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史可法(5)

玩命实在不是对手,再说命令是偷袭而并非杀死黄得功,既然偷袭已然成功,黄得功跑就跑了吧。因此高杰军便没有再追,回营复命去也。

等到黄得功好不容易逃回了自己的驻地仪真,摆在眼前的景象又把黄将军的愤怒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原来在黄得功土桥遇袭的同时,高杰乘机又偷袭了黄得功的大本营仪真,在这放了几把火,伤了不少人,抢了不少东西,才拍拍屁股走人了。

所以回来的黄得功看到的又是一片满目疮痍,此时黄将军心里那个悲愤已经不是用语言可形容的了。

高杰,你等着,敢黑我,老子跟你拼了!

回到仪真的黄得功越想越气,到最后终于愤怒至极,在彻底搞清了是谁下的黑手后,黄得功开始整备军队,准备与高杰决一死战。

高杰这边倒是没啥觉悟,打完埋伏,偷袭了黄得功的老巢后。高杰同志顿觉神清气爽,连招呼也没给史领导打一声拍拍屁股就回家了。因此史可法起初压根不知道这回事,但不久史可法还是知道一切,就马上把高杰叫了过来。

因为史大人了解到的不仅是高大人的所作所为还有一切的真相。

高杰同志的情报工作可以说得上做的很好,黄得功此行本来是件小事儿,但却能很快传到高杰的耳朵中,所以应该是能评上个甲等的。不过,搞情报的同志们的工作也可以给个不及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极其致命的疏漏。用句老话讲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高杰军的间谍在只搞到了黄得功秘密北上且可能要去扬州的消息,但却没有弄清黄得功一行的真正目的的情况下便把消息捅了出去。这一点在真正专业的谍报人员眼中是绝对的失误。

而正是这个失误造成了高杰的判断错误。

现在史可法让高杰过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并非责备,而是先帮高杰解开心中可能一直存在的那个疑团,黄得功北上的真正目的。

一开始史可法就明白地告诉高杰,黄得功此来确实是要到扬州,但不是来驻军而是来住店。因为黄得功真正要去的地方是高邮。

为保证不让大家听得糊涂,这件事还是从头说起比较好。

不久前,黄得功接到了一条消息,一位朋友喜获升迁。这个朋友叫黄蜚,与黄得功同姓且同为武将,加上和他关系很铁,所以从很早开始二人便以兄弟相称。哥们升官了,黄得功挺高兴的,因此高兴之余就决定送兄弟一程。

其实送人的话带一两个人也就够了,但鉴于这次黄蜚被朝廷任命的职务是登莱总兵,而登莱地区在山东,山东却又没有完全在南明的控制下。所以为避免路上遇见几个不长眼的劫道的,不至于把送人发展为送命,黄得功就决定再多带些人,于是最终决定率骑兵三百经由扬州再往高邮与黄蜚见面。

但没想到想了什么还真就来什么。走到半道真遇上了个不上道的高杰,被结结实实黑了一把,还真差点送了命。

没有送成人,反到丢了人。极为狼狈。

在史大人把所知道的一切向高杰阖盘托出后,高杰的脸上却没有流露出一丝惊慌与悔恨。

原因很简单,高杰不相信。高杰虽然是武将,但或许是长年受到精明的老婆(邢氏)的熏陶,现在也变得精明了,从来是不轻信,不盲从的。因此即使史大人说的再曲折肯定,再生动形象。如果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高杰兄还是会通通视为扯淡。

所以在史大人讲完一切后,高杰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史可法。那意思是,即便您史大人神通广大,但也不可能把一切都搞得这么清楚,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在老子没翻脸之前,您还是老实交代吧。

要说还是史大人心理素质好,理解能力强,高杰火辣辣的眼睛并没有把史可法看得发毛,相反,史大人读出了高杰眼中的意思,而且拿出了高杰当时最想要的东西,证据。

前面说过,黄得功与高杰有着很多不同点,而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黄得功是把朝廷当回事的。

遭遇突如其来的侮辱后,黄得功干的第一件事是整兵,但第二件事却不是开路,而是坐下来写折子。

在这封奏折中黄得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的叙述地明明白白呈交给了朝廷,随后得到消息的黄蜚及相关知情人士也纷纷向朝廷提交了相关证词和大量证据、证据以证明黄得功的话所言非虚。

史可法正是得到了这些所以才会对整件事了解的如此清楚。

当史大人把证物和折子都交给高杰过目时,高杰这才相信,史大人并没忽悠他。

然而现在知道这一切的真相显然还是太晚了。

因为从黄得功的奏疏上,高杰除了整件事的始末外,只看到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愤怒。

黄得功的愤怒,仪真守军的愤怒,无辜丧命的三百大兵的家属、亲人、战友的愤怒。让高杰血债血偿!

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高杰终于慌了,在众人的怒火中,高杰知道生还的机会将十分渺茫。但还好还有一个人能救他,这个人就是站在他眼前的史可法。

面对高杰的哀求,史可法没有多说什么。收下高杰做为前部总兵官还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又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这种事如果搁在一般领导身上不过是让属下继续背黑锅,自己在时不时地跑出来踩两脚。等把下面的人办了,自己主动承担个监管不力的责任也就结了。

但问题是史可法不是一般的领导,他是百年一遇的好领导,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有人说,善良即是自己在肉吃,别人在吃菜,自己没能力分别人一块,但却能不吧唧嘴。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个善良的领导则应该是,领导没惹祸,属下闯了祸,领导没能力帮兄弟一把,但却能不踩一脚。那么史督师应该就属于天字第一号好领导了。

因为史可法能在此基础上多做一件事,即跑过去对正背锅的属下说一句:有锅一起背。然后把锅毫不犹豫地同样放在他自己的身上。

东林党的领袖、官场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的人竟在这时还能保持这样的品质,在历史的长河中史可法之前看不到多少类似人,史可法之后也看不到多少类似的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只因高尚,所以铭记。大致如此吧。

一千多年前,一个猛将听说远在另一个地方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强手,而且还又帅又能打,很猛很嚣张。所以这个猛人心中就有点不爽,虽然与对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依然写信给朝廷坚决要求和他干一架,玩次命,分出个高下来。

皇帝大人收到信后也觉得不好办,于是就叫来朝中一个臣给想个辙。这个大臣果然不负众望,和了一把稀泥,一举解决了问题。而这件事此次则传为佳话。

没错,这位想找人单挑的猛将就是关羽。被挑战者就是马超。而那个堪称和了一把史上最成功稀泥的大臣则是千万群众心目中的偶像,诸葛孔明先生是也。

要论史可法要和的这场稀泥的技术难度,本人认为与诸葛亮的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和稀泥的技术含量检测报告。

有人会问:和稀泥真有那么难吗?实话告诉你,和稀泥本身其实并不难,但要和出精彩,和成艺术真的很难。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亲身参与这项传统艺术的人很多,但真正和出水平,达到和稀泥和到没有人能发现你在和,这种至高境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虽然有明一代,近三百年的岁月里,不乏天生聪颖善和稀泥的杰出艺术家,但真把和稀泥这项技术练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天衣无缝的人,在最近的这一百年中也只有一位,那就是万历年间的首辅,著名的和稀泥表演艺术家,申时行,申大人。

申时行的和稀泥艺术大约可以称得上是集大成的了,这是因为申大人擅于以事实为依据以关系为准绳并由此创造了和稀泥学的必杀攻略。

和稀泥,依据和稀泥者所处的不同身份与关系之中,大致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含相应解决攻略):

类型一:上级型。作为上级领导为加强管理,促进手下人的团结,所以和泥的活儿自然不能少干。

但一般遇到下属不和的情况,上级领导采取的和泥手段常常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看不对眼的都远远调开,让哥几个分处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一辈子也难见的地方当然更好。因为事实证明,距离不但可以产生美,还可以消除矛盾。这种方法其实也可称为隔离法,是和稀泥技巧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的使用却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拿史大人手上的这滩来说,就江北用得上这两位不对眼的,而且不巧的还是非用不可,少一个也不行。因而这招在此时就用不上了。 Oj+PkVVIFieeYbUzh3kZbHalgrRqLg0Z545vdtgmy4yDPpFBd7ex8YavJM8Qsc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