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史可法(1)

强悍的扬州人。

自打听说高杰要来了,扬州人的神经就绷紧了,且一直紧了几个月。高杰刚一到,扬州全城的人就纷纷行动起来。行商的不卖货了,种地的不管田了,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也坐不下去了,扔了书就走人,反正是扬州上下,上到八十,下到十八,只要还能动的,基本都动了。

全城的人之所以这么激动到不是赶着去出城分列道旁,手举鲜花,热烈欢迎高将军领兵进城驻扎,而是怀着另外一个相同的动机,决不能让他进城!

说来着还是由于高杰平日太不注意形象了。

要知道,我们的高将军向来习惯走一路抢一路,且长期保持着同一地区反复光临的好习惯,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高楼大厦,高将军从来是一视同仁的。正是因为业绩太突出,所以高杰人还没到南方,名声却已响彻大江南北了。

因此江南水乡各地马上达成共识,绝对不能让姓高的来抢我们。而扬州则成为这些城市中的模范带头者。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扬州全城被围,到了五月七日,城内绝粮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强悍的扬州人在巡抚黄家瑞、守道马鸣騄的带领下多次打退了高杰军队的小规模偷袭,愣是没投降。但是,虽然民团拒守城池,好歹暂时把城保住了,然而危险却仍然存在着。因为根据可靠消息,高杰已经邀请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前来一起参加围困扬州的游戏,据说三方还就此达成了入城后的具体抢劫分工,准备要好好地捞一把。

这样看来,扬州城的陷落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的一点是,高杰到扬州后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围城。高杰本想不费一兵一卒,光靠围的就把城拿下。无奈扬州居民很坚强,被围了一个多月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于是高杰火了。

六月七日,高杰正式下令攻城。

打打小股偷袭,民团还用的上,但如果真玩真的,要靠这些主要由商人、农民、读书人组成的队伍对抗四镇中战斗力最强的高杰军,那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

眼见故乡要遭抢,眼看老乡们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位扬州出生的读书人出马了。

他当着众人的面许下承诺,一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临危请命,主动担当去高杰营中当说客的这位读书人名叫郑元勋,字超宗,是南直隶歙县人。按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那么简单地派个人忽悠几句就能解决的了。可是,郑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去了。一切的一切还是因为郑先生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

首先,郑先生是个读书人没错,但并非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且据说中进士之前还曾荣获过天启年间当地的乡试的第一名(类似于今天的江苏省高考状元)。因为考得好,不久之前弘光还特地召他就任兵部职方主事。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郑先生迟早也会和四镇的同志们打交道。

虽说是国防部即将上岗的干部,但高将军明显眼界较高,如果郑先生去了没人鸟他还是不成的。这点其实不用为郑先生担心了,因为方才说过郑先生还有的那个优势就是,他与高杰是老相识了。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显示郑元勋和高杰是何时认识的、熟到什么程度。不过单从事情的结果来看,高杰还是很给郑先生面子的。

郑元勋上午一个人跑到高杰那里谈判,下午高杰就主动撤兵,后退到距扬州城五里外的地方扎营去了。

郑元勋就此完成了任务并安全地回到了城内,不过,他还带回高杰撤兵的条件,唯一的条件。

高杰与郑元勋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共识,高杰方面答应立即解围,全军后撤并不会企图再踏进扬州,而作为让步扬州方面则同意让官兵家眷安置在城内,并提供一定的军费用来慰劳军中将士,抚恤不幸被扬州民团打伤的士兵。

高杰要的也不多,扬州方面也觉得和谈条件可以接受,双方皆大欢喜。于是几天之后扬州方面按照约定暂时打开两道城门准备接收高杰军中的家属入城。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完全改变了局面,使更多无辜的人陷入了无谓的牺牲中。

事情是大致这样的,高杰的大军虽然已经撤退了,但是防守扬州的民团偶尔会发现有一些高军的士兵不知为什么竟在扬州城附近转悠,民团因此推断情形可疑,高杰军是在窥视城中布防,以期再攻。

其实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民团的人不那么敏感,之后的惨剧或许是能避免的。

高杰虽说向来好勇斗狠,但他确实是个守信的人,所以那些游荡在扬州周围的士兵决不是他派的。

这些士兵之所以会陆陆续续,三两成群地跑来,原因其实很简单,扬州带给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且不只是吸引。

扬州向来是个以繁华著称的大都市,而高杰军中的士兵则多是从较贫困的山村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觉得好奇新鲜所以特地跑来开开眼界,以便那天复员返乡后还能跟村里的人吹吹牛,想当年,我可见过大城市,扬州城那个繁华、那个气派,真是别提了。

然而民团的人似乎不太理解这种可疑的行为,于是他们用弓箭和火枪招呼了这些本来可以为扬州扬名神州的人。

扬州的民团正面对抗高杰大军是很成问题的,不过打些散兵游勇却不在话下。在城内民团的突袭之下,高军扬州游览团的士兵们很快便全体覆没了,不是被弓箭射成刺猬,就是让火枪多开了个孔,只有少数人被民团俘获押进了城里。民团获得大捷。

说到底,这只是个误会,扬州方面只要马上查清事情真相,释放俘虏,赔礼道歉,多给些抚恤金,事情会出现转机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不幸的是,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人是高杰。

据说,高杰听说此事属实后非常生气,连桌子都劈了,当众发誓要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血洗扬州城。随后,愤怒的高军士兵也很快做出了反应,对扬州附近的几个村子实施了报复性的屠杀与抢劫以发泄自己被忽悠的怨恨。

事情就此再次恶化了,听闻了城外高军的暴行,民团再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侦查是真,杀人无罪,放弃和谈,死磕到底,哪怕是玉石俱焚也认了!

而这正是一个把悲剧变为惨剧的决定。

很快,郑元勋也得知了民团突袭高杰军士兵,造成伤亡和高杰进行报复性军事行动,袭击城郊村镇的消息,而脑袋好使的他也立即察觉,高杰军在扬州城外的杀戮仅仅是一个开始,高杰的真正目标是要打入扬州,血洗全城!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到了这时候,高杰方面死了那么多的人,生了那么大的气,甭管郑先生再有多大面子也已经是兜不住的了。但好在办法还是有的,既然自己面子已经不够大了,那就去请一个更有面子的中间人来调停。

时间紧迫,郑先生因此马上开路去请这个叫做王元吉的人当中间人,因为他知道,高杰无论再怎么横也是要给此人三分薄面的。

在明代军队中最具威信的名义上要算兵部尚书,由于担任这个职务的人是大明所有军队的最高直属领导,说一不二,军队人事的安排、防区的划定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需要他老人家点完头才能办。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军队情况的不断变化,兵部尚书说的话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因为朝廷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设置了督师一职统管全国军队,统筹军事行动。不过,督师虽说是督全国的师,但还是有两大军区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一般不受别人管,它们就是自明中后期以来就存在的宣大、蓟辽两大军区,且是公认的攸关帝国存亡的紧要之地。

鉴于两大军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所以长期以来,担任两地总督的人都是在全国军队中拥有最高威望、最有军事经验的人。

而郑先生此行请来的王元吉正是前任蓟辽总督。

见到老领导级别的王元吉突然到访,高杰自然不敢怠慢,马上亲自款待。在听说王大人的来意和扬州方面有关突袭事件的解释后,高杰给出最终的答复。

“此事是扬州人先挑起来的,如果您真要掺乎那就这样约定:共同调查一番后,若是错误在我的士兵身上,我就亲手杀了他们。但倘若错在扬州人身上就请扬州巡抚斩之。”

真是你们的错,我至于大老远跑来吗。看来是真没得谈了。无可奈何的王元吉只好回到扬州把高杰的原话传给郑元勋然后走人了。

希望破灭了,王元吉走了,但是郑元勋不能走,因为他的家乡就在这,所以郑先生准备再试一次,既然不能说服高杰,那就说服老乡吧。

二十五日,扬州城,巡抚黄家瑞、道臣马鸣騄正召集民团众人一同商议守备事宜。这时,郑元勋也在场。在这里郑先生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也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次建议,即找出偷袭高杰士兵的相关责任人,送交高杰处,并赔礼道歉,请求休战。 bkrBVASBUR4I8R4RDp0tIp7aFmMDjjM+IUN3KtKklvZroIiamkI9qfjpoY/6bU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