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裕,生卒年月不详,右北平郡无终(今蓟州玉田一带)人,字士伦,晋代末年、五胡十六国初年的政治人物。
“历居朝端,若布衣之士”,这是《晋书》对阳裕的评语。大意是:阳裕在朝为官多年,总是那么平易近人、朴素节俭,跟普通百姓没有什么两样。阳裕是阳鹜的堂弟,字士伦,也是个有名的廉吏、能吏。少年身孤,靠叔父抚养成人。
当时,即使近如阳氏家族的人,也没人知道阳裕胸怀雄才大略。唯有他的叔父阳耽,在阳裕年幼时就认为他有奇才。阳耽说:“这个孩子不仅是我阳家的骄傲,而且是辅佐当今帝王的优秀人才。”幽州刺史和演召用阳裕,任官为幽州主簿,主管州署事务。王浚兼任幽州牧的时候,又把阳裕改任为幽州治中从事,官秩100石,主管府署各部门的文书,居中治理政事。但王浚嫉妒他的才能,始终不肯大用。
后赵王石勒攻陷蓟城(今北京)之后,监司冀州、并州、兖州诸军事,代理安北将军的枣嵩等人来到石勒的军署投降。石勒问枣嵩:“幽州的人士,谁最好,可以任官?”枣嵩说:“燕国的刘翰向来都是德长的人,北平的阳裕是干事之才。”石勒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王浚为什么不任用他们呢?”枣嵩说:“由于王浚不能任用他们,所以他才被明公您擒获了。”这时候,石勒正要起用阳裕任官,但阳裕已经换上平民的服装,随着四散的流民一起逃奔到鲜卑的令支(今河北迁安一带),归附了鲜卑单于段疾陆眷的部落。
当时,统治辽西一带的鲜卑单于段疾陆眷,被东晋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辽西公。段疾陆眷喜好中原人物,虚心邀请阳裕前来担任官职。阳裕对友人成泮说:“仲尼喜欢被人召用,伊尹乐于为君主任事,圣人贤人还都这样,何况我等呢!”于是,阳裕应段疾陆眷的请求,投效鲜卑。段疾陆眷拜任阳裕为郎中令、中军将军,位居上卿。阳裕侍奉鲜卑段氏,历经五代君主,特别受尊重。
到了段辽这一代君主的时候,单于段辽与燕王慕容皝的前燕部落连年相互攻伐。阳裕劝谏段辽说:“臣听说,亲近仁人,善待邻里,是国家一宝。慕容氏与我们的国家,世代联姻,况且慕容皝是一位具有美德的君主,不宜连年兴兵构怨,因而使百姓困苦不堪。臣下恐怕国家的祸害将会由于兴兵征伐这件事而起。希望您能弥补以前的两次失误,与他们通好如初。这样,就会使国家像泰山一样稳定,苍生得到休养生息。”段辽不但没有听从阳裕的劝谏,反而把他外放了,任燕郡太守,又改任为相当郡太守的北平相。
东晋咸康四年(338),后赵的赵王石虎率领15万大军北伐鲜卑的段氏部落,长驱直入。赵军来到蓟郊(今北京一带),段辽管辖的渔阳、代、上谷等郡的守令全都投降。石虎率领大军逼近段辽防守的令支,阳裕率领北平郡的郡民数千家登上了燕山,顽强防守自卫。石虎手下的将领恐怕留下阳裕将会留下后患,都向石虎建议,攻上燕山,歼灭他们。赵王石虎说:“阳裕,不过是一介儒生,矜惜名节,认为迎降是耻辱的事,并没有什么能为。”于是,石虎率领后赵的大军从阳裕防守的地带绕过,来到北平郡治的所在地徐无县(今河北遵化市东)。此时,段辽已经逃奔到密云山中,北平郡也已经是孤悬敌后了。阳裕不得已献出了北平郡,前来请降。石虎责备他说:“你从前是奴虏的时候逃走,现在是士人的时候来降,难道是你知道天命,还是你无处可逃?”阳裕回答说:“我从前奉事王浚,不能匡救,逃到段氏,又不能保全。现在你招揽天下的士人,幽冀二州的豪杰没有不望风归服的,如果能和你一起共事,并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至于生死,全由你来决定。”石虎听了很高兴,即刻任命他为北平太守。后来,改任尚书左丞,主持尚书台,掌管监察百官。
段辽躲在密云山中,前边有后赵大军,后边有前燕大军,势难生存,不得已派遣使者前去石虎的军帐,给石虎送上了降表,并请求石虎派军接应。使者走后,段辽又后悔了,他认为不该投降后赵,应该投降前燕,随即又给燕王慕容皝送去了降书,请求归顺。慕容皝马上派遣慕容恪带领精骑7000人,来到密云山中,并与段辽密谋联合伏击赵军。赵王石虎不知是计,派遣征东将军麻秋、尚书左丞行军司马阳裕,前去迎接段辽。慕容恪率军在密云山中大败赵军,擒获司马阳裕,送给燕王慕容皝。慕容皝素闻阳裕有干才之名,于是命军士释放阳裕,任命为郎中令,位列上卿,又改任为大将军、左司马。
阳裕有感于燕王慕容皝的知遇之恩,于是随同慕容皝打败了东边的高句丽,消灭了北边的宇文归。其间,阳裕参赞军机,出谋划策,很受慕容皝器重。咸康七年(341),燕王慕容皝决定迁都和龙(今辽宁朝阳),阳裕规划并修建了和龙的城池,以及城中的宫殿、庙宇,构思巧妙,颇受慕容皝的赏识。阳裕虽然在慕容皝手下备受恩宠,职位在旧有的臣僚之上,但阳裕本性谦虚恭敬,他仍然像没有任官时的布衣一样。
过去,范阳人卢谌常常称赞阳裕,卢谌说:“我经历了三个朝代、看到的朝廷官员多了!忠清简毅,笃信义烈,像阳士伦这样的人太少了。”阳裕61岁逝世,燕王慕容皝对他的去世非常哀恸。
点评: 阳裕谦虚恭敬,忠清简毅,敢于作为,这是他多年自我修炼、严格要求的结果。他朴实诚挚,平易近人,对于朝内外人士,不论地位高低,能力强弱,他都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夯实了干事创业的基础,堪为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