒙哥马利担任(但过不了多久,这顶乌纱帽也将被美国人拿走)。

从登陆舰里开出来的美军坦克

预定进攻西欧大陆的盟军总兵力在287万人以上,其中超过半数的153万人是美军,剩下的大部分是英国和加拿大军队,还有一些法国、波兰流亡者组成的军队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远征军人数如此庞大,可是其中却只有39个陆军师(其中20个美国师)外加12个旅的地面作战兵团。假如按苏联标准,盟国远征军的全部人力可以维持200~300个作战师及全部独立部队和后勤,按德国标准可以维持150个师。比较之下,盟军地面作战部队的数量显然是过分少了。

实际上,盟军的人力构成与苏德军队完全不同,而美国军队尤其如此,对此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因为相信空中力量可以决定胜负,同时看到苏联人牵制住了德国陆军主力,美国人虽然人力充裕,却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建立太多的陆军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众多的人手。首先,美国空军(当时称为陆航)是算入陆军员额的。因为装备了大量的战略远程轰炸机,因此需要数十万人(其中多数是地面勤务人员)来维持其运作;同时,美国士兵们抱着自视为新大陆救世主的傲慢心态,相信自己理应在生活上享有特权,否则卖命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于是除了必需的作战以及生活物资外,为了满足美国士兵的“个人舒适”,还需要大量的额外补给品。比如一个美国兵的私人物品就要装2个军用防水袋;一个军官的携带量竟重达175磅。这让美军的物资需求总量大到令人咂舌的程度。以至于美国步兵师一个人一个月就需要1吨补给品,装甲师成员则更是需要5吨! 为了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量,美国军队除了作战兵团和集团军所属的后勤单位外,还必须投入数以十万计的人力用于维持战区后勤。

以1944年5月集中在英国的美军构成来看:总数152万人中,地面部队只有62万人,而战区后勤部队却有近46万人,还有航空部队42万人(其中大部分同样是各种勤务人员),以及司令部人员等2万。 全部287万欧洲远征军中,战区后勤人员近53万(不包括作战兵团所属的后勤和军、集团军后勤部队)。假如说苏德军队是一个后勤人员向三个作战人员提供物资,那么美军就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补给。

美英用于反攻欧洲大陆的兵力和装备

总人数:2876439人(美军1533000人)

编成:20个美国师,14个英国师,3个加拿大师,1个法国师,1个波兰师。另有12个旅

装备:5049架战斗机,3467架重型轰炸机,1645架中轻型轰炸机或鱼雷机,2316架运输机,698架其他作战飞机

6000辆战车,15000门火炮迫击炮

由于构成比例差异巨大,难以精确评估盟军与西线德军的人力对比。但通过相关资料还是可以知道一个大概。在1944年,一个美国步兵师有15768人和76辆坦克 ,远征军所辖各美国步兵师则有14200~16700人。此外,一个美国师还可以额外得到11300人的独立战斗部队和18700人的后勤部队支援。 远征军所属的英国师和加拿大师则有14800~21000人。

1944年美军野战师实力

步兵师:15768人,其中步兵8800人,机枪950挺,反坦克火箭发射器663个,迫击炮145门,反坦克炮93门,榴弹炮70门,装甲车49辆,坦克76辆,卡车与轻型车辆1560辆

装甲师:11581人,其中步兵4700人,机枪940挺,反坦克火箭发射器669个,迫击炮94门,反坦克炮36门(自行),榴弹炮54门,装甲车80辆,坦克307辆,卡车与轻型车辆1496辆

空降师:8533人,其中步兵6700人,机枪376挺,反坦克火箭发射器182个,迫击炮140门,反坦克炮46门,榴弹炮36门,卡车与轻型车辆408辆

比较之下,西线德军各步兵师和守备师如前所述,只有7000~12000人。有些“1944年”编制的步兵师拥有十几辆坦克歼击车或强击火炮。独立战斗部队和后勤人员平均下来,能配给各师的也只有1500人左右。

大致估算下来,欧洲远征军所属的地面战斗部队,在人力方面大概相当于西线德军标准的80个师及加强部队。面对德军的58个师自然拥有优势。而且美国本土还有数十个师也将陆续装船运到欧洲。

但在地面炮兵力量上,远征军的优势未必有那么大。不同于只有76~122毫米榴炮的苏联步兵师,美国步兵师装备了105~155毫米的重炮,步兵团火力也比苏联人强大很多。但德军的炮兵团标准状态下也有105~150毫米大炮(西线的德国“守备”师一般配备的是杂牌火炮)。德国步兵团更不缺少机枪和迫击炮。从下表列出的数字看,如果不加强一些独立炮兵并派出压倒性优势的空军力量,让单个美军步兵师对抗德国步兵师,不见得能占多大优势。

1944年美军与西线德军步兵师火力比较

装甲力量方面,美军一个装甲师有11581人和307辆坦克。远征军共有约6000辆战车,较德军不到2000辆占有三倍优势。但在初期登陆时,能立刻送上岸的却只有一小部分。而在质量上,美军普遍装备的M3和M4型坦克,以及英国的“丘吉尔”型坦克,虽然可以对付德国的四号坦克和三号坦克及强击火炮,却远非“虎”式和“黑豹”的对手。美军当时的标准反坦克炮是57毫米,德军则是75毫米。尤其要考虑到的是,德军在西线部署了一批相当精锐而且按德国标准来看几乎齐装满员的装甲师(包括5个党卫军精锐装甲师),无论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第一流的。

这样看来,希特勒所设想的作战模式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西线的德国步兵师,即使质量低劣,即使没有机动力,但只要依托沿岸坚固工事,利用手中大量的火炮机枪迫击炮死死挡住美英登陆部队,将他们锁闭在一小块滩头阵地上,再用强大装甲部队冲上去狠狠一击,赶他们下海。

但美国人显然相信他们巨大的空中优势足以抵消德国人的坦克优势,海军的大口径舰炮也可以压制住对方的防御火力。为了攻入欧洲大陆,盟军集中了10859架作战飞机和2316架运输机,10倍于只有1015架飞机的德国第3航空队。尤其是盟军拥有独一无二的强大重型轰炸机部队,可以用来炸断德军的战区机动道路,阻止其调动。庞大的运输机队还可以把数以万计的兵力预先空投到敌军后方。

另一个对美国人有利的因素是,德国人无法准确估测入侵者将在什么地段登陆。一般来说,由于英吉利海峡一线的海岸线距离法国最近,被德国人视为应重点设防的地段。但西线装甲部队却没有集中到任何一个重点方向,而是从南到北分散在很广阔的范围内。这说明德国人对登陆点的判断也颇有疑虑。尤其是希特勒本人。需要说明的是,与东线不同,德国在西线设有一个总司令部(该司令部在D集团军群指挥部基础上组建,由老资格的龙德施泰特元帅领导),而西线最主要的重兵集团——B集团军群,则由隆美尔元帅指挥。德军不同部门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方式意见很不一致。一派主张纵深决战,则装甲部队应该后置。另一派主张滩头决战,同时考虑到盟军的空中优势可能阻扰德军的增援,所以装甲部队应尽量前置。希特勒搞了个妥协方案,将装甲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交给隆美尔,另一部分则划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也就是由希特勒本人亲自掌握。

虽然德军统帅部未能形成决定性意见,希特勒却或许是受到了他那著名的第六感驱使,很早就把目光投向美英后来实际登陆的诺曼底地区。 1944年4月,希特勒下令将诺曼底作为重点防区。 并要求对这个区域较为薄弱的防守力量给予增强。诺曼底守军主要是B集团军群的第7集团军。根据1944年3月底的统计,第7集团军共有24万人(确数为241670人) 。直接防守在美英预定登陆地段的是第7集团军所属的第84军。该军共有5个师42个步兵营,可是其中竟有8个是“东方营”。第84军防区内还有一个装甲兵团——第21装甲师,拥有121辆中型坦克和98辆强击火炮或坦克歼击车。因为隆美尔有调动该师的权限,所以注定第21装甲师将为第84军提供最初支援。距离战区比较近的机动部队还有:党卫军第12装甲师(149辆战车)和“李尔”装甲师(229辆战车)。说来这也是一支很强的装甲力量。不过这两个师需要经过希特勒同意才能使用。另外,希特勒下令调去了第91空降师和第6伞兵团,以应对敌人可能实施的空降袭击。后来的事实证明希特勒预测正确,可是采取的措施却不够得力——在不改变对英吉利海峡重点设防的前提下,根本拿不出多少兵力增强诺曼底防御。

二、诺曼底登陆

1.“D日”之战

盟军正在等待时机。经过各种周折,登陆日(所谓“D日”)被确定为6月5日。6月3日,盟军部队已经登船,可此时天气突然恶化,这迫使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暂缓行动。6月4日,盟军气象部门预告说天气将短暂转晴,时间是6月6日上午时分。艾森豪威尔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开始行动,此时已经是6月5日凌晨4时15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最重大意义的决定之一,否则“霸王行动”将拖延到6月19日甚至7月初。

与此同时,防守诺曼底的德国第7集团军依然固执地认为气候不利于登陆。他们以此为借口,不仅放松了警戒,还把高级军官集中起来搞图上作业。第84军指挥部据说当晚在为军长举行生日宴会。由于海况恶劣,德国海军也没有出来巡逻。诺曼底地区的德国雷达不是在此前的空袭中被摧毁就是遭到电子干扰。但是盟军也露了些马脚。他们用以通知法国抵抗运动的无线电信号被德军识破——但对诺曼底守军而言,这个发现并未起到多少预警作用。因为当地守军高官们刚刚结束前述的图上作业,还在返回部队的路上。

1944年6月5日夜,对诺曼底的反攻果然以空降作战拉开序幕。2个美国师和1个英国师总计23000人被空投到德军阵地后方制造混乱,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希特勒调来防备空降的第91师师长自己却因为麻痹大意而被美军空降兵打死——他也是参加图上作业的高官之一,遇袭时正好在返回的路上。德军统帅部在6月6日凌晨3时收到盟军在诺曼底空降的第一份战报——此时距离登陆还有3个小时。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随后提出申请要求投入装甲预备队(隆美尔当时也在回司令部的路上)。但德军统帅,具体说就是负责指导西线作战的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却表现得非常犹豫。他怀疑盟军只是在诺曼底搞了一次佯动,随后在其他方向可能还有更大规模登陆。于是约德尔决定等到白天搞清情况后再采取行动。此时希特勒还在睡觉,也没人去叫醒他,而调动西线装甲预备队的权限正是掌握在希特勒本人手中。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始

6月6日晨,美英军第一梯队5个师(后续还有2个师)在强大海军炮火支援下,开始强行登陆由德军3个师防守的诺曼底海岸。其中,美军第5军(第1、29步兵师)闯入了德军第352步兵师阵地。这是西线少有的一个按“1944标准”组建的正规步兵师,兵力和火力都相当强——包括6个满员步兵营、48门野战重炮、36门重型高炮、1个重火箭炮团、14辆战车。在该师顽强抵抗下,美军第一天就损失了2374人(阵亡694人,失踪331人,负伤1349人)。 而攻击“犹他”海岸的美第4步兵师(面对德军第709守备师)却要幸运很多,第一天仅损失197人。

英军(当面为德军第716守备师)的推进也较为顺利,可是随后却撞上了第一支赶来救援的德国装甲部队——第21装甲师——的反击。这个师此时有125辆坦克(包括112辆长管四号)和40辆强击火炮,几乎是齐装满员,本可以对英军造成重创,但行动却出乎预料的不顺利。首先因为等待命令耽误了不少时间(据说是因为师长还没回来)。随后的行军中,第21装甲师遭受了几次空袭,随后陷入与英军反坦克火力的恶战,损失了不少坦克。尽管如此,到黄昏时分还是有一些德国坦克冲到了海岸附近。所幸英国空降部队抓住战机对德军后方实施了打击,迫使第21装甲师放弃了眼前的胜利掉头而去,既没有给英军造成太大损失(英军当天仅伤亡683人),更是把宝贵战机拱手让给了英国人。第21装甲师未能完成任务,自身却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全部125辆坦克损失了近80辆。

在诺曼底登陆的英联邦军队

制空权的丧失加重了德军的失败。登陆开始后最关键的24小时内,盟军航空部队出动了14674个架次(损失127架),而戈林所大肆吹嘘的德国空军只出动319个架次。由于遭到了盟军强大空中屏障的阻挡,只有少量德国飞机进入滩头地区,其中一些在飞行中被迫丢弃炸弹以逃避盟国战斗机的追杀。德国空军在空中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自身在第一天有39架飞机彻底损失,另有21架受创,其中8架因非战斗原因损毁

“霸王”行动第一天,盟军共损失1万余人(约2500人阵亡)。其中美军6603人(含1465人阵亡);英军和加拿大军4000余人——与预期相比,盟军的伤亡算是相当轻微了。全天下来,盟军取得的成果包括突破了德军的海岸防线,建立起三个纵深为2~9公里的登陆场,将15.6万人(美军57500人)的兵力送上了欧洲大陆。还带来了不少于500辆坦克和600门大炮。但运到的弹药物资却严重不足,预定的2400吨只卸下了100吨。看起来,德国人还有机会。

诺曼底登陆地段德军一线防御部队实力

第716守备师兵力7771人;拥有8个步兵营(含2个“东方”营);炮兵团拥有39门大炮,但仅有11门是德国制造的。

第709守备师兵力12320人。8个营中有3个是“东方”营。而该师德国军人的平均年龄高达36岁。炮兵团装备的44门大炮没有1门是德国制造的。

第352步兵师兵力12021人。拥有6个步兵营。炮兵团装备有36门105毫米火炮和12门150毫米火炮,还拥有14门强击火炮和坦克歼击车。另外,该师得到一个重型火箭炮团和1个高射炮团(36门88毫米高炮)的加强。

在德军统帅部内,希特勒的午间战务会议终于召开。他于下午2时30分决定把2个装甲师交给西线总部使用。希特勒此刻情绪还不错。诺曼底正是他预测中的登陆点,他和将军们乐观地认为,凭借强有力的坦克兵团,足够摧毁盟军在诺曼底的桥头堡。但最佳时机已经错过,结果拖到第二天和第三天,德军才向诺曼底地区投入了第12党卫军装甲师和“李尔”装甲师。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装甲师在调动中一再遭到对方空袭的干扰,随后又遇到了强大海军炮火的阻击,最终没能形成强大的反击合力,只能分散投入战斗。6月10日,西线德军装甲集群的司令部也被盟国空军摧毁。当天,盟军已经把登陆场连成一片,且将纵深扩大到可以保护登陆海滩免遭德军炮击。

盟军舰艇继续源源不断地实际上也是几乎不受干扰地把人员和物资送上岸。战斗进行到6月12日,美英军队已经登陆了16个师和相当于3个装甲师的坦克部队,总计32万人。随着登陆场的扩大和上陆部队力量的增强,盟军陆战部队已经有能力与来袭的德国坦克部队较量。德军也针锋相对,在诺曼底登陆场当面集中了12个师(含3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希特勒此前已经意识到投入的坦克远远不够,又决心追加党卫军第1、2、9、10装甲师和陆军第2装甲师。老天爷似乎在关键时刻打算帮德国人一把。6月19日,风暴突然袭击了诺曼底地区,摧毁了盟军的临时人工港口,大量舰艇被抛上海岸,最糟糕的是卸载工作几乎中断了整整4天——但并非完全中断。实际上这4天内仍有2万多兵员和1万多吨物资送达,但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7万多人和6万多吨物资。 可是德军增援部队行动缓慢,令这个名副其实的天赐良机丧失了。

德国装甲部队原本预定在6月下旬实施的反击,由于协调不利和调动不畅,终于在盟军的强大抵抗下瓦解。盟军另一大进展是迫使防守瑟堡要塞的德军投降。所谓瑟堡,是诺曼底地区西北部半岛顶端的一个港口,同时还是一个铁路终端,登陆开始后成为两军争夺焦点。希特勒认为一旦此港落入盟军之手,将增强其补给能力,于是要求盘踞于瑟堡的2万德军死守。德国将军们战后批判说坚守瑟堡毫无意义,完全是浪费兵力,只要把港口破坏掉,此地被盟军占领也没什么关系。美军当时却不这么认为。美军后勤史料记载,由于未能及时攻占瑟堡,物资运输遇到了很大困难。尤其是发生了风暴摧毁人工港口的事后,盟军进一步意识到及时夺取瑟堡的迫切性。夺取瑟堡后,盟军虽然面临港口被严重破坏,港内布满水雷的困境,却在7月上旬逐渐将其修复。值得一提的是,修复瑟堡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相当大一部分是从当地仓库里缴获的。到7月底,美军已修复以瑟堡为起点的铁路线,并且克服大型船只暂时无法停泊的困难,利用拖船和起重机把机车、货车、油罐车等重型器材运入大陆。显然,德国将军们所沾沾自喜的“彻底破坏”,并不足以阻止盟军利用该港。事实上,如果没有瑟堡港的支持,盟军未来在欧洲大陆的大规模进攻是不可想象的。旁观的苏联人战后也认为夺取瑟堡于盟军有巨大意义。

一群向盟军投降的德国官兵

希特勒、美国人、苏联人,都极为重视的瑟堡港口,在德国将军们的描述中却一钱不值,充分暴露了他们轻视后勤的弱点。德国将军普遍的思维定势是:只要以所谓“大胆机动”保住部队不遭受损失不被歼灭就是成功,而对一些关键地盘的丢失则漠然处之。深入些说,其实也证明他们满脑子只有“军队本位意识”,战略眼光极为欠缺。

拥有绝对优势的盟军舰队再度把越来越多的兵力、装备和物资送进欧洲大陆。到6月30日,上陆盟军已超过85万人。与之相对,到6月底7月初,龙德施泰特向诺曼底投放了21个师,其中包括9个机动师。但在西线之外,6月22日以来,红军已经在白俄罗斯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举歼灭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数十万军队。这意味着西线德军将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支援。此时,身陷诺曼底战场的两军都已付出重大代价。至7月初,盟军已损失6万多人(包括35300名美军、22700名英军、3000名加拿大军),同时报告说俘虏了5万多德军。

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初期击毁的一辆德军“黑豹”坦克

德军总损失不详,但6月下旬上报的数字已达65000人。

不过断言希特勒已经失败还为时过早,因为即使不能从东线获得援兵,西线战区本身也还有大量部队可用。可是龙德施泰特却提供了一份极为可怕的情报:盟军还有67个师的庞大后备军团集中在英国。这意味着希特勒如果从西线其他地区抽调援兵,盟军就可能乘虚而入实施更大规模的入侵。现在我们知道盟军其实只有15个师的后备部队,龙德施泰特的情报实属夸大其词,可希特勒当时的确被蒙住了。由于缺乏兵力,6月底,希特勒被迫放弃在诺曼底地区的反攻计划,命令德军转入防御。赋予他们的新任务是封堵住盟军在诺曼底的扩张。同时还进行了人事调整:7月3日,龙德施泰特被撤销西线总司令职务,由东线老将克卢格接替。

7月份战斗继续。美英军队在恶战中缓慢推进,竭力要突破德军对登陆场的封锁。由于盟军在地面兵力上的优势不大,尤其他们的坦克性能还处于劣势(往往少量德国重型坦克就能迟滞盟军行动),迫使美英军在进攻时极度依赖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尤其是后者。盟军每每用数以千计的重型轰炸机向德军防御阵地或者后方交通线倾泻成千上万吨炸弹。这种做法对阻碍德军的战区机动成果显著,但因为精度差,直接杀伤效能却未必比得上炮击,有时还会变成对根本没有军队驻防城市里居民的大屠杀——甚至对盟军自己的地面部队造成严重损失。一直打到当月下旬,盟军才分别攻占了圣洛和卡昂(后者有数千法国居民死于盟军的狂轰滥炸)。至此,远征军总算将登陆场扩大到100公里宽50公里深。虽然占据的地盘尺寸并不如所愿,但到7月24日,盟军登陆兵力已经达到32个师(含8个装甲师),以庞大兵力在欧洲大陆牢牢站稳了脚跟。

此时,德军投入了24个师,包括西线几乎全部装甲部队9个装甲师。但经过一系列战斗,希特勒寄予厚望的西线装甲军团整体战力大为衰退。在盟军优势火力阻击和猛烈空袭下,仅仅6月6日至7月8日,德军就有349辆战车彻底损失。另有大量战车损坏。更糟糕的是,由于东线吃紧,希特勒必须拿出全部力量来堵住苏联前线的漏洞,根本凑不出多少兵力来弥补西线的上述损失。同样是到7月8日,西线装甲部队得到的唯一补充,只有发给第21装甲师的17辆四号坦克——可是同期该师损失的坦克却有54辆。其他装甲部队更是什么补充都没有。

落入美军之手的几辆德军四号坦克

德军的伤亡还在不断扩大。按照德国官方数字,至6月底,西线部队伤亡了47515人(一说65000人);6月11日——7月23日,西线损失累计更是超过11万人,却只获得区区1万人的补充。西线装甲部队战至7月底损失上升到759辆,也只得到53辆坦克的弥补。截至此时,送来的补充兵员不过14594人。几乎是损失十个才补充一个。

由于战况混乱,德军当时无法掌握全部伤亡情况,其实际损失还要大大超过上述官方数字。根据战后统计,在诺曼底地区的公墓内,埋葬了不少于80413具德军尸体,其中最大一座墓地内有21222人,大部分都是1944年6-8月间的德军战死者。德军在西线的抵抗力度强弱不均,有些部队打得很顽强,有些则很稀松。在6月和7月内,共有90504名德军被俘虏。也就是在这混乱时期,希特勒的元首大本营以及德国首都爆发了企图刺杀他的叛乱。而西线德军的两个最高领导——隆美尔与克卢格都与这次叛乱有关。不过也许因为事态得到迅速平息,对战况本身的影响至少在表面上看还不是那么直接。

远征军也付出相应代价。战至7月23日,共损失12.2万人,战死3万人以上。其中包括73000名美军和49000名英军和加拿大军人。但是对后备人力充足的美国来说,补充这点损失根本不在话下。实际上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多数时候都能让部队保持近乎满员的状态。这是苏军和德军无法奢望的。当然美军一线步兵未必如此。因为即使在仅占总员额不到一半的美军地面战斗部队中,步兵也只是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却要承受总伤亡的8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军的凶猛炮火和轰炸下,约有1万~2万名法国平民死亡。事先被媒体灌输了一脑门子“法国是个大妓女院”想法的美国兵在战事略有缓和后,到处奸淫法国妇女。战后被美国宣传为“最勇敢最正义”的二战时代的美国士兵,打仗的动力也不过如此。

美军缴获的各种德国坦克和装甲车

2.撤离法国

虽然代价不轻,艾森豪威尔毕竟已经在欧洲大陆上站稳了脚跟,下一步自然要扩大战果,首要目标就是夺取法国的中心地带。7月25日,远征军以32个师(含8个装甲师)、2500辆坦克、1.1万架飞机的庞大规模猛攻已经极度虚弱的德军第7集团军和“西线装甲集群”的24个师。战况急转直下,西线战场上出现了德军重兵集团被围歼的危险。此时,德军用以还击的机动兵力还有588辆坦克和145辆强击火炮。希特勒决定把它们全部投入战斗以挽回危局。

8月6-7日夜间,在300架战斗机掩护下,由“西线装甲集群”改称的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以4个装甲师发动反击——由于盟军空袭的干扰,原计划动用6个装甲师的目标未能达成。结果投入战斗的只有70辆“黑豹”、75辆四号坦克和32辆自行火炮。德国人按照惯例将装甲矛头集中在狭窄地段,重点攻击美军一个步兵师,很快取得了突破。但当黎明来临时,他们的好运气就到头了。实际上,盟军已提前截获了德军计划,令空军做好了准备。很快,盟军飞机铺天盖地般地杀了过来,过于集中的德国坦克群成为绝佳靶标,被倾泻而下的炸弹和火箭弹化为火海。而弱小的德国空军根本无力提供保护——德国人评价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仅仅因为空袭而失败的大规模进攻。后来,在美军的前进通道上,到处是被盟军飞机摧毁的德军战车。

德军依然不肯认输,反而追加援兵,以顽固态度坚持进攻。艾森豪威尔却有了个新发现:德军装甲部队的反击造成其重心前移而后方空虚,对盟军而言正是可乘之机。8月10日,美军转入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自南面,加拿大第1集团军自北面,攻向德军后方。德军以一个装甲师向巴顿实施了反冲击,很快被美军打退。而德国装甲部队主力却依然滞留在西面。尽管巴顿面临的抵抗非常微弱,却在8月13日违背其本意停顿了下来。是谁,出于何种目的命令巴顿停手?至今众说纷纭。公开解释是:巴顿已迫近预定的美英军分界线,艾森豪威尔不希望发生混乱。另一种说法是:盟军的陆军司令官、英国人蒙哥马利,亲自下令禁止巴顿前进。至于蒙哥马利是出于对美国人的妒嫉,还是因为过分谨慎,这就不得而知了。眼前熟透的果子却不能摘取,巴顿和他手下的前线指挥官们当然很恼火。而英军的表现也很不争气,他们的南下行动非常迟缓,一直拖到8月17日才占据法莱斯。好在德国人的行动也很缓慢,直到8月16日才开始回撤。

德军丢弃在法莱斯战场的辎重物资

此时,盟军地面部队的力量膨胀到了新高度。至8月17日,美英军队上陆人员已达187万,拥有39万辆车。两天后的8月19日,远征军在法莱斯地区合围了德军第7集团军与第5装甲集团军总计12.5万人的兵力。虽然由于盟军行动不够迅速,包围圈不太严密,相当一部分被围德军部队得以在三个装甲师接应下夺路而逃。但仍有大量德军和武器装备被永远丢下。按照盟军方面的统计,在法莱斯包围圈内俘虏了5万德军,另外击毙1万人。清点出德军的遗弃装备包括344辆装甲车、2447辆机动车、255门火炮、1800匹死马。 艾森豪威尔扬扬得意地徒步走过了包围圈,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吹嘘说有长达数百码而不断的密集尸体和烂肉堆可供踩踏而行 。虽说盟军在法莱斯收获不小,可毕竟还是放跑了大量德军。艾森豪威尔虽不像巴顿那样公开发牢骚,内心恐怕对他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的蒙哥马利有了更深的芥蒂。客观事实是,法莱斯战役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就接管了蒙哥马利的陆战指挥权,蒙哥马利被降格到一个集团军群司令的地位上。

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

巴黎起义中被抓获的德国军官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希特勒在西线的失败已不可避免。第5装甲集团军名义上逃出了包围圈,却只剩一个空架子,以至于8月25日西线德军各坦克部队加在一起也仅剩下74辆坦克,而诺曼底登陆前有1533辆战车。西线德军的人事也乱成一团。此时,西线的领导已经由“叛徒”克卢格换成了东线防御大师莫德尔。克卢格被解职后服毒自杀,他不仅被揭露与“7·20”阴谋有关,还被指控在法莱斯战役期间曾试图与美军的巴顿将军取得联系,以商讨全西线德军投降事宜,这一阴谋只是因为他乘坐的无线电车被炸才失败。另一个叛乱知情者隆美尔在战役初期就被美国飞机打成重伤,事迹败露后被体面的“赐死”——也就是允许他自杀,对外宣布为因伤而死,且不揭露其叛徒面目。玩忽职守而导致盟军登陆成功的德国第7集团军司令多尔曼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公开的说法是心脏病发作,实际却是畏罪自杀,否则他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这些混乱局面令希特勒越来越相信,西线的失败是因为将军的背叛和军队的腐化堕落——虽然对于前者,我们了解的内幕真相的确还不是很充分。

8月15日,美军进一步扩大战场,又在法国南部登陆。由于德军抵抗微弱,美国人很快把16万军队、600辆坦克和2500门火炮、迫击炮送上岸。希特勒没兴趣在这个地区鏖战,下令德军迅速撤离。当西线德军兵败如山倒之际,驻法国的纳粹占领官员和部队开着满载私财、家具、美酒和女人的汽车落荒而逃。潜伏的法国地下力量(其中相当一部分由法国共产党控制)积极活动,到处袭击撤退中的德军或干扰他们的调动,这往往会招来德军的残酷报复。盟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巴黎。此前的“7·20”叛乱已经波及了驻防巴黎的德军。8月19日,法国地下力量在巴黎发动起义。虽然希特勒要求实施坚决镇压,巴黎守军执行得却相当软弱。随着战况恶化,城防司令干脆与敌人达成妥协。8月25日,美军与戴高乐的部队占领巴黎。历经长达4年的占领,巴黎终于回到法国人手中。

英军把一队被俘的德国士兵押解下战场

而对新任德军西线司令莫德尔来说,巴黎的丢失并非只是失去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都市,也意味着他企图守住塞纳河防线的计划失败了。巴黎德军甚至拒绝炸毁塞纳河上的桥——这让美国人大喜过望。巴黎丢失4天后(8月30日),美国的货运军列已抵达该城。包括德国战俘在内的大量人员被投入修复铁路线的工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这些铁路造成最严重损坏的倒不是匆忙逃跑的德军,而是盟军此前的狂轰滥炸。9月2日,盟军又攻入了比利时境内并很快占领了布鲁塞尔。一时间,西线盟军也有了势如破竹的劲头。

3.西线危机

莫德尔个人的处境都已经相当危险。战线崩溃之际,为了避免被急速推进的美军所俘虏,他只能带着司令部到处东躲西藏。月底时他向希特勒提出建议,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德军应从法国境内大规模撤退,力求集中力量保卫德国西部边境。希特勒批准了。在撤退过程中,德军很多部队不战而溃,大批士兵投降。整个8月间,超过8万名德军被西方远征军俘虏。至9月12日,在法国被抓住的德国战俘约有36万人,其中12万人被法国军队或游击队捕获。 巴顿的美国第3集团军战果突出。按照其战报数字,至10月1日就以区区3万多人的代价消灭了近23万德军。虽然战报上的德军死伤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但俘虏人数的确达到了96500人。

美国医护兵在救助一名在巴黎巷战中负伤的德国空军军官

巴顿指挥下的美军第3集团军战报,至10月1日损失及战果如下:

美军阵亡4849人,受伤24585人,失踪5092人。合计34526人

打死德军32900人,打伤99300人,俘虏96500人。合计228700人

美军损失轻型坦克143辆,中型坦克363辆,火炮104门

摧毁德国中型坦克808辆,“虎”和“黑豹”439辆,大炮1751门

伴随M10坦克歼击车的美国纵队,路旁倒卧着一具尸体,好像是德军

按德国官方的战时统计,从诺曼底登陆到9月底,西线德军共损失46万零900人。但这个数据显然不是很完整。根据盟国方面的统计,从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始到9月底,光是被俘虏的德军就已经超过55万人。 从统计细节上还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举例说,根据上述德国战时统计,西线陆军经过4个月恶战仅仅阵亡了区区3.2万多人。可是战后德军公墓组织发布的资料却证实,整个二战期间,埋尸于法国境内的德国军人超过23万(确数为230764人)。 其中1944年6月前死亡者约8万人 。以此推算,1944年6月以后,在法国境内死亡的德军约有15万人。其中大部分又是死于1944年夏秋战役,其人数在10万左右,大大超过战时统计的3万多人。德国将军齐默尔曼也认为,这个阶段西线德军的实际损失约为50万~60万人。 这一数字大概更接近于真实,但恐怕仍估计偏低。

盟军的伤亡要相对轻微。在6月6日至9月11日间,远征军损失超过22万人(含死亡4万人,被俘和失踪2万人)。 其中美军约占16万人。近4个月战斗中,美军在西欧战场共死亡46329人(含战斗原因和非战斗原因)。而整个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的地面及航空部队在法国境内(含科西嘉岛)的作战死亡总数也只有57530人(包括失踪后宣告死亡的522人)。两军死亡人数上的悬殊不仅证明盟军拥有火力优势,也证明其综合战斗力显著高于德军。

1944年6-9月美国陆军(含陆航)在西线的死亡

1944年6-9月美军在欧洲战场的作战损失(统计标准与上表略有不同)

现在,艾森豪威尔麾下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超级重兵集团,其总兵力在9-10月间达到300多万人。除去留在英国的预备队和后勤单位等等,直接进入欧洲大陆的部队也有200多万。国籍构成方面:美军有2053417人(9月底数字。含1353079人部署在欧洲大陆;700338人部署在英国);英军和加拿大军队则有895912人(10月31日数字)。 此外还有一些法国军队和波兰军队等等。美军所占比重超过了6月份。光看数字,艾森豪威尔似乎有足够力量一鼓作气杀到他母国的中心去。

但与庞大人数所不相称的是,盟军的作战部队人数依然偏少。8月底,在欧洲大陆总共只有37个师,包括美军20个师、英军12个师、加拿大3个师、法国1个师、波兰1个师。另外在英国还有6个美国师(含3个空降师)作为预备队。至10月1日,加上法国南部的兵力,以及正由英国调过来的6个师,盟军的作战兵团也只有54个师(其中美军31个师)。相比之下德军倒是有62个师,比盟军更多。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盟国与他们的德国敌人对当时战场形势的判断分别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艾森豪威尔抱怨说德军地面部队对盟军拥有“明显的优势”。 可德国人却宣称盟军拥有近一倍的兵力优势。

事实上,此时西线德军虽然名义上有14个装甲师和48个步兵师,可是实际兵力却仅相当于27个满员师。 蒙受巨大伤亡却又得不到相应补充的西线部队,力量已经相当虚弱。1944年7月1日,西线德国陆军部队尚有89.2万人;到8月份就急剧减少到77万人;再至9月1日,仅剩下区区54.3万人。 曾经相当强大的西线装甲部队更是损失殆尽,全部10个装甲兵团到8月底只有72辆战车和34门大炮可用。半个月后的9月15日,也只恢复到328辆主力型号坦克的水平。

看来,德国人的说法更接近事实。由于盟军各兵团员额充足而德军缺编严重,单纯用师团数量根本无法比较双方实力。8月底盟军虽然只有37个一线师,但其野战部队员额却有100万左右(包括61万美军。1个月后美军野战部队增加到82万)。而德军名义上的62个师真正的实力仅相当于27个满员师,地面作战部队加上后勤也不过54万人。大致估算,在8月底9月初,盟军一线陆战部队至少有一倍优势,此后一段时间内甚至曾达到2倍左右。盟军的物资优势比他们的人数优势更为突出。9月份,他们用7700辆坦克攻击德军的300多辆;用1万多架作战飞机(4035架重型轰炸机,1720架中轻型轰炸机或鱼雷机,5000架战斗机)再加上2000多架运输机 对抗德军的大约1400架飞机。

1944年美国陆军(包括陆航)在欧洲战区的兵力
(不包括在意大利以及法国南部用于地中海行动的兵力)

美军在西欧兵力

但是艾森豪威尔依然不认为他握有的优势条件足够支持对德国本土的长驱直入。理由之一是德国依然拥有庞大的后备军,艾森豪威尔认为自己的兵力没有多到足够应付他们的程度。而盟军自己的内部麻烦则来自后勤。简单说,除了瑟堡和人工港口外,艾森豪威尔认为自己掌握的港口还不够多。加上协调不力,物资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当然这是按美国标准的说法,要知道一个盟军师一天要消耗700吨物资,而一个德国师只要200吨。盟军多出的部分未必都是战争所需要的,但为了运输这些东西,却无疑要挤占急需作战物资的份额。在此需要略加说明的是,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没有拿到足够多的港口,恰恰是希特勒要求德军死守这些港口的结果。虽然德国将军们以浪费兵力为由对此表示不满,但这一战术的确很有效。

担心德军出动大量预备队,盟军后勤供应又出现麻烦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没有利用德军的混乱来集中力量实施突破,而是按既定计划沿着宽大正面以分散而且平均分配的队形前进,结果很快就被占领了新防线的德军所阻挡。

9月3日,希特勒重新任命龙德施泰特为西线总司令——距离他上次被解除该职务正好过去了2个月。希特勒显然认为,比起克卢格和隆美尔之类的叛徒,龙德施泰特老头子至少还算可靠,而且在军队中颇有威望。莫德尔则留任为B集团军群司令,继续负责西线战区的战术指导。莫德尔立刻用实际行动让艾森豪威尔知道他的“防御大师”称号绝非浪得虚名。秋季的西线战役主要围绕三个城市展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美国人指望利用该港口扩大后勤供应能力;荷兰的阿纳姆,英国希望通过此地一鼓作气拿下荷兰,以此绕开德国的西部国境阵地侵入德国纵深;德国西部边境的亚琛,美国人希望通过此地直接杀向德国工业心脏鲁尔。可是在这三个地区,仗打得都不怎么顺利:投入阿纳姆的英国空降部队被德军歼灭;安特卫普港在9月初即被盟军占领,但是打通连接安特卫普通道的战斗却拖了很长时间且代价惨重;而亚琛直到10月21日才被美军攻陷。

西线的战争节奏逐渐缓慢了下来,德国人总算暂时站稳了脚跟。

4.西线反击计划:希特勒孤注一掷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1944年秋冬,单纯考虑到悬殊的实力对比,德国实际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深陷两线作战绝境的希特勒,又该如何应对呢?由于美国人很早就提出“无条件投降”和“惩办战犯”的严苛条件,投降对希特勒个人和他的纳粹集团来说无疑意味着死刑。德国本身面临的前景也是可怕的。就在1944年9月15日的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接受了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提出并经过修改的“摩根索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战胜者将把德国肢解为几个小国,并摧毁该国的工业基础使其沦落为农业地区。虽然罗斯福此后表示反悔,但“摩根索计划”的基本思想在此后的一系列会谈中依然存在。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获知该计划后,竭力利用它来鼓动德国人的士气。因为该计划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前景:一旦战败,就意味着德国作为一个统一民族将要灭亡。

摩根索计划概要(1944年9月):

将德国肢解为南北两部分;

对鲁尔实施国际共管;

将萨尔割让给法国;

将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割让给波兰;

拆除或摧毁德国的关键性工业

与西方媾和行不通,在1943年还有可能与苏联谈和。斯大林是个冷酷的现实主义者,出于保存苏联国力的需要,他也更愿意选择对话。但这个机会被希特勒放弃了。这既是由于前面已经提到的所谓“东线辽阔足以支撑”的幻想,也在于希特勒“从东方野蛮人手中拯救西方世界”的固执信念。就具体因素来说,要和苏联达成一条两边都满意的分界线,或者说彼此要把对方实力降低到怎样一个程度才有安全感,都不是那么容易达成妥协的事情。

希特勒不能坐以待毙。他开始指望苏联与西方爆发冲突。苏联与美英在本质上当然是水火不容的,但当德国即将完蛋时,他们至少也要在共同分享完这个猎物后才会考虑互相算账。更何况德国又不肯采取任何外交主动去投靠某一方,更不能指望引起同盟国的内部分裂。这只能说是希特勒自我安慰并用来哄骗部下继续卖命的一种幻想。

希特勒唯一绝处逢生的希望,还是在战场上。准确地说,他至少应该先赢得两个战场中一个胜利,然后抽出全部兵力去应对另一个战场。综合考虑之后,希特勒相信首先赢得西线是可能的。首先他不怎么看得上美军的战斗力。其次,考虑到美国政治的特征,一旦面对大惨败的事实,其内部的灾难性反应似乎也是值得期待的。从战术上说,由于德国军队还控制着众多港口,美英军的燃料大概也不会特别充足。这一点从他们的推进速度变得缓慢可以推测出来。

总之,希特勒似乎相信,他在夏天所没能做到的事情:把美英盟军赶下大海,在秋天和冬天还有可能达成。真要能做到这一点,他自然可以再次集中起全部力量,在东线与斯大林一决雌雄。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这一切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但对希特勒来说,却是他求生存的最后机会,也是他一贯相信奇迹的特有思维模式所决定的,这种思维模式源自此前的一系列胜利和转危为安,因此也就特别的根深蒂固(在那些经历较为顺利或者上升速度过快的人群中,类似的思维模式其实也很普遍)。而且“7·20”事件后,因为遭到背叛所引发的狂躁情绪,或许已经令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理智思考的能力。而此后我们还将看到,这种狂躁加上末日来临的绝望情绪,还将使希特勒产生让整个德国民族为他殉葬的疯狂思想。

不过在1944年秋天,对最终胜利依然抱有幻想的希特勒,兴趣还是放在制订具体作战计划上。他最初的设想是从洛林发起一次攻击,插入比利时境内盟军的侧翼。但负责西线作战的约德尔大将却在9月6日向元首指出,当德军还在撤退中疲于奔命时,在西线发动反攻是不可能的,至少在11月1日前是如此。约德尔的考虑是符合实际的。9月中旬,德军在西线只有328辆主力坦克和570架飞机,而对手仅第一梯队就有2000辆坦克,并得到14000架飞机的支援。 兵力对比如此悬殊,充当突击先锋的机动兵力也少得略胜于无,反攻云云自然无从谈起。所以倒不如先收缩防线,多积攒一些坦克飞机,尤其是等到训练中的国民步兵师和众多秘密武器投入使用,再找一个好机会反咬美国人一口。

希特勒接受了约德尔的建议。但在6天后,他的大脑里又出现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1940年他征服法国战役的决定性地区——阿登,重演胜利的辉煌,作战目标是刚刚丢失的安特卫普。

但在实现上述宏大目标前,希特勒还必须熬过东西两线的严酷秋天。这并非易事。 udYzQ9nVDqNnO8DyqSfyQZBY+8mK9p285pwzsr5Ail+YcN2HZy24g5J8Zr3YeTu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