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德军的新进攻计划

1.损失惨重的东线德军

东线德军在1941年—1942年7月的逐月死亡数字 (单位:人)

苏军在1941年12月以来的冬季大反攻,严重挫伤了德军的士气。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1942年1月17日签发命令谴责一些德国军官的沮丧情绪,要求参谋军官们不要过于拘泥于部队数字,而要多多考虑德军的勇敢精神云云

客观数字是很残酷而无奈的。自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4月底,东线德军共失去160万人(含非战斗减员)。而伤亡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5月底,东线德军死亡超过50万人(确数为500056人)。再到6月底,死亡数据上升为529089人。而截至1942年4月30日,东线陆军的伤员数字是924451人。1942年5—6月,东线德国陆军(不含芬兰战区)又损耗了260280人(5月134230人;6月126050人) 。由这些数字分析,到1942年夏季,德军在东线的损失已经接近200万人。在所谓的“芬兰战区”,德国人的损失也不算轻微。仅仅党卫军“北方”师自开战到1941年8月20日就损失了1085人。

饮弹瞬间的德国士兵

东线战区的德国伞兵在执行哨戒任务

由于巨大的伤亡,东线德军的实力严重下降。按照德国官方统计,在1942年4月1日,东线德国陆军只剩下285万人 。部队的战力被严重削弱。德国陆军总部的报告记载,到1942年3月30日,东线德军的162个师,只有8个师具备进攻能力。16个装甲师(连同正在战线后方休整,但并未撤离苏德战场的部队,共有19个装甲师,如果加上新开到的第22装甲师,则有20个),只有140辆可以使用的坦克 。第8装甲师自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1月初,共有1304人阵亡、4644人负伤、154人失踪 。第4装甲师在1942年2月1日全部只剩下10971人、12辆坦克和18门大炮。该师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已阵亡1313人、负伤3911人,失去了92%的装甲车辆

接受治疗的德国伤兵

1942年4月21日,哈尔德向希特勒呈送军力报告(后来内容有所增补,形成6月6日的三军总军力报告),记录东线德军状况如下

缺额:625000人(5月1日状态)、步枪28000支、机枪14000挺、反坦克炮7000门、火炮1900门。南方集团军群所辖各师平均缺额2400人,摩托化师缺额1000~2000人;中央集团军群的步兵师平均缺额6900人;北方集团军群各步兵师平均缺额4800人。南方集团军群还剩50%的步兵;北方集团军群还有35%的步兵。中央、北方集团军群各装甲师平均只剩下1个坦克营(40~50辆坦克)的战力。各炮兵连被迫由4门炮缩编为3门炮。预期东线德军的弹药在8月将出现短缺,届时将从西线抽调库存。德国空军飞机减少,但高炮有所增加,可是缺乏炮手。

希特勒别无选择,只能尽力从国内搜刮人力来充实东线的战力。5月,东线新获得158900人;6月又补充了157500人。可是东线的陆军兵力仍在持续不断减少。5月1日只有280万人;6月1日减少到275万人。东线装甲部队的实力倒是稳步回升。4月只剩下1469辆坦克,其中736辆可用 ;到5月增加到1751辆坦克,包括1167辆坦克可用;6月就有1791辆坦克,包括1069辆坦克可用。东线德军还装备有5000~6000门大口径野战炮。总体来说,德军的主要陆战力量比开战时削弱了20%左右。

匆匆前进的一队德国步兵

根据德国方面的其他资料,在哈尔德汇报上述材料的1942年4月,东线德军共有162~165个师(不含芬兰战区部队)。而在1942年夏季,德军每个师平均编制员额为13900人,连同平均分给各师的军直属战斗及后勤部队,共有18400人。加上120个左右独立炮兵营的装备,大致有野战炮7000~8000门。扣除1900门缺额,实有数在5000~6000门。而反坦克火炮的实有数,可能只有3000门左右。

由于人员匮乏,早在1941年11月,国防军统帅部就授权各部队使用战俘充当勤务人员。发展到后来,德国人甚至也利用苏联战俘打仗。到1942年春季,混杂在德军里的所谓苏联“志愿”辅助人员(德国人所谓“Hiwi”)已经有20万人。

从上述态势可知,尽管在1941年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希特勒在这场战争中所追求的另外三个最重要目标,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却还都在斯大林的掌握中。在1942年,德国武装部队在东部地区实力的衰退,决定其无法在三个战略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德国国防军统帅部于1942年6月6日总结如下 :“国防力量低于1941年初。已将(东线)敌人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德军高超的指挥、士兵的善战、武器的精良和反坦克能力的提高等因素计划在内。因此说,集中兵力于重点方向,就能保证取得优势。”

面对兵员匮乏的现实,德国人不得不放弃了全面进攻的计划。国防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在战后的1945年6月17日接受审问时表示 ,“1941年的战局结果已经很清楚,德军和苏军之间力量的某种平衡因素已经形成”,“东线德军已没有力量像1941年那样向全线推进了”。

不过,德国统帅部依然认为能够打破这种平衡。因为他们坚信,自身损失虽然巨大,可在1941年被“大放血”的苏军伤亡更惨重。苏联人还丢失了大量地盘、资源、粮食,应该更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

德国统帅部的信心来自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1942年德军从前线发回的报告显示,红军的兵员质量日益低下,因为失去了乌克兰和顿涅茨的资源,苏联坦克装甲也变得相当脆弱。1942年3月20日,懒惰而好色的东线外军处长(负责收集苏军情报)金策尔被哈尔德撤职 ,由哈尔德过去的私人副官——野心勃勃的盖伦中校取代。1942年4月10日,盖伦也强调苏联快不行了:苏联的人力已经被全部动员,而且不可能组建新的坦克部队

莱因哈德·盖伦其人

1942年4月1日出任东线外军处处长,时年40岁,出版商的儿子,普鲁士显赫的赛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军人世家的女婿。

这位盖伦先生以后将在本系列丛书中频繁出现。作为一个职业情报军官,他埋首于工作,很少见希特勒。据说其在任三年期间,仅仅出席过4次希特勒的形势讨论会。一般来说,盖伦非常注意搜集红军的实力、后备人力和后方生产情况的资料。这些情况除了提供给德国陆军总部和希特勒外,还大量下发给前线部队,包括各集团军群每天收到的东线敌军情况报告,此外还有敌军情况估计简讯和东线外军处对红军行动的预测。东线的所有情报参谋还收到所谓“红色圣经”手册(红军战斗序列资料)。

长期以来,西方都吹捧说盖伦对红军的估计非常准确。而笔者除了见过二、三手资料中引用的盖伦档案外,还有幸见过几份东线外军处对苏德两军兵力的比对估计档案复印件(主要是1943年度),并和目前公开的德俄史料进行了比较(参见下列的表格)。应该说其估计大致正确(至少比目前为止西方史料对苏德两军的兵力对比准确),但也只是大致而已。其对苏联兵力判断的准确程度,其实和苏联对德军兵力的判断程度差不多(当然,双方的标准和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和通常所认为的不同的是,盖伦其实并没有如很多西方史料所断言的那样,认为苏军对德军具有“5倍、10倍”的压倒性兵力优势。他对苏联火炮数量的估计非常准确,但对坦克数量的估计则过于保守。

盖伦对1943年4月1日两军兵力估计

苏联对1943年4月1日两军兵力估计

续表

资料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6卷

盖伦在战后投靠了西方,并在1945年8月组建了“盖伦小组”,利用其掌握的苏联情报资料为美国服务。1956年4月1日,他在出任希特勒东线外军处处长12周年的日子里,靠着美国人的羽翼,组建了联邦德国情报局,并亲自出任局长。

利用自己在战后西德的特务总头子地位,盖伦大肆为个人塑造“神话”。他在美国人面前炫耀自己曾经多次向希特勒呈报了关于苏军实力的准确情报,还多次准确判断出苏军的进攻意图。但由于希特勒的“愚蠢”,他的忠告被丢弃在了一边。西方拿着他的回忆录大肆宣传吹捧盖伦的“功绩”。哈尔德也跟着沾光,任命盖伦为东线外军处处长的行为被评价为“最英明的决定”。

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和西方史学界(如苏联历史学家别西缅科斯基、英国历史学家欧文、西德历史学家威廉、美国历史学家卡恩)开始研究盖伦的原始档案,结果发现事实截然相反:盖伦几乎从来没有对苏联的战略作出过准确估计,他所判断的苏军进攻方向总是南辕北辙,同时他还是一个始终坚信希特勒的胜利的狂热分子。《希特勒的间谍》(1978年纽约版)因此嘲笑盖伦是个在敌情动态上闪烁其词的高手。书中写道:“盖伦在预料敌人的行动时总是含含糊糊。敌人将谋求‘有限的目标’或者进攻有可能‘超过局部范围’。无论事后发生什么情况,盖伦都可以引申这些词句来搪塞一通。最后,当这些预测完全失败时,盖伦会说敌人原来的意图失败了,或者说敌人改变主意了。盖伦使用所有这些方法来证明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冬季战役中,观察敌情的一名德国士兵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专业而极具见地的研究文章虽然在史学界得到了公认,却没有对主流传媒产生什么影响。直到今天,所谓盖伦“准确预测”和希特勒“愚蠢”的神话还在到处流传。

盖伦关于红军战争潜力的报告,给希特勒起到了强心针般的作用。这位纳粹元首在经历了1941年冬季战役之后,一度变得颇为憔悴,甚至对白雪都产生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对刚刚应付过去的危机心有余悸。戈培尔在1942年3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元首向我描绘了过去几个月我们与拿破仑的冬天是何等的相似。只要我们表现软弱,哪怕只是一刹那,前线就会崩溃。”只有靠着盖伦的“乐观”报告,希特勒才能恢复信心。

2.遥不可及的石油:希特勒的1942年春夏战略

无论是否有信心,希特勒对于战争目标本身并未发生动摇。在1942年2月底,他回绝了一系列与苏联取得妥协的尝试。而随着春天的临近,以及盖伦等人报告带来的“乐观前景”,希特勒再度跃跃欲试,准备实施他心中早就开始酝酿的新战争计划。

早在1942年1月3日,希特勒就向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中将(日本陆军中出名的亲德分子)透露了自己的新战略 :德军将在1942年夏季击溃苏维埃政权,使之“永远不能接触欧洲的文明土壤”。为此,他打算暂时不在苏德战场中部发动进攻,而将在气候转好后,立即向南部战场,尤其是“最为重要”的高加索地区发动突击。一旦夺取高加索,德国不仅可以掠夺到大量石油,还可以进入中东,利用阿拉伯世界的解放运动,打击英国 。然后德国和日本就可以合力夺取印度,彻底打垮英国。为了实行上述计划,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将成为第二位的目标。

希特勒(左五)和他的元帅们

国防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在战后透露的1942年德军战局的制定原则,则具体解释了希特勒的上述战略:

由于兵力不足,进攻应限制在局部战区,具体说就是限制在东线南部战场;目标将是剥夺苏联的军事经济目标:包括夺取顿巴斯;截断伏尔加河的石油运输;夺取高加索地区的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石油基地。与此同时,德军不会立即在辽阔地段向伏尔加河推进,而是力争夺取重要的战略中心——斯大林格勒。因为夺取斯大林格勒,就可以把莫斯科与南方资源地区隔离,切断苏联的战略物资交通。然后德军主力将转向北方,而德国的盟军将控制顿河。

根据上述战略,1942年2月20日,德国陆军总部作战部长向总参谋长哈尔德呈报了第一次春季进攻计划草案。新战役预定在春季泥泞结束后开始,分为两个阶段:春季和夏季。

高加索的石油港湾

春季任务,主要是由南方集团军群夺取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参见“东线”系列第4卷),同时消灭苏德战场南翼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苏联军队(参见“东线”系列第4卷关于红军在南线冬季反攻的叙述),为夏季行动创造条件。

1942年春季泥泞期间,德军士兵正试图拖出一辆八轮装甲车

夏季任务,主要目标是冲向高加索,夺取那里的石油。

1个月后的3月28日下午,在希特勒的大本营召开会议,议题是审查夏季进攻的详细计划。为了保密,与会的只有德国陆海空三军的参谋长和一些副官。希特勒在会议上阐述了具体计划,并被哈尔德写入日记:战争的胜负将在东线决定;新锐部队抵达和地面变干后,德军不仅要清除克里木苏军,还将消灭哈尔科夫以东的“伊久姆突出部”(苏联人所谓“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然后实施大规模进攻,占领顿河上的沃罗涅日,接着向东扩展,沿着顿河构筑冬季阵地(希特勒对戈培尔的说法是10月就能入驻);而在9月初,德军将控制北高加索;现阶段暂时不考虑列宁格勒,下一步再解决 。哈尔德的记录没有提到莫斯科。参加过这次会议的瓦尔利蒙将军后来回忆说:“为陆军战斗力的下降和不满员所迫,(希特勒)打算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解决。首先从南部即高加索开始。莫斯科暂不作为进攻目标。”

德军阵地的观察所

综上所述,希特勒的1942年春夏战略最重点的目标,无疑就是盛产石油的高加索。至少他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那里。石油,无论对德国还是对苏联的战争机器,都至关重要。

高加索概况

高加索,处在黑海、亚速海、里海之间,其南部与土耳其、伊朗接壤,面积44万平方公里。该地区被冰雪冰川所覆盖的高加索山脉(中段海拔3500~5500米)分成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或者被称为外高加索)。

北高加索,位于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包括高加索山脉以北到罗斯托夫,地域内有克拉斯诺达尔边区、斯塔夫罗波尔边区、罗斯托夫州的一部分,还有今天的所谓车臣。

南高加索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北高加索面积为392000平方公里。按照1939年普查资料,居民约1000万人。这个地区交通发达,西起亚速海和黑海,邻近乌克兰;东至里海;北起东顿河山脊,连接着伏尔加河下游区和中部;南迄高加索山脉,连接着南高加索。通过北高加索铁路和奥尔忠尼启泽铁路,可以与整个苏联南部相联系;而通过亚速海、黑海、里海的港口,又可以通向地中海各国、伊朗和土耳其;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抵达顿河下游地区。与南高加索的联系,则通过穿越格鲁吉亚的“军用大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波斯湾、伊朗、里海线路运入大量西方物资,是居于第二位的外援路线。

北高加索北部和西北部为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东北部为里海沿岸的盐质荒地,南部和东南部则是丘陵和山岳。

在南高加索,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该城位于里海沿岸,面积2192平方公里。在1901年,巴库的石油产量曾经占全球的近50%。但这已经是明日黄花了,按照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巴库的石油已经大部采完,新井要钻到地下16700英尺(约5090.16米)才能见油。枯竭趋势似乎从1942年就开始了。

在苏德战争中,高加索在苏联资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按西方的估测,仅仅巴库就占苏联战前石油产量的80%,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生产另外10%的石油。而根据苏联方面的材料,在1940年,高加索拥有全苏73.5%的油井,巴库占全苏石油总产量的70%(一说68%)。

德国侦察机从高空拍摄到的巴库

不仅是石油,高加索地区的其他资源也非常丰富。1940年恰图拉的锰矿给苏联提供了56.5%的锰矿砂。北高加索和库班地区还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高加索的牧草也是苏联畜牧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特别是苏德战争初期,失去了乌克兰的资源后,高加索地区的这些粮食和矿产对斯大林的意义无疑也大大提高了。

1940年苏联主要石油产地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1961年版《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部分西方网站资料。

对希特勒来说,高加索的石油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当然,德国本身的石油和“人造石油”的产量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少。按照西德经济研究所出版的《战争时期的德国工业(1939—1945)》,1942年德国本土(不含被占领国)石油、“人造石油”产量约560万吨,比1941年多80万吨。而根据《德国统计手册》,德国本土当年开采石油167.8万吨(包括奥地利的87万吨),加上人造石油和合成燃料,德国在1942年从本土获得的液体燃料为630万吨。加上从盟国和占领区获得的燃料,德国全年拥有的液体燃料,据说比支出量还要多40%。

但是,德国的主要石油进口来源——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却一度大大下降。在苏德战争初期,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曾猛增过一阵子,从1941年6月的150800吨增加到8月的361600吨。但此后却持续减少。10月为222800吨;11月为213000吨;12月为104000吨。到1942年1月只有111000吨;2月,更是下降到73000吨。

供应下降的原因,一部分在于运输的困难,一部分是罗马尼亚人奇货可居的态度。他们坚持要德国人用黄金购买石油,而且还要提前支付预付款。

虽然此后罗马尼亚石油供应量又重新回升,但德国人的燃料供应一度变得非常紧张。在1942年初,德国的液体燃料储备减少到120万吨。希特勒为此特别签署了法令,规定只有政府有权使用机动小汽车,而且还必须具有充分理由。由于自身油料不足而必须仰赖他人造成的刺激,德国人也不得不广开油源(今天对此的时髦用语是所谓“能源多元化”),甚至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购买油料,其中包括美国汽油;通过土耳其向英国和苏联控制下的伊朗采购。

用自行车充当交通工具的德国士兵

除了外来油源不稳定外,可能还有一个因素促使希特勒追求更多的油料。那就是散落在乌克兰的几十万台苏联拖拉机。如果有足够油料使这些拖拉机开动起来的话,无疑可以给德国供应充足的粮食。希特勒发动这场战争的部分目的也就在于此。而在1942年初,由于失去了原有的油料供应,这些拖拉机全都变成了废铁。德国人也只能逼迫当地居民用人力进行低效率的耕种。

但除了德国自身的需求之外,夺取高加索以迫使斯大林屈服的可能性却有些值得怀疑。首先,高加索是个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战区,地形异常复杂。要征服这里并不容易。有些西方史料偷换了概念,宣称只要占领北高加索的“苏联最大石油产地”格罗兹尼,就可以置苏联于死地。而实际上格罗兹尼石油产量仅占苏联的不到8%。德国人只有克服兵力不足和后勤薄弱的困境,先征服北高加索,再翻越大高加索山脉,然后推进到高加索东南最内侧的巴库(苏联与伊朗边境以北),才有可能达到夺取苏联主要油源的目的。达到这个目标实在过于艰难,以至于德国人在他们的计划中,通常也只提到要占领迈科普和格罗兹尼而已。

戈培尔视察德国国内的后备部队

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对土耳其抱了一定希望,并向其出口武器。土耳其当然也有这个意思。根据缴获的德国外交档案,1942年夏季,土耳其总理就曾经表示,希望占领苏联“讲突厥语地区”。他还表示,德国人应该把苏联人杀掉至少一半。而根据苏联史料,土军还在邻近的国境地带部署了26个师。土耳其总参谋部则认定,只要获得足够重武器,就可以扑向巴库。但苏联人却像在远东部署重兵警惕日本人一样,也在南部边境部署重兵以应付土耳其人。况且土耳其人也要考虑到与西方的关系,不能轻举妄动(细节后述)。

退一万步说,就算德国人能够夺取整个高加索,苏联也依然保有几个重要油源。苏联人很早就在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勘探石油,并从1935年开始了工业规模的开采。而在乌拉尔地区,1940年石油产量就有约150万吨。在1942年,除了伏尔加河流域外的苏联东部地区就生产了350万吨石油,而此后产量还在继续上升。在战后的1955年,乌拉尔巴什基尔的石油产量甚至超过了巴库。虽然还不清楚这些新油区在战时的具体生产情况,但多数西方和苏联史料都认为,由于1942年高加索石油开采量开始下降,其在全苏产量中的地位已经有所下降。

当然,这些情况都不足以动摇希特勒的石油战略。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德国人还必须确保高加索以北的顿河、伏尔加河地区漫长战线的安全,防止苏联人从这里冲向罗斯托夫,截断高加索乃至全部南线德军的退路。因此就必须夺取斯大林格勒这个伏尔加河上的铁路和内河航运中心。

当然,夺取该城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确保高加索德军的侧翼安全。因为斯大林格勒是连接苏联中部与高加索的重要枢纽,巴库的石油就是从这里运向苏联中心地带。而在失去乌克兰之后,斯大林格勒更成为了联系苏联中部和南部的咽喉要地。按照德国方面的估计,仅仅通过伏尔加河运输的苏联物资就有3000万吨,包括900万吨石油。另外,斯大林格勒本身也是个重要工业中心,是T-34坦克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夺取斯大林格勒也意味着切断苏联的南北战略交通线,同时剥夺一个重要军火基地。

但也有些历史学者认为,和斯大林格勒相比,在苏联南部还有一个更有诱惑力的交通目标,就是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上的交通枢纽萨拉托夫。这里有着将苏联内地与阿斯特拉罕连接起来的唯一一条铁路干线,这也是连接苏联中部、南部,并从战略后方运送兵员物资的交通枢纽之一,这个地区由于靠近重兵云集的苏联中部,地域也过于深远,夺取它的难度要大大超过斯大林格勒。

1940年苏联石油运输能力和运输手段分布

续表

不过从希特勒对交通线的热衷来看,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还不满足于夺取石油。他的亲信、宣传部长戈培尔于1942年3月20日的日记写道 :“元首又为即将到来的春季和夏季,制订了十分明确的作战计划。他不想过分扩大战争。他的目标是高加索、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这可能意味着一场东方的百年战争。”希特勒还对戈培尔表示,在消灭苏联主力后,将建造一座“东方壁垒”,对抗苏联的残余,“那时苏联和我们的关系,就如同印度和英国一样”。

当然,出于种种考虑,希特勒并没有在官方正式文件中完全阐明这些计划。在他1942年4月5日正式签署的第41号训令中,仅仅提到要攻取列宁格勒和高加索,并未提到对莫斯科的进攻。

3.“蓝色方案”:第41号训令

新训令草案最初由哈尔德主持的德国陆军总部制定,接着交给约德尔的国防军统帅部修改。1942年4月4日由约德尔呈报给纳粹元首 。经过希特勒本人的大幅度删改后,终于形成了1942年4月5日的元首大本营第41号训令(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 )。

训令首先规定了1942年东线德军新的进攻任务:“一俟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必将再次赢得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训令中关于德军的进攻方向规定如下:“在战线中段放慢速度;在北面,应攻陷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队建立陆上联系;在战线南翼,应突入高加索地区。考虑到冬季战局结束后出现的形势和现有的兵力、兵器以及运输条件,上述任务只能逐步达到。因此,目前应把所有可以动用的兵力集中到南段主要作战方向,目的是消灭顿河前的敌人,接着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和通往高加索山脉的通道。”

南线德军在发动“主要作战”之前,首先要创造有利条件。这包括必须肃清克里木红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消灭突入伊久姆两侧的红军等等。而在东线中段、北段,则应该缩短战线来腾出兵力。

在此之后,德国人将实施夏季的“主要作战行动”。即通过一系列战役,消灭沃罗涅日以南、顿河以西和以北的红军,然后占领高加索攫取石油。德国人还为“主要作战行动”规定了代号。3月29日,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把新攻势称为“齐格菲”战役;希特勒在4月5日签发第41号训令的同时,把代号改为“蓝色”。

鉴于德军兵力不足以及调动方面的麻烦,“主要作战行动”将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四个战役来实施。分别代号为:“蓝色1号”;“蓝色2号”(后改称“克劳塞维茨”);“蓝色3号”(后改称“不伦瑞克”);“蓝色4号”(后改称“火绒草”)。通过四次“蓝色”战役,德军将逐渐由北向南逼近高加索。

第一个突击战役“蓝色1号”,将从奥廖尔以南地域向沃罗涅日开始。德军将以北翼突击集团为主力,由稍弱的南路集团配合,任务是夺取沃罗涅日,然后沿顿河向南实施进攻。这个突击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特别重要,以至于在4月12日,还再度发布命令强调,夏季攻势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攻占沃罗涅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德国人企图从南面进攻莫斯科,沃罗涅日显然是个很好的据点。

集中在哈尔科夫的德军集团将向东实施第二个突击战役“蓝色2号”,他们将与从沃罗涅日南下的北翼集团会合,围歼顿河以西的红军。

接着,将实施第三个突击“蓝色3号”。德军南翼集团将从塔甘罗格向东突击,与攻击顿河下游的德军会合,然后与向斯大林格勒推进的装甲部队取得联系。德国人必须力争抵达斯大林格勒,至少也要把该城置于德军火力控制之下。

1942年2月,奥廖尔地区的德军墓地

同时,德军将设法夺取罗斯托夫,在顿河南岸建立桥头堡,向北高加索发展进攻。这是所谓第四个突击“蓝色4号”。

考虑到德军将推进到漫长的顿河战线,兵力严重不足,希特勒不得不把仆从军也列入“蓝色方案”。将由他们保护德军的侧翼,使德军能够集中在奥廖尔、顿河、斯大林格勒等重点地区。因为仆从军的战斗力不太可靠,为了稳定战线,将在顿河后方部署一些德国师充当预备队。

训令中还对仆从军的具体配置作了规定:匈牙利军队应该部署在最北面,东南面则是罗马尼亚军队。而为了防止彼此仇视的匈、罗两军发生冲突,应该把意大利军队部署在他们之间。

德国给仆从军的行动也规定了代号。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参加夏季攻势被称为“火星1号”;意大利军队被称为“火星2号”;匈牙利军队被称为“火星3号”

4.再攻莫斯科?

综上所述,希特勒的第41号训令“蓝色方案”,明确规定德军的夏季战役最重要的任务是夺取高加索的石油。莫斯科没有被列入目标。

可是一直到战后的1958年之前,苏联人还坚信,德军在1942年夏季战役的真正目的,是企图从南面包抄莫斯科 。早年一些未经证实的宣传资料,还罗列了德国人的计划时间表:在1942年7月25日占领斯大林格勒,9月15日占领巴库,并在东南部占领北高加索的大部。而在完成上述任务前后,德军据说还将由斯大林格勒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向古比雪夫和高尔基推进,以便从东面包抄莫斯科。他们将在8月10日占领萨拉托夫,8月15日占领古比雪夫。

对此,历史学界并无权威定论,而德国官方文件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确凿证据。但可以确认的是,希特勒在1942年3月20日曾向戈培尔透露德军将“分步”攻取高加索、列宁格勒、莫斯科 。再度进攻莫斯科的计划确实存在于希特勒个人的头脑里。其他的一些材料也证实这个战略的存在:后来指挥“蓝色方案”第1个行动的德军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就在他的日记中猜测,希特勒之所以要夺取沃罗涅日,为的就是要从南面迂回莫斯科。凯特尔在战后则向苏联人表示,希特勒企图在占领斯大林格勒后,以部队北上。这意味着德军企图重新夺取莫斯科。不过他也无法确定希特勒的具体想法和实施时间 。而根据苏联史料,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曾经在当时受到过希特勒下达的如下任务:一旦德军在北面和南面的进攻取得胜利,苏军被迫将莫斯科方向的军队调去支援两翼的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就可以再度进攻。

为此,在5月中旬,中央集团军群还接受了具体指示:在所有集团军内组建有进攻能力并进入全面战备的摩托化集群,以便苏军一旦开始撤退时能进行追击 。于是,在“蓝色行动”的1942年6月28日,在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集中了德军第二大战略集团,包括66个德国师(8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仅次于南方集团军群(71个德国师,包括9个装甲师,7个摩托化师)(详细情况见下章)。

综合各种材料,笔者的看法是:为了在那些三心二意的陆军将军们面前保持威信,希特勒不打算立刻透露他进攻莫斯科的打算,而想在南翼进攻取得成功后,再把这个计划提出来并付诸实施。而在此之前,希特勒仅仅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最信赖的狂热拥护者(如戈培尔)。这样,就算到时候没有力量进攻莫斯科,希特勒也依然可以保住个人面子。

正因为如此,中央集团军群在准备“有可能进攻”的同时,不仅必须等待南方德军的胜利,还必须为此采取必要的战略欺骗,以拖住当面的红军。为此,中央集团军群在5月29日制订了一个用来迷惑斯大林的“克里姆林宫”战役计划。根据这个虚假计划,德国人将在“蓝色”行动前几天,以4个集团军(第2、3装甲集团军,第4、9集团军,第59军)发起进攻,目的是“包围莫斯科,牢固控制莫斯科周围地区,使苏联人在战略上失去利用这个地区的可能性” 。这种战略欺骗甚至在“蓝色行动”开始后还在继续。1942年7月1日的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公报就宣称,德军“在战场的南段和中段转入了进攻”。 nMSqlAL+kEv3aSm29jQo5b8OS/ygQjrmvIiii7wU5yl3ewdIKgcno5NprhadfdX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