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双方概况

1944年夏季,苏德战争进入空前的大决战阶段。握有战略优势的苏联红军,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消灭轴心国重兵集团!而这一系列战役中的第一个并没有在东线的主战区展开,而是爆发在所谓“次要方向”的芬兰战场。由于东线前几卷中较少提到这个战区,因此有必要先详细介绍一下。

在高寒的北极地区作战的德军山地部队

1.苏德战场最漫长的战区

从巴伦支海向南,一直扩展到列宁格勒以北的这段漫长的苏德战线,依照德国军事术语,通常不属于所谓“东线”,而属于芬兰战区。

该战区分两个部分。为了便于读者朋友的理解,笔者根据双方的争夺焦点,将北面这个部分,称为“摩尔曼斯克”(基洛夫斯克铁路)战线;西南,则称为“列宁格勒以北”战线。

躲在柴堆后射击的芬兰士兵

“摩尔曼斯克”战线,苏联称之为“北极地区”,由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负责。该方面军沿着上千公里战线展开,保护着港口和基洛夫斯克铁路。这些港口和铁路是苏联获得西方物资的主要通道之一(苏联北方港口输入进口货物的1/4)。方面军部署(由北至南)如下:

摩尔曼斯克方向,展开第14集团军;

坎达拉克沙方向,展开第19集团军;

乌赫塔方向,展开第26集团军。

上述三个方面,被统称为方面军北段。对峙德军为第20山地集团军(由北至南,分别为第19山地军,第36军,第18山地军)。

战线继续向南,红军在梅德韦日那戈尔斯克方向展开第32集团军;在斯维里河沿岸展开第7集团军。这里属于卡累利阿方面军南段,地理上处于南卡累利阿地区。红军在这里对峙的是芬兰军队(马谢利斯卡亚战役集群和奥洛涅茨战役集群)。

沿着林间道路推进的红军“斯大林”-2型坦克

南卡累利阿以西,处于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的陆桥,被称为卡累利阿地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列宁格勒以北”战线。这里可以视为“东线”和“芬兰战区”的交界处。芬兰第3、4军在地峡内构筑了阵地,从北面威胁着列宁格勒。与之对峙的是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右翼部队。

上述战线长度超过1500公里的庞大战区,通常被视为苏德战场的“次要方向”,德军统帅部甚至将其排除在“东线”以外。但在这个“次要方向”,双方却都长期部署着庞大的重兵集团。轴心国维持着50万~60万人的兵力(如1943年10月,部署有18万德军和45万芬兰军。合计63万人 );苏联方面,仅卡累利阿方面军就有30多万兵力,列宁格勒方面军另外部署了1~2个集团军。

在“摩尔曼斯克”战线,德国人夺占不冻港和切断铁路线的企图都破产了。虽然芬兰军队在南卡累利阿切断了基洛夫斯克铁路,苏联很快又建了一条支线加以弥补。1942年,德国曾迫使芬兰发动一次新战役,以彻底切断基洛夫斯克铁路。可芬兰人却迟迟不肯动手。因为他们对战争前景的看法,和德国人有所不同。

2.芬兰的“和平尝试”

早在战争初期,当推进到旧边境线后,芬兰军队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热情。一般认为,这是几个因素导致的:1.芬兰军队在初期战争中付出了沉重代价;2.芬兰顾忌和美国的关系;3.可能是最根本的一条:芬兰人对德国打赢战争的可能性抱有怀疑。

早在1941年底至1942年初,当德军兵败莫斯科之际,芬兰人的怀疑就逐渐强烈起来。尽管如此,对于苏联1941年底通过瑞典外交部作出的和平试探,芬兰也未予理睬。 吃了这个闭门羹后,苏联外交首脑莫洛托夫放出了狠话:芬兰现在不接受苏联的和平建议,以后就要面临更苛刻的条件。

芬兰当然不想接受苏联的条件,可他们也对德国的江河日下视而不见。1943年2月3日,也就是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的第二天,芬军总司令曼纳林就向芬兰领袖们发出警告:德国的失败将不可避免。

此后东线形势的不断恶化,令芬兰人的忧虑不断加剧。但在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20万大军的震慑下,需要依靠德国提供煤、机床、机油、纺织品甚至粮食的芬兰,也只能继续勉为其难。 据说在1943年7月,芬兰再度拒绝了莫斯科的和平建议。尽管如此,德国也要对芬兰人留一手了。1943年9月28日,希特勒向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迪特尔发出第50号训令,命其做好应变准备,一旦芬兰退出战争或崩溃,德军必须能“暂时继续守住在国防经济上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北方地区”,特别要确保镍矿的安全。根据这道命令,还要准备对撤退地区进行破坏。据说,迪特尔对此计划不以为然。因为他没把握能长期坚守芬兰北部,还担心会把部队困死在这个泥潭里。

希特勒与曼纳林

1944年初,东线北段形势突然急剧恶化。此前,卡累利阿地峡内的芬兰军队还可以和西南面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相呼应,共同围困列宁格勒。但经过红军“第一次打击”的狂潮冲击,北方集团军群向西败退了200多公里,被迫逃往波罗的海地区。芬兰人一下子被孤立起来。

当德军从列宁格勒被逐退的同时,内外交困的芬兰终于开始寻求和苏联对话。1944年2月中旬,在瑞典著名商人瓦伦堡的斡旋下,双方在斯德哥尔摩建立了接触。芬兰代表是巴锡基维;接触对象是苏联著名女外交官——驻斯德哥尔摩公使柯伦泰夫人。

苏德战争初期的芬兰军队

苏联人开出了6个条件。其中3个是所谓的“先决条件”。芬兰政府只有先接受这三个条件,苏联才同意进行正式谈判:

第一,芬兰必须和德国断绝关系,并将芬兰领土上的德军全部拘留起来(如果芬兰认为自己力量不够,苏联可以提供帮助);

第二,芬兰必须再次接受1940年的条约以及条约所规定的苏芬边界线;

第三,立即遣返盟国战俘和平民。

芬兰如果接受上述先决条件,则苏联愿意就军队复员、赔款和佩特萨莫归属等问题进行谈判。

苏联人的条件于2月19日送到芬兰首都。10天后提交国会进行秘密讨论。但一直拖到3月8日,芬兰才答复柯伦泰夫人,请求进一步的讨论,并允许芬兰就一些“复杂”问题提出看法。3月10日,苏方回复:只有当芬兰接受“最低限度的、基本的”停战条件后,才能开始谈判。这一次,苏联人明显有些不耐烦,只给芬兰人一个星期的考虑时间。

3月17日,芬兰向苏联表示,希望更具体地了解6个条件的内容(重点当然是“先决条件”以外的另3个条件)。苏联人感到可以亮出底牌了。3月25日,巴锡基维和恩凯尔去往莫斯科。苏联人向他们明确解释了另外3个条件:

芬兰必须在5月份一个月内复员一半军队,其后的6、7月内,再把全军缩减到和平时代的规模;5年内,向苏联支付6亿美元的赔款;把佩特萨莫交给苏联。作为交换,苏联将放弃汉科半岛。

这些条件让芬兰人大吃一惊。特别是割让大量土地后,巨额赔款几乎是无法承担的。4月12日,芬兰国会投票拒绝苏联的条件。4月19日,芬兰代表将结果告诉了苏联人。

3天后,苏联作出了简单答复。同一天,副外交人民委员维辛斯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批评芬兰,并宣称:芬兰并不是独立国家,它只是德国的一个附庸。随后,美英也对芬兰表现出更强硬的姿态。

苏芬谈判破裂了。芬兰一下子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不仅和平没指望了,还必须向原本准备抛弃的德国人作出解释。曼纳林等人徒劳地辩解说,他们之所以和苏联人接触,只是为了向国内证明,谈判是行不通的。如此苍白的理由可骗不了德国人。希特勒决定给芬兰“叛徒”一点颜色看看!

曼纳林

报复是严厉的!4月18日,希特勒下令停止向芬兰供应武器,以后仅“提供为共同抗击苏军所绝对必要的援助”。4月底,德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又把芬兰总参谋长海因里克斯找来大骂一顿,并拿匈牙利的“榜样”吓唬他。5月初,从德国驶往芬兰的小麦运输船也停开了。断援断粮的威胁之下,曼纳林只好撕下老脸,于5月12日写信向德国表忠心。但这并不能让希特勒放心。

德国和芬兰这对“战友”蜜月不再,陷入了互相猜忌和警惕之中。而一旁的苏联人则拿着大棒在考虑:究竟该拿这对活宝中的哪个先下手?

3.德国人还是芬兰?斯大林的谋略

事实上,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三巨头就讨论了芬兰问题。那是在一次午餐会上。问题由罗斯福提出(美国和芬兰还保持着外交联系)。斯大林表示可以保持芬兰的独立:“俄国对芬兰的独立并没有什么设想,如果芬兰的举止不迫使俄国这样做。”丘吉尔又进一步希望苏联放弃对芬兰的赔偿要求,但遭到了斯大林的坚决拒绝。丘吉尔很快后退:“英国政府关于芬兰不坚持任何东西。”斯大林又提出了对芬的四点和平条件,并表示愿意把任何一个芬兰人,甚至“魔鬼本人”作为谈判对手。

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的表态,以及他开列的条件,基本上就是1944年2—3月苏芬接触期间,苏联所谓6个条件的蓝本。对这次接触的成果,苏联人原本也抱了一定指望。1944年2月中旬,沃尔霍夫方面军被撤销,其司令梅列茨科夫被派去接管卡累利阿方面军。据他回忆,当时给他的指示是:拟定战役计划时,要特别重视与德军对峙的方面军北段。

现在,由于芬兰拒绝停战,苏联统帅部就必须考虑如下问题:是先打击德国人,还是先打击芬兰人?红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主张首先解决实力较弱的芬兰人,然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德军。这个主张得到了斯大林的赞同。

根据上述思路,红军将暂时放过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而首先集中力量解决掉扼守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的芬兰军队。通过这一战役,苏联将达成如下目标:

收复列宁格勒州北部,为列宁格勒会战做最后的扫尾;完全恢复基洛夫斯克(摩尔曼斯克)铁路的交通;恢复1940年的苏芬国境线,“收复”所谓的“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迫使芬兰退出战争,使德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北方盟友。

另外,苏联人还估计,一旦芬军被击溃,将迫使德军从东线中部调兵增援。 或者,至少也能影响德军对红军真实主攻方向的判断,分散其对白俄罗斯前线的注意力。

除了上述“大迷惑”外,斯大林还要求在芬兰战役本身的实施过程中要实施一次“小迷惑”:制造出苏军将首先攻击佩特萨莫(佩琴加,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防区)的假象,从而使芬兰人丧失警惕。根据这个指示,红军不仅在佩特萨莫方向实施了佯攻,北方舰队甚至摆出要在临近挪威的海岸实施登陆的姿态。

这些佯攻是否真的干扰了德国人的判断,颇值得怀疑。佯攻本身的过程在苏德双方资料中提得也不多。但从一些侧面材料,依然可以推知其规模。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的损失统计显示,自1943年9月到1944年2月,该集团军每月的伤亡都很轻微,一般只有数百人。但到3月份,月伤亡突然超过千人。进入夏季大幅度增加。6月份达1965人;7月份达到4858人;8月份伤亡回弱,但也有1351人。

如果从苏军正式下达佯攻指令的4月20日算起,到芬兰战役大致结束的8月份,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损失了1万人左右。 这些数字或许能解释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当红军用重锤暴打芬兰人之际,与之唇齿相依的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为什么不提供积极的援助?因为他们正自顾不暇。这也证明,东线被忽略的众多“次要方向”和“佯攻”,实际上也打得你死我活。

4.排兵布阵(1):红军

红军1944年夏季的对芬作战计划,后来被称为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这两个地点,是红军将要夺取的首要目标。根据分工,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将攻击卡累利阿地峡,占领维堡;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则负责攻击南卡累利阿,夺占彼得罗扎沃茨克。

进攻顺序上,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攻势将先行一步,而后才轮到卡累利阿方面军。红军应以强大突击打垮芬兰军队,前出到提克西湖、索尔塔瓦拉和科特卡一线。

为了实现上述计划,苏军开始调兵遣将。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将第21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1个突破炮兵军,一说5个师),从奥拉宁包姆海运到列宁格勒以北;另外,还调动了9个步兵师和1个突破炮兵师,用以加强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的第7集团军。

参战红军的具体构成

列宁格勒方面军,由戈沃罗夫将军指挥。参战部队为方面军右翼,包括第23和第21两个集团军,空军第13集团军,总计188800人。海军上将特里布茨指挥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支援陆军的行动。

卡累利阿方面军由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参战部队为方面军左翼集团,包括第32和第7两个集团军,总计202300人。由空军第7集团军、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两个区舰队支援。

参战兵力总计有41个师、5个步兵旅和4个筑垒地域。但各师人数不多。列宁格勒方面军每师平均只有6500人,卡累利阿方面军每师平均7400人。红军的总兵力还是相当雄厚。总计有451500名官兵(含60400名海军人员)、近一万门火炮和迫击炮、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547架飞机。

为了支援陆军的行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包括拉多加湖区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总共集结了300艘舰艇、船只和500架作战飞机。按照苏联估计,德芬海军在芬兰湾东部,以及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地区,共有204艘舰艇、约100架飞机。 不管苏联人的估计准确与否,芬兰人在海上都没有任何胜算。

5.排兵布阵(2):芬军

1944年夏季,芬兰军队在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地区共有15个师(含1个装甲师),8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旅。每个师11000~12000人,几乎相当于2个苏联师。芬军的具体兵力,目前还没有找到准确的芬方统计。连格兰茨和泽姆克这样的权威西方战史学者,也只能依据苏联估计的芬兰兵力 :根据这个估计,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两地芬军合计,总计26.8万人,装备11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48架作战飞机(包括德国派来的约70架),拥有1930门火炮和迫击炮。

芬军装备的德制三号强击火炮

芬军装备的一门76毫米火炮,还是沙俄时代的产品

格兰茨又另外从网站上找了一些“芬兰数据”。根据这些数字,芬军在卡累利阿地峡只有40辆坦克(包括25辆德国强击火炮和12辆缴获的苏联坦克),268门大炮,170架飞机。比较起来,似乎苏联估计得太高了。

但这些“芬兰”数字也问题多多。首先,数字来源主要是一篇芬兰军人的访谈录,介绍的是地峡战役后期的一次局部作战,而非整个战役的统计;坦克和飞机也只列出了有限的几种型号。

其次,苏联给出的是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两地的总数,其中地峡兵力只占了一半不到(根据作战兵团的分布)。至于炮兵数量,由于苏联和西方的统计标准差异太大,几乎是永远对不上的。不过,格兰茨所依据的网页,也给出了一些很有趣的数据。比如一个芬兰旅有24门火炮(不包括迫击炮和反坦克炮),其中12门为152毫米(苏联师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炮)。

为了大致搞清芬军的实力,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材料进行了分析。首先是芬兰人的前线兵力。芬军总兵力,根据“官方”数字是40.6万人(1943年6月1日) ;苏联则认为,至1944年夏,芬军总兵力达到43.8万人 ;格兰茨估计更高,为50万人。对苏作战的芬军人数(可能就是陆军人数),格兰茨给的数字是30万,西顿是35万。上述兵力中,除了少量部署在芬兰北部外,几乎全部用于卡累利阿地峡和南卡累利阿两地。由这些数据推测,苏联估计的26.8万人,大致是可靠的。

装备方面,芬军的战车总数当然不可能只有40辆。因为除了德国货外,芬兰还缴获了大量苏联坦克。据说,仅靠冬季战争的战果,就有167辆坦克可供芬军使用。 依靠这些缴获品,加上德国提供的少量战车,芬兰人组建了他们自己的装甲师。按1944年3月的统计,该装甲师实力为:161辆坦克自行火炮和20辆装甲车。其细目如下:

BA-20/32型装甲车:20辆

T-34坦克:2辆

芬兰陆军

芬兰空军装备的Do-17轰炸机

T-28坦克:6辆

T-38型:4辆

T-26型:98辆

BT-42型:14辆

T-50坦克:1辆

ITPSV型:6辆

KV-1型:1辆

Stu40型强击火炮:29辆

航空力量方面,至1944年6月9日,芬兰空军的战斗序列内拥有205架飞机,主要编为5个战斗飞行团。包括38架Bf-109和13架Ju-88。但多数依然是些杂牌飞机。

比较来看,苏联对芬兰装甲力量的估计偏低,对飞机的估计差不多。

但无论根据何种数据,红军都拥有绝对优势。这一优势并不主要体现在人数上。实际上,排除了海军以后,红军兵力还不到40万。芬军人数虽然少一些,但部队呈纵深配置,因此有能力向红军的突破方向大量集中援兵。而且开战三年以来,芬军除了第一个半年打得比较狠外,其他时间都躲在防线后面观望,其老兵存活率自然比苏德两军都要高,作战单位也更完整。

红军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装备方面。他们的战车数是芬兰人的5倍!飞机数是7倍!火炮优势可能更大!而且和芬军五花八门的杂牌装备相比,红军的武器更先进、更合制式。

芬兰空军装备的德制Bf-109战斗机

但德国人提供的新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芬军的不足。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463门德国反坦克炮,包括:200门37毫米,27门50毫米,236门75毫米。另外,芬军还缴获了大量苏联45毫米炮,1944年9月达到约550门。

德国还向芬兰提供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据说自1944年4月开始,到红军夏季攻势,德国向芬兰输出了超过1500个长柄火箭弹和300个火箭筒。在夏季战役中,“秘密武器”也的确被投入使用了。1944年,德国总共向芬兰供应了超过25000个长柄火箭弹,其中4000个用于实战。

最后,芬兰人还牢牢保持着“传统优势”,那就是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近3年的充裕时间里,他们千方百计把复杂地形上的每一处湖泊、河流、沼地、森林、花岗岩峭壁和高地,都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防御屏障。在南卡累利阿,防线向纵深绵延到180公里;卡累利阿地峡要浅一些,只有120公里,但那里的永备工事极为坚固。 A40/GqAiSqKDqVtdrBcdxr6c7k2bxtr9R/ldKwUaueXUE0IzdsahAg+2cYkr4d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