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昏着(1)

一句承诺引发的血案。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干什么大事,宣传总是少不了的,不然谁知道你要干点啥?志同道合的同志又怎么找到你一道干?所以说宣传很重要。不过要把宣传搞好,就必须有一个能发动群众的响亮口号,而这点自古以来的起义军都有,毕竟造反是个高危行业,没有点暴利谁敢跟你干。崇祯十四年在李自成猛捶西安的时候,一个响当当的宣传标语腾空出世:“均田免粮”,不过这是正式版,流传更广的应该还是它的通俗童谣版,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句口号的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因为史料上出现了这么一句话:“复造谣词曰:‘迎闯王,不纳粮’,使儿童歌以相煽。从自成者日众。”

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这是唯物辩证法教给我们的,宣传很成功,闯王很高兴。然而自从打进了北京城就渐渐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大顺军快要揭不开锅了。从大顺军由西安到北京这一路来,我简单算了一下人数大致已经激增到了六十至八十万人了,再加上民军打仗一直有一个优良传统,带家属。所以这时在北京的大顺军民总人数使劲往少了数也得有百万,要养活这么多的人,没钱不行,没粮更不行。这下就出问题了,李自成早就向老百姓承诺了不纳粮,而且更早的时候又跟军中的兄弟们说,跟我混,有饭吃(不是没饭吃,谁跟你造反)。矛盾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严重了(天天得吃饭,粮食)。这个棘手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李自成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是裁军,先把家属找个地儿安置了,然后把能打得留下,让不能打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要么是爽约,对外发个告示,就说三年免征这话呢,其实是某天俺和老牛老刘喝高了,随便说的,您别在意,就当逗你玩,还请大爷大妈父老乡亲们该交啥还交啥。很明显上面的两招都不行,不是寒了兄弟们的心,就是得挨群众的板砖,万万不可。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李自成只得到这个理儿。所以要另想办法。

看到这有的脑瓜活的,大概就会问为什么不拿钱买粮?

问得好,不过希望你还没有忘记,李自成们为什么要革命?

李自成们革命是因为家乡遭灾了,活不下去。家乡闹灾,为什么政府不解决,很简单,没钱。为什么没钱,如果你记性够好,应该记得解释过。政府部门都没有钱,你还找李自成这帮穷兄弟要,这诚心不是恶心人家嘛。所以还得想它招。

李自成兄不愧为猛人,没想破头还真想到了,咱没钱,有人有嘛。

史上由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慈善募捐活动即将开始。

活动策划兼组织者:李自成和他的朋友们,受赠者:大顺军全体将士及其家属,捐赠人:原明朝政府在职公务员,离休人员,外戚贵族。

活动通知贴出去几个礼拜了,但除了活动策划兼组织者和受赠者兴奋地忙活外,活动的第三方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连理都没理。

要说在政府干过的人就是不一样,至少见过世面,因为这种类似的活动前明的大人们早就见识过了,且还不止一次,所以现在见新政府使了这招,也不觉得新鲜,都懒得搭理你。而曾经用过这招的人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崇祯。

崇祯十二年,有大臣上报说咱没钱了,崇祯不相信,但清理了一下思路,信了。

由于去年清兵入关逛了一圈,附近地区被破坏地很严重又加上皇太极来一次也很不容易,勤劳的皇太极先生便将所到之处的百姓财宝统统打包带走了,因而到今年你就没钱收了(人都被带到辽东了,找谁要去)。但是虽然遭了抢,日子该过还得过,银子该用还得用,不过不能再加租了,前几年征辽饷、剿饷、练饷时,广大群众大家就携手并肩找闯王,去也。这回再搞估计不用两天北京人民就率先起义了。

所以崇祯要另辟蹊径,找民要不了那就找官要。

崇祯先叫来了武清侯李国瑞,他知道这小子富得流油,也就不含糊了,直截了当。

崇祯说,咱家公司不行了,你得先捐点钱,为国分忧,不多要,白银四十万两就行。

没想到李国瑞回答的更直截了当,没钱。

崇祯怒了,知道你有,别这装穷,改明儿把钱送来,回家好好琢磨一下。

李国瑞也不敢跟皇上顶,就回家了。

第一天,照常,没事。

第二天,反常,出事。

京城里出了个爆炸性新闻,武清侯李国瑞在旧货市场搞起了大促销,标价出售的商品繁多,种类齐全,房屋,家具,餐具,厨房用品,珠宝首饰等等等等,可谓是真正履行了凡所应有,无所不由的承诺,来了个砸锅卖铁除了老婆孩子外随便看,随便买,弄得比超市还超市。

这么一弄崇祯脸上挂不住了,崇祯一听就大怒,一怒就把李国瑞送到监狱里体验生活了,还顺道剥夺了他的荣誉称号(爵位)。可能是因为李国瑞一生出来就是皇亲国戚,天天锦衣玉食,对于监狱这种恶劣环境缺乏免疫力,或者是以前太牛在外面得罪了人,反正是一进去,就没能出来,竟死在里面了。

如此一来,皇帝的亲戚集体发了怵,大家毕竟都是同病相怜(皇亲国戚,家里有钱),谁敢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李国瑞!于是皇帝的亲戚们既为给李国瑞讨个说法又为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发生在自己身上)纷纷跑去抱怨崇祯不顾恩义亲情,手段残忍,令人发指,并团结一致联合起来抵制募捐。

崇祯本人也有点后悔了,不管这么说大家都是亲戚,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搞成这样,何必呢?所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崇祯让步了。不久,崇祯加封李国瑞七岁的儿子李存善为侯,所得的这四十万两白银也悉数退还。你亲戚都没有钱,我们这些大明公司的打工仔怎么会有,各位大人们跟着一起哄,加上崇祯也有些心烦意乱,第一次崇祯募捐也就这样无疾而终。

凡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但崇祯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募捐的事绝不能再搞。

崇祯十七年正月,万不得已之时来临。

此时李自成已兵抵宣府,京师告急。而京城这边则是要兵缺兵要粮少粮。崇祯只好决定再次募捐。

干什么都要讲点技巧,哪怕是去要饭,听别人说有的乞丐每天出去乞讨的时候都事先往自己的破碗里先放上几元钱,为什么呢?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过往的行人一个假象,之前有几个善良的人从我身边走过看到可怜的我,发了善心给我捐钱了,而如果你也打着过但瞅了我一眼却没交钱,就说明……

我曾经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并以身边人为对象做过相关调查,最后经过分析与综合发现我们中国人大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见大家都这样做了自己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做相同的事。

虽然崇祯没有参加过丐帮的专业培训也没有研究过心理学但很明显他是比较了解这一点的。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并认真总结了经验后这次他先遣太监徐高去通知了一个人,因为他认为这个人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个人是周皇后之父,自己的岳父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崇祯决定把牵头倡导这份光荣的使命交给这个可以信任的人,让他作个表率。

周岳父真不愧老泰山之名,在得知好女婿的意思后,表现得像泰山一样稳定,周老丈人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崇祯同志的无理要求,并表示这事自己实在干不了(坚谢无有)。徐高也不好意思揭开皇帝他爹(岳父)假穷的面纱只好再三说明这是皇上的意思,您就为难一下自己配合一会得了。周奎却仍坚持表示自己真是没钱。这下把徐高给气哭了,您可是皇后她爹,与皇家关系最亲的人都这样,看来大明公司真要破产倒闭了(愤泣曰:‘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周奎一见把人气哭了又听徐先生打出了亲情牌,更怕得罪了崇祯一怒之下再把自己的闺女废了,于是赶忙改口答应捐献一万两。这才把徐高整回去。

徐高回去后一报告,崇祯认为有点少,便又派人找到周岳父要他出二万。周奎有些不高兴了,本来没想给的,一咬牙一跺脚狠下心说给两万,您还嫌少,这么着可不行!为了较少损失他决定找个垫背的分摊一下费用,于是他写了封密信给这个人送了去。收信人,周皇后。 lVExmoiKa3gRDiIx6s6Ll03hvcsGXnh4ctlGvruhe/1OAtWEXQ9IeFGVgnalBM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