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类茹毛饮血,生活环境恶劣,需要高热量的食物维持生命。甜的东西含糖量高、热量高,吃了还能让人感到快乐。另外,人类第一口安全、温暖的食物——母乳,就是有淡淡甜味的。因此,甜味是人类共同的喜好。
糖一般分为饴糖和蔗糖,饴糖的来源是麦芽,很早就有了。后来,蔗糖出现了,蔗糖的来源有甘蔗和甜菜。据《楚辞》记载,周代时已经有野生甘蔗,因此我国可以被认为是甘蔗种植最早的国家之一。古文中的饴、饧、糖等,都是以糯米为原料的,稀的叫饴糖类,干的叫饧、糖。据季羡林先生的考证,唐代时砂糖的制作方法从印度传入中国。唐朝之后,虽然糖还是奢侈品,但得益于流通方便,制糖工业繁荣起来。所以说,唐朝也是中国真正的“糖朝”。
今天人们把糖细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单糖,果糖也是一种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蜂蜜等食物中。果糖是甜度最高的天然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是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和木糖是多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种子、化肥、种植等农业领域中不断突破,似乎连水果都变得越来越甜了。以夏天的甜瓜为例,熊猫指南2020年最新上榜的13款甜瓜,其糖度均为11.5~16,口感从清甜到甘甜,总之是越来越甜。
面对水果的甜,许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心中难免存疑:这瓜怎么这么甜?
往水果里打“药”?不存在的。
根据权威资料以及熊猫指南实验发现,坊间流传的“给水果注射甜蜜素增甜”的做法并不靠谱。
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内存在着细胞壁,针一旦打进去就破坏了水果的细胞壁,水果的细胞液就会流出来,打进去的液体不仅不能让水果均匀地吸收,还会导致水果腐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表示:“甜蜜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油脂。即使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甜蜜素也不能进入水果内部。”
也就是说,不管是给水果注射甜蜜素,还是在表面喷甜蜜素,都是不可能让水果增甜的。
那么水果里的甜,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水果里主要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三大类糖。产生糖和决定水果含糖种类和比例的因素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功能是制造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各类有机酸等,供给植物各个生长阶段所需,比如结果期,则直接供应果实成长用。
光合作用的强弱与植物的叶子有着直接关系,而叶子的优劣又与开花结果期之前的生长状况有关。植物生长阶段高效能的叶子越多,制造养分越多,树体储存养分的效能越好,果实品质就会越高。
除了光合作用直接合成外,在水果成熟期发生的分解代谢是糖的另一个来源。由淀粉、有机酸等物质分解代谢成的糖,让水果的含糖量进一步上升。
所以,水果中的甜就是这么来的,水果之间存在的甜度差也就由此产生。
虽然人类已经经过了十几万年的进化,但嗜甜、避苦的趋向依然烙印在人类的基因中。一般来讲,消费者都会喜欢甜的水果,对甜度高的水果需求较大。
在“甜者为王”的市场需求下,种植端开始逐渐淘汰市场上不受欢迎的产品,甜度高的水果被更多地留存下来。负责果树培育和品种引进的科学家对于品种选育也进行了优化,甜度比较高的品种得到逐渐推广。近些年盛行的阳光玫瑰、红颜草莓、爱媛柑橘等都是甜度高、品质好的水果。
而科学种植管理的进步和下沉普及,也帮助农户有效保证甚至不断提高水果的甜度。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可以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农户们对光照、昼夜温差、通风、水肥管理、种植密度、果实产量等因素的科学把控,无一不在影响着最终果实的甜度。
同时,人们也会辅助以一些技术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比如经常引起争议的甜蜜素。甜蜜素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甜味剂,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对各类食品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限量都做了相关规定。只要使用得当,就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而农业上用到的、能让水果变甜的“正规甜蜜素”,常见的有多糖,以及锌、锰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甜,但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强化光合作用使水果品质大幅提高。
种植环节使用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在中间的流通销售环节还是有可能的,比如“糖精泡水果”。有些小摊小贩会把糖精水喷在杨梅、桑葚这样的水果上增甜,现场尝的话有可能比较甜,但拿回家用水一洗,就不甜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水果变得越来越甜并不是一个反常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种植的进步,消费者不必矫枉过正。现阶段中国的果蔬市场整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全民携手对不良操作零容忍,相信一定能换来更加和谐的种植消费市场。
甜度很重要,但单纯的甜往往并不受欢迎。以甜瓜为例,也要关注果肉质地(软、脆、松、紧实等)、风味(甜或带酸、浓香、醇香、清香、异香等)、含糖(甜度有梯次,不能瓜心极甜而近皮不甜,并且分布一定要均匀,不能第一口是蜜瓜,第二口就变黄瓜了)等多个维度,而且外观形状、运输便利性、易储性也是考量品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