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病害

第一节 人参、西洋参

Renshen、Xiyangshen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叶及果实入药,具有大补元气、强心救脱、益心复脉、生津安神功能。我国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也有栽培。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也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国、加拿大,1978年引入我国,以根入药,具补中益气固脱生津、安神等功效。

国内外已有记述的人参、西洋参病害40余种。在侵染性病害中,根部病害主要有锈腐病、菌核病、疫病、根腐病、黑腐病、灰霉病、细菌性烂根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为害严重的是锈腐病,各年生参根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地块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茎部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和黑斑病等。其中,立枯病主要侵染一二年生幼苗,严重时可造成参苗成片死亡;枯萎病主要侵染四至六年生参株的茎部和茎基部,严重时全茎枯死、茎基部腐烂、全株倒伏,发病率为10%~30%。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及病毒病等。其中,黑斑病发生和为害严重,发病率为50%左右,严重时可达70%~90%。果实和种子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白粉病,尤以黑斑病为害严重,常造成种子绝收。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红皮病、日灼病、冻害、烧须、生理性花叶病等,其中红皮病在一些地方发生严重。近几年,受气候的影响,冻害发生频繁,常造成人参、西洋参绝收。上述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人参、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给参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一、人参、西洋参猝倒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在近地面处幼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暗色病斑,扩展很快,发病部位收缩变软,最后植株倒伏死亡(图7-1)。若参床湿度大,在病部表面常常出现一层灰白色霉状物。

(二)病原

病原为德巴利腐霉 Pythium debaryanum Hesse,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属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体白色绵状,繁茂,菌丝较细,有分枝无隔膜,直径2~6μm。孢子囊顶生或间生,球形至近球形,或不规则裂片状,直径15~25μm。成熟后一般不脱落,有时具微小乳突,无色,表面光滑,内含物颗粒状,直径19~23μm。萌发时产生逸管,顶端膨大成泡囊,孢子囊的全部内含物通过逸管转移到泡囊内,不久,在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30~38个,泡囊破裂后,散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无色,大小4~10μm×2~5μm,侧生2根鞭毛,游动不久便休止。卵孢子球形,淡黄色,1个藏卵器内含1个卵孢子,表面光滑,直径10~22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的腐生性极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腐霉菌的存活量大。病菌一经侵入寄主,即在皮层的薄壁细胞组织中很快发展,蔓延到细胞内和细胞间,在病组织上产生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后期又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在土壤中越冬的卵孢子能存活1年以上。病菌主要通过风、雨和流水传播。腐霉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16℃。在低温、高湿、土壤通气不良、苗床植株过密的情况下,对植株生长发育不利,却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及侵染。另外,在参田透水性差、易积水的情况下,亦利于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 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

(2)加强田间管理 要求参床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土壤疏松,避免湿度过大并防止参棚漏雨。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在病区浇灌500倍硫酸铜溶液。

(3)发病期喷药 在苗床上进行叶面喷洒1:1:180波尔多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

二、人参、西洋参立枯病

(一)症状

发病部位主要在幼苗的茎基部,距土表3~6cm的干湿土交界处。发病初期,茎基部呈现黄褐色的凹陷长斑,被害组织逐渐腐烂、缢缩。严重时,病斑深入茎内,环绕整个茎基部,破坏输导组织,致使幼苗倒状、枯萎死亡(图7-2)。出土前遭受侵染,小苗不易出土,幼芽在土中即烂掉。在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成片死亡。病部及周围土壤常见有菌丝体。

(二)病原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淡灰色,后褐色。菌丝有隔,直径8~12μm,分枝呈直角,分枝处缢缩,离分枝处不远有一隔膜,以后菌丝变为淡褐色,分枝与隔膜增多。可形成形状不规则的菌核,直径1~3mm,褐色,常数个菌核以菌丝相连,菌核表面菌丝细胞较短,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该病菌不产生分生孢子。

(三)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菌核在病株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丝核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5~6cm土层内温度、湿度合适,菌丝便在土壤中迅速蔓延,从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茎为害。菌核则可借助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而传播。在东北,6月下旬是立枯病的盛发期,有时可延至7月上旬。高温干燥,土温在16℃以上,湿度在20%以下,病菌便停止活动。早春雨雪交加,冻化交替常导致立枯病大流行。黏重土壤的低洼地块是立枯病发生的危险区域,播种过密使参苗拥挤,影响空气流通,增加了参苗之间相互感染的机会。过厚的覆盖物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早春影响土壤温度的增加,造成出苗缓慢,而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

(四)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15g/m 2 ,拌入约5cm土层内进行土壤消毒。也可在早春参苗出土后,用300~500倍上述药液浇灌床面。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通气的土壤,最好是砂壤土做苗床,要做高床,以防积水,并注意雨季排水。出苗后勤松土,以提高土温,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覆盖物不宜过厚。发现病株立即拔掉。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叶面及茎基部喷洒,每7~10天喷1次。

三、人参、西洋参黑斑病

(一)症状

黑斑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花梗、果实等,但以叶片受害为主。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至黑褐色,稍有轮纹,病斑多时常导致叶片早期枯落(图7-3)。茎上病斑椭圆形,黄褐色,向上、下扩展,中间凹陷变黑,上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致使茎秆倒伏,参农俗称“疤拉杆子”(图7-4)。花梗发病后,花序枯死,果实与籽粒干瘪,果实受害时,表面产生褐色斑点,果实逐渐抽干,果实干瘪,提早脱落,俗称“吊干籽”(图7-5)。被害种子起初表面米黄色,渐次转为锈褐色。由黑斑病造成的根腐烂现象虽发生不普遍,但个别地区发病严重时,会造成减产。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链格孢 Alternaria panax Whetz.,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2~16根束生,褐色,顶端色淡,基部细胞稍大,不分枝,直或稍具一个膝状节,1~5个隔膜,大小16~64μm×3~5μm。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长椭圆形或倒棍棒形,黄褐色,有横竖隔膜,隔膜处稍有隘缩,顶部具稍短至细长的喙,色淡。该病菌主要侵染西洋参及五加科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参籽、宿根、参棚及土壤中越冬。在东北,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发展迅速。病斑上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借风雨、气流飞散,在生育期内反复地引起再侵染,直至9月上旬。降雨量和空气湿度是人参黑斑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已明确了黑斑病流行的气象指数,即7月中旬田间病情指数达到25~40,旬降雨量超过80mm,相对湿度在85%以上,平均气温15℃~25℃,病害将大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保持棚内良好的通风条件,夏季减少光照。做好秋季参园清理工作,将带菌的床面覆盖物,清除烧毁,防止再次感染。春、秋季畦面以0.3%硫酸铜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施肥时注意氮、磷、钾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比例,控制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肥的施入。

(2)选用无病种子,实行种子和参苗消毒 种子用多抗霉素200mg/kg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24小时,或按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移栽时用多抗霉素200mg/kg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浸泡参根1小时,凉干后定植。

(3)参苗出土后及时用药预防 一般用0.3%硫酸铜消毒,展叶期喷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多抗霉素100~200mg/kg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集中消毁。对严重病区可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再对健康参苗喷波尔多液1:1:120于叶面。

四、人参、西洋参锈腐病

(一)症状

锈腐病菌主要为害人参、西洋参的根,地下茎及越冬芽上也有发生。参根受害,初期在侵染点出现黄色至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锈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稍隆起,中部微陷,病健部界限分明。发病轻时,表皮完好,也不侵及参根内部组织,严重时不仅破坏表皮,且深入根内组织,病斑处积聚大量干腐状锈粉状物,停止发展后则形成愈伤的疤痕。有时病组织横向扩展绕根一周,使根的健康部分被分为上下两截。如病情继续发展并同时感染镰刀菌等,则可深入到参根的深层组织,导致软腐,使侧根甚至主根横向烂掉。一般地上部无明显症状,发病重时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不展,呈红褐色,最终可枯萎死亡。病原菌侵染芦头时,可向上、下发展,导致地下茎发病倒伏死亡;如地下茎不被侵染,则地上部叶片也不会萎蔫,但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影响展叶,叶片自边缘开始变红色或黄色。越冬芽受害后,出现黄褐色病斑,重者往往在地下腐烂而不易出苗(图7-6、图7-7)。

(二)病原

病原为4种柱孢属真菌:① 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Zinss) Scholten;② Cylindrocarpon panacis Matuo et Miyazawa;③ Cylindrocarpon obtusisporum (Cooke & Harkness) Wollenw;④ Cylindrocarpon panicicola (Zinss.) Zhao,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柱孢属真菌。4类致病锈腐菌中, 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Cylindrocarpon panacis 的致病性较强,而 Cylindrocarpon obtusisporum Cylindrocarpon panacicola 的致病性较弱。气生菌丝繁茂,初白色,后褐色。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球形,黄褐色,间生、串生或结节状。分生孢子单生或聚生,圆柱形或长柱圆形,无色透明,单胞或1~3个隔膜,少数可达4~6个,孢子正直或稍弯。锈腐病菌为弱寄生菌,虽然普遍存在于土壤中,但因其生长缓慢,不易自土壤分离,须用特殊培养基方可测定土壤含菌量,在参根病部则很易分离到病菌。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只侵染人参、西洋参。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为土壤习居菌。参根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被侵染为害。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宿根和土壤中越冬。一旦条件适宜,即可从损伤部位侵入参根,随带病的种苗、病残体、土壤、昆虫及人工操作等传播。参根内都普遍带有潜伏的锈腐病菌,带菌率是随根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参龄愈大发病愈重。当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土壤条件有利于发病时,潜伏的病菌就扩展、致病。土壤黏重、板结、积水,酸性土及土壤肥力不足会使参根生长不良,有利于锈腐病的发生。锈腐病菌的侵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自早春出苗至秋季地上部植株枯萎,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侵染及发病盛期是在土温15℃以上。锈腐病在吉林省的发病时期,一般于5月初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8~9月病害停止扩展。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选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良好的森林土或农田地栽参。栽参前要使土壤经过一年以上的熟化,精细整地做床,清除树根等杂物。改秋栽为春栽,移栽时施入鹿粪等有机土壤添加剂,对锈腐病防治效果明显。

(2)精选参苗及药剂处理 移栽参苗要严格挑选无病、无伤残的种栽,以减少侵染机会。参苗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浸根12小时,可减轻锈腐病的发生。

(3)土壤处理及清除病株 播种或移栽前用木霉制剂20~25g/m 2 进行土壤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挖掉,用生石灰对病穴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

五、人参、西洋参疫病

(一)症状

疫病菌为害人参、西洋参的叶、茎、根。叶片病斑呈水浸状,不规则,暗绿色,无明显边缘;病斑迅速扩展,整个复叶凋萎下垂(图7-8)。茎上出现暗色长条斑,很快腐烂使茎软化倒伏。根部发病处呈水浸状黄褐色软腐,内部组织呈黄褐色花纹,根皮易剥离,并附有白色菌丝粘着的土块,具特殊的腥臭味。

(二)病原

病原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 cactorum Schroet.,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菌丝体白色,绵絮状,菌丝具分枝,无色,无隔膜。孢囊梗无色,无隔膜,无分枝,宽4~5μm,其上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无色,顶端具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大小32~54μm×19~30μm,萌发后产生数个至50个左右的游动孢子,偶尔孢子囊产生芽管。游动孢子圆形,在水中易萌发。藏卵器球形,无色或淡黄色,膜薄,表面光滑,直径30~36μm。雄器多异株生,侧生。卵孢子球形,黄褐色,表面光滑,直径28~32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菌丝直接侵染参根,或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传播到地上部侵染茎叶。风雨淋溅和农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人参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土壤板结、氮肥过多等均有利于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东北参区6月开始发病,雨季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移出田外烧掉,用生石灰粉封闭病穴;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合适密度,注意松土除草;严防参棚漏雨,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双透棚栽参,床面必须覆盖落叶。

(2)雨季前喷施1次1:1:160波尔多波,以后每7~10天喷药1次,视病情速喷3~5次;也可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喷雾。

六、人参、西洋参灰霉病

(一)症状

灰霉病菌主要侵害叶片、茎部、花梗、果等人参地上部位,严重时还可侵染茎基部。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边缘开始,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病健交界明显,表面生灰色霉层(图7-9、图7-10、图7-11)。茎染病时,初期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甚至不能正常出苗(图7-12)。果实染病时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受害果实不易成熟,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图7-13)。

(二)病原

病原为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子囊菌无性型、葡萄孢属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淡白色,后灰色,可产生菌核。菌丝透明,宽度变化不大,直径5~6μm。孢子梗群生,不分枝或分枝,直立,有横隔,梗全长为315~958μm,直径为8.4~12.6μm。分生孢子丛生于孢梗或小梗顶端,倒卵形、球形或椭圆形,光滑,近无色,大小8.4~15.8μm×6.3~12.6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反复侵染发病。该病菌喜低温高湿,在寡照条件下,温度在15℃~25℃,如遇降雨,空气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棚架过低、通风性差加重病害发生。在掐花或掐果后留下伤口,受肥害、药害和日灼病发生时,寄主生长衰弱易诱发灰霉病的发生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可适当增施磷、钾肥,如喷施0.5%磷酸二氢钾,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合理选择参棚形式,降低棚内湿度。

(2)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保持参园卫生,发现病叶和病果及时清除出参园,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田间病菌的再次侵染。

(3)减少植株损伤,及时药剂保护 在人参掐花或掐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操作后可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保护。

(4)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七、人参菌核病

(一)症状

参根被害后,初期在表面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随后内部迅速腐败、软化,细胞全部被消解殆尽,只留下坏死的外表皮。表皮内外形成许多鼠粪状的菌核。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不易早期发现。后期地上部表现萎蔫,极易从土中拔出。此时,地下部早已溃烂不堪(图7-14)。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核盘菌 Sclerotinia schinseng Wang et Chen,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丝白色,绒毛状。菌核黑色,不规则形,大小不一,通常为0.6~5.5mm×1.7~15.0mm。在适宜条件下,菌核可萌发并形成子囊盘。子囊孢子单生,无色,椭圆形。有性世代在自然条件下不易产生。病原菌生长的适温为12℃~18℃,最适温度15℃。其野生寄主有洋乳和沙参等。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根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合适时,萌发出菌丝侵染参根。人参菌核病菌是低温菌,从土壤解冻到人参出苗为发病盛期。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6月以后,气温、土温上升,基本停止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低温、高湿及氮肥过多是人参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有利条件。9月中下旬,土温降到6℃~8℃,病害又有所发展。有性世代在病害流行、传播中不占重要地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高燥的地块栽参。早春注意提前松土,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且利于提高土温。

(2)出苗前用1%硫酸铜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进行床面消毒;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再用生石灰或1%~5%的石灰乳消毒病穴。

(3)发病初期用药剂灌根,可选择的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移栽前用上述药剂处理,可达到预防发病的作用。

八、人参、西洋参白粉病

(一)症状

西洋参果实受害最重。幼嫩果实染病,病斑上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后枯死脱落。绿果、红果发病后,初呈乳白色褪绿斑,表面逐渐产生白粉,先僵化后变黑枯死,不易成熟。果柄受害后,皱缩畸形,最后枯死,果实脱落。叶片受害后,先出现量淡黄色不规则斑点,后出现白粉状物,即病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多年观察未见产生闭囊壳。人参白粉病菌主要为害的部位也是果实,其次为嫩茎和叶片。症状与上相似,但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点状物,即闭囊壳。

(二)病原

西洋参白粉病病原无性时期为粉孢菌 Oidium sp.,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粉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生于叶表面菌丝上或由气孔伸出,直立、较长、不分枝、有隔、无色,大小84.8~190.5μm×8.5~12.7μm。分生孢子单生,少有2~3个串生,圆柱形或圆筒形,单胞、无色,大小31.8~53.0μm×14.8~21.2μm。始终未见有性阶段的闭囊壳。

人参白粉病病原为人参白粉菌 Erysiphe panax Bai etWang,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闭囊壳散生或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7.5μm~137.5μm。附属丝在同一闭囊壳上长短不齐,长41.3μm~195μm。子囊4~6个,多数4个,椭圆形至广卵形,大小60.8~70.3μm×35.3~74.3μm。子囊孢子4~6个,多数4个,卵形、椭圆形至广卵形,大小19.8~30.3μm×13.8~17.5μm。无性阶段分生孢子圆桶状至近柱状,大小32.5~52.5μm×12.5~17.5μm。

(三)发病规律

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8月蔓延较快,9月下旬停止发展。西洋参上发病率明显高于人参。山坡地、干旱地块发病较重,采种田发病率较高。

(四)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控制病害发生蔓延,效果显著。

九、人参、西洋参炭疽病

(一)症状

炭疽病菌主要为害人参、西洋参的茎、叶及种子。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初为暗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一般直径为2~5mm,大者可达15~20mm。病斑边缘明显,呈黄褐色或红褐色眼圈状(图7-15)。后期,病斑的中央呈黄白色,并生出一些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干燥后病斑质脆,易破裂或穿孔。病情严重时,病斑多而密集、连片,常使叶片枯萎并提早落叶。茎和花梗上病斑长圆形,边缘暗褐色。果实和种子上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明显。空气湿度大、连阴多雨,病部腐烂。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Uyeda et Takimoto,属于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黑褐色,散生或聚生,初埋生,后期突破表皮。刚毛分散在分生孢子盘中,数量很少,暗褐色,顶端色淡,正直或微弯,基部稍大,顶端较尖,有1~3个隔膜,大小32~118μm×4~8μm。分生孢子梗圆柱状,正直,单胞,无色,大小16~23μm×4~5μm。分生孢子长圆柱形,无色,单胞,正直,两端较圆或一端钝圆,内含物颗粒状,大小8~18μm×3~5μm。有时,老熟的分生孢子含有油球。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和雨传播引起侵染。在生育期内,病斑上不断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在水滴中,分生孢子很易萌发,并长出芽管和附着胞。病菌可以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但在自然条件下,以直接侵入为主。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22℃~25℃条件下,潜育期为5~6天。在东北6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盛发期。

(四)防治措施

(1)种子种苗处理 播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调节参棚光照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光照、通风环境,以降低棚内温湿度,减少发病及再侵染的机会。入冬前搞好清园,烧毁枯枝残叶。

(3)药剂防治 防寒土撤去后,用1%硫酸铜溶液进行床面消毒;人参出土后的半展叶期,用多抗霉素200mg/kg进行叶面喷雾。生长季可几种农药交替使用,间隔期为7~10天。

十、人参斑枯病

(一)症状

叶面上病斑近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中心部分颜色稍淡。后期病斑的发展常为叶脉所限。秋季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

病原为楤木壳针孢 Septoria araliae Ell.et Ev.,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聚生或散生,球形至近球形,器壁膜质褐色,大小51~70μm,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基部钝、顶端稍尖,具隔膜1~3个,略弯曲,大小15~27μm×1.5~2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斑枯病主要发生在人参生长的后期。天气干燥,气温较高有利于斑枯病的发生。老熟叶片较幼嫩叶片容易发生。在东北,通常8月叶片老熟以后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搞好清园 入冬前清理枯枝烂叶,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间隔7~10天。

十一、人参细菌性软腐病

(一)症状

软腐病菌主要为害根部。根部病斑褐色,软腐状,边缘清晰,圆形至不规则形,由小到大,数个连合,最后使整个参根软腐。用手挤压病斑,有糊状物溢出,具浓重的刺激性气味。病情严重时,整个参根组织解体,只剩下参根表皮的空壳。叶片受害,边缘变黄,并微微向上卷曲,叶片上出现棕黄色或红色斑点,呈不规则状。严重时,全叶片呈现紫红色,最后叶片萎蔫。萎蔫由可恢复性发展为不可恢复性。

(二)病原

(1) Pseudomonas caryophylli (Burkholder) Starr et Burkholder为石竹假单胞杆菌。菌体杆状,无荚膜,极生鞭毛,大小0.74~0.76μm×1.4~1.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上,菌落呈突起状,圆形,灰白色,有光泽,不透明,边缘整齐。此菌田间发病率不高,为2%~5%,严重达10%。

(2)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Dye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菌体短杆状,周生鞭毛,无芽孢,大小0.6μm×1.1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菌落,污白色,稍凸起,表面光滑。此菌分离出现率约20%。

(3)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atroseptica Dye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黑胫亚种。菌体短杆状,无荚膜,无芽孢,周生鞭毛多根。大小0.67μm×1.67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培养形状与上相似,菌落灰白色,边缘整齐。此菌分离出现率约80%。

(三)发病规律

上述病菌细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中,是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来源。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参根。当参根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菌就处于潜伏状态。当参根生长衰弱、生长条件不适时,出现虫伤、冻伤等各种伤口时,细菌侵入发病。

(四)防治措施

(1)移栽时防止参根受伤,不使用带伤口的种栽。

(2)选择高燥地块做床,防止土壤板结、积水。冬季注意防寒保护,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伤口。

(3)用农用链霉素浇灌发病中心周围参床,可减轻为害。

十二、人参、西洋参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是由北方根结线虫引起,主要为害根部,在山东西洋参产区危害较重,在东北人参和西洋参产区也均有发生。

(一)症状

根结线虫主要为害参根,幼根遭受线虫刺激使侧根和须根过度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为该病害的主要症状特征。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典型,但随着根系受害逐渐变得严重,地上部植株生长迟缓,参根水分和养分难以运输,造成植株弱小、叶片发黄、无光泽、叶缘卷曲、花果少而小等营养不良的现象。

(二)病原

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ne hapla Chitwood。参须根部膨大,根结外有明显的卵块,拨开根结后可分离到柠檬型线虫。雌虫会阴花纹有高而呈方形的背弓,尾端区有清晰的旋转纹,无明显的侧线,有时纹向阴门处弯曲。雌虫的口针向背部弯曲,口针基部球与针干结合处缢缩呈明显锯齿状。

(三)发病规律

主要以卵、幼虫和雌虫在病根、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卵囊团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强,在5~50cm土层中均可越冬。10℃以上开始生长发育,12℃以上侵染寄主,25℃~30℃生长发育最好,42℃下4小时死亡。5月初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11月中旬以后以卵、幼虫和雌虫越冬。前茬为禾本科作物的地块几乎不发病,而花生、大豆及蔬菜等作物的发病严重。另外,线虫的侵入造成伤口,有利于土壤中其他病原菌的侵入,造成复合感染使病害加重。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避免以花生等易感病的作物为前茬,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移栽前去除病弱苗,选用无根结的健康参根作种栽。

(2)化学防治 防治根结线虫的主要药剂是阿维菌素,以颗粒剂和乳油剂防治效果较好。在根结线虫为害初期施药,可用5%阿维菌素B2乳油4.5~5.5 kg/hm 2 ,或者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灌根,用量15.278~17.778 kg/hm 2

十三、人参红皮病

(一)症状

参根表皮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浅红色至棕红色斑块,发病严重时红色斑遍及整个参根,患病部位表皮粗糙,变厚变硬,刮去得病表皮后内部组织正常。参根纤维素增加,韧性差(图7-16)。

(二)病原

人参红皮病为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特定的土壤条件下,Fe 2+ 、Fe 3+ 、Al 3+ 在参根周皮木栓层上积累、固定、氧化淀积和人参生理生化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发病规律

各龄人参均可发生红皮病。低洼地,土壤板结,积水,土温低等条件有利于红皮病发生。当年开荒,当年栽参,红皮病容易发生。耕作粗放,施肥不当,整地不好,枯枝烂叶过多,腐熟不好,有利于红皮病发生。

(四)防治措施

(1)采用隔年土栽参,精细整地,提高做床质量。最好筛土,将土内的有机物质充分腐熟,借此过程促进土壤当中的二价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过程在土壤当中进行,避免栽参后再游离到参根表面进行该过程。

(2)选择高燥的地块做床,控制土壤的水分。挖好排水沟,加强松土次数,创造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环境,可减少红皮病的发生

(3)在易发生红皮病的低洼地块掺黄土,黑黄土比例最好达到4:6或5:5,可降低红皮病的发病率,减轻为害程度。

(4)施石灰增加土壤钙、镁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铁的有效性和铝的浓度,可减轻该病的发生。

十四、人参、西洋参日烧病

(一)症状

叶片受害,叶色浅绿带黄,叶缘呈黄褐色,最终呈现烧焦状,在叶柄处出现离层及早脱落,而茎秆正常无病(图7-17)。严重时,整个叶片及地上部分枯黄,干缩死亡。

(二)病原

日烧病为生理性病害。人参为喜弱光植物,光照过强时,气孔闭锁,蒸腾作用降低,叶片上温度过高,超过自身忍耐能力,叶绿素受到破坏,进而使叶肉组织失水、焦枯。阳光直射是叶烧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发病规律

参龄越小,日灼病越易发生。生育前期,叶片幼嫩,容易发生。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会加重为害程度。发生日烧病的参叶极易感染黑斑病,日烧病往往发生在参畦的池串两个边缘,尤其两侧易发病且较为严重。

(四)防治措施

(1)调节好参棚内的光照,前后檐长度要适宜,棚顶遮荫要适当,盛夏参棚受光率不宜超过25%,尤其是要减少直射光照射参床时间。

(2)炎热的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可在参棚前后挂帘遮荫或插花,透光度大的参棚要加一层帘或青蒿遮荫,避免直射光。

(3)调节土壤含水量,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干旱。

(丁万隆 李勇)

第二节 三七

Sanqi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又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百色等地区。其中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区,其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种植面积约3600hm 2 ,年产量150万kg,占全国的90%以上。但由于连年大面积单一种植,病害问题十分突出。据报道,三七的病害有20余种,主要有根腐病、黑斑病、锈病、病毒病、疫病、圆斑病等。

一、三七疫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叶缘、叶尖或叶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病健界限模糊不清,继而发展致叶片软化,后期病斑颜色变深,叶片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随后变褐软腐、凋萎下垂甚至黏附在茎秆上,严重时,地上部迅速弯曲倒伏,茎、叶枯萎死亡。根茎部受害产生黄褐色腐烂。

(二)病原

病原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rt et Cohn) Schroet,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真菌。菌丝无色透明,不分隔,具分枝。孢子囊无色,球形或卵圆形,顶端乳突明显,有短柄,常群生或单生,大小20~46μm×18~35μm。孢子囊萌发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黄褐色,表面光滑。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残留在土壤中,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三七疫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一般5月开始发病,6~8月气温高,雨后天气闷热,暴风雨频繁,天棚过密,园内湿度大时,发病较快而且严重。氮肥过量,有促进病害发生的作用。

(四)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冬季清园后用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畦面,消灭越冬病菌。

(2)增施草木灰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视苗情追施相应肥料,促进三七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雨季加强防渍排涝,经常打开园门,通风透气,调整园内湿度。

(3)发病前用1:1:2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700~1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

二、三七锈病

(一)症状

叶片背面密集似针脚一样大小的夏孢子堆,初期呈水青色小疱,叶片皱缩,叶缘稍卷,随后孢子堆变黄,破裂。病情严重的病株,叶片卷缩不展,最后变黄,枯萎脱落成光秆。11月以后,在叶背大量冬孢子堆均匀密布叶片,初期淡黄色,后变为桔黄色。锈粉不易脱落,也不散开。遇雨水后,成熟冬孢子极易发芽,侵染寄主。整个三七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感染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夏孢锈菌 Uredo panacis Syd.,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不完全锈菌目、夏孢锈菌属。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于叶面及叶背,近圆形或不定形,大小约1mm,有包膜,破裂后呈松散黄色粉末。夏孢子近球形至广卵形或梨形,大小22.5~25.0μm×20.5~22.40μm,壁厚1.8~2.2μm。孢子膜外满布刺状物,未见芽孔,通常萌发具1~2个芽管。冬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叶背,初呈淡黄色,后变桔黄色,多为近圆形,直径2.80~3.60μm。冬孢子茄瓜形或短圆柱形,一般具3个隔膜,孢子顶端钝形,柄稍窄小,由4个细胞构成,隔膜很薄,冬孢子大小49~61μm×15.5~21.5μm,胞壁光滑,浅黄色,孢柄无色,长25~35μm,柄基部稍膨大。

(三)发病规律

病菌冬孢子萌发,侵染休眠芽为翌年初发病的中心病株。风雨能帮助病菌作短距离传播。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潜伏期30~40天,发病迅速。上年度发生过锈病危害的三七园发病早,病势也较猛。

(四)防治措施

加强预防工作,及早摘除早春中心病株,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保护。栽种时应选无病种子。发病时,用500倍代森锌或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喷施,每7天1次,连续2~3次。

三、三七根腐病

(一)症状

三七根腐病症状有如下6种类型:

(1)黄腐型 最为常见,表现地上部植株矮小,叶片逐渐黄化,地下部块根初期以尖端受害居多,但可逐步扩展。受害病根呈黄色干腐,常可见黄色纤维状或破麻袋片状的残留物,病程一般较长,2~4个月。

(2)干裂型 块根表面黄褐色,纵向开裂,一般先从块根末端开始腐烂,部分维管束变褐,逐渐干腐呈空洞状。

(3)髓烂型 髓部组织先烂,干腐状,表皮相对完整,有时病部呈红褐色。

(4)湿腐型 一般地上部先受病菌为害,明显通过茎秆扩展至块根,病块根呈湿腐状。

(5)茎基干枯型 近地表茎秆干枯,病害扩展至块根致腐烂。

(6)急性青枯型 当地群众称为“绿腐”,表现为植株地上部急性萎蔫、叶片下垂,但叶色仍为绿色,发病块根上有时可见有大量的菌脓呈“滴”状渗出,用水清洗后病块根表面可呈蜂窝状。该症状一般在三年生和二年生三七上常见,一年生三七上较少,从地上部显症到全株死亡所需时间较短,一般约7天。

(二)病原

目前对三七根腐病的病原学问题尚难定论。1952年浙江省卫生局记载该病病原为蔗草镰孢菌 Fusarium scirpi ;1987年陈正李报道该病病原为一种茎线虫 Ditylenchus sp.;1991年曹福祥和戚佩坤报道病原菌是腐皮镰孢菌根生专化型 F.solani f.sp .radicicola ;1993年王淑琴等报道三七黑斑链格孢 Alternaria panax 亦能侵染三七根部,引起根腐病;1999年罗文富等报道从三七根腐病不同发病期根部分离到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 sp.、腐皮镰孢菌 F.solani 、细链格孢 A.tenuis 和小杆线虫 Rhabditis elegans ,并经活体接种证明假单胞细菌的致病性最强,腐皮镰孢和细链格孢的致病性较弱,小杆线虫无致病性,前三者混合接种的发病率高于单独接种;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2006年缪作清等报道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 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C.didynum Fusarium solani F.oxysporum Phytophthora cactorum Phoma herbarum Rhizoctonia solani 等。田间人工接种以 P.cactorum P.herbarum 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 C.destructans C.didynum 的致病力虽然较弱,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因此,认为 C.destructans C.didynum 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绝大多数标本中可以同时分离到多种微生物,表明三七根腐病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对此种复合侵染的机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发病规律

根腐病在一年生和二年生以上的三七上均能发生,但以后者发生较为严重。该病以土壤及种苗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发生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大于95%,一年中的两次发病高峰在3~4月和8~10月。连作及整地不细、土质黏重、荫棚透光率过大等都会使根腐病发生严重。三七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性病害,且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故其轮作年限以8~10年为佳。生荒地是种植三七的理想选择。

(四)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选地、整地工作 种植地最好选背风向阳、pH为5.5~7.0的土壤疏松肥沃砂壤土、排灌方便、有一定坡度、7~10年内未种过三七或新开垦的生荒地种植三七。播种前精细整地,因地作床。认真搭建好荫棚,透光率掌握在10%~15%为宜。

(2)选择健康的种子、种苗 选择无病果留种和健康种苗,在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种子种苗处理。种苗用58%瑞毒霉锰锌加70%甲基托布津,处理后播种或移栽。

(3)合理地灌水和施肥 三七园土壤含水量应经常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在75%~80%;夏秋雨水多时应注意排水,打开园门、天窗等通风排湿。施肥应注重底肥和追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复合肥,切忌过量施氮肥,并适时施用叶面肥。

(4)清洁田园 田间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彻底清除,带出七园外深埋,并对周围植株进行药剂处理。在三七整个生长期间,应不断清除杂草,对改善七园小气候。老病区应采用8年以上的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制。

四、三七黑斑病

(一)症状

三七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发病受害,但以地上部幼嫩组织或组织结构较松散的幼茎、茎顶、叶柄和花轴等部位为主,占所有发病植株的60%以上。最初呈椭圆形褐色病斑,然后病斑向纵向和横向扩展,往往造成发病部位缢缩,最终病部折断致茎枯或花苔下垂枯萎死亡,到后期在病斑上可以看到明显黑色霉层。叶片受害时,多数在叶尖、叶片边沿或中间开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水浸状褐色病斑,近而发展呈不规则形,病斑易穿孔破裂。在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病斑迅速扩大,并变为黑褐色,严重时叶片脱落。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病斑中央为褐色,病健交界处黄色,病斑易破裂。果实受害时,果实表面产生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病斑,果皮逐渐干缩而发黑,上生黑色霉状物。根部受害后呈褐色湿腐状,后逐渐腐烂(图7-18)。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链格孢 Alternaria panax Whetz.,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真菌。该病菌主要危害人参属的多种植物。在PDA培养基上,病菌生长前期为白色,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菌落变为灰黑色,培养基的背面为黑绿色。在培养基上一般难以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具隔膜,直形或曲折,呈曲膝状,大小10~55μm×3~5μm。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倒棍棒形,黄褐色,咀喙逐渐变狭,孢身具3~8个隔膜,0~4个纵隔膜,隔膜处略收缩,大小34~90μm×12~18μm,咀喙0~3个隔膜,大小4~32μm×3~5μm。

(三)发病规律

三七黑斑病的侵染源主要来自带病种子、种苗和叶、茎、果等病残体及土壤。带菌的种子、种苗是新三七园的初侵染源;残存在三七园内的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的孢子和菌丝及土壤带菌是老三七园的主要侵染来源。病菌借浇水、风雨、昆虫等传播引起多次侵染。在海拔1300~1600m地区,黑斑病发生期在三七出苗期间至展叶期(4月)至10中旬或下旬。4~5月进入雨季时越冬的病菌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通过雨水飞溅到三七幼苗的茎秆,成为发病的初侵染源,在田间形成初发病中心,在发病中心的植株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再经过风或雨水飞溅进行传播侵染,10月中下旬后病菌又进入越冬期。病菌侵染和发病的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并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发生严重。3~10月间的日平均气温均18℃~25℃,为三七黑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因而降雨情况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决定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该病在文山地区有三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7~8月、9月。高峰期雨量集中、空气相对湿度大,如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该病的暴发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严格选地使用无病种苗 三七园一般宜选用生荒地,忌连作,可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等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田间菌源数量。用代森铵1: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苗5~10分钟,可达到种苗消毒的目的。

(2)加强田间管理 勤查三七园,一旦发现病株要在发病组织未发黑之前及时清除将其集中挖坑深埋处理,并及时用药剂对发病中心进行全面处理。雨季加强园内空气流动速度,以降低园内空气相对湿度;雨季后增施磷、钾肥以提高三七植株的抗性。

(3)药剂防治 可选用10%世高20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多抗霉素100~200ppm等,以上药剂可单独使用或选择两种混合使用。进行种子或种苗处理时,要根据上述药剂适当增加稀释倍数。在三七植株的开花或幼果期时,花序或幼果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一般选用多抗霉素以免发生三七干花现象。

五、三七圆斑病

(一)症状

该病发生在三七的各个部位,叶上病斑初期水渍状,后变为褐色,圆形,直径5~20mm,随后病斑合并腐烂。叶柄和枝柄受害呈暗褐色水渍状缢缩,脱落;茎秆受害后病斑变褐折垂。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生稀疏白色霉层(图7-19)。

(二)病原

病原菌为槭菌刺孢 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菌刺孢属真菌。该菌在国内还危害植物细辛,引起细辛叶枯病。在PDA培养基上28℃培养48小时后,菌落初期无色,后变为紫红色,最后为黑色。菌丝中常产生膨大、厚壁、褐色的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短菌丝状,淡褐色,分枝,有隔膜,合轴式延伸,大小7~24μm×4~7μm。产孢细胞合生,圆桶形,孢痕平截。分生孢子单生、顶侧生,倒棍棒形,具长喙,基部平截,淡褐色,大小54~250μm×7~14μm,4~16个隔膜,隔膜处微突起。少数孢子具有一个从基部细胞侧生出的刺状附属丝,大小25~124μm×2~3μm。

(三)发病规律

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随产区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主要集中于海拔1700m以上,且发病早、持续时间长、危害重,说明圆斑病的发生与低温有关。地势低凹的三七园因空气流通不畅湿度过大,有利于圆斑病的发生。日平均温度在16℃~22℃,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三七圆斑病开始发生。持续的天数越长,圆斑病的危害越严重。当温度高于28℃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圆斑病停止发生。该病发生于雨季的7~9月,最初发生时均从田畦边开始,靠雨水飞溅传播。病情随着连续阴雨天数的延长而加重,当阴雨连续7天以上时,将造成全园三七叶片脱落。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圆斑病发生季节宜打开园门,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注意荫棚透光率在适宜三七生长的范围内。发病初期要及时清除病株,并对发病中心施药防治。雨季来到之前要及时修补过稀的荫棚,并在厢沟内铺撒覆盖物,以防止从沟内飞溅起带有病菌的水滴到三七植株上。

(2)药剂防治 可选用40%福星4000倍液+春雷霉素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50倍液等药剂,限采挖两个月前使用。

六、三七病毒病

(一)症状

三七病毒病主要为害叶片,其症状表现为多类型,主要有叶片皱缩、花叶、褪绿与黄化、白化、坏死、卷叶等。不同类型可能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有时表现为多种症状复合类型,但普遍发生的病毒病以皱缩型为主,即叶片表面凹陷或突起,叶脉扭曲,叶缘有缺刻,叶片变厚且颜色加深。

(二)病原

三七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复杂,有的症状类型又可能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从三七病毒病样品中检测到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MV)、三七Y病毒(PnVY)、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番茄花叶病毒(ToMV)、三七病毒A(PnVA)等,其中PnVY和TYLCCNV为当前云南三七产区的优势病毒。PnVY是最近报道的一种马铃薯Y病毒属新成员,目前仅在三七中被发现。PnVY的病毒粒体长度为700~900nm,可以通过摩擦接种传播,辣椒、豇豆、菜豆及黄烟是PnVY的寄主。TYLCCNV病毒粒体为20nm×30nm,可经粉虱和嫁接传播,侵染的寄主也十分广泛。

(三)发病规律

叶片褪绿黄化型、白化型、皱缩型在各三七产区均有分布,花叶型、坏死型和卷叶型仅零星发生,褪绿和泡斑复合型主要在二年生和三年生部分三七园中发现,而皱缩和叶肉坏死花叶复合型及皱缩和叶脉黄化坏死复合型仅为零星发生。各类型病毒病主要以二年七为主要显症时期,三年七次之。三七病毒病在文山中海拔地区有三个发病高峰期,即4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10月中旬。

(四)防治措施

(1)建立无病毒三七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种苗基地的病毒检测以保障使用健康的种子、种苗,从源头控制病害的发生。

(2)三七园中可悬挂蓝板、黄板或杀虫灯诱杀传毒介体蚜虫、烟粉虱等昆虫;田间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深埋或烧毁病株。

(3)药剂防治 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阿维菌素·啶虫脒微乳剂,或30%啶虫脒3000倍液防治蚜虫和烟粉虱。

(丁万隆 李勇)

第三节 大黄

Dahuang

RHEI RADIX ET RHIZOMA

大黄 Rheum spp.为蓼科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根茎部分入药,味苦、性寒。有利尿、清热、行瘀解毒的功效。大黄包括掌叶大黄 Rheum palma tum L.、唐古特大黄( R.tanguticum Maxin.et Balf.和药用大黄 R.officinale Baill.。大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大黄病害主要有叶黑粉病、斑枯病、锈病、轮纹病、霜霉病、根腐病等。

一、大黄叶黑粉病

(一)症状

大黄叶黑粉病主要发生在2年生以上大田栽培大黄上。植株发病后,全株均可表现症状。以叶、叶柄受害为重。初期叶背的叶脉变褐、变粗,隆起呈网状,山脊状,有些呈束状结节,表面粉红色、紫红色或玫瑰色。叶正面略现红粉状,淡黄色网状。严重时病部组织呈灰白色、红褐色、紫黑色坏死,有时也产生瘤状物,后期病斑破裂,病组织内散出黑粉,即病菌冬孢子。叶柄上病斑呈大小不等的瘤状,成行排列,初为紫红色后变黄褐色。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皱缩,生长停滞,提前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什瓦茨曼楔孢黑粉菌 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 Byzova,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楔孢黑粉菌属真菌。孢子团褐色至肉桂色、粉状。孢子球淡褐色、褐色、黑褐色、由2~14孢子组成,大小14.1~44.7μm×11.8~41.2μm,黑粉孢子半球形、楔形、多角形、黄褐色,直径9~16μm,表面粗糙,有小刺。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团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萌发侵染,为系统性病害。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不从病株上采种。

(2)建立无病苗圃 按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拌种;土壤用多菌灵药剂处理。

二、大黄斑枯病

(一)症状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褪绿小点,后扩大为多角形、近圆形病斑,直径为0.8~1.2cm。有些病斑边缘褐色、红褐色,较宽,中部灰白色,其上生有很多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中部淡褐色、淡黄褐色,上生粉红色、白色霉粉,粉层下有黑色小颗粒。病斑边缘很窄、隆起、褐色,略现油渍状。病斑外围有褪绿区,有些病斑之外有很宽的紫黑圈。症状变化较大。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 Septoria sp.。该菌的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黑褐色,大小188.1~349.4μm×174.9~277.7μm。分生孢子,粗绳状,线虫状,无色、直或弯曲,顶端较细,具2~5个隔膜,多为2~3个,大小61.2~134.1μm×3.53~5.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有再侵染。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和沤肥,沤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以杀死组织中的病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及10%恶醚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三、大黄根腐病

(一)症状

根茎部产生不规则形淡褐色病斑,后不断上下扩展,主根、细根上产生不规则形黑色病斑、并腐烂。基茎下部的叶柄基部亦发病变黑,病株枯黄。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多种真菌,主要有:①镰孢菌 Fusarium sp. 该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3~5隔,无色、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单瓶梗。②柱孢霉 Cylindrocarpon sp. 该菌分生孢子无色,柱状1~3隔,多为2~3隔,大小24.7~54.1μm×5.3~7.1μm,分生孢子梗无色,长短不等,大小17.6~60.0μm×1.8~2.9μm。

(三)发病规律

镰孢菌以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5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收获后认真清除田间病残组织,以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恶霉·甲霜水剂750倍液灌根,每株300mL。

四、大黄轮纹病

(一)症状

自幼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面初生褐色、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直径为1.0~1.8cm的圆形、近圆形、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墨绿色、灰黑色,中部灰绿色、灰褐色、红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生有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黄而死(图7-20、图7-21、图7-22)。

(二)病原

病原为大黄壳二孢 Ascochyta rhei Ell.et Ev.,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壳二孢属真菌。该菌分生孢子器灰黑色、近球形、扁球形,孔口明显。孢子器,大小103.0~147.8μm×94.1~134.4μm。分生孢子,圆柱状、花生状,无色,双胞,隔膜处隘缩、两端钝圆,大小9.4~20.0μm×4.7~5.9μm。内有1~2个油珠,该菌与文献记载略有不同,即此菌分生孢子隔膜处隘缩、有油珠,较宽,但长度相近。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及子芽内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借风雨传播。潮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7~9月为发病盛期,在根组织分离中经常出现该菌。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沤肥或烧毁,沤肥时应充分腐熟。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药剂。

五、大黄霜霉病

(一)症状

大黄霜霉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面产生多角形、不规则形病斑,黄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叶背产生灰紫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叶变黄干枯。

(二)病原

病原为酸模霜霉 Peronospora rumicis Corda,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该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枝或多枝,上部二叉锐角分枝3~6次。孢子囊,椭圆形、卵形、近球形,淡褐色,大小16~32μm×14~22μm。萌发时释放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气孔侵入。再侵染频繁。低温、高湿条件病害发生重。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高峰。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次。

六、大黄锈病

(一)症状

在叶片两面产生鲜黄色夏孢子堆,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隆起呈半球形,多单生,也可聚生。孢子堆周围组织褪绿呈灰色、灰绿色,多角形、不规则形枯死病斑,大小2~4mm。冬孢子堆主要生于叶背、散生,有少量聚生,隆起呈小疱、黑色,结构紧密,不易飞散,冬孢子堆周围有绿岛现象。可生于夏孢子堆周围,也可单独生于另外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孢子堆相互融合,叶片发黄、提早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掌叶大黄柄锈菌 Puccinia rhei-palmati B.Li.,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柄锈菌属真菌。该菌夏孢子椭圆形、近圆形,初无色后变淡黄色,壁上有小刺,大小21.2~27.0μm×16.5~24.7μm。冬孢子,黄褐色、褐色,双胞,多数为上部细胞大,下部细胞小,棒状,顶部圆或尖、较厚,有柄。个别为3胞,冬孢子,大小34.2~44.7μm×14.1~22.3μm,隔膜处隘缩或不隘缩,顶部厚度4.7~8.1μm;柄无色,大小18.8~24.7μm×3.5~7.1μm。

(三)发病规律

越冬后冬孢子萌发,在大黄叶面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健叶。阴雨多,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阴坡比阳坡发病重;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沤肥时要充分腐熟,以杀死病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和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视病情喷施2~3次。

(丁万隆 李勇)

第四节 山药

Shanyao

DIOSCOREAE RHIZOMA

山药即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补脾气、益肾精、健胃化痰的功效。山药分布很广,以河南新乡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故有“怀山药”之称。病害是影响山药生产的重要因素,1999年四川雅安山药炭疽病大发生,造成100hm 2 山药几乎绝收。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斑点病及灰斑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

一、山药炭疽病

(一)症状

山药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及其他部位也可以受害。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略有凹陷的褐色斑点,不断扩大成黑褐色病斑,中央色浅,有不规则的轮纹,上面着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图7-23、图7-24)。茎基部被害,出现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略向内凹陷,造成枯茎、落叶。

(二)病原

病菌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分生胞子盘,圆盘形,直径36~40μm。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棍棒形,顶端钝圆或稍尖,大小4.8~14.7μm×2.5~4.9μm,有时长达20μm。刚毛在后期形成,暗褐色,顶端色淡,偶有隔膜,大小16.3~51.6μm×3~6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圆筒形,大小12~19μm×4~6μm,内含颗粒体。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组织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是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一般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昆虫及农具携带的病菌,都可能在适宜的条件下,从山药的伤口处侵染。病害发生后,在山药组织上会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再次侵染的病原,以发病单株为中心,随风雨传播和农事操作完成再次侵染。一般于6月初田间出现零星病斑,前期病情发展缓慢,7月中旬雨季来临后进入盛发期,7~8月的降雨量是病害流行的决定因子,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没有进行支架管理的山药田,田间环境郁闭,降雨后易形成局部的高温高湿小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夏季多雨年份,适合该病害的发生为害,给山药生产带来严重减产。地上茎蔓进行支架管理的田块,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发病晚,发病轻。

(四)防治措施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和郁闭的田间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生产上应采用控制田间小气候的栽培方法,辅以药剂防治对山药炭疽病进行综合防治。

(1)栽培防治 采用支架栽培,加强通风透光,有利于雨季及时排水;山药收获后,集中清除田间病残体,消灭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 零星发病时用5%菌毒清或40%氟硅唑等交替使用,对炭疽病进行预防,如遇多雨天气,雨后应及时补防。

(3)发病前喷1:1:150的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再喷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喷2~3次。

二、山药枯萎病

(一)症状

病原菌主要侵染地面以下根茎蔓,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黑褐色梭形凹陷病斑,病斑纵向横向同时扩展,当发展至环茎黑色后,维管束变黑褐色,地上茎蔓干枯,叶片黄化、脱落,整株死亡。侵染地下块茎后,会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皮孔上的须根和块茎变褐色、干腐。

(二)病原

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山药专化型 Fusarum oxysporum f.sp. discoreae 。在PSA上培养,气生菌丝体茂盛,絮状,菌落背面淡紫色至紫色。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不分隔或有1个分隔,椭圆形,大小4.8~9.0μm×1.4~2.6μm。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或镰刀形,稍弯曲,两端尖,有足细胞,有3~5个分隔,大小24~44μm×2.6~3.2μm,分隔越多分生孢子越大。厚垣孢子,球形,有1~2个细胞,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双生。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种茎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源,土壤中越冬后病原菌在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气流传播完成初侵染。农事操作、地下害虫及线虫为害后造成的伤口,容易被侵染,携带病原菌的昆虫和线虫,也可传播病害。完成初侵染发病后,随田间灌溉、雨水流动等,进行再次侵染。土壤黏重、地势低洼积水、田间排水不畅等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出现阴雨天气时发病重。

(四)病害防控

(1)栽培防治 山药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挑选无病健康块茎留种;种植山药选择地势高燥、采光良好、透水性好的地块,与禾本科作物连作;采用开沟支架种植,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田间的通风透光和田间不积水;多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性,浅耕除草,避免伤根。

(2)药剂防治 栽种前用50%多菌灵对山药种块进行浸种保护,使用70%甲基硫菌灵在发病初期进行淋灌防治。

三、山药褐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叶柄、茎蔓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叶面病斑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不断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黄色,边缘不清。后期,病斑周缘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有时形成暗褐色的边缘。同时,在叶面长出无数白色小点,即分生孢子盘上大量聚集的分生孢子(图7-25)。严重发生时,病斑汇合,叶片穿孔枯死。叶柄及茎蔓亦受害。

(二)病原

病原为薯蓣柱盘孢 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Ito,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柱盘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叶两面生,聚生或散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直径144~480μm。分生孢子梗,长圆柱形,无色至浅色,单胞,不分枝,正直或微弯,大小17~29μm×3~3.5μm。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两端较圆或一端较尖,正直或微弯,2~3个隔膜,大小28~67μm×2~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在播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病菌就会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植株的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形成初次侵染。当病原菌侵入茎叶后,菌丝在茎叶组织中细胞间生长,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会突破茎叶的表皮,当遇到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经过1~2天的潜伏,分生孢子就可以萌发再次侵染,导致病害快速蔓延。氮肥过多时容易发病。不同山药品种对褐斑病抗性存在差异。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选地势较高,土地肥沃地块种植,要深翻地,精细整地。实行轮作,避免连作。清洁田园,扫除枯叶残叶,减少越冬菌源。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合理灌水,雨后排除田间积水。

(2)化学防治 从6月初开始,每隔7~10天1次喷洒1:1:200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发病严重时,喷洒80%代森锰锌6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山药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系和块茎。受害植株地上部叶片变小,藤蔓生长衰弱,叶色淡,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块茎受害后,山药表面暗褐色,无光泽,多数畸形,在线虫侵入点周围肿胀突起,形成直径2~7mm的虫瘿,严重时多个虫瘿愈合在一起,病块茎上生出许多须根,在须根上产生有米粒大小的根结。剖视病块茎,可见自线虫侵入点向内组织变褐色;后期表皮组织腐烂,内部组织变深褐色,由于其他微生物的侵染而导致块茎腐烂,完全失去山药的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病原

线虫属 Meloidogyne spp.的多种线虫能引起山药根结线虫病,主要有花生根结线虫 M.arenaria 、南方根结线虫 M.incognita 、爪哇根结线虫 M.javanica 和北方根结线虫 M.hapla 。根结线虫雌雄异形,其整个发育阶段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卵,肾形,乳白色;二龄幼虫线形,无色透明,头钝,尾稍尖,三龄以后的幼虫呈豆荚形,随龄期增长而渐膨大;雌成虫一般为鸭梨形,葫芦形,柠檬形等,乳白色,口针基部球向后略斜,会阴花纹圆或卵圆形,近尾尖处无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有些横纹伸至阴门角,通常头区有一个完整的环纹;雄成虫细长,灰白色,头略尖,尾钝圆,导刺带新月形。除山药外,还能为害花生、大豆、菜豆、马铃薯、番茄、芋、南瓜、棉花等多种作物。

(三)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主要通过病土、病薯、田间灌水、雨水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带病的种薯。病原线虫主要以卵和二龄幼虫在山药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二龄幼虫为侵染幼虫。越冬卵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开始孵化变成一龄幼虫,蜕皮后为二龄幼虫,以穿刺的方式侵入山药幼嫩的块茎和根尖,进行繁育,引起发病。侵染块茎的线虫在病部组织内取食发育,再经二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尾,交尾后不久雄虫死去,雌虫产卵于胶质卵囊内。卵在土壤中分期分批孵化进行再侵染。1年可发生3~5代,世代重叠。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20~40cm的土层内。土壤15℃~20℃,田间最高持水量70%左右最有利于线虫侵入。一般砂性土壤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卵囊中的卵可以继续孵化再侵染。种植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四)病害防控

(1)植物检疫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土以各种方式传播。建立无病种薯繁殖基地,做到统一繁殖、统一贮藏、统一供种。

(2)合理轮作 忌连作,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较好,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较佳。

(3)清洁田园 将病残体植株带出田外,集中晒干、烧毁或深埋,并铲除田中的杂草如苋菜等,以减少下茬线虫数量。以底肥为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合理灌水,保证山药生长过程中良好的水肥供应,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定植前淡紫拟青霉做土壤处理。

(4)精选种薯 种薯要经常更新,当年播种的种薯最好采用上一年新沟栽培收获的山药芦头,经冬季贮存后选用皮色好、质地硬、无病虫侵染的嘴子作种薯。播种前将种薯铺在草苫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以促进伤口愈合,形成愈伤组织,增强种子的抗病性和发芽势。

五、山药根腐线虫病

(一)症状

山药块茎发病初期表皮上产生少量圆形红褐色小斑点。随着线虫数量的增加,病斑数量增多,病斑面积扩大到0.2~0.4cm,病斑颜色变为浅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边缘稍凹陷。剖开表皮,病组织呈红褐色,深度0.2~0.4cm。严重时,病斑可连成大片,甚至环绕根状茎,表面有微细龟裂纹。最后,病部暗褐色、凹陷、干裂,内部病组织呈褐色干腐状,深度可达0.5~1cm。根状茎变脆,极易折断。地上部表现为叶色淡绿、植株矮小,病重时全株发黄,枯萎死亡。

(二)病原

病原为薯蓣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dioscoreae ,为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短体线虫属。病原线虫为小形肥壮圆筒状,头部粗钝,口针坚实而粗短,尾部钝圆。目前仅知薯蓣是其唯一寄主。

(三)发病规律

种薯、病残体及病田土壤是病害的侵染来源,土地是传病的主要途径。线虫在土中可存活3年以上。山药短体线虫生活史极不整齐,经常可查到各个虫态,1年发生2代,当6月上旬新块茎形成,线虫即开始侵染,随后侵染延续增长,直至收获。块茎从芦头至40cm以上处均可受害,以1~20cm处病斑较多。线虫主要分布在20cm左右的深土层内,地表30cm以下块茎少见。线虫病常与其他土传病害共生,形成复合病害而加重损失。此病不仅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种苗贮藏。

(四)病害防控

(1)农业防治 山药忌重茬,忌与甘薯、大豆、胡萝卜、地黄等轮作,应选择地势高燥、水系配套、肥沃疏松的新茬地;注重选种,选择纯正、健壮、无线虫病危害的芦头或茎段。

(2)物理防治 用52℃~55°C热水浸种薯15~20分钟,杀死种薯内的线虫。

(3)药剂防治 有线虫危害的地块,栽种时用10%噻唑膦、淡紫拟青霉做土壤处理。

(丁万隆 李勇)

第五节 川芎

Chuanxiong

CHUANXIONG RHIZOMA

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别名芎穹、胡芎、香果、西芎、小叶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根状茎。具行气活血、通经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川芎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和菌核病。

一、川芎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根部维管束褐变,根茎内部出现棕褐色病斑,随病情发展,受害面积扩大,局部呈褐色至红褐色,发干,部分变为水渍状,然后内部坏死,若遇天气潮湿多雨,常变为湿腐,根茎迅速腐烂,甚至无法从土中拔起。地上茎基部维管束褐变,后期须根溃烂、脱落,根茎朽烂或浆糊状,有特殊酸臭气。地上部症状不明显,发病初期,地上部从外围叶片开始褪色发黄,逐渐向心叶扩展,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生长减慢,叶片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枯,最后全株枯死。病株的一般生长明显迟缓,长势较弱,根较小,后期植株枯死、块茎腐烂。

(二)病原

叶华智等报道为茄腐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ollenw.,属于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纺锤形等,稍弯,多隔,无色透明,分1~3隔,大小30.8μm×5.9μm。小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卵圆形等,0~1隔。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大小12.4μm×8.4μm。培养后期厚垣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顶部或菌丝之间串生,颜色较深,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4μm。曾华兰等报道为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张玉芳等报道为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即不同地区间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丝体等在土壤和苓种上越冬。产区混合堆放的苓种平均带菌率高达33.8%。带菌土壤和苓种是主要初侵染源。春季气温回升后,苓种和土壤中的菌丝生长,产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土壤、雨水和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蔓延。发病期孢子借助土壤和雨水传播至邻近植株上。川芎根腐病流行与否及其流行程度主要决定于越冬菌源数量、降水量及外来菌源到达的时间和菌量。川芎根腐病10~11月川芎苗期开始发病,1~2月零星发生,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根茎膨大期进入发病高峰期。5月高温多雨天气进入盛发期。苓秆上部幼嫩的苓种长出的幼苗比下部老熟苓种长出的幼苗更易发病。多年连作、偏施氮肥、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四)病害防控

(1)农业防治 避免多年连作,病地实行水旱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保持田间排水通畅;苓种摊晾于通风阴凉处,减少病菌相互传染;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残株集中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

(2)苓子消毒 秋季栽种前,苓子用清水洗净后栽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栽种前结合施肥,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生长季发现病株及早防治。发病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个/升的菌悬液、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液灌窝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二、川芎白粉病

(一)症状

叶片、叶柄、茎秆和花梗均能受害。被害部位表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粉层逐渐消失,并产生黑色颗粒状物,为病菌有性阶段闭囊壳。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DC.,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真菌。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直径75~132μm。附属丝15~26根,线形,无色,宽度不一致,有时呈波纹状,顶端不规则分枝,通常无隔。闭囊壳内含4~6个子囊,子囊卵形,无色,具有明显的柄,大小51~75μm×30~36μm。子囊内含2~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18~27μm×10~14μm。

(三)发病规律

6月下旬开始至7月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先从下部叶发病,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灰白色的白粉,后逐渐向上蔓延,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使茎叶变黄枯死。除为害川芎外,还可为害防风、蛇床子等药材。

(四)防治措施

(1)冬季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清除枯枝落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适当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律1000倍液喷洒,每10天1次,连喷2~3次。

三、川芎菌核病

(一)症状

发病植株下部叶片首先枯黄,地下根茎湿烂。茎秆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以后逐渐发黑,腐烂,最后烂成一圈,地上部倒伏枯萎;在被害根系的顶端,茎秆的茎部及周围土面,可见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萌发可产生1~9个盘状的子囊盘。子囊盘初为淡黄褐色,后变褐色,其上生有多数平行排列的子囊和侧丝。子囊,棍棒形或椭圆形,无色,大小91~125μm×6~9μm。该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种子中度过不良环境,至少可以存活两年,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菌核病主要在雨水较多的5~6月发生。种用的苓子带菌及生长后期雨水多,土地沟道浅,排水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四)防治措施

(1)做好选种工作 有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根茎提早收获。剪苓子作种时,注意将基部腐烂的茎秆剔除。

(2)发病地块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可与水稻进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道沟保持沟深水爽。

(刘琨 丁万隆)

第六节 天南星

Tiannanxing

ARISAEMATIS RHIZOMA

天南星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别名掌叶半夏、虎掌南星等,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甘肃、河北等地。以块茎入药,具有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效。天南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和花叶病毒病等。

一、天南星炭疽病

(一)症状

叶片、叶柄、茎及果实均可受害。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mm,边缘暗绿色或褐色,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其上聚生或轮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叶柄、茎上病斑梭形,稍凹陷,淡褐色,密生黑色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上聚集橙红色分生孢子。浆果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陷。

(二)病原

病原为一种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聚生,突破表皮,黑色。子座发达。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中,数量较多,暗褐色,顶端色淡,多数刚直,基部稍大,2~4隔膜,大小42~11 µ m×24~6 µ m。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大小14~27 µ m×3.5~5 µ m。分生孢子,镰刀形,单胞,微弯,内含物颗粒状,大小14~24 µ m×3~4 µ 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又不断引起再侵染。主要为害成株,6月开始发生,7~8月为害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前清洁田园,烧掉地上茎叶。

(2)5月底前喷洒1次1:1:160波尔多液;发病期喷洒25%施宝克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左右1次,视病情喷1~3次。

二、天南星花叶病毒病

(一)症状

天南星花叶病毒病为全株性病害。叶部症状常表现为花叶、不规则褪绿或出现黄色条斑,同时发生叶片变形、皱缩、卷曲呈畸形,使植株生长不良,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影响块茎产量、质量。后期叶片枯死(图7-26、图7-27、图7-28)。

(二)病原

主要为芋花叶病毒( Dasheen mosaic virus ,DsMV),属马铃薯Y病毒属。DsMV病毒粒子呈弯曲线状,无包膜,长约750 nm,直径约12nm,呈螺旋对称结构。RNA总含量约为5%,含有约10 kb 的单链正义RNA基因组,RNA的5'端有一基因组连结蛋白,3' 端为 Poly(A)结构,该基因组可翻译一个约 350 kD 的多聚蛋白前体。DsMV可侵染天南星科16 属植物。

(三)发病规律

用块茎繁殖的天南星,病毒可在植株体内积累,有的能通过蚜虫传毒,田间蚜量大,为害持续时间长则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采用脱毒技术,用无病毒种源种植和繁殖,也可用无毒种子繁殖。用热处理方法结合茎尖脱毒获取无毒苗。

(2)选择抗病品种栽种,如在田间选择无病单株留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可使用病毒A、病毒必克防治病毒病;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传毒昆虫。

(王蓉 丁万隆)

第七节 天麻

Tianma

GASTRODIAE RHIZOMA

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又称定风草、赤箭、鬼督邮、神草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叶退化,在生长过程中与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 Kummer建立共生关系。天麻的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具熄风止疼作用。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天麻病害主要是天麻软腐病。

一、天麻软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天麻块茎。发病初期,天麻块茎出现黑褐色斑点,随着病情扩展,整个麻体变成黑褐色,有黏液,易黏附土粒。麻体组织变软,用手挤压,有白色菌脓流出。剖开染病天麻块茎观察,内部组织腐解,呈糊状,深褐色,具臭味。麻内组织与表皮剥离,部分内部组织中空呈洞空状。严重发病时整个天麻块茎腐烂溃解,仅留外皮残存。

(二)病原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属于欧氏杆菌属细菌。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为短杆状,周鞭,鞭毛2~6根。在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三)发病规律

麻种块茎带菌、土壤带菌及蜜环菌菌棒带菌是天麻软腐病的初侵染源。冬季11月室内人工栽培的天麻,当地温上升至5℃以上时开始发病。春季播种的天麻当月开始染病。栽培天麻加盖的覆盖物带菌及浇水带菌也是天麻染病的途径之一。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加重软腐病的发生,6~8月发病率高,速度快。天麻块茎出现伤口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精心挑选麻种及菌棒 所选取的麻种块茎表面光滑,无病斑,块茎的一端如有病斑,可将病斑切掉。天麻收获、种麻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减少伤口。蜜环菌菌棒的选择,以木质坚硬、不脱皮、无杂菌污染者为佳。

(2)土壤选择 忌连作重茬,选排水良好、无污染的风化土、腐殖土及干净的河沙地栽植,种过天麻的土壤需更换新土。覆盖物及浇水水源干净无污染。

二、天麻块茎黑腐病

(一)症状

由菌材感染天麻块茎,白色菌丝常腐生在菌材表面,呈片状分布,生长速度快。染病块茎早期出现黑斑,后期麻体腐烂,有时麻体大部分呈黑色,味苦,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

(二)病原

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属于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天麻栽培穴基质内越冬。天麻种性退化,生长势衰弱及穴内阴湿、易积水,基质通气性差病害易发生。9~10月降雨量大则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及腐殖土作栽培地;雨季开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

(2)秋季雨水大时应经常检查麻体,发现为害可考虑提前收获。

(丁万隆)

第八节 太子参

Taizishen

PSEUDOSTELLARIAE RADIX

太子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 a (Miq.) Pax,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肺燥干咳等症。主产于江苏、山东、贵州、安徽、福建等地。太子参病害有病毒病、叶斑病、根腐病、斑点病、霜霉病、猝倒病、白绢病等,以叶斑病和病毒病发病最为严重。

一、太子参叶斑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随后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黄晕,病斑上产生颗粒状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发病后期几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大斑,老病斑中央穿孔,造成整张叶片干枯,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

(二)病原

太子参叶斑病病原菌 Septoria sp.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分生孢子器,扁球形,顶端有圆孔,暗褐色,在壁内下端半圆周的范围内产生简单的、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梗上着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多胞,细长至线性(针形)。分生孢子器成熟后吸收水分把孢子和胶质从孔口排出形成孢子角。

(三)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以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从太子参叶片伤口、气孔侵入。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上旬田间达到发病高峰,连作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种参消毒 播种前将参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毁、深埋;建造良好的排水沟渠;避免太子参连作,选择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

(3)化学防治 每年在发病前,一般为3月中下旬,用1:1:150波尔多液或80%全络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预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发病初期,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或50%嘧菌酯水分散粒喷雾,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

二、太子参斑点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小叶斑,随后叶斑慢慢地扩大发展成灰白色圆形小枯斑,周围黄晕,病斑扩大后叶片长出黑色小点,并排列成轮纹状,发病后期几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大斑,老病斑中央穿孔,整张叶片干枯、腐烂,严重的整株枯死,常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导致整片区死亡,也称为太子参叶瘟病。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茎点霉属 Phoma sp.真菌。

(三)发病规律

该病害是太子参叶部的主要病害。当气温在15℃~18℃时开始发病,20℃~25℃为发病最适温度,从春到夏田间温度渐高,病害愈易流行,因此常在大田中后期发生。

(四)防治措施

(1)种参消毒 为了防止种参带菌,要求在栽种前对种参进行消毒,采用50%多菌灵500涪液浸泡种参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2)合理轮作 建立以太子参-水稻为主的耕作制度。同时要严格太子参残体的管理,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即3月中下旬,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在发病初期用10%世高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太子参病毒病

(一)症状

太子参苗期主要病害之一。早期发病轻时,叶脉变淡、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发病严重时,叶片皱缩、斑驳,叶缘卷曲。苗期发病,会造成植株矮化,顶芽坏死,叶片不易扩展,病株块根变小,块根数量减少等症状。

(二)病原

目前鉴定到的病原有4种:芜菁花叶病毒( Turnip mosaic virus ,Tu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粒体呈弯曲线状,长680~780nm,宽11~13nm,病叶细胞内有风轮状内含体;蚕豆萎蔫病毒2号( Broad bean wilt virus2 ,BBWV2),属于蚕豆病毒属,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25nm,在病叶细胞内形成晶格状内含体;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粒体为杆状;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属于黄瓜花叶病毒属,病毒粒体为正二十面体的球形,直径20~30nm。

(三)发病规律

无性繁殖的带病块根是主要初侵染来源,病毒还能通过汁液摩擦传毒或蚜虫以非持久的方式传毒,种子不传毒。太子参生育期遇到蚜虫爆发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重。发病期主要与温度有关,不同种植区发病期也有不同,在贵州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达到病害高峰期;在福建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发病,3月中旬以后达到病害高峰期。

(四)防治措施

(1)精选参种 选择产量高、抗病强的品种种植,要求种参块根肥大、均匀、芽头无损伤无病害。

(2)种植脱毒种苗 通过热处理技术脱除茎尖病毒,获得太子参脱毒苗,在无病毒苗圃中快繁后用于大田种植。

(3)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传染源;建好良好的排水、排气沟渠;避免太子参连作,选择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

(4)防治蚜虫 在太子参生长期间,使用黄板诱杀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醚菊酯悬浮剂喷雾,灭杀蚜虫,以避免虫媒传毒。

(5)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8%宁南霉素水剂均匀喷雾,隔5~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4次。

(王蓉 丁万隆)

第九节 川乌、附子

Chuanwu、Fuzi

ACONITI RADIX、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子根入药,其子根称附子。乌头主产于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等。

一、乌头霜霉病

(一)症状

带病种根翌年出苗后即表现症状。病苗直立,叶背略反卷,叶片增厚,叶色灰绿,叶背出现灰色至灰紫色霜霉状物,为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随着病情的发展,下部叶片变焦枯,并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枯死。病菌的孢子囊可借风雨传播,侵染顶部的幼嫩叶片,引起发病,使嫩叶局部褪绿变黄、发白。病变部受叶脉限制表现扭曲,组织显红色,中脉变褐,叶片背面产生灰紫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最后嫩尖部变灰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乌头霜霉 Peronospora aconiti Yu,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孢囊梗,单生或2~5根丛生,从寄主气孔伸出,无色,大小311.3~481.1μm×6.5~9.8μm,基部常稍膨大,顶端叉状分枝3~6次,末枝常呈直角,通常稍弯曲或直。孢子囊,椭圆形或卵形,近无色至淡褐色,少数具小的乳突。卵孢子生于枯死的叶片组织内,椭圆形至近圆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越冬活组织内或以卵孢子在植株病组织内越冬,病株的种根携带有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上一年栽种带菌种根,翌年春季植株出苗后即出现系统型症状。病叶背面形成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反复侵染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并不断扩大,使顶部嫩梢出现畸形褪绿的病变。随着病情发展,病株下部叶片开始变焦枯,发病严重的植株随后枯死。病株地下部产生的种根成为第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气温上升和植株叶片老化,不利于病菌孢子囊的萌发和侵染。

(四)防治措施

(1)注意清洁田园,栽种时选用无病种根。田间收获时,要将病株结的种根清理出大田,以减少初侵染来源;栽种时要选用无病株产生的种根,杜绝病株的种根用作种用。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彻底拔除病株不但减少了当年的再侵染,也减少下一年的初侵染来源,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乌头生长期间,结合田间管理注意病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进行灭害处理。

(3)药剂防治 根据历年发病情况,在田间出现病情前后应及时开展预防和防治工作。常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等药剂叶面喷雾。

二、乌头叶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先从基部叶开始发病,后逐渐蔓延到全株。叶面上病斑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稍隆起,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叶背病斑颜色较浅。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生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全株叶片焦枯而死(图7-29)。

(二)病原

病原为莱科壳针孢 Septoria lycoctoni Speg.,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58.1~94.5μm,有孔口,埋生于叶两面,正面比背面多。分生孢子,线形,无色,直或弯曲,0~3个隔膜,大小22.5~42.5μm× 1~1.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随病叶遗落在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携带病土的种根和带菌种子也是初侵染来源。病害一般于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直至收获。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在寄主细胞间隙生长,使组织遭到破坏而死亡。菌丝成熟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器,释放新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扩大蔓延。4月下旬,当平均气温17.8℃、相对湿度74%~82%时为发病高峰,6月中旬,乌头打尖后,平均气温28.8℃,相对湿度78%,最适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为第二次侵染高峰期。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水滴飞溅传播,昆虫和农事操作也能传播。乌头连作,土壤内积累大量的病菌,第二年发病早而重。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乌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施足底肥;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但要防止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防止造成田间高湿的小气候;田间发现病叶后,及时摘除病叶,并进行深埋或烧毁。

(3)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三、乌头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病株矮小,叶色变浅,底部叶片早期脱落,但植株一般不会枯死。地下部须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呈念珠状的根结,根结又上长出不定毛根,这些毛根尖端再次被线虫侵染,形成小根结,根结和细毛根上附有很多土粒,难以抖落。侧生的块根上也生有根结。

(二)病原

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为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根结线虫属。雌雄异型。成熟雌虫乳白色,鸭梨形、葫芦形或桃形。雌虫没有胞囊阶段,内寄生。卵贮存于从阴门分泌出体外的棕黄色胶质卵囊内。成熟雄虫蠕虫状,灰白色,头略尖,尾短而钝,有两根棒状交合刺。卵肾形,包于卵囊内。卵囊不规则形,附于体后,初为白色,后变为棕黄色。幼虫体线状,无色透明,吻针呈大头针状,二龄幼虫钻到根内定居后开始发育,最后发育成雌雄成虫。

(三)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以卵和幼虫在根结或遗落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在北方1年发生3代。翌年春季当平均地温达13℃时卵开始发育,在卵壳内形成1龄幼虫,在卵壳内进行第1次蜕皮后形成2龄幼虫,2龄幼虫破壳进入土壤中,在平均地温12℃以上时即侵入根内为害,形成根结。3龄幼虫可分出雌雄,第4次蜕皮后变为成虫。雌虫定居原处为害繁殖,不再移动。雄虫则离开根结到土壤中,与其他根结上的雌虫进行交配。雌虫交配后产卵,卵聚集于棕黄色的胶质卵囊内,以后随根留在土内继续孵化为害。质地疏松的土壤或砂土地发病严重,黏土地发病较轻。连作会危害加重。

(四)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 避免与根结线虫的寄主植物轮作,选择与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能降低土壤中的线虫密度。

(2)处理种根 种植时尽量剔除带有根结的种根,种前用药剂浸种根30分钟后晾干下种。

(丁万隆 李勇)

第十节 升麻

Shengma

CIMICIFUGAE RHIZOMA

升麻 Cimicifuga dahurica Maxim又名马尿杆、火筒杆,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升阳、透疹、解毒之功效,治头痛寒热、喉痛、脱肛,妇女崩漏等症。病害主要是灰斑病,局部地块发生严重,会造成一定产量损失。

升麻灰斑病

(一)症状

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mm,中心部灰白色,边缘暗褐色,两面生淡褐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病情严重时,病斑可连片,使叶片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升麻尾孢 Cercospora cimicifugae Pai et P.K.Ch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实体叶两面生,子座只是少数褐色的细胞,或者球形,直径26~42μm。分生孢子梗5~28根束生,暗榄褐色,顶端色淡而较狭,不分枝,有时呈波状,0~7个膝状节,顶端圆锥形至近截形,孢痕显著,3~9个隔膜,大小64~214μm×4~6μm。分生孢子鞭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微弯,茎部截形,顶端较尖,2~8个隔膜,大小32~125μm×2~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翌春天气转暖后,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侵染。在东北8~9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1)秋季落叶收集,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

(2)发病前喷施1:1:120的波尔多液;发病期选择喷施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2~3次,间隔期为7~10天。

(丁万隆)

第十一节 巴戟天

Bajitian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别名巴戟、鸡肠风,为茜草科巴戟天属藤本植物。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福建、云南、四川等地亦有栽培,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以根茎入药,具健脾补肾、壮阳、驱风强筋骨等功效。常见的病害有茎基腐、轮纹病及根结线虫病等。

一、巴戟天枯萎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种植二年以上的植株。初期茎基部皮层变褐,进一步扩展引起基腐和根腐,地上茎叶逐渐变黄;病根、茎的维管束变黑,后期茎基部和根的皮层与木质部剥离,地上茎叶枯萎。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霉层。

(二)病原

病原为尖孢镰刀巴戟天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morindae ,属于半知菌亚纲、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苗及土壤内越冬。翌年春季及10月下旬均可发病,直至收获期引起不同程度为害。植株长势衰弱、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诱发此病。地下害虫活动频繁可加重病害。

(四)防治措施

(1)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适期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

(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10%双效灵200倍液喷洒及灌根,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3~4次。

二、巴戟天轮纹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晕圈,扩大后呈轮纹状,叶斑上有小黑点。后期病斑中心穿孔,严重时全叶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 Ascochyt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二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近球形。分生孢子,无色,圆柱形,二端钝圆,双细胞,隔膜处无缢缩。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叶在土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害巴戟叶片。本病通常在4月初开始出现,5~6月发生较重。天气潮湿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叶,减少侵染源。搞好植株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病情。

(2)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1:1:100)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1~2次。

(丁万隆)

第十二节 牛膝

Niuxi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I.为苋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属补阴药,有补肝肾、壮腰膝功效。主产于河南新乡,河北、山西、四川等省也有引种。病害有白锈病、褐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及菟丝子为害,近年来花叶病的发生也较重。

一、牛膝白锈病

(一)症状

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发病初期在叶正面出现黄色褪绿小斑点,叶背面对应处有圆形、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白色疱状物,微隆起,为病菌的孢子堆。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物(卵孢子),孢子消失后,叶片正反面发病部位均呈黑褐色不定形角斑。若病害发生在叶柄幼芽等部位,先产生淡黄色斑点,后成白色疱斑,可导致茎秆肿大畸形。发病严重的田块所有植株均发病。

(二)病原

病原为牛膝白锈菌 Albugo achyranthis (Henn.) Miyabe和苋白锈菌 A.blitis (Biv.) Kuntze,为鞭毛菌亚门、白锈菌属真菌。牛膝白锈菌未发现卵孢子;孢子囊椭圆形至圆柱状;寄主为苋科牛膝属植物。该菌引起的白锈病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孢子堆生于表皮下,主要叶背生,白色,后期淡黄色。牛膝白锈菌孢囊堆较小,直径0.5~3.0mm。孢子囊棍棒状,单胞,无色,串生于孢囊梗顶端,大小12~34μm×9~20μm。孢囊梗棍棒形,栅栏状排列。苋白锈菌卵孢子生于病组织内,表面有纹饰,黄褐色;卵孢子网状,孢子囊球形,寄主为苋科植物,全世界均有分布。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被害组织中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以后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寄主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此外,菌丝体也可在留种株上越冬,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白锈病通常是低温高湿病害。孢子囊和卵孢子萌发适温为10℃,最低为1℃,最高为20℃。在高温(25℃以上)或干旱时,孢子囊和卵孢子不易萌发。若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有露水凝结,有利于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春、秋阴雨连绵的天气及排水不良田块,白锈病容易发生为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牛膝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和落叶等,集中深埋或烧毁,可减少菌源;合理轮作,建议与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不可与苋科植物轮作。

(2)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牛膝褐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初期叶上生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色或灰色,边缘黄色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生淡褐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呈紫褐色枯死(图7-30)。

(二)病原

病原为牛膝尾孢霉 Cercospora achyranthis H.et P.Sud.,属于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子座褐色,直径15~30μm。分生孢子梗较疏,3~9梗束生,褐色,顶端近无色,渐狭,不分枝,1~6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3~9个隔膜,大小96~220μm×3~5μm。分生孢子,鞭形,无色透明。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残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初侵染;新病斑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又引起多次再侵染,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夏末早秋雨水多、露水重容易引起病害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

(2)冬季翻耕,生长季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1次1:1:150波尔多液,以后可选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15~20天1次,视病情喷2~3次。

三、牛膝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牛膝根结线虫病在中国牛膝产区发生普遍,主要为害牛膝根部,主根和侧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多个根结相连呈节结状、鸡爪状或串珠状,使牛膝根系生长受阻,主根和侧根短而细小,失去药用价值。地上部分因发病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发病较轻的植株症状不明显,发病重的植株发育不良,表现为植株矮小、黄化。

(二)病原

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et White) Chitwood,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根结线虫属。雄虫线形,成虫有一对交合刺。雌虫3龄前为线形,3~4龄幼虫虫体变粗短呈豆荚状,成熟雌虫在根结内膨大呈梨形,大量卵粒充满整个体腔。南方根结线虫是很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

(三)发病规律

南方根结线虫以卵、幼虫及雌虫在田间病株的根结及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宜时侵染为害。可通过根部伤口侵入,也可以吻针刺伤牛膝,分泌唾液,破坏牛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而产生病变,使根部产生变形。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线虫在土壤中活动范围很小,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远距离则需借助于流水和农事活动完成。温度25℃~30℃时有利于病害发生,线虫发生代数多,侵染频繁。雨季有利于线虫的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pH4~8、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适宜线虫活动,易于发病。连作可使虫源积累,加重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发生,严禁与山药、花生等易发生线虫病的作物轮作;拔除病株,集中销毁,减少病源。

(陈炳蔚 丁万隆)

第十三节 浙贝母、平贝母

Zhebeimu、Pingbeimu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BULBUS、FRITILLARIAE USSURIENSIS BULBUS

贝母 Fritillaria spp.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鳞茎入药,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作用。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主产于浙江、江苏,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干腐病、黑斑病和软腐病等。平贝母 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 主产于我国东北,主要病害有锈病、灰霉病、菌核病、黄腐病。

一、浙贝母灰霉病

(一)症状

浙贝灰霉病俗称“早枯”“青腐塌”,是浙贝常见的病害,在浙贝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叶片上病斑淡褐色,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明显的水渍状环。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灰色的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子实体。茎部病斑灰色;花被害后干缩不易开放;幼果被害呈暗绿色干枯;果实的果皮及果翼上有深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也生有灰色霉状物。

(二)病原

病菌为椭圆葡萄孢菌 Botrytis elliptica (Berk.) Cooke,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葡萄孢属真菌。菌丝初为白色,后期为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具1~3个分隔,3~5个分枝,其顶端簇生葡萄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卵圆形或球形,单胞,大小16~32μm×15~24μm,顶端具尖突。菌丝生长后期形成菌核;菌核黑色,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0.5~1.4mm。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18℃~20℃。

(三)发病规律

以菌核和菌丝随病残组织遗落在土中越夏、越冬。越冬的菌核3~4月抽出孢子梗病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下旬较重。春季多雨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高,田间湿度大,生长嫩弱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产区药农有“地越熟,塌性越大”的经验,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轮作。一般轮作以3~4年较好。

(2)生长过程中应多施有机肥和焦泥灰等磷钾肥,少施氮肥,促使浙贝生长健壮。

(3)从3月下旬开始喷1:1:100的波尔多液,以后可选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等药剂,每10~14天1次,连续喷3~4次。

二、浙贝母干腐病

(一)症状

此病症状有两种,一是被害鳞茎呈“蜂窝状”,被害鳞片褐色皱折状;二是被害鳞茎基部青黑色。鳞片腐烂成空洞或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斑状空洞。鳞茎维管束被害,横切鳞片可见褐色小点。浙贝母干腐病在浙贝新老产区普遍发生,是影响浙贝过夏保种的一种重要病害。

(二)病原

据国内报道,贝母干腐病菌有三个种: Fusarium avenaceum Sacc., F.oxysporum F.solani ,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由于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种群复杂。尖孢镰刀菌 F.oxysporum 在PDA培养基上,小孢子数量多,长椭圆形、卵形,常呈假头状着生,大小6.5~12.0μm×2.4~3.4μm。分生孢子梗短,单瓶梗状,大孢子直或稍弯,美丽组型,中间粗,向两端均匀地逐渐变细;顶端不尖锐,略呈喙状弯曲。足细胞有不明显的足跟,2~5个横隔,以3隔居多,大小25.7~42.1μm×3.4~4.4μm。大孢子着生在单瓶梗上,厚垣孢子多,圆形或近圆形,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少数串生,直径6.8~10.3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土内越冬。除冬季外都可侵染浙贝,6~8月较重。浙贝地面套种作物不适当或起土过早,鳞茎含水量高的发病较重。大地过夏的鳞茎一般在伏季干旱的年份,土壤过于干燥时发病较重;室内贮藏的鳞茎在失水干瘪的情况下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作种子地;无病虫伤疤的种茎作种;合理套作,为大地过夏创造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

(2)土壤条件不适宜于在田间过夏的情况下,可因地制宜地采取移地窖藏或室内贮藏过夏等多种方法确保安全过夏;室内贮藏或移地过夏的鳞茎起土后应挑选分档,适当摊晾,待降低鳞茎的呼吸强度和含水量后贮藏。

(3)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6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1喷次,连续喷3~4次。

三、浙贝母黑斑病

(一)症状

黑斑病是浙贝的一种叶部病害。从叶尖开始发病,渐向叶基部蔓延,被害部病斑褐色水渍状,病部和健部有较明显的界限,接近健部有一晕圈,在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上生有淡褐色的霉状物,这就是病原菌的子实体。

(二)病原

病原为链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或弯曲,淡榄褐色至绿褐色,具隔膜,分枝或不分枝,大小5~125μm×3~6μm。分生孢子串生,形态变化大,有喙或无喙,椭圆形、倒棒形、卵形或圆筒形,淡榄褐色至深褐色,有横隔2~9个,纵隔0~6个,大小7~70μm×6~22.5μm。喙大,大小1~58.5μm×1.5~7.5μm。

(三)发病规律

该病初侵染源为病残组织或土壤中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浙江,每年3~4月,分生孢子萌发直接侵入或从植株的伤口、气孔等部位侵入寄主形成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多次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温度与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新种地及滤水性较好的砂性土地,不发病或轻发病,而连作重茬地,排水不良的黏重地和低洼地,发病或重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清除残株病叶,减少越冬菌源。

(2)合理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浙贝的抗病力;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黑斑病为害。

(3)4月上旬开始,结合防治灰霉病,喷1:1:10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选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药剂,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四、浙贝母软腐病

(一)症状

被害鳞茎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呈“豆腐渣”状或“浆糊”状软腐发臭。空气湿度降低后鳞茎干缩仅剩空壳。浙贝软腐病也是影响浙贝过夏保种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常与干腐病交替发生,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在浙江、江苏、湖南等产区均有发生。一般的发病率为1%~10%,严重时达20%以上。

(二)病原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 Erwi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 Dye.。菌落在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为灰白色,圆形,边缘整齐。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2~2.8μm×0.5~1.0μm,周生鞭毛2~8根,革兰氏染色阴性,硝酸还原强阳性。糖发酵不产气,兼性厌气,淀粉水解,对牛奶凝固。

(三)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病株在土壤、肥料及昆虫体内越冬。初侵染源病菌从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侵入,初次侵染病组织产生的病菌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多次侵染。病细菌借助雨水、昆虫传播。温度与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在浙江,在梅雨季节极易暴发软腐病。田间地势低洼积水、土壤黏重、通气条件差的情况下,由于鳞茎经常淹水缺氧,产生的伤口不易愈合,软腐病发生较重。地下害虫既是病菌携带者,病菌的传播者,又是伤口制造者,病菌良好接种者。地下害虫为害重,软腐病发生亦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做种子田,并采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中等鳞茎作种;种子地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减少鳞茎伤口。

(2)浙贝母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集中销毁,降低病菌基数。土壤条件不适宜于大地过夏的,可采取移地窖藏或室内贮藏或移地过夏,鳞茎起土后应挑选分级并摊晾,待鳞茎的呼吸强度和含水量降低后贮藏。

(3)发病初期选用20%噻森酮悬浮剂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五、平贝母锈病

(一)症状

平贝母锈病亦称黄疸病,主要侵染茎叶。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和茎下部出现黄色长圆形病斑,以后在病斑上出现金黄色锈孢子堆,破裂后有黄色粉末状锈孢子随风飞扬(图7-31、图7-32)。被害部位组织穿孔,茎叶枯黄,后期发病茎叶布满暗褐色小疱,即冬孢子堆,叶片和茎秆逐渐枯萎,提早枯死。

(二)病原

平贝母锈病病原菌为百合单胞锈菌 Uromyces lilli Fckl.,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单胞锈菌属真菌。性孢子器球形,黄褐色,位于锈子腔间。锈子腔主要生于叶背、叶柄及茎上,黄色,成熟时开裂。锈孢子近球形,黄色,有瘤,直径24~32μm。冬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单胞、褐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有小瘤,大小24~45μm×19~28μm;冬孢子柄无色,易脱落。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冬孢子萌发后侵染贝母,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形成锈孢子仍然侵染贝母,在贝母上不出现夏孢子。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雨量及土壤质地、密植程度及栽种年限等均有一定关系。吉林省5月上旬气温达15℃~18℃即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秋冬烧毁病残体,减少越冬冬孢子。

(2)栽培不宜过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3)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0%萎锈灵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丁万隆 李勇)

第十四节 丹参

Danshen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别名赤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功效。主产于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近年来各地引种广为栽培。丹参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斑枯病、褐斑病、白绢病、紫纹羽病、菌核病、细菌性叶斑病及根结线虫病等。

一、丹参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表现为地上茎基部的叶片变黄,后逐渐向上扩展,植株长势较差,形似缺肥状,严重时地上部枯死,近地面的茎基部坏死,地下部根的木质部呈黑褐色腐烂,仅残留黑褐色的坏死维管束而呈干腐状,根部横切维管束断面有明显褐色病变。通常发生于植株的主根及部分侧根,甚至在根系的一侧,而另一侧根系不表现病状,侧根先发生褐色干腐,逐渐蔓延至主根。在气候和土壤湿度适合植株生长时,病株的未受害侧根可维持上部枝叶不枯死,甚至枝叶已枯死的植株仍可长出侧芽继续生长,但一般生长明显迟缓,长势较弱,根较小(图7-33、图7-34)。

(二)病原

不同地区丹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但均为镰刀菌属真菌。叶鹏盛报道四川丹参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 Sacc.,其分生孢子以大分生孢子为主,孢子镰刀状,微弯,较短宽,3~5个隔膜,大小25~36μm×4.5~6μm,易在分生孢子座上形成蓝色粘孢团;小分生孢子数量稀少,椭圆形或近卵形,无隔或1个隔膜,大小10~18μm×3~5μm;厚壁孢子多间生,单生或2个串生于菌丝或大分生孢子内。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种根及未腐熟带菌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根毛和根部的伤口侵入植株根系引起发病。病原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随水流和地下害虫传播,进行再侵染。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9月是病害发生高峰期。高温多雨、排水不畅、土壤黏重有利于病害发生,地下害虫及线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丹参根腐病在四川、河北、安徽、山东、陕西等丹参主产区均有发生,一般重病地发病率可达50%以上,为害后对产量影响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无病地种植,病地实行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防止田间积水;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并用恶霉灵或木霉制剂等处理病穴土壤和邻近植株。

(2)种根消毒 栽种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3~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整地前,育苗地和栽培地每亩撒施1~1.5kg哈茨木霉菌;发病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个/L的菌悬液、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灌窝,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二、丹参叶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初期叶面生褐色、圆形小斑;后病斑不断扩大,中央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地上部植株死亡(图7-35)。

(二)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 Septoria sp.。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87~155.5μm×25~56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大小35~44μm×2~3μm,有0~7个隔膜(多数3个)。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随风雨传播,经孔口或伤口侵入造成再侵染,扩大为害。叶枯病的潜伏期5~12天,在整个生育期,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不断造成多次侵染,继续扩大为害。叶枯病为害时间较长,在丹参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该病在多雨季节、田间湿度大时普遍发生并逐渐加重,植株茂密、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控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及时清洁田园,收获后将病残体集中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

(2)药剂防治 栽种前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发病初期选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30%恶霉灵1500倍液喷,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三、丹参白绢病

(一)症状

丹参感病后从近地面的根茎处开始发病,逐渐向地上部和地下部蔓延。病部皮层呈水渍状变褐坏死,最后腐烂,其上出现一层白色绢丝状菌丝层,呈放射状蔓延,常蔓延至病部附近土面上;发病中后期,在白色菌丝层中形成黄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全株死亡(图7-36)。

(二)病原

病原菌是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小核菌属。病原菌菌丝体白色丝绢状,菌核球形,初为白色,逐渐加深呈茶褐色,油菜籽粒大小。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易产生担子,寄主范围很广,能寄生包括丹参在内的200多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丹参白绢病为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菌丝体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侵染植株引起发病。连续干旱后遇雨可促进菌核萌发,增加对寄主侵染的机会。病株和土表的菌丝体可以通过主动生长侵染邻近植株。菌核形成后,不经过休眠就可萌发进行再侵染。菌核在高温高湿下很易萌发,菌核随土壤水流和耕作在田间近距离扩展蔓延。丹参整个生长季节均有白绢病发生,6~9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田间湿度大、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重,酸性砂质土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丹参白绢病在我国丹参产地均有发生,严重发生年份造成丹参产量大幅度下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无病地种植,病地实行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防止田间积水;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井冈霉素或木霉制剂等处理病穴土壤和邻近植株。

(2)种子和种根消毒 播种前,选择新鲜、饱满、成熟度一致的无病种子在25℃~30℃温水中浸种24小时,然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6小时。种根栽种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3~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整地前,育苗地和栽培地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粉锈宁2000倍液等药液浇灌病株茎基部,7~10天1次,连续灌2次。

四、丹参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丹参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引起,为害丹参根系,是丹参的重要病害之一。丹参根结线虫病在四川、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丹参主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丹参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可达30%以上,造成严重的损失(图7-37)。

(二)病原

对于丹参根结线虫病的病原菌,不同地区间线虫种类存在差异。傅俊范报道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和花生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arenaria ,属于侧尾腺口纲、垫刃目、根结科、根结线虫属;叶华智等报道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et White) Chitwood;周绪朋等报道陕西山阳丹参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李英梅等报道陕西商洛为害丹参的根结线虫有4种,分别为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丹参被线虫寄生后,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主根不能正常膨大,根系功能受到破坏,植株地上部发育不良,株形矮小,叶片变黄。

(三)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以虫体和卵在病根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地温回升后,越冬幼虫和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从幼嫩根尖侵入寄主根组织,并在寄主根的中柱与皮层中定殖,吸取营养。在线虫寄生的过程中,由于口针不断穿刺细胞壁,并分泌唾液刺激寄主皮层薄壁细胞过度增长和增大,形成明显的根结。线虫可随水流、种苗、土壤和耕作传播。根结线虫耐低温能力较强,耐高温能力差。根结线虫好气,地势高燥、结构疏松的中性沙质壤土有利于发病,土壤含水量20%以下或90%以上不利于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四)病害防控

(1)农业防治 培育无病苗;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与科学施肥。

(2)物理防治 夏季深翻,灌大水后盖地膜密封,阳光照射20天左右,利用高温高湿杀死线虫。

(3)化学防治 丹参播种或移栽前15天,每亩用10%福气多颗粒剂2kg加细土50kg混匀撒施,深翻25cm进行土壤处理。

五、丹参菟丝子

(一)症状

菟丝子生活力强,蔓延迅速,无根藤以吸盘缠绕丹参植株,依靠吸收丹参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布满成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使根部减产(图7-38)。

(二)病原

病原为中国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b.,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蔓茎丝状,黄色至枯黄色,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花小、黄白色,无柄,成伞形花序;花冠钟形,5裂,呈杯状;雄蕊5枚,花药长卵形,与花丝等长;雌蕊长约子房之半。蒴果黄褐色,扁球形,表面粗糙;种子少,淡褐色,表面粗糙,只有胚而无子叶和胚根。

(三)发病规律

菟丝子幼茎缠绕丹参后,不断地产生分枝向周围植株蔓延,严重时把整片丹参全部罩住,造成叶片枯黄或枯死。土壤比较湿润、耕作粗放、杂草较多的地块易发生。7~8月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结合深翻土地,将菟丝子种子深埋,或实行水旱轮作;发现菟丝子为害及早清除,防止扩展和产生种子。

(2)撒施生物制剂“鲁保1号”粉每公顷30~40kg或喷洒菌液3~5kg。

(李勇 丁万隆)

第十五节 玄参

Xuanshen

SCROPHULARIAE RADIX

玄参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别名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滋阴降火、解热毒消肿之功效。玄参主产于浙江,山东、湖北、江西、陕西、贵州、吉林、辽宁等地也有栽培和野生。玄参生产常发叶枯病、叶斑病、白绢病等病害。

一、玄参叶枯病

(一)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罹病初期,叶面出现紫褐色呈凹陷的病斑,其中心有白色或灰白色小点,直径1~5mm。随病情不断发展,形成灰白色大型病斑,呈多角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有时被叶脉分割成网状,边缘稍隆起,紫褐色;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大小一般直径为0.5~2cm。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呈黑色干枯卷缩,最后全叶枯死。病叶自植株下部向上发展,最后整株呈黑褐色枯死,农民称之为“铁焦叶”。

(二)病原

病菌为玄参壳针孢菌 Septoria scrophulariae Peck.,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深褐色,直径80~128 µ m,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散生或聚生,后期突出表皮顶端孔口外露;内部的大量分生孢子形成后,遇水从孔口快速释放出来。病菌分生孢子针形,无色透明,微弯,基部倒圆锥形,顶端略尖,2~4个隔膜,大小26~49μm×3~3.5 µ 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具有61.5%~75%的发芽率。发生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25℃经6小时,分生孢子就发芽侵入玄参。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于4月中旬开始发病,6~8月为害严重,一直延续至10月。高温多湿有利发病,发病轻重还与土质、施肥情况、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管理及时、肥力足,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反之则重。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减少越冬菌源;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忌与易感病的玄参科药材轮种,或选用新开垦地块栽培。

(2)选用无病种芽,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10分钟,晾干后栽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叶枯病发生。

(3)经常发病的种植地块,从5月中旬开始,喷洒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1次,连续喷4~5次;发病初期喷施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15天1次,视病情喷2~3次。

二、玄参斑点病

(一)症状

叶面病斑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具轮纹,但轮纹不明显,直径3~6mm,病斑紫褐色,边缘色泽稍淡,病斑上生有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39)。

(二)病原

病原为玄参叶点霉 Phyllosticta scrophulariae Sacc.,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散生,近球形、扁球形,器壁褐色,膜质,孔口较小,成熟后突破表皮而喙口外露,直径80~107 µ m。器孢子圆柱形,无色透明,单胞,两端较圆,大小5~7 µ m×2.5~3 µ 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4月中旬开始发病,生长期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密植、管理条件粗放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

(2)选用健壮无病种芽(芽头),用50%代森锰锌倍液浸种10分钟,晾后下种。

(3)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每隔7~14天1次,连续喷3~4次。

三、玄参轮纹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玄参的叶片。叶正面病斑近圆形,具轮纹,直径可达1cm,褐色,边缘稍不规则,紫褐色,后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40)。

(二)病原

病菌为玄参壳二孢菌 Ascochyta scrophulariae Kab.et Bub.,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二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褐色,膜质,孔口较小,直径102~196 µ m;散生,突破表皮外露(病斑上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圆柱形,无色透明,双胞,中部1个隔膜,隔膜处无缢缩,两端较圆,大小8~12 µ m×3~4 µ 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病株根芽也可带菌。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产生分生孢子释放出来,借风雨传播,在寄主叶片上萌发引起初次侵染。病斑很快又产生新的子实体,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扩大为害。每年7~8月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合理轮作,冬季翻耕土壤,生长季节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配方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2)5月中旬开始喷1次1:1:100波尔多液,10~15天后再喷1次,以后每10天选喷一次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

四、玄参白绢病

(一)症状

白绢病在玄参上为害亦很严重。受害植株根及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及附近土面长有白色绢状菌丝体,并结生很多油菜籽状的菌核。地上部植株萎蔫枯死。

(二)病原

病菌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属真菌。菌核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3mm,初白色,后变黄褐色。菌体白色,疏松或集结成线状,紧贴于基物上。有性世代为 Corticium rolfsii (Sacc.) Curzi.。病菌寄主范围甚广,玄参是其重要的寄主之一。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能在病根芽头上存活。菌核随病土、水流、耕作传播。菌丝沿地下土壤裂缝或地面生长蔓延,为害相邻的植株引起发病。在高温季节,植株生长在郁闭、潮湿及疏松砂壤土中最有利于发病。在浙江、江苏4月开始发病,夏季最严重,一直延续到9月。在四川5~9月为病害主要发生时期。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无病田块种植。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选用无病种芽繁殖。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病穴撒施生石灰。多雨潮湿地应高畦,合理密植以保持株间通风降湿。

(3)用哈茨木霉制成木霉麸皮生物制剂,在玄参栽种、育苗阶段施入土壤,可以有效防治白绢病。

(李勇 丁万隆)

第十六节 半夏

Banxia

PINELLIAE RHIZOMA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三叶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主产于四川、甘肃、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半夏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萎蔫病、壳二孢灰斑病、链格孢黑斑病。

一、半夏灰斑病

(一)症状

叶面初生淡绿色小点,后扩展成5~10mm的圆形、近圆形、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隆起、较宽。中部灰白色、淡灰褐色,很薄,上生很多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易破裂,形成穿孔。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 Ascochyta sp.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褐色,球形、近球形,孔口明显,壁薄,大小89.6~161.2μm×80.6~152.3μm。分生孢子,无色,双胞,长椭圆形,短杆状,隔膜不明显,大小4.7~9.4μm×1.8~2.4μm。另外,还有一种菌其分生孢子器黄褐色,孔口明显,色深,大小40.3~103.0μm×40.3~94.1μm。分生孢子,双胞,淡褐色,隔膜明显,隔膜处隘缩明显,较宽,大小5.9~8.2μm×24~4.1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借风雨传播,有再侵染。6~7月为发病盛期。灌水过多,降雨多、湿度大,发病重,播种密度大、郁闭、通风不良,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时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以利通风透光;施足底肥、合理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0%恶醚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先用药剂封锁发病中心,再全面喷药。

二、半夏萎蔫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球茎。植株发病后,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蔫、枯死。球茎干腐、粉质,自顶部向内扩展变灰白色粉质状。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 Fusarium sp.真菌。该菌菌丝无色有隔,粗1.18~3.55μm;小型分生孢子多,单胞,椭圆形、近圆形,大小5.88~9.41μm×2.35~4.12μm。大型分生孢子,直或弯月形,两端渐细,具2~4隔膜,多为3隔膜,大小24.7~36.46μm× 3.53~5.29μm。单瓶梗,大小16.46~27.0μm×2.32~2.9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侵入寄主侵染为害。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实行5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消毒;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乙酸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灌根部,用药液75kg/667m 2

三、半夏黑斑病

(一)症状

叶面初生褪绿小点,扩大后呈椭圆形、近圆形病斑,直径多为1~1.2cm,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略现同心轮纹,上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图7-41)。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Alternaria sp.真菌。分生孢子,淡褐色,倒棍棒形,多为中上部较宽,下部渐细,喙较长,具3~9个横隔膜,多为5~7个,纵、斜隔膜极少。孢身49.27~94.06μm×8.96~15.68μm,喙长40.3~94.06μm×1.34~1.79μm,最长达125.4μm。分生孢子,梗粗短,淡褐色,较直,具1~2个隔膜,大小23.52~41.16μm×7.06~8.23μm,顶端产孢痕明显。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萌发直接侵入或从植株伤口、气孔等部位侵入寄主形成初次侵染。初次侵染形成的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病害的发展与湿度关系密切,植株长势差病害发生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时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销毁;施足底肥,平衡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

四、半夏病毒病

(一)症状

症状类型多,叶片出现花叶,皱缩,畸形,致全株矮缩;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黄色条斑及明脉等,有些植株为有隐症现象(图7-42、图7-43)。

(二)病原

此病由多种病毒引起。

(1)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粒体状,直径30nm,稀释终点10 -4 ;致死温度70℃,20℃下体外存活期3~6天,有CMV-Y、CMV-S和CMV-Q等株系。可汁液传播,桃蚜、甜菜蚜等传播,也可经鳞茎传播,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45科124种植物,很多蔬菜、花卉都是其寄主。

(2)蚕豆萎蔫病毒( Broad bean wilt virus ,BBWV)。病毒粒体球状,直径26nm,致死温度58℃,稀释终点10 -5 ~10 -4 ,体外存活期25℃下2~3天。桃蚜等蚜传播,汁液可传播。寄主范围广泛,侵染19科126种双子叶植物。

(3)芋花叶病毒( Dasheea mosaic virus ,DMV)。病毒粒体线状,大于60nm。蚜虫传播,球茎可带毒传播。

(三)发病规律

带毒球茎是病害重要初侵染来源,其他寄主也是初侵染来源。经蚜虫和汁液传播。所以,田间蚜虫多,农事操作频繁,有利于病害传播。

(四)防治措施

(1)培育无毒种苗建立无病基地 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培养无毒苗或以种子繁殖,获得无毒苗;在高海拔地区建立无病种子基地,以供应大田生产。

(2)治虫防病 蚜虫发生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1%啶虫眯2500倍液、40%氰戊菊脂乳油6000倍液及25%阿克泰乳油5000倍液。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0%混脂酸水乳剂100倍液及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王蓉 丁万隆)

第十七节 龙胆

Longdan

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

龙胆 Gentiana scabra Bunge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龙须草、山龙胆、观音草、草龙胆等;以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清肝火,除湿热,健胃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龙胆斑枯病逐年加重并造成毁灭性损失。据对辽宁清原、新宾、桓仁及吉林通化等主产区发病调查,每年8月中旬龙胆草病田率达100%,严重田块植株因病全部枯死,减产高达30%~50%。

龙胆草斑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龙胆草叶片,未发现为害其他部位。发病初期病斑周围出现蓝黑色的晕圈,以后病斑不断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型,中间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两面均生有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常相互汇合,导致龙胆草整个叶片枯死(图7-44、图7-45、图7-46)。

(二)病原

病原为龙胆壳针孢 Septoria gentianae Thume,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菌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聚生于病斑两面,球型或梨型,褐色,直径60~80μm,由双层壁组成,壁厚4.5μm,外层壁由多角形细胞组成,内层壁由菌丝和球形分生孢子梗组成,喙突出于叶片表面,内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针型,无色透明,大小15~35μm×2~3μm,稍弯曲,0~7个隔膜。该菌在培养基上培养不易产生菌丝,极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pH为4~6,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是没有光照分生孢子不易产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0℃~25℃,致死温度为50℃。

(三)发病规律

龙胆草斑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龙胆草出土展叶后,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传播发病。越冬病残体和带病种苗是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在东北地区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由于降雨量加大,温度较高,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为病害高峰期。9月初开始,温度开始下降,降雨量减少,病害流行速度较慢。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传染。高温、高湿、全光栽培有利病害流行。年生越高发病越重。病害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苗。

(四)防治措施

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应加强种苗消毒和栽培管理为主,在关键期根据田间发病程度和天气状况,及时、细致用药才能控制病害流行。

(1)种苗消毒 播栽前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对种苗进行药剂浸种30分钟,防止种苗带菌传病。

(2)遮阴栽培技术 由于光照有利龙胆草斑枯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龙胆草床面两侧种2行高秆作物(玉米和月见草等)进行遮阴栽培可减缓发病。开花前结合药剂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高效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

(3)作业道覆盖 越冬前用松针或稻秆覆盖作业道,既可防冻又可降低生长前期地表病原菌因雨滴飞溅造成初侵染。

(4)药剂防治 生长期结合发病情况选用内吸治疗和悬浮性能好且高效、低毒杀菌剂62.25%仙生600倍液或80%大生6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

(董佳莉 丁万隆)

第十八节 玉竹

Yuzhu

POLYGONATIODORATIRHIZOMA

玉竹 Polygonatum ordoratum (Mill.)Druce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养阴燥湿、生津止咳功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玉竹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紫轮病、锈病和灰霉病。

一、玉竹根腐病

(一)症状

地下根状茎初为淡褐色圆形病斑,后病部腐烂,组织离散、下陷,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0mm,重者病斑连成大块,影响玉竹产量和品质。

(二)病原

病原为茄镰孢根生专化型 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f.sp. radicicola (Wr.) Snyd.et Hans.,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孢属真菌。在PSA培养基上菌丛白色至淡紫色,培养基反面紫色,絮状,较茂盛。小型分生孢子很多,生于单生的小瓶梗上,无色单胞,卵圆形至纺锤形,大小6~15μm×2~4μm;大型分生孢子产生于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产孢细胞瓶梗型,大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稍弯曲,顶细胞稍尖,足细胞较钝,3~5个隔膜,一般3个分隔的大小20~35μm×2.6~4.7μm,占绝大多数;5个分隔的大小24~31μm×3.1~4.4μm,很少。厚壁孢子产生很多,单生或2~3个串生,球形,淡黄色,大小6~11μm×6~9μm。

(三)发病规律

以种子、种苗、病土及病残体带菌越冬,田间遇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尤其是二年生玉竹移栽后,浇水不匀或不及时,根部干瘪发软,土壤水分饱和,根毛易窒息死亡,病菌侵入易发病。3月出苗期就有发生,4~5月气温升高、干燥,病害停滞,6~9月高温多雨,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还与运输苗木过程中失水过多或受热有关。田间土质过黏,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根组织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生产上偏施氮肥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实行5年以上轮作,一般玉竹连作不宜超过3年。

(2)抓好玉竹园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3)发病初期用1:2:250~300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浇灌根部。

二、玉竹曲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地下根状茎上病斑近圆形,褐色,后发展为不规则形,病部发软腐烂,长出病原菌的黑色霉点状的子实体,但腐烂扩展较慢,地上部茎叶不死亡。采收后,用刀挖出病部或切去腐烂茎段,仍可入药。

(二)病原

病原为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在查彼克培养基上菌丛白色,在PDA上菌丛白色至淡黄色,疏松,气生菌丝白色,上生许多针头形黑霉状分生孢子头,黑色球状;分生孢子梗壁光滑无色,有的顶部浅褐色,基部有足细胞,从菌丝体上长出;泡囊球形至近球形,直径60~82μm,整球表面产生一层梗基,梗基上生出2~3个瓶梗,梗基长12~18μm,瓶梗长6~10μm;分生孢子暗褐色球形,从瓶梗上长出,串生,表面密生小刺,大小4.0~4.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等多种基物上存活和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高温高湿、土壤温湿度变化激烈或有湿气滞留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实行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①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灌根,可选用2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型800倍液。②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拌细干土50kg,充分混匀后撒在病株的基部。③发病初期喷洒上述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视病情防治1~2次。

三、玉竹褐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上产生褐色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色淡,呈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天气潮湿时,在病斑上生灰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产量(图7-47)。

(二)病原

病原为中华尾孢 Cercospora chinensis Tai.,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直或有弯曲,不分枝,有隔膜。分生孢子鞭形,无色,有3~14个隔膜,大小51~143μm×2.8~5.7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田间枯枝残叶上及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寄主引起初侵染。病害从5月初直至收获期均可感染,一般7~8月发病较重。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密及田间湿度大均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 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配方施肥,避免植株生长过于茂盛,发病早期及时剪除病部。

(2)药剂防治 春季玉竹出苗前用硫酸铜250倍液喷洒地面;发病前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生长季节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共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四、玉竹紫轮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圆形至椭圆形,初期紫红色,扩展后中央呈灰色至灰褐色,直径2~5mm。随病害发展,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48)。

(二)病原

病原为血红大茎点菌 Macrophoma cruenta Ferr.,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大茎点霉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单胞。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叶片或根芽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并随气流传播引再侵染。在生长期间,病菌又可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7~8月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 秋后彻底清除和销毁田间病株残体。

(2)发病早期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15天左右1次,共喷2~3次。

(丁万隆 刘琨)

第十九节 甘草

Gancao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又名美草、密草、国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陕西、宁夏等地。甘草主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等。

一、甘草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春季幼苗出土后即在叶片背面生圆形、灰白色小疱斑,后表面破裂呈黄褐色粉堆,为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发病后期整株叶片全部被夏孢子堆覆盖,致使植株地上部死亡,茎基部与根或茎连接处韧皮组织增生,潜伏芽萌动,植株表现为丛生、矮化。夏孢子再侵染后,叶片两面散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并散出黑褐色冬孢子粉末(图7-49、图7-50)。该病是栽培甘草的主要病害,遍布各甘草主产区,是影响密植的主要因素。

(二)病原

病原为甘草单胞锈菌 Uromyces glycyrrhizae Magn.,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单胞锈菌属真菌。夏孢子球形或近球形,色淡,表面有小刺,直径18~28μm。夏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紧密,单胞,圆形,有柄不明显,1~2个芽孔,表面有突瘤,颜色淡褐色。冬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之间疏松,冬孢子单胞,大小18~30μm×4~20μm,圆形近椭圆,有短柄很明显,易脱落。担孢子由担子产生,担子有隔,担子末端侧面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性子器产生于甘草叶背面,圆形,埋于表皮细胞下,受精丝管状,伸出表皮并分泌蜜露,最终黏结成喙状,性子器初为无色后变为棕红色,性孢子椭圆形,无色。锈孢子发生于性子器群中,圆形,成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为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及冬孢子在植株根、根状茎和地上部枯枝上越冬,翌春产生夏孢子。栽培甘草发病率高于野生甘草。如上年秋季多雨,翌年春天气温回升较快则有利其发生。两年生栽培甘草夏孢子病株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病株率10%左右;6月下旬为发病株死亡盛期,死亡率达90%以上。冬孢子病株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不同种甘草、不同种源地的同一种甘草混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甘草锈病的流行。早春夏孢子堆未破裂前及时拔除病株;8月初刈割甘草地上部分作为饲料,可以有效减少翌年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2)药剂防治 分别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两次病害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醚菌酯225g/hm 2 ,苯醚甲环唑180g/hm 2 ,三唑酮60g/hm 2 连续叶面喷雾处理2次,间隔7天,药液量450L/hm 2 。喷雾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傍晚进行,交替使用药剂。

二、甘草褐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3mm,中央灰褐色,边缘有时不明显。后期常多个病斑汇合成大枯斑,两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图7-51)。

(二)病原

病原为黄芪尾孢 Cercospora astragalis Woron.,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实体叶两面生,但主要叶面生,子座仅仅是少数的褐色细胞;分生孢子梗6~12根成束生,淡褐色,顶端色淡并较狭,不分枝,具0~5个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1~7个隔膜,大小24~71μm×4~5.5μm;分生孢子鞭推至倒棒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弯曲,基部截形至近截形,顶端略钝,3~10个隔膜,大小32~80μm×3~4.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菌喜稍高温度,夏末早秋雨水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该病是甘草生长后期常见的叶部病害。

(四)防治措施

(1)秋季植株枯萎后及时割掉地上部,并清除田间落叶。

(2)发病前喷1次1:1:150波尔多液;发病期选用77%可杀得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喷雾,每15~20天1次,视病情喷2~3次。

(丁万隆)

第二十节 白头翁

Baitouweng

PULSATILLAE RADIX

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瘀之功效。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白头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锈病、黑粉病、根腐病、叶斑病等。

一、白头翁霜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幼嫩组织也可发生。叶片初生黄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汇合成片。湿度大时在叶片黄化部位产生白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以叶背居多。发病严重时叶片黄化或卷曲,甚至焦枯脱落,植株长势衰弱,严重影响白头翁产量和质量。

(二)病原

病菌为矮小轴霜霉 Plasmopara pygmaea (Unger) Schroet.,属于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科、单轴霉属。孢子囊梗自叶背气孔伸出,丛生,无色或淡色,孢囊梗基部不膨大,孢子囊梗粗壮而短小,全长102.1~156.4μm,平均125.0μm,主轴长71.4~136μm,平均98.6μm;顶部略膨大;上部单轴分枝2~3次,分枝短,末枝3~4丛生,顶端平截或圆锥形,个别顶端稍凹陷,长6.8~13.6μm;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无色或淡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叶内或以菌丝在被害寄主和种子上越冬。翌年春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借气流、雨水或田间操作传播,萌发时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从寄主叶片的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侵入。发病后期,在组织内产生卵孢子,随同病残体越冬,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侵染源。孢子囊的萌发适温为7℃~18℃,高湿对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更为重要。在发病温度范围内,多雨多雾,空气潮湿或田间湿度高,种植过密,均易诱发霜霉病。一般重茬地块、浇水量过大的地块,该病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注意排水,降低小气候湿度。实行2~3年轮作。

(2)注意田园卫生 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秋季及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发病初期药剂防治 药剂可选用3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喷2~3次。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二、白头翁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近轴表面散生无明显边缘淡黄色、圆形小点,随后扩大、合并,随后在远轴面形成大量黄色夏孢子堆,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隆起呈半球形,多单生,也可聚生。孢子堆周围组织褪绿呈灰色、灰绿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枯死病斑。叶背形成冬孢子堆,圆形、垫状、栗褐色,结构紧密,不易飞散。发病严重时,孢子堆相互融合,叶片发黄、提早枯死。

(二)病原

病菌为白头翁鞘锈菌 Coleosporium pulsatillae (Strauss) Lév.,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锈菌目、鞘锈菌属。夏孢子,球形或椭球形,淡黄色,大小22.6~39.4μm×15.2~23.9μm。冬孢子堆主要生在叶背,直径0.3~1.1mm。冬孢子棍棒状、椭圆形或凝胶状,大小60.2~120.8μm×12.1~24.4μm,含4个细胞,相接处缢缩明显,易分离,密生粗瘤,褐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始发期一般在7月中旬,病害零星发生,病株率仅3%~5%,8月进入病害盛发期,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有利于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田间白头翁锈病迅速蔓延,严重时病株率高达90%以上,此后病害进入衰退期,病斑处可见大量橘色冬孢子堆。夜间有重雾的天气发病重。老龄株尤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保持田园卫生 秋季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病残体,并集中烧掉。春季及时摘除病叶,喷洒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等药剂。

(2)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坡的地块种植,合理排灌,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及时药剂防治 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

三、白头翁黑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一二年生叶片、叶柄和茎秆。发病初期在叶片形成不规则形瘤状隆起,孢子堆被寄主组织所包被,后期隆起成紫灰色,随即破裂露出大量黑粉状冬孢子。茎秆起初膨大并扭曲畸形,发病初期为浅褐色,后期呈梭形开裂,露出大量冬孢子粉。发病严重时植株长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最终导致整株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白头翁条黑粉菌 Urocystis pulsatillae (F.Bubák) G.Moesz,属于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球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0~40μm,长达150μm,由1~6个孢子组成,外围大部分被颜色较浅的不育细胞所包围。冬孢子近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或栗褐色,直径13~18μm,表面光滑。冬孢子萌发以直接产生芽管为主,芽管简单,偶有分枝。

(三)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能耐受不良环境,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3~5年,冬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辽宁省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中旬,7~9月为盛发期。此外,不同种白头翁发病有一定差异,中国白头翁较抗病,朝鲜白头翁较感病。发病严重地块,病田率高达100%,病株率达5%。

(四)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与选留无菌种株 重病田与其他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在无病田留种,坚持选用健壮不带菌的优良种育苗栽种。

(2)减少菌源基数 秋季早期彻底消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结合中耕追肥等农事操作,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并携出田外销毁,以增强通透性。同时注意及时除草、排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降低病原菌侵染的可能性。

(3)药剂防治 该病害重在预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喷药,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3~4次。

四、白头翁叶斑病

(一)症状

在东北白头翁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可达90%以上。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秆和叶柄,是白头翁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较边缘浅,有时可出现不规则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多个病斑汇合成片,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植株长势衰弱。叶柄上病斑初为褪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长条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茎部的病斑初为暗绿色小点,后沿茎的纵轴逐渐扩大为棱形或长条形、黑褐色病斑,病部明显凹陷,后期病斑环绕茎部,导致病部以上枝蔓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银莲花壳二胞 Ascochyta anemones Kabát et Bubák,属于子囊菌无性型、壳二胞属。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两端钝圆,未成熟的分生孢子单胞,中央无隔膜,成熟的分生孢子双胞,中央生一隔膜,分隔处缢缩,大小11.5~15.9μm×2.7~4.1μm。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0~185μm,具明显孔口。分生孢子器外围被大量菌丝包围,使孢子器与寄主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左右,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扩大危害。在东北6月开始发生,7~8月温度适宜,降雨量大时为盛发期。植株生长衰弱,连续阴雨有利于发病和流行。田间通风透光差时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保持田园卫生 秋季及早清除田间落叶等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翌年初次侵染菌源。

(2)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与排灌,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药剂防治 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五、白头翁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期,病根初呈黄褐色,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期根茎部皱缩变软,横剖病根,维管束变为褐色,病害扩展到主根以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因养分供不应求,萎蔫干枯,严重时病株叶片发黄、枯萎,最终枯死,根部腐烂,病株易从土中拔出。

(二)病原

病菌为镰刀菌 Fusarium spp.,属于子囊菌无性型、镰孢菌属。主要包括以下2个种:①尖孢镰孢菌 F.oxysporum ,在PDA平板上培养,菌落突起絮状,高3~5mm,菌丝白色质密。菌落粉白色,浅粉色至肉色,略带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小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球团,单胞,卵形,大小5~12μm×2~3.5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两端细胞稍尖,少许弯曲,多数为3隔,大小19.6~39.4μm×3.5~5.0μm。②腐皮镰孢菌 F.solani ,PDA平板上培养,菌落略发青灰色,菌丝较稀疏,并且菌落后期变为深蓝色,有2圈轮纹。菌落背面通常为淡黄色。分生孢子梗较长,大于50 µ m,单生,分枝较少。产孢梗顶端领口明显。小型分生孢子较大,大小10~18 µ m×3.5~5 µ m,两端钝圆,0~1隔,通常为不对称的椭圆形、梭形或肾形,着生于单生瓶梗上,与产孢梗方向呈一定角度。大型分生孢子3~5隔,多为3~4隔,大小30~51.5 µ m×4.6~6.8 µ m,孢子较宽,背腹两侧平行,两端略向内弯曲,钝圆,顶细胞圆锥形,基细胞钝圆或具不明显的足跟。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东北地区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气温20℃~25℃,雨水多发病重,为盛发期。气温高、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地下害虫或农事操作引起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高坡地发病轻。

(四)防治措施

(1)合理选地与轮作 严格选地,尤其是移栽地应选排水好、腐殖质含量较高、含砂量略多的缓坡地。栽培地忌连作,宜与毛茛科以外的作物轮作。

(2)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移植时尽量不伤根、不积水沤根。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田间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合理密植,保障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3)保持田园卫生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残体,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拔出深埋或烧掉,病穴消毒。秋季将全田地上茎叶及其他杂物全部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保持田间清洁。

(4)发病初期及时防治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或喷雾。间隔7~10 天,连续使用2~3次。

(傅俊范 丁万隆)

第二十一节 藁本

Gaoben

LIGUSTICI RHIZOMA ET RADIX

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热河藁本,分布于河北、辽宁、吉林、山西、山东等地,为我国特有种。以根茎入药,主治感冒头痛、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白粉病是辽藁本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病率为30%~50%,严重地块高达90%。

辽藁本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及嫩茎。初期在叶面及嫩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点状白粉斑,以后逐渐扩大蔓延,全叶及嫩茎被白色粉状物覆盖,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后期病叶及茎上散生大量小黑点,即病原菌的有性阶段闭囊壳。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叶片变黄,早期脱落,及茎干枯。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DC.,属于子囊菌门、锤舌菌纲、锤舌菌亚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柱形,大小28.2~44.7μm×13.5~17.5μm,子囊果散生至近聚生,常密散生并布满全叶,暗褐色,扁球形,直径75~120μm,极个别达130μm,壁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直径5.1~18.8μm,附属丝7~38根,典型地分枝1(~5)次,近双叉状或不规则地分枝,少数不分枝,弯曲至近直,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长30~165μm,上下近等粗或在上部精细,宽2.8~8.9μm,壁薄,平滑,有时微粗糙,有0~3个隔膜,淡黄色至近无色,少数在下半部浅褐色;子囊2~7个,近卵形、广卵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卵形,有短柄,少数无柄,大小45.7~83.8μm×30.5~49.5μm,子囊孢子大小17.5~27.5μm×11.3~16.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种株多在花期侵染,秋季开始形成闭囊壳。土壤湿度大、施氮肥偏多、缺钾及植株过密或杂草多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秋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基数。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适当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及磷、钾肥。适度浇水,避免过湿过干。适当调节田间种植密度,注意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倍液或50%硫黄悬浮剂300倍液,间隔7天喷1次,共喷2~3次。

(丁万隆)

第二十二节 北沙参

Beishashen

GLEHNIAE RADIX

北沙参 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肺泻火、养阴止咳等功效。主产于山东、江苏、河北和辽宁;也产于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北沙参主要病害有锈病、根结线虫病、花叶病、根腐病等。

一、北沙参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及果柄。开始时老叶及叶柄上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病斑,病斑初期红褐色,后为黑褐色,并蔓延至全株叶片。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黑褐色粉状物,为病原菌的夏孢子或冬孢子(图7-52、图7-53)。发病初期叶片黄绿色,后期叶片或全株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珊瑚菜柄锈菌 Puccinia phellopteri Syd.,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为缺锈孢子型、单主寄生的锈菌,以冬孢子在田间植株根芽及残叶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春季形成性孢子器,并在其周围产生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在留种田和春播田中蔓延。高温干旱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出苗后即有发生,7~8月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2)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可选用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25%粉锈宁8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二、北沙参花叶病

(一)症状

病毒为害叶片及全株。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黄白色的近圆形褪绿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受害叶片叶色黄绿相间,斑区呈黄白色的花叶症状,叶面皱缩(图7-54)。发病后期全株表现花叶,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

(二)病原

病原为珊瑚菜花叶病毒 Shanhucai mosaic virus

(三)发病规律

病毒在病株残体及带病种根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现症状,5~6月发病严重,夏季气温升高后隐症。蚜虫是主要传毒昆虫;土壤干旱、植株长势弱、光照较强时有利于病毒侵染和扩展蔓延,故症状表现时轻时重,并且出现隐症现象。

(四)防治措施

(1)选择生茬地种植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配方施肥。

(2)春季发病盛期在田间选无病毒植株插标签留种;及时除草,并在蚜虫发生盛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次,间隔期为7~10天。

(3)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800~1000倍液或20%病毒A 500倍液2~3次,间隔期为7~10天。

三、北沙参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植株受线虫侵害后,出现全株矮小,部分叶片萎黄枯焦。检视根部可见侧根及须根上产生小米或绿豆大小的黄白色瘤状物,呈念珠状或粗糙棍棒状。小瘤内有一至数个白色颗粒状雌虫。后期受害根皮层变褐腐烂,严重时大片死亡。

(二)病原

病原主要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线虫目、根结线虫属。根结线虫其他种如南方根结线虫 M.incognita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 M.arenaria Chitwood等也为害北沙参。

(三)发病规律

线虫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根结线虫主要以病根结遗留在土壤中,病土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线虫以孵化的2龄幼虫引起侵染。参苗出土后即发生。在温暖或气温较高地区,多湿砂质壤土中有利于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豆科植物连作发病重。从出苗开始发病,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山东及其他北沙参产区均有发现。

(四)防治措施

(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以花生等作物为前茬。

(2)翻晒土地;整地时用生石灰50kg/亩,杀灭幼虫和虫卵。

(王蓉 丁万隆)

第二十三节 白术

Baizhu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又称于术、浙术、冬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健脾燥湿、止汗等功效。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白术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铁叶病、白绢病、立枯病、花叶病等。

一、白术根腐病

(一)症状

病株地下部细根变褐腐烂,后蔓延到上部肉质根茎及茎秆,呈黑褐色下陷腐烂斑,地上部开始萎蔫。根茎和茎切面可见维管束呈明显变色圈,后期根茎全部变为海绵状黑色干腐,植株枯死,易从土中拨起。新、老产区均发生普遍,造成干腐、茎腐和湿腐,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图7-55、图7-56)。

(二)病原

病原主要为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Schl.,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瘤痤孢目、镰刀菌属。菌丝无色或淡褐色,多隔膜,气生菌丝棉絮状。大型分生孢子长柱形,两端较钝,微弯或正直,足细胞较显著,无色,多隔,一般为3个隔膜,个别的有7个隔膜,大小19.9~23.2μm×2.2~3.7μm。小型分生孢子以椭圆形为主,无色,多数单胞,大小6.6~8.8μm×2.0~2.2μm。在PDA培养基上,子座白色或紫色,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有报道为多种镰刀菌复合侵染所致。

(三)发病规律

土壤病残体带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种栽贮藏过程中受热使幼苗抗病力下降,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菌可借助于伤口侵入根系,也可直接侵入。土壤淹水、黏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及由线虫和地下害虫为害产生伤口后易发病。生长中后期如连续阴雨后转晴,气温升高,则病害发生重。6~8月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种,中耕易浅以免伤根;加强对地下害虫及线虫的防治。

(2)合理轮作,选栽抗病力较强的矮秆阔叶品种;选用健壮无病栽作种,贮藏期间要保持种栽鲜活,防止发热后失水干瘪。

(3)早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穴;栽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栽6~8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

二、白术铁叶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及苞片。叶上初生黄绿色小斑,后因叶脉所限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至黑褐色,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布满全叶,呈铁黑色,药农称其为“铁叶病”。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茎和苞片也产生相似的褐斑。该病发生普遍,造成叶片早枯,导致减产。

(二)病原

病原为白术壳针孢 Septoria atractylodis Yu et Chen,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分生孢子器表生或生于叶的两面,球形至扁豆形,无色。分生孢子直或弯,有隔膜,大小30~48μm×2~2.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栽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翌春分生孢子器遇水滴后释放分生孢子,自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又不断引起再侵染,扩大蔓延。种子带菌造成远距离传播,而雨水淋溅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主要为害叶,由基部叶片首先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在白术整个生长期间均能为害,一般在4月下旬发生,6~8月为发病盛期。遇阴雨天气,很快形成发病中心,然后向四周扩展,出现发病高峰,以后仍可继续出现几个高峰期。病情发展后,白术成片枯死。

(四)防治措施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并合理密植;选择健壮种栽,栽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分钟。

(2)收获后,扫集并烧毁田间残株落叶,减少翌年菌源。进行2~3年轮作。忌雨后或露水未干前,在白术地进行中耕除草等田间操作。

(3)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喷1:1:100的波尔多液,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或在第1次喷药后,根据天气预报在雨前再喷1次,抑制发病高峰的出现。发病期选择喷洒77%可杀得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视病情喷1~3次,间隔10天左右。

三、白术立枯病

(一)症状

未出土幼芽、小苗及移栽苗均能受害,常造成烂芽、烂种。幼苗出土后,在近地表的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并很快延伸绕茎,茎部坏死收缩成线状“铁丝茎”,病部常黏附着小土粒状的褐色菌核,地上部萎蔫,幼苗倒伏死亡。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毁种。贴近地面的潮湿叶片也可受害,边缘产生水渍状深褐色至褐色大斑,全叶很快腐烂死亡,药农称其为“烂茎瘟”。

(二)病原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菌丝体棉絮状、蛛丝状,多核,初无色,后变淡褐色,直径6~8μm,分枝近似直角,分枝处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一个隔膜,部分菌丝细胞膨大成酒坛状,互相纠结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为不同程度褐色,大小不等,多为扁球形。菌核生于基物表面或病部组织内,菌核与基物及菌核与菌核之间常有菌丝相联。有性时期为 Pellicularia solani Kuhn.,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网膜革菌属。担孢子仅在酷暑高温情况下偶尔形成,一般不易发现。担子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生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9~15μm×6~1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存活期长达3年,遇适当寄主即可侵入为害。病原菌通过雨水、农具、田间作业及肥料等进行传播。一般从白术出苗至9月上中旬均可发病,干旱年份发病轻,雨水多、田内积水、土质黏重、通透性差的田块易发病,新茬地发病轻。病菌寄主范围广,人参、三七、西洋参、芍药、杜仲、黄柏、桔梗、黄芪、红花、山茱萸、荆芥等药材及多种农作物均可受其为害。该病为低温高湿病害,早春播种后遇低温阴雨天气,出苗缓慢则易感病。连作及前茬为易感病作物时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秋季深翻土壤,将病残体翻入土壤下层;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适期播种,缩短易感病期;播后多雨时及时开沟除湿。

(2)播种和移栽前每平方米用木霉制剂10~15g处理土壤;播前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拌种。出苗后可选用65%代森锰锌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等喷雾1次。

四、白术白绢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后期随温湿度的增高,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层,向上表伸展,菌丝密布于根茎及四周的土表,并向主茎蔓延,最后在根茎和近土表上形成先为乳白色、半黄色最后为茶褐色的如油菜籽大小的菌核。由于菌丝破坏了白术根茎的皮层及输导组织,被害株顶梢凋萎、下垂,最后整株枯死。根茎腐烂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在较低温度下,被害根茎只存导管纤维,似一丝丝“乱麻”状干枯;另一种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较快,白色菌丝布满根茎。并溃烂成“烂薯”状,因此,产区又称“白糖烂”。

(二)病原

病原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小核菌属真菌。菌丝白色有隔膜,具绢丝状光泽,细胞大小2.35×1.0μm。菌核球形,椭圆形,直径0.5~1.0mm,大的达3mm,平滑有光泽如油菜籽,先为白色后变棕褐色,内部灰白色,构成的细胞为多角形,表层细胞色深而小且不规则。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种栽上存活。以菌丝生长蔓延为害。菌核还随水流或病土转移传播。菌核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土壤、肥料、术栽等带菌是本病初次侵染来源。发病期以菌丝蔓延或菌核随水流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本病于4月下旬发生,6月上旬到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易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玄参、白芍、附子、地黄等药材和其他农作物。

(四)防治措施

(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与易感病的如地黄、玄参、附子、白芍等药材及花生等作物轮作。

(2)选用无病种栽作种,并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栽后种植。田间发现病株带土移出烧毁,并在病穴及其周围撒施石灰粉消毒。

五、白术花叶病

(一)症状

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严重时不易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能发育的术蒲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易发芽(图7-57)。

(二)病原

病原为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属 Tobamovirus 。该病毒长杆状,长度为300~310nm,直径18nm;螺旋对称结构,以右手螺旋排列2130个蛋白亚基,螺距为2.3nm,粒子中央有一直径4nm的轴芯。该病毒粒子非常稳定,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 6 ;为ssRNA病毒,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5%;外壳蛋白是由158个氨基酸构建的多肽。该病毒存在于系统感染的寄主植物表皮、薄壁细胞、韧皮部组织、筛管、导管及气孔保卫细胞中,大量病毒粒子分布于细胞质及液泡中。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内含体,一种是结晶体,为六角形片状、针状、纤维状结构;另一种是无定型的X-体,由许多不规则排列的X小管、核糖体、内质网、液泡和少量病毒粒子组成。该病毒寄主范围特别广,可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及豆科等植物。

黄瓜花叶病毒属雀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黄瓜花叶病毒属 Cucumovirus 。该病毒为等轴对称的十二面体(T=3),无包膜;三个组分的粒子大小一致,直径约29nm;RNA1和RNA2各包裹在一个粒子中,RNA3和RNA4一起包裹在一个粒子中,常存在卫星RNA分子。三种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5×10 6 ~6.7×10 6 。该病毒为三分子线形正义ssRNA病毒;核酸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18%。该病毒粒子主要分散在细胞质和液泡中,有的株系病毒粒子也存在于细胞核中,但核的变化不大。该病毒寄主范围特别广,易通过机械接种传播,有时也可以种传。

(三)发病规律

烟草花叶病毒病初侵染源有带病残体、染病越冬植物和未充分腐熟的带毒肥料。烟草花叶病毒主要藉汁液传播,通过轻微摩擦造成微伤侵入,不从大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后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进入维管束组织使整株染病。在22℃~28℃条件下,染病植株7~14天后显症。田间通过病苗与健苗摩擦或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黄瓜花叶病毒病初侵染源为病越冬植物,借汁液、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田间通过伤口和昆虫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与流行和气候条件、栽培方法、媒介害虫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防治措施

(1)选择耐病品种 选择生长势强,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条件的耐病品种种植。

(2)采用无病术栽或术栽消毒 选用从无病田无病株上采收的术栽,用0.1%磷酸三钠液浸种10分钟,去除术栽表面病毒,浸种后要反复冲洗。

(3)农业措施 不与茄科、十字花科作物间、套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及时拔除病苗;农业操作(摘蕾等)时,避免吸烟,遇病株后要用肥皂水洗手。

(4)控制蚜虫 利用黄色黏虫板诱杀蚜虫;适时用药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等喷雾。

(5)提高植株耐(抗)病性 可适量增加钾肥、含锌、钙、镁等元素的微肥,喷施0.1%硫酸铜溶液,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

(6)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可用1.5%植病灵1000倍液、20%病毒A 75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3.85%病毒必克500倍液、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药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王蓉 丁万隆)

第二十四节 白芷

Baizhi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别名祁白芷、兴安白芷、禹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及东北等地。以根入药。性温,味辛。主治风寒感冒、鼻窦炎、跌打损伤等症。白芷主要病害有斑枯病、根腐病、灰斑病等。

一、白芷斑枯病

(一)症状

斑枯病又称白斑病,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及花序也可受害。叶片发病,初期为暗绿色小斑,直径1~3mm,逐渐扩大时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呈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柄和茎上病斑长条形,严重发生时多数病斑汇合连片,叶片自下而上变褐枯死(图7-58)。

(二)病原

病原为白芷壳针孢 Septoria dearnessii Ell.etEv.,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散生或聚生,初埋生,后略微突破表皮,球形,器壁暗褐色,膜质,直径62~84μm。分生孢子线形,无色透明,正直或微弯,两端钝圆或略尖,1~3个隔膜,大小11~26μm×1~1.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种株基部残桩和地面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病菌遇水后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分生孢子,随水滴飞溅而传播,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又进行多次再侵染,蔓延为害。5月初开始发病,随着植株生长茂密,田间湿度增大,为害也不断加重。种子带菌造成远距离传播。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损失很大。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桩和地面落叶;避免与防风、北沙参等伞形科植物轮作。

(2)在无病植株上采种,远离发病地块种植;合理密植,降低植株间湿度,雨后及时排水。

(3)发病初期选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喷2~3次。

二、白芷根腐病

(一)症状

根腐病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病株叶片生长缓慢,变黄凋萎,叶柄及近地面茎基部呈褐色,上生无数小黑点,即载孢体或菌核。收获后的加工、干燥过程中常造成严重腐烂,一般发生率在15%~30%,甚至全部腐烂(图7-59)。

(二)病原

病原为菜豆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Goid.,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壳球孢目、壳球孢属真菌。载孢体散生或聚生,埋生,孔口微露,扁球形,直径96~163μm,器壁暗褐色,近炭质。产孢细胞大小5~13μm×4~6μm。分生孢子长梭形、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偶有一个隔膜,大小14~29μm×4~6μm。菌核黑色,表面光滑,直径50~30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不易侵染健康的新鲜白芷,只能侵染有伤口和萎蔫的白芷,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根周皮在抵抗病菌侵入中起重要作用。

(四)防治措施

在收挖、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白芷周皮不被破坏,尽可能随采挖随加工干燥。暂时加工不完的应摊开在通风冷晾处,也不得久置。

三、白芷灰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及花序等部位均可被害。叶上病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绿色,后中央呈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不明显,常多个病斑愈合成大枯斑。发病后期病斑两面生淡黑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图7-60)。该病是白芷常见叶部病害,常造成叶片早枯,使根产量及采种田种子质量下降。

(二)病原

病原为当归尾孢 Cercospora apii Fres.var. angelicae Sacc.et Scath,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实体主要叶面生,无子座或子座较小,褐色。分生孢子梗6~18根束生,榄褐色至暗榄褐色,顶端色淡,宽度一致,不分枝,正直或1~2膝状节,顶端近截形至截形,孢痕显著,1~5个隔膜,大小16~64μm×3~5μm。分生孢子鞭形,无色透明,正直或微弯,基部截形,顶端略尖,隔膜多而不明显,大小29~152μm×3~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梗在残桩株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不断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蔓延为害。病菌喜高温,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需要有水,夏末秋初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后期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桩落叶,并集中烧掉。

(2)5月下旬喷洒1次1:1:100波尔多液保护;6月下旬开始选喷77%可杀得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药剂防治2~3次,间隔10~15天。

(丁万隆)

第二十五节 百合

Baihe

LILII BULBUS

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又名山百合、野百合、岩百合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百合有细叶百合、卷丹、毛百合、麝香百合、山丹等,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食用百合主要有卷丹、山丹、天香百合、白花百合、龙牙百合等。百合主产于我国的安徽、贵州、江苏、甘肃和浙江等地。百合病害较多,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根腐病、疫病、炭疽病等。

一、百合灰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茎秆、花蕾、花和幼株,幼株受侵染导致生长点死亡。叶部受害,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周围呈红褐色,内部呈灰白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燥时病斑变薄而脆,半透明,浅灰色,严重时病斑与病斑相连,致使叶片枯死。茎秆发病常出现椭圆形病斑,缢缩,易倒折。花蕾受害,初产生褐色小斑点,后引起花蕾腐烂,常多个花蕾黏连在一起腐烂,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后期病部还可见黑色小颗粒状菌核。少数情况下,鳞茎受害引起腐烂。

(二)病原

病原为椭圆葡萄孢菌 Botrytis elliptica (Berk.) Cooke,其分生孢子梗直立,淡褐色至褐色,具3个至多个隔膜,顶端有3个至多个分枝,顶端簇生葡萄串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淡褐色,椭圆或卵圆形,少数球形,大小16~32μm×15~24μm,一端有尖突。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菌丝体和菌核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植株上形成初侵染。条件适宜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冷凉、多湿的环境下,病菌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当温度16℃左右、湿度95%以上时,分生孢子萌发最快,可完成初侵染。当温度22℃时,湿度在90%以上,病害极易出现流行高峰。

(四)防治措施

(1)地块选择与处理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条件好的沙质黄壤缓坡地进行种植,忌连作。种植前,翻耕整地,每公顷施75~120kg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杀菌,作畦成厢后,厢面再用9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或浇泼,消毒杀菌。

(2)种球的无菌处理 选择色泽新鲜和须根发育良好的球茎栽培,鳞片有斑点、霉点和虫伤,底盘干腐、无须根的球茎不易留种。播种前,应对种球进行消毒处理,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15分钟,晾干后再种植。

(3)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落花和枯叶等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田间病原菌的侵染来源。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4次。

二、百合根腐病

(一)症状

病原菌从肉质根或茎盘基部伤口侵入,造成盘基变褐腐烂。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显著矮化,叶片短小;发病后期叶片自下而上黄化变紫、萎蔫干枯,最后整株叶片变成黄褐色,地上部分萎蔫枯死。病株几乎无基生根,根系呈水渍状,并有淡褐色斑点着生,严重时根系腐烂,茎生根较少。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重病植株茎基部缢缩,易折断。潮湿时病部有粉红色或白色霉层。

(二)病原

由半知菌亚门的一种或多种真菌侵染引起,有尖孢镰孢菌百合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lili 、茄镰孢菌 F . solani (Mart) Sacc.和串珠镰孢 F.moniliforme Sheldon。报道较多的是百合尖镰孢和茄镰孢菌。

(1)百合尖镰孢 该菌气生菌丝绒状、粉白色、丰厚。产孢细胞短,单瓶梗,大小4.4~15.0μm×2.5~4.4μm。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大小5.0~12.6μm×2.5~3.6μm,大型分生孢子月芽形,稍弯,向两端比较均匀地逐渐变尖,基孢足跟明显,一般具1~6隔,多数3隔,大小23.0~56.6μm×3.0~5.0μm。厚垣孢子球形,单生、对生或串生,直径6.0~8.0μm。

(2)茄病镰孢 分生孢子散生或生于假头状孢子座、黏孢子团中,群集呈褐白色至土黄色或呈绿色至深褐色。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稍弯曲,两端较圆,多胞,具隔膜,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单生,球形或洋梨形。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菌丝体、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春天的初侵染源。4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雨水多时发病数量急剧上升,5月中旬达到高峰。生长季节温度高、雨水多易发病。连作、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为害造成伤口多,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栽培前选择色泽新鲜和须根发育良好的球茎栽培;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田块,采用高畦深沟的栽培模式,种植过程中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选择与水稻、花生等非百合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病力;播种前用15%氟菌唑乳油2000倍液浸泡种球15分钟。

(2)药剂拌土 播种时可在定植穴内施药土,每公斤细沙土中加入50%福美双100g和30%恶霉灵水剂10mL,混匀后撒施于垄沟中。

(3)药剂灌根 在育苗期以1:1:200的比例施用波尔多预防液;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2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重复灌溉2~3次。

三、百合疫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害茎、叶、花、鳞片和球根,以叶片发生较普遍。叶片染病后,初为水渍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逐渐扩展至叶基部,潮湿时病斑变褐缢缩,植株上部枯死,常倒伏死亡,上有白色霉层;茎部染病,初生水渍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花染病,呈软腐状;球根、鳞片染病,初生油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软腐,潮湿时生白色霉状物。

(二)病原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烟草疫霉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和恶疫霉 P.cactorum 。恶疫霉气生菌丝白色,无隔,稍微分枝;孢子囊光滑,倒梨形、卵圆形或近球形,大小30~62μm×21~46μm,顶部有乳头状突起;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球形到卵圆形,光滑,平均直径19.3~38.7μm;卵孢子球形,黄色,平均直径14~34.8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萌发,侵染寄主形成初侵染,降雨多,空气、土壤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游动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形成芽管,通过雨水飞溅引起再侵染,短期能造成病害大发生。天气潮湿,地块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首先对土壤进行消毒,用移栽灵(20%恶霉·稻瘟灵)乳油2000倍液进行浇施。栽培前选择色泽新鲜和须根发育良好的球茎栽培。可用25%咪鲜胺乳油4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再种植。

(2)栽培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田间病菌侵染来源;加强肥水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化学防治 发病前,使用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施预防,发病初期使用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3~4次。

四、百合炭疽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百合花和茎。叶片病斑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周围黄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花瓣被害产生淡红色近圆形病斑。茎部受害病斑长条形,后期病部产生大量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鳞茎受害,初期为淡红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变为红褐色。

(二)病原

病原为百合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lilii Plakidas。该菌分生孢子盘单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直,顶端渐细。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新月形,中央有1~2个油球,大小17.94~19.24μm×3.4~4.0μm。附着胞近圆形,淡褐色,直径7.02~7.8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组织上又形成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鳞茎在储藏过程中也可继续发病。鳞茎受潮、受冻、受伤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栽培前选择色泽新鲜和须根发育良好的球茎栽培,栽培前,使用50%苯来特1000倍液浸泡20分钟后再种植。

(2)栽培防治 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田间病菌侵染来源;避免连作,加强肥水管理,种植过程中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3)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以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百合病毒病

(一)症状

症状类型多样,常见的有: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绿相间的斑驳花叶,有时出现坏死斑,严重时叶片卷曲、畸形,皱缩成舟形叶或形成线叶,花变形,甚至花蕾不开放。

坏死斑型:多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驳或出现坏死斑。

环斑型:多出现小型蚀纹形坏死斑,植物无主干,无花或发育不良。

丛簇型:染病植株呈丛簇状,叶片呈浅绿色或浅黄色,产生条斑或斑驳。幼叶向下卷曲,扭曲,全株矮化。

(二)病原

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侵染百合的病毒有20余种,在我国危害重、发病广的病毒主要有3种:百合无症病毒( Lily symptomless virus ,LS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百合斑驳病毒( Lily mottle virus ,LMoV)。LSV属香石竹潜隐病毒属 Carlavirus ,病毒颗粒呈略弯曲线状,大小635~650nm×15~18nm,只侵染百合科植物,单独侵染一般无明显症状,常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引起花叶、畸形、坏死斑等症状。CMV属于黄瓜花叶病毒属 Cucumovirus ,病毒粒体为正二十面体的球形,直径20~30nm,引起百合花叶、斑驳、畸形症状。LMoV属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 ,病毒粒体呈螺旋对称的弯曲线状,引起百合叶片出现斑驳条纹甚至坏死斑症状,后期花、叶片卷曲畸形。

(三)发病规律

百合病毒均可在带毒鳞茎、珠芽内越冬,翌年使用鳞茎、珠芽进行无性繁殖时发病。也可通过汁液摩擦、蚜虫传毒。田间蚜虫数量多,病害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使用无病毒鳞茎进行无性繁殖,或使用脱毒苗种植;病害早期,拔出病株,防治病害蔓延;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加抗病能力;注意农机、器械消毒,避免通过机械损伤和人工操作传播。

(2)药剂防治 使用黄板诱杀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醚菊酯悬浮剂喷雾等灭杀蚜虫,以避免虫媒传毒;发病初期期施用抗毒增抗剂抑制病害发展,可选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 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王蓉 丁万隆)

第二十六节 地黄

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滋阴补肾、清热凉血、通血脉消瘀血之功效。种植区最早在河南焦作地区,近几年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地黄病害种类较多,发生为害严重的有枯萎病、疫病、病毒病、胞囊线虫病,除斑枯病外其他真菌性叶斑病一般为害轻微。

一、地黄枯萎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茎基出现黑褐色病斑,地上部分叶片萎蔫状,茎基病斑逐渐发展至环状,维管束变黑褐色,整株叶片枯死,地下块根腐烂(图7-61、图7-62)。

(二)病原

病原主要为腐皮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Sacc.,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孢菌属真菌。病原菌分生孢子有2种类型: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无色,单胞或有1分隔,大小6.7~10.7μm×2.0~4.0μm;大型分生孢子纺缍形、镰刀形,有3~5个隔膜,大小13.4~46.7μm×5.3~10.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存活,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春天条件合适时与寄主植物接触,完成初侵染,随着病原菌在寄主上的繁殖,随雨水流动和田间灌溉,在土壤中进行传播,完成再次侵染。5月中下旬地黄出苗后,病原菌开始侵染地黄茎基部,伤口有利于病菌的入侵;6月田间出现零星病株,7~8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重。地黄块根膨大开裂时易被病原菌侵染,该时期雨水多、温度高有利于发病,土壤黏重、排水不畅发病重。病菌寄主植物广泛,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遇到合适的田间条件和寄主时,就会继续为害发病。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与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粟等禾本科植物轮作,忌与芝麻、油菜、花生、豆类、西瓜、黄瓜、菊花等作物连作;采用高埂种植,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保证田间无积水;加强田间管理,农事操作时避免给地黄块根造成伤口,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金九、北京3号、金状元、9302、小黑英等块根不易开裂的品种,使病原菌不易完成初侵染,发病重的地区,尽量少种植85-5等高产易开裂的品种。

(3)药剂防治 挑选健康种栽用50%多菌灵浸种处理;初发病时可采用7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或50%福美双进行淋灌防治。

二、地黄疫病

(一)症状

地黄疫病田间表现为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先发病,叶片上先从叶缘发病,形成半圆形、水渍状病斑,后病斑愈合,蔓延至叶柄,整叶腐烂,湿度大时,可见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病害向下发展到地黄块茎,导致块茎表皮部分呈黑褐色腐烂,严重时扩展到块茎髓部,整个块茎腐烂,后期表皮带有白色霉层。该病害在适宜条件下发展迅速,整株萎蔫,块茎腐烂,是地黄上的毁灭性病害。

(二)病原

病原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 cactorum Schroet.,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疫霉属真菌。使用V8培养基培养,其菌丝体灰白色,呈棉絮状。菌丝无隔、无色透明。菌丝宽2.3~6μm,幼嫩菌丝较老龄菌丝纤细。孢子囊洋梨形,大小24~40μm×19~25μm,易脱落,基部近圆形,大部分有一明显小柄,柄长3~6μm。孢子囊在水中易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休止时近球形。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在地黄病残体或者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流水、农具等传播,侵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发病严重。阴雨多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遇大暴雨可迅速扩展蔓延。田间湿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病菌侵染。温度高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发生,短期内可造成毁灭性危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地黄最忌连作,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选择常年积水的低洼田块种植地黄,选择高畦栽培,有条件的采用地膜覆盖,可更好地降低病菌与地黄接触的机会。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病株带出田块销毁。重视种苗管理,加强防疫工作。

(2)化学防治 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视病情防治2~3次。

三、地黄轮纹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30mm×2~22mm,有明显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散生暗褐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高温高湿条件下多个病斑愈合,病斑易穿孔,造成叶片枯死。为害叶柄时,形成深褐色梭形斑,病斑中部开裂。地黄下部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田间温湿度大时,病害发生严重,地黄整株叶片枯死(图7-63)。

(二)病原

病原为地黄壳二孢 Ascochyta molleriana Wint.。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直径80~135μm,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椭圆形、圆柱形,无色透明,两端钝圆,有一分隔,分隔处稍缢缩。另外,有报道叶点霉 Phyllosticta digitalis 和茎点霉属 Phoma sp.真菌也能侵染地黄叶片,造成典型轮纹状病斑。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繁种田地黄叶片上越冬,在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器遇雨水后释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雨水流动或气流传播侵染地黄叶片,完成初侵染,在病斑上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后,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田间郁闭适于病害的发生为害。从地黄出苗后即有零星病斑出现,直到地黄采挖,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地黄轮纹病的为害。一般在6月田间出现病株,7月降雨后,病害开始大规模发生,8~9月高温高湿为发病盛期,连续降雨会造成病害的大爆发。不同地黄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差异较大。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选择透水性好的砂壤土,整平地块,开挖排水沟,减少田块积水;采用起埂种植,增加地黄田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的湿度;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地黄的抗性;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病残叶集中销毁;繁种田应与地黄田分开,避免成为地黄轮纹病初次侵染的病源。

(2)选用抗病品种 在轮纹病发生为害严重的地区,应种植对轮纹病抗性好的品种如85-5、抗育831、郭里毛和金九等。

(3)药剂防治 选择在6月底或7月初未发病时进行预防,尤其是对下部初侵染叶片进行重点喷雾。雨季时在下雨后进行及时地补喷防治。药剂的选择可使用嘧菌酯、戊唑醇、宁南霉素和代森锰锌等,在发病期交替使用不同药剂进行防治。

四、地黄胞囊线虫病

胞囊线虫病又称根线虫病,近年来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地黄产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北京严重发生地可减产90%以上。

(一)症状

发病后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地黄叶片萎黄变小,直至整株枯萎,地下部分块根不膨大,须根增多。根结线虫为害的块根上有瘤状突起或疮痂状,顶破表皮外露,褐色至黑褐色,直径1~3mm,高1mm;胞囊线虫为害造成须根增多,须根纠结成团,块根表皮和须根上会出现白色小点,为雌虫形成的胞囊。该病害多发生在前茬作物发生过线虫病的田块,一旦发病会造成80%以上的减产,是地黄上毁灭性的病害。全国各地黄产区均有该病害分布。

(二)病原

病原为大豆胞囊线虫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异皮科、胞囊线虫属。线虫一生包括卵、幼虫及成虫三个阶段。雄成虫蛔虫形,724~1685μm×23~42μm。雌成虫腹部膨大呈洋梨形或檬状,头部较尖,初白色,后体壁加厚变褐成为胞囊;胞囊壁上有不规则齿状花纹,大小300~835μm×19~30μm,一个胞囊内平均有卵200多粒。卵长圆形,一侧微弯,直径94~126μm。2龄幼虫蛔虫形大小393~535μm×19~30μm,背食道腺开口至吻针基部的距离较短(3~6μm)。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为害豆科植物,其次为玄参科。但为害大豆的胞囊线虫和地黄上的寄生能力不同,并不易相互感染,可能是不同的生理小种。药用植物除地黄外,尚可侵染黄芩、小叶野决明和歪头菜等。

(三)发病规律

线虫以胞囊、卵和2龄幼虫在土壤中或窖藏地黄种用根茎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地黄出苗时,2龄幼虫破壳而出侵入根茎组织在皮层中发育,经过4个龄期变为成虫。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中人畜携带有胞囊线虫的土壤,排灌水流和未经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带有线虫的种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影响线虫增殖速度和存活率。大豆胞囊线虫的发育适温为17℃~28℃。土壤湿度对线虫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一般土壤湿度在60%~80%时最适宜于生长发育,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死亡。种植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对土壤线虫数量的增减有明显的影响。据调查,连作地发病率为95%,而轮作7年发病率仅为10%。

(四)防治措施

地黄线虫病为土传病害,土壤中线虫的基数是决定地黄线虫病发生危害轻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防治中应当以轮作为主,辅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土壤处理进行综合防治。

(1)栽培防治 地黄本身不宜重茬种植,需要与其他作物进行8年以上轮作。种植地黄时选择前茬无线虫病发生为害的禾本科作物田,忌与大豆、甘薯、山药等作物接茬种植。栽培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的墒情,创造不利于线虫生存的环境。

(2)抗病品种 根据线虫病为害的规律,种植小黑英、北京3号、北京1号、85-5、金九等早熟抗病品种,块根膨大期避开线虫初侵染时期。

(3)药剂防治 种植地黄时用10%噻唑磷、淡紫拟青霉进行土壤处理,然后再下种。

五、地黄病毒病

地黄病毒病又称花叶病、黄斑病、卷叶病、土锈病,在各产区均有发生,病株率高达90%~100%,造成产量降低60%以上,有效成分降低30%~50%(图7-64)。

(一)症状

病害主要表现是花叶,也称黄斑。被害叶片黄绿相间,叶缘卷曲,叶脉隆起,页面凹凸不平,呈皱缩状。病株植株矮小,地下块根不易正常膨大,表面粗糙,笼头细长。花叶症状可分为两类:一类病症较轻,叶色变浅,呈黄绿色斑点或斑块;另一类病症较重,呈多角形病斑。夏季高温隐症,天气转凉后再现症状。

(二)种类

目前鉴定到的地黄病毒病的病原有6种:地黄花叶病毒(Re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康乃馨意大利环斑病毒(CIRV),油菜花叶病毒(YoMV),其中ReMV和CMV是造成地黄病毒病的主要病毒。

ReMV是帚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烟草花叶病毒属 Tobamovirus ,病毒粒子结构为杆状,长300nm,钝化温度为90℃~95℃,稀释限点为10 −6 ~10 −5 ,20℃~22℃条件下的体外存活期在60天以上。CMV是雀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黄瓜花叶病毒属 Cucumovirus 的典型成员,自然界通过蚜虫以非持久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机械摩擦的方式接种,寄主范围极其广泛,是分布最广和最具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

(三)发病规律

地黄根茎的无性繁殖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途径。病健叶机械摩擦不易传毒,但带病根茎与健康根茎接触可传毒。种子不带毒。蚜虫可通过非持久的方式进行传毒。

(四)防治措施

(1)培育脱毒组培苗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地黄脱毒种苗是防治病毒病的首选方法,国内外已培育成功多种无性繁殖作物的脱毒种苗并在生产上应用,如“茎尖16号”。

(2)选育抗病品种 春季发病期,在田间选择无病株插标签标记,有目的的选择抗病、丰产的种株留种。定向培育抗病品种。

(3)栽培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传染源;建好良好的排水、排气沟渠;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病力。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A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迁飞期,使用黄板诱杀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0%醚菊酯悬浮剂喷雾,灭杀蚜虫,以避免虫媒传毒。

(李勇 丁万隆)

第二十七节 地榆

Diyu

SANGUISORBAE RADIX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白粉病、斑枯病。

一、地榆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枝。叶片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12mm,紫褐色至褐色,具轮纹,上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图7-65)。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造成叶片枯黄脱落。

(二)病原

病原为蔷薇放线孢 Actinonema rosaer Fr.,属半知菌亚门、壳霉目、放线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叶面生,多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黑色,枕形;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5~8μm×2.5~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枯枝和病叶上越冬,翌春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叶面有水滴、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经8小时即可萌发侵入寄主组织。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冬季清洁田园,彻底扫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掉或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2次。

二、地榆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枝、果柄及花序。叶片两面生或茎枝上先长出白色粉状斑,后期上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发生严重时果柄扭曲、叶片早枯(图7-66)。

(二)病原

病原为葎草单丝壳 Sphaerotheca humuli Burr.,属于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病菌叶两面生,闭囊壳聚生或散生,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6~102μm,附属丝12~26根,线形,大小19~272μm×4~6μm,暗褐色,顶端不分枝,0~5个隔膜;闭囊壳内仅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大小51~82μm×38~62μm,内含6~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16~24μm×10~16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翌春雨后吸水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生长季可形成多次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温高湿条件。植株过密、田间湿度大或干湿交替则发病严重,7中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栽培管理,施行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10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三、地榆斑枯病

(一)症状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直径2~3mm,中央灰白色,边缘紫红色,后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生多时病斑汇合,叶片局部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蔷薇壳针孢 Septoria rosae Desm.,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主要叶面生,聚生或散生,初埋生,后突出表皮,球形,器壁暗褐色,直径64~84μm;器孢子针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弯曲,基部近截形,顶端较尖,具2~4个隔膜,大小19~40μm×1~1.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病斑上产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又引起再侵染。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潮湿、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7~8月发生。往往造成严重为害,使叶片早期枯死。

(四)防治措施

(1)冬季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2)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洒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四、地榆疮痂病

(一)症状

植株地上部均可被害。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1~3mm,中央白色,边缘紫红色,往往数个病斑汇合一起,病斑中央可钻孔脱落;茎上病斑椭圆形,色泽同叶斑,中央稍凹陷,发多时病斑密集,互相连接,呈疮痂状,病部后期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二)病原

病原为蔷薇痂圆孢 Sphaceloma rosarum (Pass.) Jenk.,属于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叶面生,多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黑色,枕形,较小;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有时内含2个油球,大小5~8μm×2.5~4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季多雨潮湿的环境下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直接穿透接触部位的表皮侵入为害。新病斑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形成重复侵染。气温到25℃以上时病害停止流行。若夏、秋季连绵阴雨,病害还会发生流行。一般7~8月发生较严重。

(四)防治措施

(1)秋季清洁田园,将病枝集中烧毁,减少病菌来源。

(2)喷药保护,可选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还有50%退菌特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等。

(丁万隆 刘琨)

第二十八节 防风

Fangfeng

SAPOSHNIKOVIAE RADIX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别名关防风、东防风、山芹菜,为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以根入药,具发表祛湿、解痉止痛之功效。防风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斑枯病、根腐病等。

一、防风立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植株幼苗的根茎部。发病初期在根茎部先出现长条形黑斑,黑斑很快扩大并呈水渍状,此时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之后随着病部不断扩大,根茎部和主根的部分表皮腐烂,病部凹陷缢缩。当病斑环绕根茎一周时,病株枯死。土壤潮湿时,病部常有白色、柔软的菌丝体及形状不一、大小3mm的黑褐色菌核形成。

(二)病原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有性阶段为瓜亡革菌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菌丝分隔明显,直经8~12μm,初期无色,较细,后期逐渐变为淡褐色、大多呈现直角分枝,分枝基部微缢缩,近分枝处有一隔膜。老熟菌丝常形成成串的桶形细胞、逐渐聚集交织形成菌核,菌核无定形,大小不等,淡褐色至黑色,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有性阶段在自然情况下很少形成。担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顶生2~4个小梗,各小梗上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球形、无色、单胞,大小6~9μm×5~7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直接侵入寄主为害。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转移及使用带菌堆肥等传播蔓延。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早春播后遇低温多雨天气,出苗缓慢则易感病。

(四)防治措施

(1)忌选择过湿和雨涝黏土、低洼、重碱地等做栽培田。播种要均匀,覆土要适度,播后苗前及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苗出齐后要及时间去过密苗,剔除病弱苗,防止病害蔓延。

(2)应多施充分腐熟有机肥及磷、钾肥做基肥。生长后期防风已形成抗旱能力,非特别干旱一般不需浇水,雨后一定注意排水防涝。

(3)药剂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甲基拖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二、防风白粉病

(一)症状

白粉病是防风的一种常见病害,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病菌主要为害防风叶片,受害叶两面形成无定形白粉斑,后期在粉斑上产生小黑点(图7-67、图7-68)。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DC.,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真菌。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消失至存留。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形至柱形,大小20.3~40.6μm×12.7~17.8μm。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75~120μm。附属丝丝状、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大小30~125μm×3.8~8.9μm,表面平滑至微粗糙,0~3个隔膜。子囊近卵形至球形,有或无短柄,大小45.7~83.8μm×38.1~49.5μm。子囊孢子2~6个,卵圆至椭圆形,19.1~27.9μm×12.7~16.3μm。病菌还可侵害蛇床、芫荽、胡萝卜、水芹、泽芹等多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频繁的重复侵染。温湿条件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气温度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栽培管理上如浇水过多,施用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环境荫蔽,田间通风不良时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清理病残体 冬前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以减少田间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沤肥,需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2)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肥、钾肥,避免低洼地种植。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以后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三、防风斑枯病

(一)症状

斑枯病是防风生产上常见的一种叶斑病,严重时影响产量。病斑发生于叶片两面,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mm,中心部分淡褐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69)。

(二)病原

病原为一种壳针孢 Septori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叶片两面,分散或聚集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孔口稍外露,球形至近球形,淡褐色,直径16~96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直或略弯,顶端稍尖,基部钝圆,具2~3个隔膜,大小16~35×2~2.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又引起再侵染。病害潜育期8天左右,条件适宜,一个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潮湿、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吉林露地防风一般在7月开始发生,8月达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清理病残体 冬前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药剂有1:0.5:200的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

四、防风根腐病

(一)症状

根腐病主要为害防风根部,被害初期须根发病,病根呈褐色腐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步向茎部发展,维管束被破坏,失去输水功能,导致根际腐烂,叶片萎焉、植株变黄枯死,严重影响防风产量和质量。

(二)病原

病原为木贼镰刀菌 Fusarium equiseti (Corda)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及病残体中以休眠或腐生的方式越冬。病菌越冬后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水、耕作及地下害虫为害等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一般在5月初发病,6~7月进入盛发期。高温、高湿及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发病较重;在地下害虫和线虫为害严重的地块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利用芽孢杆菌和木霉菌等生防菌也可防治防风根腐病。消灭初侵来源:防风收后,要及时清除地面病残物,进行整翻土地。在翻耕时,每亩撒石灰粉50~60kg,进行土壤消毒。

(2)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以减少病原基数,降低发病率;选用健壮无病的种根,不在发病的田块中留种,以减少病害;加强田间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除积水,注意疏松土壤,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种苗栽前用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浸苗5~10分钟,晾干后栽种。种子播种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5小时。发病初期,拔除病株,窝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丁万隆)

第二十九节 当归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又名秦归、西当归、川归、岷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补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也用于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当归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以甘肃岷县产量最大,占全国当归总产量的70%以上。当归主要病害有茎线虫病(麻口病)、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等。其中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发病率在60%~70%,严重的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褐斑病发病率在75%以上,严重时叶片枯死,减产明显。

一、当归根腐病

(一)症状

罹病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地下部根尖和幼根初呈褐色水渍状,随后变成黑色病斑,逐渐脱落。主根呈锈黄色,腐烂,只剩下纤维状物,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罹病初期植株矮小,变黄,严重时枯萎而死。往往与当归茎线虫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燕麦镰孢菌 Fusarium avenaceum (Fr.) Sacc.,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孢菌属真菌。该菌分生孢子大小两型,大型孢子镰刀形,多胞,有1~5个隔膜,小型孢子卵圆形、单胞。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田土壤内和种苗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一般5月初开始发病,6~7月为害较重,一直延续到收获期。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根部伤口增多、灌水过量和雨后田间积水,根系发育不良等因素均加重为害。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2)药剂防治 育苗和移栽前用50%利克菌,1.3kg/667m 2 进行土壤消毒,或结合施肥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或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苗10~15分钟后栽植。

二、当归褐斑病

(一)症状

叶片、叶柄均可受害。叶面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呈多角形、近圆形、红褐色斑点,大小1~2mm,边缘有褪绿晕圈。后期有些病斑中部褪绿变灰白色,其上生有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汇合时常形成大型污斑,有些病斑中部组织脱落形成穿孔,有些病斑与细菌复合侵染呈油渍状。

(二)病原

病原为一种壳针孢 Septori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黑褐色,大小67.2~103.0μm×62.7~89.6μm。分生孢子针状,直、无色,端部较细,隔膜不清,大小22.3~61.2μm×1.2~1.8μm。此菌较文献记载的白芷壳针孢 S.dearnessii 的分生孢子大小14~28μm×1~2μm,长近一倍,故各地病原可能有差异。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有利于发病。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田间病害逐渐由发病中心向四周扩展,7月下旬至9月初是病害盛发期,田间发病率可由30%左右增长到80%以上,病害病情指数也可由30左右增长至80以上,9月中旬以后病情指数不再增加,进入病害衰退期,并持续至收获期。病情基数越大,发病越重;田间平均温度15℃~25℃、湿度高于75%有利于褐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越冬病菌基数,以减少初侵染源;采用垄作栽植,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等调控措施减缓病情扩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结合喷施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等措施防治病害流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125~1688g(有效成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88~1050g(有效成分)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127g(有效成分),防效均可达71%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一般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交替使用药剂。

三、当归白粉病

(一)症状

叶片、花、茎秆均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后期产生小颗粒,即病原菌有性阶段的闭囊壳。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引起叶片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真菌。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形至柱形,大小20.3~40.6μm×12.7~17.8μm。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扁球形,直径75~120μm。附属丝丝状、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大小30~125μm×3.8~8.9μm,0~3个隔膜。子囊近卵形至球形,大小45.7~83.8μm×38.1~49.5μm。子囊孢子2~6个,大小19.1~27.9μm×12.7~16.3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根上越冬。越冬的闭囊壳翌年散发成熟的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越冬的菌丝体第二年直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当归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适温为18℃~30℃,湿度为75%以上。潜育期为2~5天的生长后期才形成闭囊壳越冬。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老,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清除病株残体,消灭初侵染源;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减少养分消耗,并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2000倍液。

四、当归炭疽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后期茎秆及叶片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在茎秆上布满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茎秆腐朽变灰色至灰白色,整株枯死。叶片未见病斑。该病在甘肃省渭源县、漳县及岷县等当归主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年份发病率为40%~85%。

(二)病原

病原菌为束状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dematium Grove,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该菌的分生孢子盘黑褐色,扁球形、盘形或球形,直径50~400μm,周围有褐色刚毛,刚毛直立、长短不等,长度为45~200μm,顶端尖基部宽约4~8μm,有0~7个隔膜;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新月形,两端尖,无色透明,单胞,中间有一个油球,孢子大小18~24.5μm×3.5~5μm,另一种孢子为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孢子大小9.7~16.5μm×2.5~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人工接种病菌可通过伤口、根部及地上部自然孔口侵入茎秆。生长季节中,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田间可见零星病株,但症状不典型,观察不到病症。7月株高20cm可见典型症状,有些株高不到30cm即以严重发病,茎秆腐朽,表面布满黑色小颗粒。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程度与相对湿度和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即湿度大、温度高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栽培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精耕细作、深翻土壤,减少初侵染源;注意轮作倒茬,此病在重茬地发病重,因此,应与禾本科、十字花科植物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中病原物的积累。

(2)药剂防治 可以按常规量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及40%氟硅唑乳油。此外,30%醚菌酯、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等亦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在生产中选择使用。

五、当归菌核病

(一)症状

植株受害后叶片发黄,随后逐渐枯死,根及根茎组织被破坏形成空腔,内部有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 Sclerotinia sp.。该菌以菌丝纠结形成菌核,生在植物表面或植株器官内部空腔的气生菌丝上,似鼠粪状,不规则。缺少分生孢子阶段。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表层或在种子内越冬。在12月至翌年2~3月形成子囊果,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散,扩大传播。生长地阴湿,管理粗放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冬季深翻地,以减少越冬菌源;实行轮作,最好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选用无病健苗,并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10~15分钟后晾干下种;移栽时,穴内适施石灰、草木灰,即增加养分又消毒防病。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1:3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六、当归茎线虫病

(一)症状

当归茎线虫病也称当归麻口病,线虫主要为害当归根部。初侵染病斑多见于土表以下的叶柄基部,产生红褐色斑痕或条斑状,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严重时导致叶柄断裂,叶片由下而上逐渐黄化、枯死、脱落,但不造成死苗。根部感病,初期外皮无明显症状,纵切根部,局部可以见褐色糠腐状,随着归根的增粗和病情的发展,根表皮呈现褐色纵裂纹,裂纹深1~2mm,根毛增多和畸化。严重发病时,归头部整个皮层组织呈褐色糠腐干烂,其腐烂深度一般不超过形成层;个别病株从茎基处变褐,糠腐达维管束内。轻病株地上部无明显症状,重病株则表现矮化,叶细小而皱缩。往往与根腐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线虫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该虫的雌雄成虫呈长圆筒状蠕虫形,体长996.67~1650μm。雌虫一般大于雄虫,虫体前端稍钝,唇区平滑,尾部呈长圆椎形,末端钝尖,虫体表面角质层有细环纹,侧线6条,吻针长12~14μm,食道垫刃型。中食道球呈卵圆形,食道腺叶状,末端覆盖肠前端腹面。阴门横裂,阴唇稍突起,后阴子宫囊一般达阴门2/3处。雌虫一次产卵7~21粒,卵长圆形,直径60.33μm×26.39μm。雄虫交合刺长22.37μm,后部宽大,前部逐渐变尖,中央有2个指状突起。交合伞包至尾部2/3~3/4处。病原线虫在欧洲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匍匐茎和块茎,在中国主要为害甘薯。

(三)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以成虫及高龄幼虫在土壤、自生归及病残组织中越冬,是翌年的主要侵染源。在当归返青期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4~9月),线虫均可侵入幼嫩肉质根内繁殖为害,以5~7月侵入的数量最多,也是田间发病盛期。当年育苗期一般不发病。病区的土壤、流水、农具等可粘带线虫传播。地下害虫为害重,病害严重。

茎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内病原线虫的数量、温度和当归生育期有关。病区在0~10cm土层内线虫的数量最多。当归根对线虫有诱集作用,以归头部受害重。线虫活动温度范围为2℃~35℃,最活跃的适温为26℃,温度过高或过低,线虫活动性降低。在甘肃岷县,病原线虫1年可发生6~7代,每代需21~45天,地温高完成一代所需的时间短。

(四)防治措施

(1)与麦类、豆类、油菜等作物实行轮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2)栽植前用40%多菌灵各250g,加水10kg,配制成溶液浸苗10分钟,晾干后栽植。

(丁万隆 李勇)

第三十节 赤芍、白芍

Chishao、Baishao

PAEONIAE RADIX RUBRA、PAEONIAE RADIX ALBA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之功效。主产于安徽、浙江、四川等省,产于安徽毫州、涡阳一带的称“毫芍”,产于浙江东阳、临安一带的称“杭白芍”,产于四川中江、渠县一带的称“川芍”。生产上常见的芍药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轮斑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在芍药种芽和根堆贮加工过程中常发生软腐病。

一、芍药灰霉病

(一)症状

叶、幼茎、花等部位均能受害。叶片上常于叶尖、叶缘处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斑,病斑具不规则轮纹,褐色、紫褐色至灰色,天气潮湿时常在叶背长出灰色霉层。叶柄、茎上病斑长条形,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褐色,凹陷软腐,植株折倒。早春花芽、幼茎受害表现为萎蔫和倒伏,危害性大。病菌侵染通常发生在花期,受害花瓣变褐腐烂,上面覆盖灰色霉层,病部向下延伸到花梗,严重时根冠也可发生腐烂。后期在茎基组织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图7-70)。

(二)病原

病原菌为牡丹葡萄孢 Botrytis paeoniae Oud.,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长0.25~1mm,宽14~16μm,淡褐色,具隔膜,顶部往往螺旋状分枝。分生孢子疏松地聚集成头状,卵圆形,或近圆形,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大小9~16μm×6~9μm。菌核小,黑色,直径1~1.5m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菌核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传播为害。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在衰老的组织上生长,侵染花器造成花瓣变褐腐烂。病花瓣接触花梗、叶片或叶缘有外伤时,病菌能在上面迅速生长,引起植株顶枝枯萎和叶枯。低温潮湿、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开花后植株间长期潮湿则发生严重。

灰霉病菌为弱寄生病原菌,当寄主植物生长健壮时,植株抗病性较强,不易被侵染,寄主处于生长衰弱的状况下,抗病性较弱,最易感病。低温潮湿、阴雨连绵天气,最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连作亦有利于病害发生。除芍药外,病菌还为害牡丹、黄精、玉簪等多种药用植物。

(四)防治措施

灰霉病的防治除要注意田园清洁外、重点是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田间温湿度,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并适时喷药保护,防止病害蔓延。

(1)清洁田园 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剪除芍药地面残茎,以不损伤幼芽的前提下愈深愈好,残茎败叶应集中烧毁。春季一旦发现病叶、枯芽,立即摘除。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早春应及时去除防寒覆盖物,栽植密度不宜过大。灌水不超过植株基部,培土不宜堆积于叶基,施有机肥也不宜接触新生的枝和叶。重病地要实行轮作,连作地土壤要充分翻晒处理或土壤消毒后再种植。

(3)药剂防治 芍药嫩芽破土而出时,可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以后可选50%速克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50%万霉灵800倍液等喷雾,连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二、芍药叶霉病

(一)症状

叶霉病又称红斑病,是芍药上最常见的叶斑病,导致叶片早枯,为害极其严重。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及花冠等。叶上病斑圆形,直径6~15mm,紫褐色,逐渐扩大后微具淡褐色轮纹,周围暗紫褐色,常在背面生墨绿色绒霉层。后期病斑相互汇合引起叶枯。茎部受害,病斑长条形,紫褐色,稍隆起或凹陷,发生在叶柄基部分叉处时易在病部折断。萼片、花瓣上的病斑为紫红色小点,严重时边缘枯焦。

(二)病原

病原菌为牡丹枝孢霉 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枝孢霉属真菌。分生孢子梗3~7根簇生,黄褐色,线形,有3~7个隔膜,大小27~73μm×4~5μm。分生孢子纺锤形或卵形,1至多个细胞,黄褐色,大小10~13μm×4~4.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地面越冬,病菌还能在上年分株后遗留在种植圃旁的芍药肉质根上腐生。翌年春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发后,可直接侵入,但经风雨泥浆反溅或叶片嫩茎自然生长中细毛脱落所造成的细微伤口,则更有利于侵入。田间叶茎上病斑于3月出现,至5~6月梅雨季或秋末潮湿时才形成子实体,时间长达二个月以上,再侵染过程中病斑扩展也很慢,要到8月中旬病斑才形成墨绿色霉层。夏季高温少雨对病菌子实体的形成、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都不利。因此,病菌很可能只有一次再侵染。病害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菌越冬后初次侵染的数量。植株生长郁闭,田间高湿,能促进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秋季和早春彻底清除地面病残落叶,剪除茎基残余部分,并加垫肥土(厚约15cm)作屏障;对分株后残留的芍药肉质根也要清除干净;严格控制栽种密度,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强度;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 早春植株萌发前,地面喷洒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在3月初进行第1次喷药,以后隔半月喷药1次,连续喷洒3次。7月中旬喷洒1次1:1:150波尔多液保护植株;发病期选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万霉灵600倍液喷雾2次。

三、芍药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并向四周蔓延,连接成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其上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全叶布满白粉,叶片枯干,秋季霉层上密布小黑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图7-71、图7-72、图7-73)。

(二)病原

病原为蓼白粉菌 Erysiphe polygoni DC.,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无性阶段为 Oidlum erysiphides Fr.。闭囊壳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直径90~146μm,内含3~10子囊,每个子囊包含3~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14~24μm×9~16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和菌丝体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空气相对湿度低、植物表面无水膜时,分生孢子仍能萌发侵入,造成为害;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氮肥施用过多、枝叶生长过密、通风不良和光照不足等均容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以减少越冬菌源基数;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

(2)发病期喷洒25%粉锈宁800~10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共喷1~3次。

四、芍药轮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上产生圆形或半圆形病斑,褐色至黄褐色,直径2~10mm,同心轮纹明显,边缘有时不明显,病斑上生淡黑色霉层;发病后期病斑上生淡黑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整个叶面布满病斑而枯死(图7-74、图7-75)。

(二)病原

病原为牡丹尾孢菌 Cercospora paeoniae Tehon et Daniel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座有或无。分生孢子梗2~15根成束,疏松至密集,褐色,隔膜多,有膝状屈曲0~3处,分枝,顶端有中等大小的孢子痕,大小30~130μm×3~4.5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至倒棍棒形或圆筒形,直或弯,隔膜多而不明显,基部大多平切,大小45~75μm×2~3.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后病斑又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蔓延为害。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温,所以病害发生期较叶霉病为晚。多雨和露重的秋季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芍药锈病

(一)症状

叶片被害初无明显病斑,后呈褐绿色斑块,背面产生黄褐色粉堆(夏孢子堆),后期在灰褐色斑中丛生暗褐色毛状物(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提前早枯。在松属植被物上引起枝干肿瘤和皮下产生桔黄色疱囊(松疱锈病)。锈病在各芍药产区均有发生,在浙江4~5月多雨季节为害严重,导致叶片大量枯死。四川则发生在8月茎叶将枯的后期,为害不大。

(二)病原

病原为松芍柱锈菌 Cronartium flaccidium (Albertini et Schwein.) Wint.,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柱锈菌属真菌。夏孢子堆生于叶背,黄褐色,直径170~250μm,包被细胞25μm×15μm。夏孢子椭圆形,无色或淡黄色,有刺,大小20~30μm×15~21μm,壁厚1.5~2.5μm。冬孢子堆混生于夏孢子堆中,圆柱形,弯曲,长1~1.5mm,直径50~20μm,红褐色。冬孢子椭圆形,平滑,黄色至淡黄褐色,大小20~60μm×10~17μm,壁厚1~1.5μm。

(三)发病规律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松属植物(云南松、黑松、红松)等上越冬。春天湿度大时,郁闭的松树茎干肿大溃疡处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靠气流传播到芍药上,侵染后在芍药上形成病斑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后期在芍药上形成冬孢子堆。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又侵染松树。芍药锈病在温暖、多风雨的天气,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控制芍药锈病的根本办法是清除芍药园附近栽种的松树,以切断其病害循环。

(2)于5月上旬发病初期,喷洒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20%粉锈宁1000倍液等药剂保护,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六、芍药炭疽病

(一)症状

炭疽病可为害芍药的茎、叶、叶柄、芽鳞和花瓣等部位。对幼嫩的组织为害最大。茎部被侵染后,初期出现浅红褐色、长圆形、略下陷的小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略呈浅灰色,边缘为浅红褐色,病茎歪扭弯曲,严重时会引起折伏。幼茎被侵染后能快速枯萎死亡。叶片受侵染时,沿叶脉和脉间产生小而圆的小斑,颜色与茎上病斑相同,数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黑褐色大病斑,后期病斑可形成穿孔。幼叶受害后皱缩卷曲。芽鳞和花瓣受害常发生芽枯和畸形花。遇潮湿天气,病部表面便出现粉红色略带粘性的分生孢子堆,为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的混合物。

(二)病原

芍药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一种真菌 Colletotrichum sp.侵染引起。病菌分生孢子盘圆盘形,生于寄主角质层或表皮下,其上通常有刚毛,刚毛褐色至暗褐色,光滑,由基部向顶端渐尖,具分隔。分生孢子生于线形的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梭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略弯曲,单胞,透明,无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昆虫或人为活动等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不断反复侵染传播,扩大危害。分生孢子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7天左右。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在高温多雨的8~9月病害发生较严重。种植过密,浇水不当,如晚间浇水,水分容易在叶面滞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 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叶,防止再次侵染为害。秋冬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连同遗留枝叶,集中高温腐沤,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严格控制栽种密度,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强度;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每7~8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遇雨后补喷。

七、芍药软腐病

(一)症状

种芍切口处或根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至褐色斑,迅速扩大变软腐烂,发出强烈的酸霉味,病部密生灰白色长霉层,顶部有黑色小颗粒。后期整个病根失水干缩呈褐色僵块。

(二)病原

病原为匍枝根霉 Rhizopus stolonifera (Ehrenb.ex Fr.) Vuill,属于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根霉属真菌。病菌以营养菌丝伸入基物内,匍匐菌丝接触处生假根,假根相对的菌丝上长出2~4根孢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内有大量孢囊孢子。有性态产生接合孢子。

(三)发病规律

病菌腐生和产孢能力极强,自然界有足够的菌源,种芽和根堆藏时病菌由伤口侵入。分泌酶破坏中胶质使细胞离析,侵入细胞而使组织腐烂。病菌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病健部接触也可引起蔓延。管理不善时种芽和根条易发生腐烂。

(四)防治措施

(1)收获时剪下的种芽,待切口干燥后贮放在通风干燥处。加工芍根要勤翻、薄摊。

(2)贮放场所用1%福尔马林液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李勇 丁万隆)

第三十一节 延胡索

Yanhusuo

CORYDALIS RHIZOMA

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别名元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之功效。主产于浙江,以缙云县所产质量最好。产区常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锈病、菌核病及立枯病等,其中以霜霉病威胁最大,常因病毁种。

一、延胡索霜霉病

霜霉病是延胡索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常造成毁灭性的危害,雨后转晴10天左右能使全田枯死,药农称火烧瘟,减产可达50%~70%。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茎部。叶面出现不规则形、黄绿色至黄褐色斑块,边缘不明显,斑块相应的背面生致密的微紫灰色霜霉层。茎部叶柄分叉处也极易受害,田间一旦发病,扩展极快,整个植株茎叶变褐腐烂。

(二)病原

病原为紫堇霜霉 Peronospora corydalis de Bary,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霜霉属真菌。子实层紫灰色,孢囊丛生,主干198~430μm×8~11μm,上部双分叉2至多次,末端分枝成直角。孢子囊单生,柠檬形,近无色,大小16.9~23.7μm×13.5~16.9μm。卵孢子黄褐色,球形,直径33.8~37.14μm。

(三)发病规律

土壤病残组织中的卵孢子是翌年病害发生的主要侵染来源。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通过风雨的传播,在田间不断发生多次再侵染。延胡索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的关系极大。早春3~4月,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多雨,忽冷忽热,日夜温差大,容易结露和产生重雾的天气,及密植、早春块茎膨大时灌水过量造成田间高湿度,都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地上茎叶极易发生提前倒伏枯死。但如天气干旱少雨、砂壤土及高畦栽培及肥料充足地块发病则轻。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避免连茬,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没有种过延胡索的稻麦田或山地,注意播种不宜过密。无病田留种。春寒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块茎膨大需水期,每次浇水量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利用野生延胡索杂交培育抗病品种也是有效的防治途径。

(2)发病初期选用1:1:300波尔多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喷洒药剂覆盖面一定要均匀周到。农用链霉素对霜霉病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单用或与代森锌混用防治霜霉病的内吸性药剂,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2~3次。

二、延胡索菌核病

(一)症状

近地面茎基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至褐色条斑,植株软腐倒伏,被害叶片、叶柄呈青褐色腐烂。发生严重时,植株成堆死腐,药农称其为“搭叶烂”、“鸡窝瘟”。土面病株残体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此外,立枯丝核菌也为害延胡索的茎基部和贴近地面的叶片,在潮湿情况下也极易引起植株倒伏烂叶(图7-76、图7-77)。但病部可见蜘丝状菌丝联附着小土拉状棕褐色菌核,此点可与菌核病相区别。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球形,大小1.5~3mm×1~2mm。一般萌生有柄子囊盘4~5个,子囊盘盘状,淡红褐色,直径0.4~1.0mm。子囊圆筒形,大小114~160μm×8.2~11μm。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大小8~13μm×4~8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不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靠遗留在土中的菌核越冬、越夏。早春菌核萌发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菌核也可直接产生菌丝侵染地面的茎叶引起病害。受害茎叶上的菌丝体又蔓延为害邻近植株。菌核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早春当温度达到15℃~18℃时,多雨潮湿、排水不良及植株生长过密、枝叶柔嫩等最有利于发病。江苏、浙江一带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实行水旱轮作、深耕和施用腐熟堆肥;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田间湿度。

(2)及时铲除病株病土,撒施硫磺石灰粉或1:1的石灰与草木灰粉。药剂喷洒可选用甲基托布津、速克灵等。

三、延胡索锈病

(一)症状

锈病在延胡索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年份发生少,为害轻。病菌主要为害叶、茎。叶面首先出现褪绿黄色斑块,背面生有圆形隆起的小疤斑,表皮破裂后露出橙黄色粉堆,为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若聚集发生在叶尖、叶缘时,叶片局部卷曲变褐色。茎和叶柄受害后上面也生锈斑,呈现畸形弯曲。黑色冬孢子堆较少见。

(二)病原

元胡柄锈菌 Puccinia brandegei 属担子茵亚门、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生活史不详。夏孢子有可能生存越冬,在廷胡索生长期反复侵染为害。在江苏、浙江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为害严重。春雨多、空气湿度大及植株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发病初期选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及20%粉锈宁2000倍液等药剂2~3次。

(周如军 丁万隆)

第三十二节 麦冬

Maidong

OPHIOPOGONIS RADIX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具有清心火、除肺热、消痰生津等功效。主产于浙江(杭麦冬)、四川(川麦冬),广西、贵州、云南、安徽、湖北等地也产。麦冬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及灰斑病等。

一、麦冬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被害叶尖端开始发黄变褐,逐渐向叶基蔓延,病斑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紫褐色。有时叶片上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灰白色至灰褐色等不同颜色相间的病斑(图7-78)。后期全叶发黄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一种链格孢 Alternaria sp.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0根束生,暗褐色,顶端色淡,基部细胞稍大,不分枝,正直或微弯,无膝状节,2~9个隔膜,15~90μm×45μm。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褐色,倒棒形;嘴喙短至稍长,色略淡,不分枝。孢身至嘴喙逐渐变狭,孢身具2~9个横隔膜,1~6个纵隔膜,隔膜处有缢缩,大小23~52μm×9~12μm。嘴喙0~2个横隔膜,大小5~20μm×3~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枯叶及种苗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病害的发展与湿度关系密切,雨季发病较重。植株长势差、衰老叶片易诱发病害。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温湿度条件适宜时流行快,常成片枯死。7~8月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①选用叶色翠绿的健株无病株做种苗。栽种前用1:1:100波尔多液浸渍种苗5分钟后沥干栽种。②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科学施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发病普遍的地块,可割去病叶的1/3,并增施肥料,待重新抽出新苗后喷施药剂进行保护性防控;采挖麦冬后及时清园,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每亩撒草木灰100kg;发病期间喷洒药剂进行叶面喷雾,药剂可选择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5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2500倍液等,每10天1次,连续2~3次。

二、麦冬炭疽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长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至红褐色,有紫褐色云纹状轮纹,后呈灰白色,上生刺毛状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叶缘上病斑呈半圆形。后期病斑上下扩展或相互汇合,造成叶片成段枯死,田间表现为成片枯黄。

(二)病原

病原为沿阶草丛刺盘孢 Vermicularia ophiopogonis Pat.,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丛刺盘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初在寄主表皮下,后外露,圆形,黑色,有多数刚毛。分生孢子纺锤形,直或稍弯曲,无色,有隔膜1个,大小27μm×2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淋溅传播造成初侵染,生长季又不断进行再侵染。夏秋季节雨水多,有利于病菌传播与侵染;氮肥施用过量、植株生长过密易诱发病害。5~10月均可发生。

(四)防治措施

(1)秋后割取地上部叶片集中烧掉,并喷洒1次300倍液的硫酸铜溶液。

(2)多雨潮湿季节每15天喷洒1次1:1:12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3~4次。

三、麦冬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根结线虫为害易于识别。麦冬根部被害初时细根端部膨大,后逐渐呈球状或棒状;在较大根部上则多呈结节状膨大。结薯根被害常可造成根缩短,膨大。后期被害根表面粗糙、开裂,并呈现红褐色。折断根结节状膨大处,可见其中有不少乳白色发亮的球状物,如针尖大小、为根结线虫的雌成虫。

(二)病原

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spp.的几种线虫均可为害麦冬,如花生根结线虫 M.arenaria Chitwood、南方根结线虫 M.incognita Chitwood、北方根结线虫 M.hapla Chitwood。

(三)发病规律

连作地病害发生早且严重,轮作地则发生较迟且轻。在麦冬中套种芋头的病害发生较重;套种花生的病害发生很轻;套种于早稻田中的则可大大减轻。移栽时麦冬种苗的老根若不剪除,则可携带根结线虫,成为当年发生的病源。麦冬种类或品种之间抗性存在差异,以四川绵阳麦冬病害最重,广西北流麦冬次之,其他几种麦冬则受害较轻。

(四)防治措施

(1)轮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轮作,或套种于早稻田中,以避免土壤中的线虫数量逐年积累,致使为害加重。

(2)合理套种。上半年可套种花生和大豆,但不宜套种芋头;下半年则最好不套种其他作物;种植时应注意剪除麦冬老根,尽量不使用感染了根结线虫病的植株作种苗。

(3)栽种抗耐病品种。在该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改种大叶麦冬等较抗病的品种。

(4)生物防治。可使用轮枝霉属真菌,或卵寄生的淡紫拟青霉菌。

(丁万隆)

第三十三节 苍术

Cangzhu

ATRACTYLODIS RHIZOMA

苍术分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和北苍术 A . chinensis (DC.)Koidz.,均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健脾燥湿、平胃气、发汗、除痰等功效。为害苍术叶片的叶部病害有灰斑病、斑枯病及锈病等。为害根及根茎的有白绢病、根腐病等。此外有植原体引起的丛枝病。

一、苍术灰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2~4mm,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上生灰黑色霉(图7-79、图7-80)。

(二)病原

病原为苍术尾孢 Cercospora atractylidis Pai et P.K.Chi,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座球形,褐色,直径30μm。分生孢子梗10~30根,成束,稍密,常呈波状屈曲,不分枝,多隔膜,孢痕较小,大小45~150μm×4~6μm。分生孢子棒形至鞭形,无色透明,微弯至弯曲,基部近截形,顶端略钝,隔膜多,大小48~130μm×3~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根茎残桩和地面病残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后又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靠风雨淋溅传播。通常发生较早。

(四)防治措施

(1)彻底消除田间病株残体。

(2)发病初期喷洒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二、苍术叶斑病

(一)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于底层老龄叶片,后期蔓延至植株上端,也可侵染茎秆。病害初期,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病斑,病斑外缘黑色,病健交界处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上产生肉眼可见的黑色分生孢子器,埋生或半埋生于叶片表皮层下部。田间发病存在多个中心,降雨后病害程度明显加重。

(二)病原

病原为异茎点霉菌 Paraphoma sp.,属于子囊菌无性型、异茎点霉属。在PDA培养基上,菌落深褐色,外缘灰白色,近圆形,边缘不规整。菌丝浅黑褐色,有隔,部分菌丝外壁有不同程度增厚。分生孢子透明,单胞,椭圆形或短棒状,长6.5~9μm,宽1.75~2.95μm。产孢细胞安瓿瓶形或瓮形,直径2.5~3μm。分生孢子器近球形,直径80~253μm,高65~140μm,外壁黑色,有孔口,瓶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田间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虫媒传播。一般在辽宁,病害最早可在6月下旬始发,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受降雨和温度的影响,7~8月为盛发期。天气寒冷,雨水缺少时,病害扩散程度明显降低。种植过密,环境内湿度上升,增加了叶片间互相感染的概率,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

(四)防治措施

(1)冬季清园,扫除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基数。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株间湿度。雨后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1次,喷2~3次。

三、苍术炭疽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病斑较小,多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期病斑褐色,病健分界明显,随后病斑扩展、合并,发展成深棕色,略凹陷,病斑的表面出现散生或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粒,这种小颗粒点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出现大量红色黏质团,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团。底部成熟叶片先变黄,枯萎脱落。发病严重时,顶部嫩叶和花萼也染病。

(二)病原

病菌为一种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属于子囊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盘状聚生,黑色或黑褐色。刚毛顶端较尖,深褐色,1~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顶端尖,大小9~28μm×2.5~3.9μm。分生孢子圆柱形,无隔膜,透明,光滑,有1~2个油球,大小15~25μm×4~6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成熟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借助风雨和灌溉水或昆虫、农事活动等传播。温湿度是苍术炭疽病发生的重要条件,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盛发期。具有发病中心,一旦病害发生,蔓延极快,常致叶片成批枯死。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注意保持田园卫生,降低菌源基数。秋末、初冬尽早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2)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追施肥料,合理排灌,秋季多雨时,加强排水,降低湿度。加强早期除草,增加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咪鲜胺水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丁万隆 陈炳蔚)

第三十四节 何首乌

Heshouwu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为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块根入药称何首乌,藤茎入药为首乌藤。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延年益智等功效,何首乌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轮纹病及锈病。

一、何首乌叶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开始时叶面产生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圆形病斑,直径2~3mm。发病严重可导致叶片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及块根产量。

(二)病原

病原为一种壳针孢 Septoria sp.,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线形,无色或淡色,具3~5个隔膜,大小16~35μm×1.5~2.5μm。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叶片内,球形至近球形直径70~105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残组织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侵染。夏季田间郁蔽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早春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菌源;夏季注意通风,透光,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2)摘除早期发病的病叶并销毁,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二、何首乌轮纹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12mm,红褐色,具明显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81)。

(二)病原

病原为蓼壳二孢 Ascochyta polygoni Raberh,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二孢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田间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不断引起再侵染,扩大为害,田间通风透光差,病害易发生。7~9月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前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掉。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施用有机肥及化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人工摘除病叶深埋,并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600倍液等连续喷雾2~3次,7~10天1次。

(丁万隆 李勇)

第三十五节 泽泻

Zexie

ALISMATIS RHIZOMA

泽泻 Alisma orientale (Sam.) Juzep.为泽泻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福建、四川、广东、浙江、江西和湖北等地。以块茎入药,有清湿热、利小便之功效。泽泻病害以白斑病最为严重,是泽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泽泻白斑病

(一)症状

叶面病斑细小,圆形,红褐色。扩大后,中心显灰白色,周缘暗褐色,病健部明显。病情发展使叶片逐渐发黄枯死,但原病斑仍很清楚。叶柄被害时,出现黑褐色棱形病斑,中心略下陷,病斑拉长,相互衔接,呈灰褐色,最后叶柄枯萎。

(二)病原

病原为泽泻柱隔孢 Ramularia alismatis Fautr.,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黑色菌科、柱隔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短小,不分枝,顶端曲膝状。分生孢子双细胞,圆柱形或长筒形,串生。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组织上和种子表面越冬。翌年,在泽泻秧田首先发病。移栽大田后8月病情开始迅速发展,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病最重,直至11月停止。高温多雨,管理粗放,生长差,有利发病。

(四)防治措施

选育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播种前经40%福尔马林80倍液浸种消毒5分钟,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下种。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洒1:1:100波尔多液;严重时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丁万隆)

第三十六节 苦参

Kushen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又名水槐,为豆科多年生亚灌木。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治热毒血痢、赤白带下等症。栽培苦参病害有加重趋势,主要有锈病、白粉病、根腐病、斑点病等。

一、苦参白粉病

(一)症状

主要发生于苦参叶片正面,开始出现极小的白色稀疏粉状物,随着病害的发展,粉状霉层不断加厚,病斑面积不断扩大,通常占据叶片面积的20%~25%。白色丝状物从每个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状扩展,此特征不同于常见的其他植物白粉病。受害部位由绿变褐,无霉层覆盖部位逐渐变黄,致使全叶卷曲,最终脱落(图7-82、图7-83)。

(二)病原

病菌无性阶段为粉孢菌 Oidium sp.,属于子囊菌无性型、粉孢属。菌丝白色,分隔不明显,有分枝,宽2μm。粉孢子卵圆形、圆柱形或长卵圆形,大小14~18μm×5~7μm。仅有粉孢子,未观察到有性阶段的闭囊壳。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在东北地区,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高温干旱条件有利于发病,栽培环境、方法及品种等因素对白粉病也有影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通过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增强树势。

(2)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菌源基数 萌芽前清理病枝、病叶,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侵染源。

(3)药剂防治 发病前期喷洒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7~10天1次。发病初期,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二、苦参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会侵染叶柄及茎。受侵染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菌侵入叶组织,形成夏孢子堆,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夏孢子堆成熟时,病斑隆起,呈红褐色、紫褐色及黑褐色。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在温湿度适于发病时,夏孢子可多次再侵染。在发病后期产生冬孢子堆,内聚生冬孢子,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不产生孢子粉。

(二)病原

病原为苦参单胞锈 Uromyces sophorae-flavescentis Kusano,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锈菌目、单胞锈属真菌。夏孢子堆着生于叶背,橙色至红棕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散生或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大小0.8~1.8mm×0.5~1.2mm。夏孢子是单细胞,亮黄色,卵形至椭圆形且大小可变,大小20~30μm×15~25μm。夏孢子壁透明,上有小刺并伴有5~7个毛孔。冬孢子堆发生在秋季,散生或聚生,后突破表皮,孔口外漏,暗褐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叶背生并被下表皮覆盖,大小1.0~2.4mm×0.7~l.4mm。冬孢子是单细胞,卵形、近球形或椭圆形,浅至深褐色,基部钝圆,大小19~26μm×15~23μm。冬孢子壁厚为1.5~2.8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借助风雨传播完成病害周年循环。锈病的流行由锈菌的多重侵染特性和夏孢子巨大的繁殖能力决定。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或低洼潮湿的生态环境下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越冬菌源基数 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田间初见病叶及时摘除,以减少田间越冬和传播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选择排水良好的向阳坡种植。合理密植、施肥、灌水,及时排水,避免植株徒长和土壤过湿,增强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 在花期或花前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7~10天1次,连喷2次。

三、苦参斑点病

(一)症状

病斑生于叶片上,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4mm,中心部分淡褐色,边缘褐色,其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

病原为槐生叶点霉 Phyllosticta sophoricola Hollos,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菌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聚生,突破表皮,扁球形,器壁褐色,膜质,直径76~85μm。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5~7μm×2~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侵染。在东北8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发病前喷波尔多液(1:1:160~200)。

(陈炳蔚 丁万隆)

第三十七节 板蓝根

Banlangen

ISATIDIS RADIX

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又名大蓝根、大青根等,为十字花科一二年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为板蓝根,以叶入药为大青叶,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功效。主治丹热、热毒发斑、神晕吐血等症。在河北、河南、甘肃、安徽、江西、山东、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生产上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白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病毒病等。霜霉病在各地普遍发生,为害甚重;菌核病在长江流域及南方沿海各地分布普遍。

一、板蓝根霜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花梗和角果。发病初期叶面生边缘模糊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黄绿色至黄褐色,叶片呈黄褐色;叶背相对应处生有白色至浅灰白色霜霉层,为病原菌游动孢子囊梗和游动孢子囊,严重时植株叶片干枯。茎、花梗、花瓣、花萼及角果等被害后褪色,上面长有白色霜霉层,并引起肥厚变形(图7-84、图7-85)。

(二)病原

病原为寄生霜霉菘蓝专化型 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f.sp. isatidis ,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孢囊梗单生或丛生,无色,全长192~332.8μm,基部膨大,主梗123~192μm×6.4~16μm。冠部锐角二叉分枝大部3~6回,顶枝6.4~25.6μm×1.3~3.2μm,弯曲,枝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3.4~28.8μm×13.4~25.6μm。卵孢子黄褐色,球形,大小33.6~42μm,壁平滑,有时有皱褶。病菌可为害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但有不同的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及肥厚组织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生产上板蓝根生长周年衔接,或早晚茬口重叠,因此病菌能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越夏。病菌的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整个生长季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或雾重露大时有利于发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4~6月发生较重,9~10月又继续扩展为害。冬暖春寒、多雨高湿有利于发病,抽苔开花期病害发生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前彻底清除、烧掉田间病残体。

(2)选择高燥地块栽植,与十字花科以外的植物轮作,低湿地作高畦栽培;选栽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当调整播种期,增施肥料,适时浇水。

(3)发病初期喷洒58%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1:1:120波尔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25%甲霜灵600倍液等药剂3~4次,间隔10天左右。

二、板蓝根白锈病

(一)症状

罹病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叶背生白色微隆起的脓疱状斑点,外表有光泽。病斑直径2~3mm,脓疱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孢子囊。发病后期,形成不规则形枯斑。叶柄及幼茎发病,病部也产生许多白色疱斑,使叶柄、嫩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采种株茎上亦可受害。

(二)病原

病原为白菜白锈菌 Albugo candida (Pets.) Kuntze.,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白锈菌目、白锈菌属。孢囊梗,大小35~40μm×15~17μm,棍棒状、无色、单胞。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孢子囊,贯连成串,相互连接处有细小颈部。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大小15~27μm×13~25μm。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具有两根鞭毛,从孢子囊先端游出。经过短期游动后,鞭毛收缩,体形变圆,外部形成一层胞膜。随后,孢子萌发伸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10℃左右,最高25℃。藏卵器近球形,无色,多呈空腔,大小60~93μm×42~63μm。卵孢子近球形、褐色,生于肿大的茎及果上。外壁有瘤状突起,大小33~48μm×33~51μm,瘤状突起高2.75μm。雄器侧生,大小24.53μm×11.88μm。

(三)发病规律

以卵孢子在土壤及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病部长出的孢子囊随气流、风雨传播,再次侵染,扩大蔓延。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发生,为害时间较短。

(四)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田园清洁,减少越冬菌源;雨后及时通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发病初期喷药保护。可喷施1:1:120波尔多液、25%瑞毒霉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喷1次,喷施2~3次。

三、板蓝根菌核病

(一)症状

植株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病菌为害根、茎、叶和荚果,以茎部受害最重。受害幼苗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腐烂,引起成片死苗。植株茎部受害,通常在近地面黄弱叶片的叶柄与地表接触处首先发病,向上蔓延到茎部及分枝。病部水渍状,黄褐色,后变灰白色,组织软腐易倒伏。茎内外长有白色棉毛状菌丝层和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干燥的茎皮纤维如麻丝状。茎叶受害后,枝叶萎蔫,逐渐枯死。花梗和种荚也产生灰白色斑,不易结实或子粒瘪缩。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球形、豆瓣或鼠粪形,大小1.5~3mm×1~2mm。一般萌生有柄子囊盘4~5个,子囊盘盘状,淡红褐色,直径0.4~1.0mm。子囊圆筒形,大小114~160μm×8.2~11μm。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大小8~13μm×4~8μm。侧丝丝状,顶部较粗。病菌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药用植物受害重的有人参、川芎、延胡索、菘兰、丹参、菊花、红花、益母草、细辛、补骨脂及牛蒡等。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在病残组织或菌核落在土壤中及混杂于种子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适宜条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通过气流、风雨传至寄主表面萌发引起侵染,一般先为害花瓣及老黄叶,后菌丝由叶通过叶柄扩展到茎部。病部产生的菌丝也可通过植株间的接触传染蔓延,扩大为害;菌核还能直接产生菌丝侵染靠地面的枝叶和幼嫩植株引起发病。此病的发生与土壤菌核数量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种子田在3~4月发病,4月下旬到5月为发病盛期。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植株密集、通风透光差、雨后积水、茬口安排不当及连作,均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收获时应尽量不使病组织遗留在地面;收获后深耕,将菌核翻于土层下或淹水促进菌核腐烂;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栽种;种植不要过密,以保持株间通风透光,降低表面湿度;水旱轮作或与其他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蕾薹肥,可以促使花期茎秆健壮,提高抗病力。带有菌核的种子播种前应通过筛选、水选等方法汰除混杂的菌核。

(2)药剂防治 发病季节,可用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及65%代森锌400~600倍液喷药保护。药液应集中喷洒植株中下部,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此外,还可用草木灰石灰粉(1:3)撒施在植株中下部及地面,也有一定作用。消灭菌核可施石灰氮每亩20~30kg,应在收获后翻入土壤中。

四、板蓝根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根部。被害植株,地下部侧根或细根首先发病,病根变褐色,后蔓延到主根,也有主根根尖感病后扩展至主根受害。根内维管束变黑褐色,向上可达茎及叶柄。以后,根的髓部发生湿腐,黑褐色,最后整个主根部分变成黑褐色的表皮壳。皮壳内呈乱麻状的木质化纤维。根部发病后,地上部分枝叶发生萎蔫,逐渐由外向内枯死(图7-86)。

(二)病原

病原为茄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该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无色或浅色。产生2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小型孢子为圆形、单胞;大型孢子为镰刀形,多胞。

(三)发病规律

土壤带菌为重要侵染来源。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田间湿度大和气温高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气温在20℃~25℃时,有利发病,高坡地发病轻。耕作不善及地下害虫为害造成根系伤口,根腐病发病重。高坡地病害较轻。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选择地势高,排水畅通及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合理施肥,适当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浇灌根部及周围植株,防止蔓延。发病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喷施。

五、板蓝根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灰褐色至褐色,有同心轮纹,周围常有褪绿晕圈。病斑较大,一般直径3~10mm。病斑正面有黑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多时易变黄早枯(图7-87)。茎、花梗及种荚受害产生相似症状。

(二)病原

病原为芜菁链格孢 Alternaria napiformis Purkayastha et Mallik,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立,或屈膝状弯曲,分枝或不分枝,褐色至淡褐色,具分隔,大小31.0~70.0μm×3.0~5.5μm。分生孢子倒棒状,褐色,单生或短链生,孢身31.5~54.5μm×8.0~14.0μm,具横隔3~9个,纵隔膜2~3个,斜隔膜0~2个,分隔处稍隘缩。喙柱状,有或无分隔,大小0~50.0μm×3.0~3.5µm。另外,芸薹链格孢 A.brassicae Sacc.也可为害板蓝根。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自5月起开始发生,一直可延续到10月,其中以6~9月发生最为严重。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六、板蓝根灰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面产生细小圆形病斑,略凹陷。病斑边缘褐色,中心部灰白色。病斑变薄发脆,易龟裂或穿孔。病斑直径2~6mm,叶面生有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自老叶先发病,由下而上蔓延。后期,病斑可互相愈合,病叶枯黄而死。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 Cercospora sp.。该菌孢子线状或蠕虫状,具有2~7个横隔膜,孢子梗垂直、暗色,孢子暗色或无色。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种子亦可带菌。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日平均温度在23℃~25℃时,有利于发病,蔓延迅速。

(四)防治措施

(1)轮作和清理田园,减少菌源;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2)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七、板蓝根炭疽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部病斑圆形,直径1~2mm,中央白色,半透明,边缘红褐色,病斑上微露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易穿孔。叶片上有时密布小圆斑,但通常并不致叶片干枯。茎、花梗及种荚受害后呈梭形、条形、红褐色下陷斑。

(二)病原

病原为希金斯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该菌刚毛稀少,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端钝圆、单胞、无色,直或稍弯,常具大油滴,大小16.5~19 µ m×4 µ m,分生孢子盘小,直径25~42 µ m,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顶窄、基部较宽,大小9~16 µ m×4~5 µ 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病菌喜高温,常在夏末秋初发生,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收获时认真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与非十字花科植物轮作。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施宝力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3次。

八、板蓝根病毒病

(一)症状

叶面表现系统花叶、斑驳。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扭曲,并伴有坏死斑块。

(二)病原

目前报道的板蓝根病毒病的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属于雀麦花叶病毒科黄瓜花叶病毒属的典型成员,其病毒粒子的结构是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类球体,直径约29nm。

(三)发病规律

在自然界CMV有广泛的寄主,是分布最广和最具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多种蚜虫为传毒媒介。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活动及病毒的传播,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治虫防病 蚜虫发生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1%啶虫眯2500倍液、40%氰戊菊脂乳油6000倍液及25%阿克泰乳油5000倍液。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3.85%三氮唑核苷·酮·锌水乳剂500倍液、10%混脂酸水乳剂100倍液及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王蓉 丁万隆)

第三十八节 独活

Duhuo

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以干燥根入药,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效。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四川等。主要病害有灰斑病、锈病、斑枯病、叶斑病、叶斑病等。

一、独活斑枯病

(一)症状

在叶片上,出现两种类型的症状:

(1)多角形病斑 叶面上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初为暗绿色,边缘暗褐色,以后中部变为灰白色,直径1~3mm,其上生有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2)圆形病斑 叶面上产生近圆形或圆形,边缘为黑褐色的病斑,中部褐色至灰白色,病斑大小差异较大,直径3~10mm,斑上生有少量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间的组织褪绿变褐,形成一片枯死斑。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 Septoria sp.的2种真菌。

(1)白芷壳针孢 Septoria dearnessii Ell.etEv.引起多角形病斑。该菌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后突破表皮,球形、暗褐色、直径62~86μm。分生孢子无色,直或微弯,两端钝圆,或略尖,1~3隔膜,大小11~26μm×1~1.5μm。

(2)壳针孢属 Septoria sp.真菌引起圆形病斑。该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扁球形,黑褐色,初埋生,后露出体表,大小85.1~174.68μm×71.67~138.85μm。分生孢子针形,直或稍弯曲,隔膜不清,大小28.22~51.74μm×1.41~1.76μm,此菌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大小较引起多角形病斑的病菌几乎大一倍,二者有明显差异,故种待定。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侵染。北方一般在7~8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

(2)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二、独活灰斑病

(一)症状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直径3~6mm,灰色,有时有褐色,不清晰的边缘,两面生淡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病原

病原为芹菜尾孢菌 Cercospora apii Fres.,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菌属真菌。该菌子实体主要生于叶正面,也可生在叶背面,无子座。分生孢子梗5~16根束生,榄褐色,顶端近无色,稍狭,偶有分枝,2~8个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多隔膜,大小48~165μm×4~6μm。分生孢子鞭形,无色透明,极长,基部截形,顶端较尖,微弯,隔膜多而不明显,大小42~195μm×3~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侵染。在东北7~8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注意田园卫生 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及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

三、独活叶霉病

(一)症状

在叶片正面形成褪绿黄化的病斑。在褪绿枯黄组织背面,产生少量灰色毛丛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往往和斑枯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芽枝孢 Fulvia sp.真菌。分生孢子梗较直、有隔、无色或淡褐色,多数10根(最多25根)以上丛生在一起,大小83.38~91.00μm×5.23~5.89μm。顶端上部一侧膨大体突起。分生孢子无色,多为单胞,少数2~3胞,椭圆形、长柱形、一端有一尖突,多串生,大小12.94~29.40μm×4.7~8.2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7~8月多雨,高湿时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在防治斑枯病的同时选择一些兼治芽枝孢的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

(傅俊范 丁万隆)

第三十九节 桔梗

Jiegeng

PLATYCODONIS RADIX

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肺泄火、散寒邪、开滞气、止嗽化痰等功效。桔梗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与栽培。桔梗苗期和成株期根部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及紫纹羽病等,其中以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危害性最大。桔梗叶部病害有斑枯病、轮纹病、炭疽病、锈病、斑点病等。

一、桔梗枯萎病

(一)症状

苗期就可受害,出现烂根倒头,枯萎死亡。成株期发病,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黄化,变褐枯萎或局部分枝发病,维管束变褐色,茎基和根部也出现褐色斑后腐烂。病株很易拔起,在湿度大时,根头和茎部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最后全株枯萎。

(二)病原

病菌为尖镰孢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也有其他镰孢菌,为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真菌。产生大小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多胞,有隔,无色;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

(三)发病规律

镰孢菌是土壤习居菌,能长期在土壤中存活。病菌侵入寄主主要通过根部的伤口,侧根分枝裂缝和茎基部自然裂口也是侵入的途径。病菌侵入后在维管束内寄生蔓延,经过一段潜育期才表现病状。病害在田间传播主要依靠地面水流和土壤耕作。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不但是枯萎病菌的传播媒介,造成的伤口也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连作、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及地下害虫活动猖獗等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或伤口易引起发病。通常自5月下旬开始发生,随着温度升高,症状逐渐明显。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旱地、地势高、平坦的地块种植桔梗,防止地势不平低洼出现积水。

(2)改变耕作制度,减少土壤菌量。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方,可以采取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轮作一般3~4年以上。

(3)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植株抗病力。

二、桔梗紫纹羽病

(一)症状

被害根部,表皮红色,逐渐变成红褐色至紫褐色。根皮上密布网状红褐色菌丝(俗称红筋网),后期形成绿豆大小的紫褐色菌核。最后,根部只剩下空壳,植株地上部枯死,故俗称烂脚病。

(二)病原

病菌为桑卷担子菌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子属真菌。担子果平伏、松软,子实层平滑。担子圆柱形,弯曲,小梗钳形,单面侧生。孢子无色,卵形,光滑。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出现红筋,9月中旬逐趋严重,10月底受害植株全部腐烂致死。土层浅薄,保水保肥差的地块有利发病,多雨年份发病早而严重,地块不平坦低洼积水处发病严重。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四年以上轮作,在重病区实行水、旱轮作,可降低土壤带菌,减轻病害发病程度。

(2)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在病穴中浇注10%石灰水。

(3)加强栽培管理,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在低洼地或多雨地区种植,应作高畦,注意排水。山地每亩用50~100kg石灰粉,改善土壤,减轻发病。

三、桔梗斑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桔梗的叶片。病斑单生或稀疏散生,较少两个或多个聚生。叶面病斑不规则形、圆形或近圆形,后期病斑扩大受叶脉所限,常呈多角形,直径2~5mm;初期病斑淡黄,之后颜色变褐加深,后期呈灰白色,其上生众多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图7-88)。发生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桔梗壳针孢 Septoria platycodonis Sdy.,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大多叶面生,不规则地散生,初埋生,成熟后孔口突破表皮而外露,直径80~120μm。分生孢子线形,两端钝,大多弯曲,3~5个假隔膜,无色,大小35~50μm×1.5~2.5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病根芽、残茎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生长期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扩大为害。偏施氮肥发病重,栽培密度大、多雨潮湿条件下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秋后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适时中耕除草,雨后及时排水。

(3)生长期喷洒波尔多液(1:1:100)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四、桔梗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根结线虫病在桔梗上发生普遍,有时为害十分严重。有些地区已威胁到桔梗的生产。病株新生的支根或侧根上,因线虫寄生,细胞分裂加快,形成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瘤状物即虫瘿,单生、串生呈念珠状或粗糙的棍棒状。根结初为黄白色,光滑坚实。剖开根结可见到有若干乳白色鸭梨形的颗粒;如寄生较浅,雌虫尾部则微外露,胶质的卵囊渗出根外。瘤状根结后期变褐腐烂。病根结上方受刺激形成密集丛生的根系。病株地上部叶片出现黄绿色的斑,生长衰弱,天旱时容易发生萎蔫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为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根结线虫属。雌雄线虫异型,雄成虫蠕虫形,大小1.2~1.5mm×0.03~0.036mm。雌成虫梨形,大小0.4~1.3mm×0.27~0.75mm。每个雌虫约可产卵500粒,排放在尾部胶质的卵囊内。此外,根结线虫其他几个种,如 M.arenaria M.hapla 等也可能为害桔梗。根结线虫类寄主范围广,包括桔梗、川芎、牛膝、北沙参、丹参、地黄、白芷、白术、玄参、黄芪、栝楼、党参、砂仁、杜仲、白及、罗汉果、决明、风仙花、青葙、灵香草等多种药用植物。

(三)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以病根结遗留在土中或由根结外露的卵囊团落入土壤中。病土既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又是病原线虫传播的途径。春季当地温上升到15℃时,2龄幼虫破卵而出(在卵壳内孵化的1龄幼虫已蜕皮一次),在潮湿土壤中活动,侵入寄主的幼根内寄生,取食并分泌唾液,刺激寄主组织形成巨形细胞,致使细胞过度分裂形成疣肿。幼虫经过四次蜕皮发育成形态各异的成虫。蠕虫形的雄虫从根部钻出,在土壤中自由生活。梨形的雌虫交配或不经交配产卵,虫卵可产生在根组织内部或根外。卵可以直接孵化或越冬后在春天孵化。在27℃完成一代生活史需25天,温度过高或过低则所需时间较长。孵化出的2龄幼虫迁移到邻近的根或其他植株的根上再引起新的侵染。根结线虫通常在5~25mm的根际范围数量最多。在气温较高或冬季短而不太冷的地区及多湿的砂壤土中,线虫病发生重。

(四)防治措施

(1)种苗检疫,病苗不作种用。

(2)冬灌淹水,与水稻或水生作物轮作。

(陈炳蔚 丁万隆)

第四十节 党参

Dangshen

CODONOPSIS RADIX

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效。根据其外形和产地不同,分为西党(主产于甘肃、陕西、四川)、东党(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潞党(主产于山西、河南)、条党(主产于四川、湖北、山西)等。党参主要病害有锈病、斑枯病、紫纹羽病和根腐病等。

一、党参锈病

(一)症状

叶、茎、花托等部位均可受害。叶片正面病斑淡黄色至黄褐色,相应的背面产生淡红褐色小疱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疱斑大都着生在叶脉两侧,聚集成堆,夏孢子堆橙黄色,后期表皮破裂,散出大量的黄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严重时,发病叶片迅速干枯。花托和茎上的夏孢子堆较大。

(二)病原

病原为金钱豹柄锈菌 Puccinia campanumoeae Pat.,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面,黄褐色,扁平,突破表皮。冬孢子双胞,褐色,平滑,在隔膜处隘缩,顶端有圆形的乳突,大小33~46μm×15~17μm;柄长,无色,大小50~66μm×4~6μm。夏孢子黄色,椭圆形,表面有刺。

(三)发病规律

该菌的冬孢子阶段很少见。推测病菌可能以夏孢子在宿根枝叶上越冬。生长季节开始,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发病,新病斑又大量产生夏孢子不断地进行重复侵染,扩大蔓延为害。在北方及四川等地,每年中秋节前后及未成熟前常严重为害。以潞党参抗病性较好。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栽种抗锈党参;有人认为党参锈病与桧柏有关,栽培党参要远离桧柏至少4km;秋末彻底清理田园,将枯枝落叶清除田外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 生长期发现病株立即喷药保护,可选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20%萎锈灵乳剂200倍液及65%代森锌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二、党参紫纹羽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根部。首先须根发病,逐渐蔓延到主根。病根表面出现紫红色的丝网状菌索及绒毛状菌膜,参根由外向内逐渐腐烂,柔嫩组织全部消失,最后参根变成黑褐色的空壳。受害轻的参根坚硬短细呈灰褐色,无药用价值。

(二)病原

病原为桑卷担菌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菌属真菌。菌丝层扁平,紫绒状,由5层组成,在外层着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圆筒状,大小25~40μm×4~6μm,向一方弯曲,有隔膜3个,分成4个细胞,在每个细胞上各长出1个小梗。小梗无色,大小5~15μm×3~4.5μm。担孢子着生在小梗上,无色、单胞、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尖,大小16~19μm×6~6.4μm。菌核半球形,紫色,大小1.1~1.4mm×0.7~1.0mm,剖面外层紫色,内部黄褐色至白色。病菌寄主范围广泛,能为害多种林木、果树及药用植物中的黄芪、丹参、桔梗等。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随着病根遗留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遇到新寄主,从根部侵入为害。病菌的根状菌索横向扩展可侵染邻近健根。带菌参苗、施用未经腐熟的林间积肥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可将病菌带到无病田块引起发病。土壤偏酸性、潮湿、夏季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防治措施

(1)培养无病参苗 选用多年种植禾本科植物的无病田育苗。

(2)土壤处理 在播种或移栽前,施生石灰80~100kg/667m 2 ,以改善土壤环境;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粉剂300倍液浇灌土壤,用药液5kg/m 2 ,防病效果较好。

(3)耕作栽培措施 发病率高的田块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与玉米、高梁、麦类等禾本科植物轮作,一般5年后再种党参。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厩肥或饼肥作基肥,忌用林间土渣肥。

三、党参白粉病

(一)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于叶背,初生白色小粉点,后扩展至全叶,后期在白粉中产生少量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闭囊壳。病株长势弱,叶色发黄卷曲。

(二)病原

病原为党参单囊壳 Sphaerotheca codonopsis (Golov.) Z.Y.Zhao,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囊壳属真菌。闭囊壳球形、扁球形、褐色至暗褐色,直径60~80μm,附属丝较少,4~6根,丝状、弯曲、粗细不匀、有隔。囊内单个子囊、近球形、卵形、无柄,大小60~75μm×45~56μm,内有子囊孢子6~8个,长卵圆形、椭圆形,大小13~26μm×13~2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进行侵染,8月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喷20%三唑酮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

四、党参根腐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靠近地表的根顶部及须根、侧根轻度腐烂,逐渐蔓延到主根至全根。根部自下向上呈黑褐色水渍状腐烂,最后植株由下而上变黄枯死。如发病较晚,秋后可留下半截病参。翌年春天,病参芦头虽可发芽出苗,但不久继续腐烂,植株地上部叶片也相应变黄逐渐枯死。有时发病后,地上部部分叶片出现急性萎蔫枯死,整个参根很快呈水渍状软腐,内部维管束变褐。出现全株性萎蔫,继而枯死。腐烂根上有少许白色绒状霉。

(二)病原

病原为镰孢菌 Fusarium spp.,为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的多种真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和带病的参根上越冬。上年已感染的参根在5月中下旬出现症状,6~7月为发病盛期。急性型根腐发病较晚,一般6月中下旬出现病株,8月为发病高峰,田间可持续为害至9月。在高温多雨、田间积水、藤蔓繁茂、湿度大及地下害虫多的连作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选栽无病种苗,避免连作;注意深翻整地,疏沟排水;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1000倍液灌根。

五、党参斑枯病

(一)症状

叶面产生多角形、圆形、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紫色,直径1~5mm,后期在病斑中部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

病原为党参壳针孢 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菌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两面生,黑褐色、球形、近球形,直径65~115μm。分生孢子针形,茎部较圆、顶部细,直或弯曲,1~4隔膜,大小18~42μm×0.5~1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以分生孢子侵染寄主。

(四)防治措施

(1)收获时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将病残体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与麦类等其他作物轮作。

(2)发病前喷施1:1:15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李勇 丁万隆)

第四十一节 柴胡

Chaihu

BUPLEURI RADIX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以根入药,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柴胡病害主要是根腐病、斑枯病、锈病和根结线虫病,其中以根腐病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为严重。

一、柴胡斑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部。罹病植株在叶片上产生直径3~5mm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中央稍浅,有时呈灰色。严重时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1/3~2/3,叶缘上卷,严重时叶片枯死(图7-89、图7-90)。

(二)病原

病原为壳针孢属柴胡壳针孢 Septoria bupleuri Desm.,属于子囊菌无性型。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大小56~84μm×52~74μm。分生孢子针形,基部较圆,顶部较细,无色,稍弯曲,大小12~25μm×3μm,1~3个隔膜。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一般7~8月发病严重。叶两面产生分生孢子器,随病残叶在土壤中越冬,重茬、高温高湿田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收获时认真清除病残组织,将病株残体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与麦类等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药剂防治 发病前喷施1:1:15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二、柴胡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柴胡主根,侧根也有发生。发病初期,根部靠近地表端表皮变褐,并伴有纵向裂口,一般呈条形、椭圆形或菱形。发病初期的柴胡病株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发病后期病部裂口稍膨大、变脆,裂口遍及根部整个外围,深及木质部,变褐或发黑并造成水分、养料输送中断,使根腐烂,最后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二)病原

柴胡根腐病主要是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腐皮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ollenw.和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复合侵染所致。

(1)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丝体乳白色,气生菌丝发达,不易产孢;在麦汁培养基上生长稍慢,菌落呈灰白色,气生菌丝稀疏,易于产孢。从麦汁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丝,镜检发现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大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椭圆型,1~3个隔膜,大小14.9~36μm×3.3~4.4μm,分生孢子梗长,分生孢子簇生;小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形、长椭圆形或短棒状,无隔膜,大小4.3~5.6μm×2.3~3.0μm,由侧生分生孢子梗产生;厚垣孢子近圆形,顶生或间生。

(2)腐皮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 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蔓延生长,气生菌丝呈白色绒毛状,不易产孢。从PDA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丝,镜检发现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伸长、不分枝;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肾型,单胞或双胞,数量大,呈假头状聚生;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两端较钝,顶胞稍弯,具1~6隔,其中3隔膜占总数的99%以上;厚垣孢子球形,表面光滑或粗糙,顶生或间生于菌丝中。

(三)发病规律

柴胡根腐病一般每年5月即有零星发生,6月中下旬随着雨水增多发病逐渐加重,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当年生柴胡即有发病,如不采取措施,第2年发病情况加重。高温、高湿、多雨年份发病重;反之,则发病较轻。连作、重茬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未被污染的土地种植,忌连作,最好与禾本科植物轮作;种植前可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kg混拌20~30kg细沙土,于播种时把药土施入垄沟内,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7~8月增施磷、钾肥,增强其抗病能力;雨季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

(2)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用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2%农抗120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三、柴胡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茎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上产生浅黄色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出现浅红褐色稍隆起小疱斑;后期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夏孢子),严重时叶片干枯,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根的质量。有冬孢子产生。

(二)病原

病原为柴胡柄锈菌 Puccinia bupleuri Rud.,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柄锈菌属真菌。夏孢子椭圆形、近球形或倒卵形,大小13~22μm×11~17μm,淡黄色或黄褐色。冬孢子圆柱形或棍棒状,顶端圆形或平截,基部略狭,2~4室,大小61~84μm×12~20μm,壁光滑,柄短或近无柄。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组织上越冬,温暖地区夏孢子也可越冬,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第2年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夏孢子,接着引起多次再侵染。一般5~6月开始发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5月始见,阴雨天,相对湿度大,大雾重露,植株生长衰弱,通风不良田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秋季采收后及时将田内杂草和柴胡残株清理干净,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

(2)实行轮作,定期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合理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柴胡的抵抗能力。

(3)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李勇)

第四十二节 商陆

Shanglu

PHYTOLACCAE RADIX

商陆 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根入药,有泻水利尿、散结消肿之功效,治腹水、胀满、痈肿等症。病害主要是黑斑病,一般不造成危害。

商陆黑斑病

(一)症状

叶片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3~12μm,淡褐色,微具轮纹,二面生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局部枯死(图7-91)。

(二)病原

病原为长柄链格孢 Alternaria longipes (Ell.et Ev.) Tisd.et Wadk.。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5根束生,暗褐色,顶端色淡,基部细胞稍大,不分枝,正直或屈曲,1~4个隔膜,隔膜处有时皱缩,大小18~73μm×4~5μm;分生孢子2~4个串生,偶尔单生,倒棒形,暗褐色;嘴喙稍长至长,色淡,不分枝;孢子至嘴喙逐渐变狭;孢身具5~10个横膈膜,0~6个纵膈膜,隔膜处有皱缩,大小29~53μm×9~13μm;嘴喙0~3横膈膜,大小10~90μm×2~5μm。

(三)发病规律

7~8月发生。该病初侵染源为病残组织或土壤中中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直接侵入或从植株的伤口、气孔等部位侵入寄主形成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寄主,形成再次侵染;依此循环往复,形成多次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温度与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清除残株病叶,减少越冬菌源。

(2)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4月上旬开始喷1:1:10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选用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 1000~1500倍液,或6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等2~3次。

(丁万隆)

第四十三节 射干

Shegan

BELAMCANDAE RHIZOMA

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DC.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乌扇、扁竹、蝴蝶花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活血消肿之功效。射干上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锈病和眼斑病。

一、射干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射干叶片,在幼苗和成株期均有发生。发病初期,老叶片或嫩茎上产生微隆起的疮斑,不规则散生,破裂后,散出橙黄色或锈色粉末,为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部出现黑色粉末状物,为病菌的冬孢子。发病后叶片干枯脱落,严重时全株死亡(图7-92、图7-93)。

(二)病原

病原为射干柄锈菌 Puccinia belamcandae Dietel,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夏孢子堆生于叶两面,圆形或矩圆形,散生或聚生,长期被表皮覆盖或晚期裸露,略呈粉状,栗褐色;夏孢子近球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小27~38μm×20~30μm,壁厚为2.5~4(~5)μm,淡黄褐色至肉桂褐色,有刺,芽孔3~5个散生偶见腰生。冬孢子为棍棒形或矩圆形,大小35~60μm×16~23μm,壁栗褐色,顶端达13μm,柄长达58μm,不脱落。病菌冬孢子在我国未曾发现。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黏附于种子上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引起初侵染。夏孢子在温暖地区也可以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反复侵染。东北地区6月上中旬始发,7~8月温度升高、雨量较大,病害迅速蔓延,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为15℃~24℃,10℃~30℃均可萌发,以16℃~22℃最适。日均温25℃,相对湿度85%潜育期约10天。气温20℃以上,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易流行,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幼苗成活后,勤锄草松土,并适当培土。施足腐熟有机肥,适当増施磷、钾肥,合理浇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秋季注意清园,彻底清除病残体,降低越冬菌源基数。

(3)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叶面及茎基部喷洒,7~10天1次,连喷2~3次。

二、射干眼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发生在花梗及果实上,不侵染根及根状茎。叶上病斑两面生,多发生在叶片上半部,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8mm,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至褐色,呈独特的“眼斑”状。后期病斑上生淡黑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病斑扩大并汇合成片,导致叶片早枯,产量下降。

(二)病原

病原为细丽疣蠕孢 Heterosporium gracile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疣蠕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5~24根束生于少数褐色细胞组成的子座上,淡褐色,基部细胞多数稍大,顶端狭而呈圆锥形,不分枝,正直或屈曲,无膝状节,2~5个隔膜,大小40~124μm×9~13μm;分生孢子单生,坐落于顶端,圆柱形,褐色,正直,表面有小刺,顶端和基部均呈圆形,脐点大,凹入基部细胞内,2~3个隔膜,大小32~64μm×15~2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以菌丝体潜伏在根茎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不断造成再侵染,扩大蔓延。温暖多雨、田间湿度大或偏施氮肥则发病严重。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盛期。

(四)防治措施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掉或深埋。

(2)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肥;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3)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等药剂,7~10天1次,连续2~3次。

(丁万隆)

第四十四节 萝芙木

Luofumu

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 Baill.别名鱼胆木、矮青木,为夹竹桃科常绿灌木。主产于广西、广东。以根入药,主治高血压、头晕失眠、跌打损伤、蛇咬伤等症。萝芙木病害有白绢病和叶斑病。

一、萝芙木白绢病

(一)症状

各种植物上发现的白绢病,其发病部位及所表现的症状大都相似。病菌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侵入寄主。病组织先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水渍状的病斑,很快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覆盖病部。在潮湿条件下,病菌扩展很快,并在菌丝中逐渐形成白色小粒,随后增大而成淡黄色,最后变为黑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病株地上部分皮层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逐渐失水,茎叶变黄。根部变褐呈水渍状腐烂,从顶部开始慢慢枯萎死亡。

(二)病原

病原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真菌。营养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呈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3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菌核表生,球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如油菜籽,由白色变黄褐色。内部白色,构成细胞多角形,表面的细胞色深而小。

(三)发病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越冬。每年随温度上升到15℃以上的季节开始发生,发生期一直可延续到9月上旬。7月中旬以后形成菌核。酸性土发生较多,高温高潮、连作地发病较重,特别施用未腐熟的垃圾发病更为严重。

(四)防治措施

(1)结合整地每亩用75~100kg石灰消毒杀菌并改造土壤。种植前,每穴施一点木霉菌粉。

(2)发现中心病株及早拔除,病穴处施些石灰,以防病害蔓延。增施有机质肥料,并在病株附近浇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控制病害发展。

二、萝芙木叶斑病

(一)症状

被害叶,开始出现黄色小点,随后发展成褐色小斑,具一圈褐黄色边缘。后期,病斑中心稍下陷,呈灰白色,其上散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座。病情严重时,叶面穿孔,甚至落叶。

(二)病原

病原为欧夹竹桃尾孢 Cerospora neriella Sacc.,于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孢目、黑色菌科、尾孢属真菌。子座橄榄绿色至褐色,直径23~121μm。分生孢子梗聚生,色淡,具0~3个隔膜,不分枝,大小5~31μm×3~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无色,具1~5个隔膜,大小13~48μm×3~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枝叶上越冬,翌年在老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传播,高温高湿发病较为严重。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剪出并烧毁病枝叶,以减少越冬菌源。

(2)喷药防治,发病前后可用1:1:200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进行2~3次喷施防治。

(董佳莉 丁万隆)

第四十五节 黄芪

Huangqi

ASTRAGALI RADIX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 mongholicus Hsiao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的干燥根均作为黄芪入药,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等功效。蒙古黄芪种植区在内蒙古包头、山西大同、甘肃定西等地;膜荚黄芪主要在河北、山东、东北地区种植。黄芪病害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是白粉病、根腐病及根结线虫病。另外,黄芪锈病、立枯病、褐斑病、霜霉病、菟丝子等病害在有些产区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黄芪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茎和荚果上也可发生。叶面最初产生近圆形白色粉状斑,扩展后连接成片,呈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为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背及整株被白粉覆盖;后期白粉呈灰白色,霉层中产生无数黑色小颗粒,为病菌闭囊壳(图7-94、图7-95)。

(二)病原

病原为豌豆白粉菌 Erysiphe pisi DC.,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菌丝体可在叶的两面生。大多数情况下存留并形成不定形的白色病斑,常覆满全叶。分生孢子桶形、柱形至近柱形,大小25.4~38.1μm×12.7~17.8μm;子囊果聚生或近散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2~120μm,个别达150μm。壁细胞多角形。附属丝12~34根,大多不分枝。子囊5~9个,卵形、近卵形,少数近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一般有短柄,少数无柄或近无柄。子囊孢子3~5个,卵形、矩圆至卵圆形,带黄色,大小20.3~25.4μm× 12.7~15.2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体在土表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根芽、残茎上越冬。第2年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空气相对湿度低到25%时,也能萌发侵入为害。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田间管理不善、排水不良、植株过密、光照不足等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宜选新茬地种植,忌连作和迎茬;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加强水肥管理;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通风透光。

(2)病害发生期视病情喷药3~4次,可选用25%粉锈宁1000~12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药剂,间隔15~20天。

二、黄芪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根尖或侧根先发病并向内蔓延至主根,植株叶片变黄枯萎。发病后期茎基部及主根均呈红褐色干腐,上有红色条纹或纵裂,侧根已腐烂,病株极易自土中拔起,主根维管束呈褐色。在潮湿环境下根茎部长出粉霉,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二)病原

病原主要是茄腐镰孢 Fusarium solani ,串珠镰孢 F.moniliforme 和木贼镰孢 F.equiseti 也可导致发病,均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属真菌。茄腐镰孢 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薄绒状,白色,浅灰色,间有土黄色分生孢子座,基物表层肉色,有的菌株淡蓝紫色,培养基不变色。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形、肾形,比较宽,壁较厚,大小8~16μm×2.5~4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大孢子最宽处在中线上部,两端较钝,顶孢稍弯,基孢有足跟,整个孢子形态较短而胖,壁较厚,2~8隔膜,多数3~5隔膜。1~2隔膜的大小10~41.4μm×2.5~4.9μm;3~4隔膜的大小23.1~57.8μm×3~6μm;5~6隔膜的大小31.4~70μm×3.4~6.6μm;7~8隔膜的大小42.9~74.3μm×3.4~7μm。厚垣孢子球形,数量多,在菌丝或孢子顶端或中间单生,对生,直径6~10μm。产孢细胞在气生菌丝上长出长筒形的单瓶梗;在分生孢子座上成簇产生,多分枝,长短不一,但均呈长筒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随时引起为害。病菌主要靠水流、土壤耕作传播,通过根部伤口侵入。地下害虫、线虫及被牲畜践踏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通风不良、排水不畅、杂草丛生的潮湿地易发病,常造成根部腐烂。4月中旬开始发生,6~7月连续阴雨后转晴、气温骤升时发病严重,常造成植株成片枯死。连作地及多雨潮湿地块易发生,一般发病率20%~30%。1999年河北行唐种植的膜荚黄芪发病率高达80%,导致大面积毁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3年以上轮作;雨后及时排水,地面不积水。

(2)播种时每平方米用木霉制剂10g拌适量细土沟施。

(3)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等喷茎基部,或用100倍石灰水灌根。

三、黄芪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线虫为害根部。线虫侵入后,细胞受刺激而加速分裂,主根和侧根变形成为瘤状物,小的1~2mm,大的可以使整个根系成为一个大瘤,其表面初为光滑,以后变为粗糙且易龟裂。罹病植株枝叶枯黄或落叶。

(二)病原

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根结线虫属。线虫为长洋梨形,头尖腹圆,呈鸭梨形,会阴部分的弓纹较高,横条沟呈波纹状,间距较宽,侧线有时不清楚,在弓纹中心的横沟呈旋涡状不规则。雄成虫蛔虫形,尾端椭圆无色透明。雌虫为0.61~0.75mm×0.4~0.68mm;雄虫体长0.8~1.9mm。

(三)发病规律

土中遗留的虫瘿及带有幼虫和卵的土壤是线虫病的传染源。带有虫瘿的土杂肥、流水和农具等均可传染。6~10月均有发生。透气性较好的砂性土壤对线虫生长发育有利,常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用健康、无病原线虫的种根作种栽。

四、黄芪白绢病

(一)症状

罹病初期,病根周围及附近表土和浅土层内产生棉絮状的白色菌丝体。由于菌丝体密集而成菌核,初为乳白色,后变米黄色,最后呈深褐色或栗褐色。被害黄芪根系腐烂殆尽或残留纤维状的木质部,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枝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

(二)病原

病原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真菌。营养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呈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3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

(三)发病规律

白绢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过冬。菌核经试验,在10℃开始萌发,20℃萌发受到抑制,50℃以上菌核死亡。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侵害黄芪根部引起发病。此外,土杂肥及黄芪苗带菌感染,也成为初次侵染来源。田间发病期间,菌核可通过水源、杂草及土壤的翻耕等向各处扩散传播为害。

(四)防治措施

(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与易感病的白芍、玄参等药材及花生等作物轮作。

(2)整地时将杀菌剂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3)选用无病种栽作种,并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栽后种植。

(4)发现病株带土移出田间烧毁,并在病穴及其周围撒施石灰粉消毒。

五、黄芪紫纹羽病

(一)症状

罹病黄芪由地下部须根首先发生,以后菌丝体不断扩大蔓延至侧根及主根。病根由外向内腐烂,流出褐色、无臭味的浆液。皮层腐烂后,易与木质部剥离。皮层表面有明显的紫色菌丝体或紫色的线状菌索。后期,在皮层上生成突起的深紫色不规则的菌核。有时,在病根附近的浅土中见紫色菌丝块。菌丝体常自根部蔓延到地面上,形成包围茎基的一层紫色线状皮壳,即为病原菌菌膜。

(二)病原

病原为桑卷担菌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菌属真菌。担子果不发达,由疏松的菌丝体组成,平铺于基物上。担子顶端弯曲。菌核表层紫色,内层黄褐色,中心呈白色。担子无色,圆筒形,弯曲成弓状,向上侧生圆锥形小梗,顶端生担孢子;担子自菌丝顶端产生。当担孢子散发后,担子便凋萎或消失。担孢子单胞,无色,近圆形或镰刀形,顶端圆,基部略尖,表面光滑,大小16~19μm×6~6.4μm。

(三)发病规律

菌核在土壤内可存活3~4年之久,翌年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侵入黄芪,引起发病。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受害最重。土壤黏重,重茬地,容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后再种。每亩施石灰氮20~25kg作基肥,经两周后再播种。

(2)清除田间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连根带土移出田间,防止菌核、菌索散落土中。

六、黄芪霜霉病

(一)症状

该病有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特征。在1~2年生黄芪植株上表现为局部侵染,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边缘生模糊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褐色至褐色,叶背相应部位生有白色至浅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后期霉层呈深灰色,严重时植株叶片发黄、干枯、卷曲、中下部叶片脱落,仅剩上部叶片。在三年生以上植株上多表现为系统侵染,即全株矮缩,仅有正常植株的1/3高、叶片黄花变小,其他症状与上述局部侵染症状相同。在甘肃省黄芪各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发生较重,病株率普遍达43%~100%。

(二)病原

病菌为黄芪霜霉菌 Peronospora astragalina Syd.,属于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该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多为单枝,偶有多枝,无色,全长224.0~357.4μm×6.1~8.2μm,主轴长占全长2/3,上部二叉状分枝4~6次,末端直或略弯,呈锐角或直角张开,大小7.7~15.9μm×1.5~2.5μm。孢子囊卵圆形,一端具突,无色,大小18.0~28.3μm×14.1~20.6μm。藏卵器近球形,淡黄褐色,大小43.7~61.7μm×43.7~61.7μm。雄器棒状,侧生,单生,大小30.8~39.8μm×9.0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褐色,直径23.1~36.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或在多年生植株体内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寄主,引起初侵染。在甘肃省陇西县5月上中旬当多年生黄芪植株返青后不久,即出现系统侵染的症状,成为田间发病中心,可引起局部侵染并扩大蔓延。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通常中、上部叶片发病重,下部叶片发生较轻。发病后期病残组织内形成大量的卵孢子,卵孢子随病叶等病残组织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降雨多、露时长、湿度大,特别是在7~8月连续的阴雨天气病害蔓延迅速。在甘肃省岷县、漳县等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增施磷、钾肥,提高寄主抗病性;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害蔓延;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施,每8~10天喷施1次,连续喷药2~3次。

七、黄芪菟丝子

(一)症状

菟丝子生活力强,蔓延迅速,无根藤以吸盘缠绕植株,并产生吸根伸入其体内,依靠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布满成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使根部减产。被害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大量死亡(图7-96)。

(二)病原

病原为中国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b.,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蔓茎丝状,黄色至枯黄色,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花小、黄白色,簇生松散,无柄,成伞形花序;花冠钟形,5裂,呈杯状;苞叶2片;共萼长卵形,5裂;雄蕊5枚,花药长卵形,与花丝等长;雌蕊长约超过子房之半。子房2室,每室2胚珠,构成含4粒种子的蒴果;蒴果黄褐色,扁球形,表面粗糙;种子少,淡褐色,表面粗糙,只有胚而无子叶和胚根。

(三)发病规律

菟丝子种子是主要传播来源。落在田间或混杂在种子内的菟丝子种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翌年菟丝子种子随寄主的生长而萌发,种胚一端形成细丝状幼芽,并以粗根棒状部分固定在土壤上;另一端脱离种壳形成丝状菟丝,在空中旋转,遇适当寄主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害主后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和寄主的导管和筛管连接,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菟丝子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在田间不断形成侵染源。再生力极强,寄主范围广,可为害多种大田作物和药用植物,还是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

(四)防治措施

(1)结合深翻土地,将菟丝子种子深埋,或实行水旱轮作;发现菟丝子为害及早清除,防止扩展和产生种子。

(2)施用经过高温腐熟的厩肥或粪肥,避免将菟丝子种子带入田间;菟丝子开花结实前结合除草割除其植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丁万隆 刘琨)

第四十六节 黄芩

Huangqi

ASTRAGALI RADIX

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清凉、解热,消炎、健胃等作用。主产于我国北方各省,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黄芩病害主要为白粉病和白绢病。

一、黄芩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可侵染黄芩地上的所有组织和器官,但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圆状小斑点,以后随着病斑扩大汇合而布满整个叶面。叶的两面生白粉状斑,好像撒上一层白粉一样。这些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图7-97)。

(二)病原

病菌为二孢白粉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它的无性世代为脉革粉孢菌 Oidium ambrosiae Thum.,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淡色菌科、粉孢属。菌丝在寄主表面寄生,呈白粉状物,在寄主体内形成吸器,靠吸器获取养分。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圆柱形,无色。分生孢子串生,椭圆形,大小24~45μm×13~2μm。有性世代的闭囊壳扁球形,暗褐色,表面着生菌丝状的附属丝,内含多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子囊孢子广椭圆形或近球形,单胞,无色,大小18~30μm×12~2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或以菌丝体在被害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在适宜条件下侵染寄主,造成初次侵染。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可进行再次侵染加重危害。温湿度条件、栽培管理水平与病害的发生流行关系较大,如植株长势弱者有利病害的发生,当田间温湿度适合时,白粉病很易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防止脱肥早衰等。

(2)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 1000倍液,或喷洒0.2%可湿性硫磺粉喷施。

二、黄芩白绢病

(一)症状

黄芩白绢病为黄芩地下部主要病害,病菌主要为害主根。发病初期地上部叶片正常,根部出现褐色病斑,病斑上长有灰白色菌丝体,并黏结土粒覆盖在病斑上,随着病程的发展主根腐烂,局部组织变绿,地上部开始萎蔫,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呈叶枯症状(图7-98)。后期主根皮层全部腐烂,仅保留部分纤维状物及黑褐色木质芯,根周围及土壤中产生许多褐色粒状菌核。

(二)病原

病菌为齐整小菌核 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菌核属真菌。菌丝体白色,棉絮状,伴有绢丝一样的光泽,该菌在土壤中向四周呈辐射状蔓延。产生的菌核似油菜子大小,性状各异,褐色或暗褐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越冬的病原菌开始生长蔓延,侵入寄主引起发病。一般情况下此病只能引起局部组织发病,但遇到多雨年份,部分菌核和菌丝被冲散而随水流传播。高温多雨多湿病菌生长快,为害程度加重。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8℃,发病的适宜温度是30℃~34℃。每年7~8月为该病盛发期,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发病加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地势高的、通风好的、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

(2)发病初期将病株连土一起去除销毁,并在病穴周围灌药或撒石灰粉消毒,灌药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丁万隆)

第四十七节 黄连

Huanglian

COPTIDIS RHIZOMA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主产于中国四川省东部、湖北省西部、云南省北部及陕西省秦岭以南的高山地区。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对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许多病菌都有抑制作用。黄连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白绢病等。

一、黄连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病斑。叶表面病斑褐色,长出白粉,并由老叶向新叶蔓延。白粉逐渐布满全株叶片,使叶片慢慢枯死,严重者全株死亡。发病后期,霉层中形成黑色小点,此为病菌闭囊壳。

(二)病原

病原为毛茛耧斗菜白粉菌 Erisiphe aquliegiae DC.var. ranunculi (Grev.) Zheng et Chen,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

(三)发病规律

气传病害。5月下旬发病,7~8月为害严重,9月以后减轻。不同栽培年限的黄连都可被害,但以三年生以上的黄连受害较重,常造成叶片干枯,以致地上部枯死。在温度较高、通风不良和荫蔽度大时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调节荫蔽度,适当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

(2)发病初期用庆丰霉素80单位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

二、黄连白绢病

(一)症状

病原菌菌丝先侵染黄连根茎处,使叶片先在叶脉上出现紫褐色,后逐渐扩大到全叶,枯叶上有白色绢丝状茵丝和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由于根、茎腐烂,输导组织被破坏,植株逐渐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齐整小菌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菌核属真菌。菌核小型,由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聚集纠结而成。表生,起初为乳白色,渐渐变为米黄色,最后为深褐色,似油菜籽大小,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0mm,平滑而有光泽。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低于10℃或高于40℃时停止生长。

(三)发病规律

4月下旬始发,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高湿多雨容易发病。菌核无休眠期,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菌核能在土中存活5~6年,但在水中只有3~4个月即死亡。

(四)防治措施

(1)与玉米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

(2)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并用石灰粉处理病穴;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喷洒,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丁万隆 李勇)

第四十八节 穿山龙

Chuanshanlong

DIOSCOREAE NIPPONICAE RHIZOMA

穿山龙又名野山药、串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茎。以根茎入药,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消食利水之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穿山龙锈病发生最为严重,其次为黑斑病。

一、穿山龙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二年以上生穿山龙植株的叶片和茎,严重时可危害叶柄和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白色至淡黄色小点或小突起,不突破寄主表皮,后来逐渐发展为黄褐色或肉桂褐色、隆起、圆形的夏孢子堆,单生或连成片。夏孢子堆在叶的两面均有着生,多生于叶片上表面,多为聚生,不规则形,发病严重时布满叶片。夏孢子堆被寄主表皮覆盖或后期裸露并被破裂表皮围绕,粉状,红褐色。9月上旬叶片背面形成冬孢子堆,深黑褐色,坚实,造成叶片提早变黄、枯萎。

(二)病原

病原为薯蓣柄锈菌 Puccinia dioscoreae Kom.,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夏孢子近球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小13~22μm×11~17μm,淡黄色或黄褐色,有刺。芽孔多数为1个。多为腰生,少数为顶生或同时顶生和腰生。夏孢子最适萌发温度是10℃~20℃;最适萌发湿度是98%;最适萌发pH为6~8。冬孢子圆柱形或棍棒形,顶端圆或平截,基部略狭,2~4室,多数为3室,隔膜处略缢缩,大小61~84μm×12~20μm,壁光滑,淡黄褐色,顶壁加厚且颜色加深,顶壁厚10~21μm,柄很短或近无柄。上细胞芽孔侧生,未见有顶生,中下细胞芽孔近隔膜处。冬孢子萌发方式多种。单孔的萌发方式居多,三孔同时萌发方式最少。冬孢子在遇到适宜萌发的条件时,芽孔处产生先菌丝,随着先菌丝的长度增加,多数先菌丝顶部逐渐膨大,并产生分隔,一般将其分为4个细胞,在近隔膜处每个细胞都产生一个担孢子梗,然后在担孢子梗顶端长出一个典型的肾形或近梨形的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自行弹落。

(三)发病规律

在东北病害始发期为5月上旬,最初茎部发病,幼茎上沿维管束方向密布白色、长型夏孢子堆,严重时几乎布满整个茎部,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后期整个茎部全部被肉桂褐色孢子堆包围,孢子堆突破表皮,随风雨传播。5月中下旬叶片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叶片发病高峰期。

9月上旬开始产生冬孢子堆,直至穿山龙生长季结束。夏孢子和冬孢子均借助气流及雨水飞溅传播。病原菌以冬孢子堆形态在枯叶上越冬。翌年3~4月随着气温回升,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初侵染,产生夏孢子及夏孢子堆,夏孢子在穿山龙生长季进行反复侵染,造成危害。

(四)防治措施

(1)选地 选择土质结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种,其次是壤土和黏壤土。因穿山龙对水分要求不高,故适合山区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黏土、低洼积水、杂草多、透风差的田块不宜种植。

(2)田园管理 ①保持床面整洁、注意及时除草,保持冠层通风,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②喷施叶面肥、氮肥和腐熟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性。③秋季穿山龙叶片枯萎后,及时清除床面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 在穿山龙展叶期就开始用药,根据田间降雨情况,每7~10天用药1次,遇雨重新补喷药剂。可选用25%阿米西达1000倍、10%世高800倍、12.5%腈菌唑10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

二、穿山龙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不易为害花、枝条和果实。各年生穿山龙叶片均可受害,二三年生叶片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针尖大小黑褐色斑点,后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生长不受叶脉限制,外圈黑褐色,中间灰褐色,有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直径2~10mm不等,严重时中间灰白色部分可以形成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黑色絮状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后期病斑扩展迅速,一些病斑连片形成大型病斑,病叶开始枯黄、萎蔫,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秋季病斑扩展迅速,大量病斑使叶片提早变黄枯萎,严重影响了穿山龙的产量和质量。

(二)病原

病原为薯蓣链格孢 Alternaria dioscoreae Vasant Rao,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一般簇生,直立,少单生,分隔,大小60~102μm×4~7μm。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暗褐色,卵形、长椭圆形或倒棒状,横隔膜2~7个,纵隔膜2~4个,分隔处略隘缩,孢身40~69μm×13~17μm。喙淡褐色,有隔膜,顶端稍膨大,大小9~46μm×3~6μm。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产孢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田间病残体上的孢子是翌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源。5月中旬至6月下旬,平均温度回升到15℃~20℃,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动,借助降雨和结露,分生孢子开始萌发,侵染植株,开始有零星病斑出现,数量极少,且病斑直径很小,为发病初期;7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0℃~25℃,且此时降雨频繁,初始萌发的分生孢子可以再次产孢,菌源量加大,这些条件构成了病害流行的有利条件,加大了病害的流行速度,田间病情进入高峰期。此时植株正处于高速生长期,病指有所下降。9月病菌又恢复了产孢、萌发和侵染能力,加之此时的菌源量极大,因此田间病情急剧加重,进入严重发生期。10月中旬气温明显下降,穿山龙叶片衰老脱落,病残体散落在田间,病残体上所携带的病菌进入越冬休眠期。

(四)防治措施

(1)选地 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穿山龙,避免田间积水,透风性好的田块种植。彻底消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合理施肥培育无病壮苗。

(2)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药剂防治 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1:150倍波尔多液喷雾。

(周如军 丁万隆)

第四十九节 紫草

Zicao

ARNEBIAE RADIX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Zucc.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具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功效。新疆紫草(软紫草)主产于新疆、西藏等地;紫草(硬紫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地;内蒙紫草主产于内蒙古等地。紫草病害主要有白霉病和根腐病。

一、紫草白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叶两面生,近圆形,直径3~10mm,灰褐色。病斑两面生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扩大时,常受叶脉所限呈不规则形。严重发生时,叶片迅速枯死。该病是紫草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二)病原

病原为柱孢菌 Ramularia lithospermi Petr.,为半知菌亚门、柱孢属真菌。子实体生于叶片两面,无子座。分生孢子梗8~20根束生,无色,不分枝,端部有1~4个膝状节,无隔膜,顶端呈圆锥形,大小19~48μm×2~4μm。分生孢子圆柱形,无色,透明,单胞或具有~2个隔膜,隔膜处无缢缩,顶端圆锥形,常数个串生,大小13~36μm×3~4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温湿度适宜时侵染叶片造成初侵染。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在东北7~8月盛发,为害严重,常使叶片大量枯死。

(四)防治措施

(1)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水的地块种植;秋季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田外烧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2)发病初期开始用药剂防治,可喷施1:1:160的波尔多液,或50%万霉灵8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1000倍液。

二、紫草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期,在病株茎基部及土表下的根部出现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呈黑褐色,根部表皮坏死,呈干腐状。根表病斑进一步向上扩展,地上部呈片逐渐枯死,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死亡。土壤湿度大时,病根干腐部位产生大量白色霉层。

(二)病原

病原为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病菌可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新月形,两端较尖,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球形,单胞、无色。菌丝体絮状,白色,生长繁茂,可产生圆形厚垣孢子。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属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腐生。高温、高湿对病菌生长有利。土壤黏重、地下害虫造成根部出现伤口、连作会加重病情。植株生长衰弱,栽植过密病菌易侵染。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雨后积水发病严重。一般7~8月为发病盛期,有的田块损失严重。

(四)防治措施

(1)选地 种植紫草的地块宜选择土质肥沃、易排水的砂质土壤。

(2)合理轮作 可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基数。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根,每株灌药液0.2kg。

(李勇)

第五十节 紫菀

Ziwan

ASTERIS RADIX ET RHIZOMA

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河北、安微、江苏等省有栽培。以根和根茎入药,性温、味辛苦,具温肺下气、祛痰、止咳和利尿等功效。紫菀主要病害有白绢病、黑斑病、斑枯病等。

一、紫菀白绢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植株基部与土面交界处及地下根茎部,引起皮层组织变褐腐烂,上生白色绢状菌丝体和油菜籽状菌核。近土面叶片受害,产生水渍状黄褐色不规则圆形轮纹斑,也有辐射状菌丝和较小的菌核。叶柄病斑梭形至长条形,扩展一周后,使叶萎垂,根茎腐烂加剧。

(二)病原

病原为主要为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小菌核属真菌。此外,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和一种腐霉菌 Pythium sp.也为害紫菀较深的不定根。

(三)发病规律

病菌的菌核散落在土壤中,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种栽也可带菌。病菌不产生孢子,主要靠菌丝生长扩展为害。菌核随水流、病土转移传播,一般6~10月发生,高温和湿润的砂壤土有利于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改进耕度和栽培方法;选用无病种栽。

(2)及时拔除田间中心病株,并使用石灰处理病穴;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于植株基部及其周围地面。

二、紫菀黑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及叶柄。通常在植株外围叶片的两面产生病斑。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直径5~25mm,略呈轮纹状,边线明显。叶柄上病斑梭形,暗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上生极细小的黑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多时相互汇合,导致叶片局部或整株枯死(图7-99)。

(二)病原

病原为链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e (Fr.) Keissl.,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深色,单枝,4~10根束生,少数单生,顶端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棒形,黄褐色,4~13个横隔膜,0~4个纵隔膜,隔膜处缢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或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扩大为害。5~10月为发病期。高温、高湿时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连续喷3~4次。

三、紫菀斑枯病

(一)症状

病菌侵害叶片产生圆形病斑,病斑直径2~4mm,中心灰白色,边缘颜色较深,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7-100)。

(二)病原

病原为紫菀壳针孢 Septoria tatarica Syd.,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孔口突破叶表皮外露,器壁膜质,黑褐色。分生孢子长针状,无色,具多个隔膜。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在东北地区病害于7~8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1)搞好田园清洁,销毁病残体。

(2)发病前喷施1:1:600的波尔多液,生长期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1~2次。

(丁万隆) YonB1vzQW4YIpabUgUPfZy/ZmifTd5jzwTAzImt1dTyudP/G2/DqwloLZVOekx5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