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之二:克里姆林宫的秘密

强大的红军?孱弱的红军

就在希特勒批准“巴巴罗萨”前不久的1940年11月,莫洛托夫作为斯大林的特使访问了柏林。出发前,莫洛托夫把此行的目的罗列在笔记里:搞清希特勒新秩序的具体内容和对苏联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和德国商讨如何划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苏联将提出一系列要求:扩大苏联在芬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地盘,把手伸到土耳其和伊朗,还要迫使德国退出芬兰

当莫洛托夫把这些干巴巴的条件一一摆在希特勒面前后,纳粹元首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当德军在波兰和西欧连战连胜之际,苏联趁机拿到的好处已经相当多了,而且越来越超过苏德条约的范围:苏联不仅从波兰拿到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还和芬兰打了一仗,将国境向北移动150公里,接着又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从罗马尼亚手中拿走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其中除了和芬兰打仗付出些代价,苏联几乎都兵不血刃地达到了目的。在希特勒看来,这根本就是德国打仗,俄国白得好处。而斯大林利用扩大领土来进行对德战备的意图也很明显。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等国为了对付苏联,一直都靠英法庇护。现在英法在欧洲大陆垮台,这些国家现在都转向寻求德国的保护,德国也趁势把手伸了进来。

现在,莫洛托夫又提出了更多要求,事实上是要德国退出上述地区。事后,希特勒告诉他的将军们,斯大林的要价越来越高。为了结束这种局面,德国必须让俄国屈服。

斯大林暂时还不知道“巴巴罗萨”计划的存在。但他知道莫洛托夫和希特勒的谈判不欢而散。这当然不是好兆头。苏联和德国的“蜜月”就要结束了。

斯大林从没有指望过和德国建立长期的和平。但按他的估计,德国和西方之间的战争将持续很长的时间。可出乎意料的是,波兰以及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大国的法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败亡。万字旗在半个欧洲上空飘扬。据说斯大林曾这样问他身边的人:“他们竟一点也不能抵抗吗?”另一次他则愤怒地大骂法国,并叫道:“现在希特勒肯定要打破我们的脑袋了!”

斯大林的不安是有道理的。尤其是,他最近才知道:红军的战斗力并不像他过去所认为的那样强大。在不久前结束的苏芬冬季战争中,对芬军占有绝对优势的苏军被拖住了四个月。只是在付出数倍于敌人的伤亡代价后,红军才勉强取胜。军队的缺点在这场冬季战争中暴露无遗,而这一切都被德国人看在了眼里。苏芬战争的纪录片成为希特勒和将军们取乐的工具。

苏芬战争双方损失(人)

盛怒下的斯大林对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大加指责。这位文化程度低、对现代战争一窍不通、据说只对手枪在行、并把大量时间花在对着摄像机微笑的内战英雄确实很不称职。但他在遭到斯大林攻击时的反驳也并非胡说:“所有这一切只能怪你(斯大林)自己!消灭老一辈红军的就是你这个人,我们最好的将军都是被你杀害的。”

红军高级将领被清洗情况(人)

在斯大林发动的清洗中,红军丧失了全部的军区司令、90%的军区副司令和参谋长、80%的师级指挥员。三分之一的团长被指责,中、下级军官损失惨重,技术人员也未能幸免,仅空军就有5616名飞行员被清洗。军队的基础遭到巨大的摧残。

为了弥补这些在短期根本无法弥补的损失,大批低级别军官被越级提升。昨天的排长变成团长,营长变成师长甚至军长。各种速成班培养出的大量“速成少尉”(仅受过6个月军事训练)也充斥着军队。在1941年初,苏军指挥员中仅有7.1%受过高等军事教育,55.9%受过中级教育,24.6%的人毕业于速成班,剩下的12.4%则根本没有受过军事教育。

不管斯大林是否承认自己对此所负的责任,在德国入侵威胁日益迫近的情况下,要解决军队的诸多问题,显然不是靠撤掉伏罗希洛夫而以芬兰战役中表现突出的铁木辛哥替代就能解决的。军队必须彻底改组、战争的经济工业准备要进一步加强。而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为此斯大林必须先稳住德国人,他相信他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他也别无选择。

准备战争

满载苏联石油、橡胶的列车穿过辽阔的俄罗斯平原向西驶去,终点是德国。

按1939年8月苏德之间达成的协议,两国间的贸易额为1.5亿左右,而1940年2月11日在莫斯科签署的贸易协定则规定双方在未来的18个月内的最低换货额为6.4亿。为了稳住德国人,忠实地履行协议的斯大林向德国提供了100万吨谷物、90万吨石油、10万吨棉花、50万吨磷酸盐,大量其他重要原料和从苏联过境的100万吨中国东北大豆,以及用骆驼从古丝绸之路运来的战略物资钨。照德国军备局长托马斯的说法:“俄国人履行交货任务直至进攻前夜。在最后几天,还从远东用快车运橡胶。”

斯大林本人也对德国驻苏大使表白友谊:“我们应当永远做朋友,你应为此做出努力。”舒伦堡大使倒还真的在做这种努力,而希特勒则干脆对他也进行欺骗:“我对俄国不感兴趣。”诸如此类的话又被舒伦堡带给了斯大林或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

1940年11月,希特勒与莫洛托夫会谈

在国境地带,苏联防空部队被禁止射击越境侦察的德国飞机。当一架德机被抗命的高射炮手击落后,斯大林命令苏联驻德外交官员:“请立即拜会戈林,并就所发生的事表示歉意。”这一举动或许还有别的意义,因为苏联的飞机也在频繁对德军进行侦察,尤其是在罗马尼亚地区。

就在拼命避免和德国人冲突的同时,抗击进攻的准备正在大规模展开。国防工业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坚信“一懒二笨,其他全是美德”的斯大林看来,“设计师总是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们没有把潜力全部挖出来,应当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东西”。而对工厂中的工人,斯大林则靠严厉的行政、刑事处罚加上劳动竞赛和宣传来督促其工作。

在斯大林的鞭策下,苏联军事工业生产迅速提高。从1939年到1941年6月,苏联国防工业增加39%,而其他工业增长仅13%。新建的工厂开始向乌拉尔、伏尔加河、西伯利亚等纵深地带延伸。航空工业增长尤其显著。战前两个月,德国空军的一个代表团曾参观过几个苏联航空球形轴承、合金和航空发动机工厂。回国后,他们在给戈林的报告中宣称苏联的飞机制造业是全欧洲最大最先进的。

在这一时期,除了新式飞机外,苏联在武器产量上已经大大超过德国。对于苏联生产的先进新式坦克T-34,德国在战前甚至一无所知。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苏联生产这种坦克是因为他们确信德国人拥有“无畏舰”般的巨型坦克,而实际上根本没有。

1939年9月—1941年6月苏德武器产量

*包括1941年全年

苏芬战争中的芬兰军队

军队加紧了训练。在西部特别军区,从1940年8月到战争爆发,共举行5次集团军级野战演习,1次集团军级的司令部就地演习,5次军级作战演习,1次方面军级作战演习,1次有2个机械化军参加的无线电演习,2次师级和1次军级操练。

苏军的大规模扩编和改组也在进行中。军队人数从1939年的98个师200万人急速扩充至1941年6月的303个师,500万人。按西班牙内战的经验被取消的机械化军重新组建了起来。这些机械化军一旦配备齐全,将拥有29899辆坦克,其中包括15834辆T-34、KV坦克。而德国装甲部队同期所拥有的全部坦克和强击火炮只有5639辆,其中没有一辆可以抗衡苏联这两款强大的新坦克。苏联航空兵将原有的航空旅改为师和团,新式飞机已经开始装备部队,5个空降军也在组建中。

毫不夸张地说,苏联的战争准备的规模真正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但在战争爆发前,这些准备还远远没有完成。旧的部队尚未从大清洗的严重摧残下复苏,大量缺乏训练的新建部队又使全军的整体素养进一步下降。宏大的换装计划才刚刚开始,少量的新式装备(相对于数量惊人的旧装备而言)还未形成战斗力。但从其已有的规模和趋势来看,一旦这些准备工作完成,红军将对任何敌人形成绝对压倒性优势。用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战争前夜的苏军是一台功能强大,但还未组装完成的机器。我们可以相信斯大林后来说的话:如果战争在1942年夏季或1943年爆发,情况将大不一样:红军将对德国人占据全面优势。

但在1941年的夏天,占据全面优势的却是德国军队,虽然只是暂时的。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才会如此急于入侵苏联,而斯大林又那么竭尽全力地避免在1941年爆发战争。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可能陷入新的困惑:苏联这样大规模地扩军备战,是否是为抢在德国人之前动手?

先发制人?朱可夫的进攻计划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大肆宣传德国是在苏联对欧洲发动“毁灭一切的蒙古人风暴前”采取了预防行动。这种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在战争爆发前不久,德国侦察机关就发现苏军正在国境线大规模集结(这是事实),而后方则在加紧动员。德军高层对此有着种种不同的猜测。总的来说,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倾向于将苏军的集结看做是向德国显示实力。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将苏联准备入侵德国的所谓“证据”,通知了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在战争爆发后,在边境地区俘获的大量苏军先进装备和绘制精密的德国地图,以及其他一些真假参半的材料也被作为“预防性战争”证据。但这些证据甚至说服不了德国将领自己。出人意料的是,有“说服力”的证据居然由俄国人自己提出来了。

在苏联解体前后,苏军战时档案资料陆续解密,一份在俄罗斯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发现的标题为“致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关于苏联武装力量战略部署计划的设想”的文件引起了轰动。

这是战争开始前夕一个月零七天,即1941年5月15日,由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主持拟定的一份15页报告(执笔者是华西列夫斯基) :报告认为德国军队已处于总动员状态,有广阔的后方,因此“德国及其盟友能够派出240个师进攻苏联”。而目前德国已经在苏德边境集中了86个步兵师、13个装甲师和12个摩托化师。朱可夫认为德军将对苏联发起突袭,因此建议“为了及时防止这一点,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让德国统帅部掌握行动的主动权,要赶在敌人前面先展开军队,并在德国军队处于展开阶段,尚未组织起战线和各兵种协同之际向德国军队发动攻击”。

朱可夫的具体计划,是以基辅军区(西南方面军)以及西部军区(西方方面军)部分兵力,在西南方向发起进攻。“攻击的目的是切断德国与其南方盟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的联系。罗马尼亚的石油是德国战争机器的血液”。根据该计划,苏军将穿过整个波兰,一直攻入东普鲁士。

为执行这一庞大计划,苏军将动用210个师:44个坦克师、136个步兵师、23个摩托化师、7个骑兵师。预备队为48个师。苏军的216个航空团将有144个用于西南方向。

这一文件的披露使苏联“入侵说”重新泛滥,有些学者甚至将它作为“铁证”。尽管这份文件本身并未得到斯大林的批准,但正如许多资料所显示的那样,苏军确实在为进攻做准备。

事实上,在战争即将爆发前一个月(5月5日),斯大林本人在红军军事学院指挥学员毕业仪式上的一系列讲话也引发过很大争议 。德国人后来窃取了斯大林的被添油加醋过的讲话记录(最早的一份于6月4日报告),开战后又从一些俄国俘虏口中获得关于此次谈话的一些片断。德国人得到的记录,显示斯大林的言辞相当夸张,甚至扬言苏德将在1942年开战,而苏联可能将主动出手,以“扩大社会主义阵营”。谁不承认进攻的必要性,谁就是小资产阶级和白痴。在此之前,苏联应尽量把战争的爆发拖延到秋季。

苏联解体后,公开了斯大林5月5日讲话的正式文本(正式演讲和招待会上的三次发言,以及相关人士的回忆)。这些官方材料虽然没有明确触及苏德开战问题,但也显示情绪高涨的斯大林说得相当露骨。他大肆夸耀现在红军的实力多么多么强大,而德国军队也没啥了不起,德国在西方取胜只是因为英法太弱——法国女人都不肯嫁给法国军人。斯大林进一步宣称“当我们已变得强大时,应该从防御转入进攻”、“良好的防御意味着必须进攻,进攻——这是最好的防御”。

苏芬战争中的苏联坦克部队

斯大林所喋喋不休强调的进攻,对苏军来说并不陌生。战前苏军“临时红军野战条令”也直言不讳地表示:“红军将是最具进攻性的军队。在战争中,我们将进行进攻,这种进攻将在敌人的领土上进行。”红军将大量部队集结于国境而不是纵深的做法,也是一种进攻布局。后来苏联史学家抱怨苏军修筑的工事靠国境线太近,而这正是进攻出发阵地的特点。从战前苏军建立庞大机械化、航空、空降部队的规模也可以看出进攻的企图。

毋庸置疑,苏军的确在准备进攻。但这并不说明苏联已经决定要抢先发动战争。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德军主力进攻西欧,而在东部只保留16个预备师的微弱兵力时,苏联不但没有进攻,甚至连计划都没有制订出来。而到了“德国及其盟友能够派出240个师进攻苏联”的时候,才匆匆忙忙拟订了一个设想。

事实上,持“入侵说”的人并不了解苏联当时的军事战略。

在历史上,沙俄统治者的扩张野心总是受到落后经济的制约,而生活在疆域辽阔内的俄国人民也缺乏对外扩张的现实欲求。这使俄军在出国作战时往往缺乏强大的战斗力。这一特点在一战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然俄国统治者指望通过速决战赢得战争,结果却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俄国人民不能忍受扩张战争带来的沉重代价,导致了军队的溃散和帝国的覆灭。

鉴于这一历史经验,苏联要想让它的人民在规模空前巨大的战争中不发生动摇,就必须拿出一个合理的战争理由。从外交的角度来说,为了防止西方世界联合起来对付苏联,也应当避免先发动战争(小规模战争不在此列)。

苏联这一战略还植根于另一现实军事因素:由于领土辽阔的俄国交通不便,动员困难,因此难以指望第一战略梯队的集结速度能够超过靠西方发达交通网络调动的敌人。按德国陆军参谋部的估计,在向苏德国境调去7个德国师的时间里,苏联只能调来5个师。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无法利用处于劣势的第一战略梯队先发制人,而只能在它的敌人先动手以后,用边境掩护部队加以阻滞,然后从纵深派出强大的红军战略预备队发动毁灭性的大规模反击,歼灭进犯之敌并把战争推向敌国领土。这一战略设想的依据,是苏军战略家根据一战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在大国间战争的开始阶段,双方主力不可能投入作战,“红军主力同敌人主力一样,至少需要两星期才能完全展开”。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却是德国人在战争第一天就把主力坚决地投入了进攻,而苏军的第一战略梯队却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

但在这一切发生前,苏军的国境防御计划仍然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制订的。按苏联人的估计,德国将对苏联投入二百四十个师、一万辆坦克和一万五千架飞机(苏联总是想象敌人像自己一样拥有数以万计的坦克和飞机)。根据计划,苏军应以第一梯队战略梯队阻止敌人的首次突击(估计敌人投入兵力不会太大),夺取制空权,破坏德军主力的集中和展开,等待第二梯队的到来。

在防御重点上,红军总参谋部在1939年就判断德军将从中南北三个方向发动进攻,而主攻方向将在中央。但斯大林在1940年否定了这一正确估计。在他看来,德国人更需要乌克兰的粮食和顿巴斯的煤,红军应该在那里重点设防。有趣的是,苏军总参谋部的观点和德军总参谋部是相似的,其出发点都是从军事角度考虑。而斯大林的想法也和希特勒一致,作为政治家,他们都比较看重经济因素。但希特勒接受了在边境交战中将重点置于中部的做法,而斯大林却把重点防御西南方向的思想贯彻进了1940年10月的苏联总参谋部边境防御计划。

至于朱可夫这个先发制人的计划,显然是苏联战略家的“新思维”。实际上,战后的1965年,朱可夫与军事历史学家谈话时提到计划的制订过程。朱可夫回忆,听到前述斯大林5月5日对军校毕业生的讲话后,他和铁木辛哥有了抢先进攻的想法,并在10天后拟订出了训令草案(显然指的就是那份15页计划)

没有证据证明斯大林接受或者否定了这种新思维,而战争却按另一种方式开始了。

苏日中立条约的是非

苏联人除了要考虑其在西部的部署外,还必须顾及远东地区的安全。在当时,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对苏联构成的陆上威胁要比英美对德国的威胁现实得多。按苏联总参谋部的估计,日本可能集中五十个步兵师团、一千多辆坦克和约三千架飞机来对付自己。看来苏联人把日本军队想象得太强了一点,但俄国人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

为了对付这种威胁,苏联在历次国境冲突中采取强硬态度,甚至不惜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交战(包括1938年的张鼓峰冲突,1939年的诺门坎之战),并在1940年6月组建了远东集团军。同时,苏联给予抗战中的中国约2.5亿美元的武器援助,并派出大量飞行员和军事顾问参战。斯大林曾明确向派往中国的顾问崔可夫表示,应全力利用中国来牵制住日本。而有了苏联的武器和帮助,加上蒋介石为了赢得西方的支持并保住在美英银行里的存款,就不会轻易和日本妥协

蒋介石视察苏联提供的T-26坦克

但在斯大林看来,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苏德间即将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要保证日军不在远东地区有所动作,显然还需要加上一个有约束力的条约。陷入中国战场、并和美国矛盾激化的日本也有此想法。于是就有了1941年4月13日晚上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斯大林对此大为满意。签约后,他和日本人举杯痛饮,还热情拥抱了日本外务大臣松岗。

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苏联和日本本土并无大陆接壤,双方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与苏联及其控制下的外蒙古对峙(当时中国政府尚未放弃对外蒙的主权)。正因为如此,苏联人出于自私的外交理念,公然在条约中写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和不受侵犯”,并以此换取了日本对外蒙同样的保证。

对伪满洲国的变相承认大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据国民党特务头子唐纵的日记,很多对苏联抱有好感的中国青年甚至为此痛哭流涕。但苏联此时并不打算抛弃蒋介石统治下的中国。务实的斯大林清楚,条约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国家间的平衡仍然要靠实力政策,而中国的存在对阻止日本入侵苏联的意义依然重大。因此在苏日条约签署后2天,苏联驻华大使便向中国表示不会停止对华援助。当年5月19日,中国驻苏大使也电告国民政府,称苏联愿意继续援华。在德国入侵开始的6月份,苏联人向中国提供了最后一批军援物资。因为过于仓促,这些物资的合同手续直到7年后的1948年才补办。(也有资料认为最后一批苏援是在1941年10月份提供的)。

苏联军事上的戒备也没有放松。即使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后,远东苏军仍然保持着对日本关东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并处于高度战备。这一点从日本参谋本部的估计和苏联战后发表的资料上得到了证实。

1941年6月远东苏军态势

既然如此,日本又为何要与苏联签订条约呢?自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以来,日本面临的战略困境在于:在限制使用兵力的前提下,日军虽然屡战屡胜,却难以迫使得到苏联和西方支援的蒋介石投降或媾和。由于苏联庞大的远东军的牵制,日本又无法向中国投入更多兵力。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日本也没有足够兵力来应付苏联的威胁。特别是在张鼓峰和诺门坎冲突中,日军虽然体现出战术优势,却在日本中央的兵力限制政策下失败。

就在这骑虎难下之际,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击败了英法,这样日本就有机会南下夺取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同时切断西方援助蒋介石的通道。但这就要冒与美国开战的风险。

张鼓峰冲突中被击毁的苏军T-26坦克

诺门坎战役中的日军

另一方面,早在1941年4月,日本就陆续获得了苏德可能开战的情报。但日本军政界怀疑德国是否真敢同时与英国和苏联两线作战,而且此时希特勒给日本的印象是即使苏德开战也不需要日本帮忙 。实际上,此时德国的对日战略相当混乱。深受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影响的希特勒相信日本联合舰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日本人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亚太地区与英国开战,一方面可以削弱英国,同时也可以牵制美国。

而当希特勒确定了对苏开战的决心后,日本参战的可能性也被纳入德国统帅部的考虑范畴。或许是基于对德国陆军实力的盲目自信,以及不希望日本人夺走德国消灭苏联的“荣誉”“给死人脱衣服”的虚荣心,希特勒迟迟不肯将底牌明确亮给日本人看。德国军事官僚们也傲慢地认为不需要日本插手。1941年3月5日的一份训令,明确规定不能向日本透露关于“巴巴罗萨”的“丝毫”内容

实际上,日本外务大臣松岗去莫斯科签约前也“礼节性”地访问了柏林,希特勒给他的印象依然是:德国希望日本进攻英国势力范围的新加坡。希特勒还做了一个很古怪的表示:在德国强大军力的威慑下,苏联不敢干预日本向南攻打英军

由于德国曾支援蒋介石对日作战(虽然只是短期),还曾在诺门坎战役期间背弃日本与苏联媾和,日本人本来就不大信任德国(日本高层一些人私下称希特勒是流氓)。而现在德国既然也没有强烈反对苏日接近,更没有邀请日本进攻苏联,日本与苏联签约的合理性就可以基于如下几点因素:

首先,多少减轻日本在大陆上的压力。但这点效果并不好。正如前日本大本营参谋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史》中评价道:订立条约后“(日本)在军事上仍然没有摆脱远东苏军的沉重压力……另外,原来目的之一是想借此使中国同苏联的关系冷淡下来,以便处理中国事变。而对这方面的效果并没能抱有希望 ”。

其次,缓和与苏联的关系,或许可降低美国介入的风险,为美日下一阶段的谈判创造条件。而即使和美国翻脸,日本也可在短期内免遭苏联来自背后的威胁。据说斯大林也公开向日本人表示,既然苏日和好,日本可以放心向南扩张

但到1941年6月初,希特勒突然改变态度,向日本大使明确暗示将和苏联开战,还透露希望得到日本帮助的意思 。尽管如此,日本陆军省6月8日的决策依然是:对可能爆发的苏德战争持观望态度,如形势有利再介入;轴心国如果在欧洲胜利,日本也可南进;至于美国介入的可能性,再议

诺门坎冲突后,边境交涉中的苏日两军军官 FUTMl5q0aw8v8hV+50AjsmCPmqj6RlQD1VEOj050yiu2dCyX/J7fInvW33KodQ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