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病害的侵染过程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到寄主出现症状的过程,简称病程。病害的侵染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常人为地分为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1.侵入期
指病原物侵入到植物体内建立寄生关系,病原物的侵入可通过表皮或自然孔口或伤口等途径侵入。病原物侵入后,必须与植物建立寄生关系,才可能引起病害。环境条件、寄主植物的状态及病原物侵入量多少和致病力的强弱,都可能影响病原物的侵入和寄生关系的建立。这就是植物病害的三要素。
2.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病害症状为止称为潜育期。这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生长、繁殖并扩展的时期,也是寄主与入侵病原物进行激烈抗争的时期,斗争的结果将决定植物保持健康状态还是发病。各种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种类和生长状况及环境因素有关,短的2~3天,长的十几天,数十天甚至更长,一般为5~10天。环境条件对潜育期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潜育期缩短。
3.发病期
从寄主出现症状到症状停止发展称为发病期。植株出现症状是其体内一系列生理、组织构造病变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一个侵染过程的结束。当被侵染的药用植物表现出明显症状时,病原物也已经达到繁殖时期,多数已形成繁殖体,并随着症状的发展,经常在发病部位产生孢子,成为下一代侵染源;细菌和病毒则个体已达到一定数量。大多数药用植物侵染性病害,在侵染过程停止以后,症状仍然存在,直至寄主死亡。
(二)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周而复始的过程。侵染循环包括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三个基本环节。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在寄主收获后或进入休眠期后,病原物度过不良环境,成为下个生长季的病害初侵染源,称为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有:
(1)病株或病株残体 植物染病后,病原物可在寄主体内定殖,染病植物的落叶、秸秆、枯枝、落果等残体,常带有病原繁殖体,这些病原物可继续生长繁殖或经越冬或越夏后成为侵染源。
(2)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 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后,很多病原菌可潜伏在种子或苗木、地下茎等的表面或内部,成为苗期主要的侵染源。
(3)土壤和肥料 对以土壤为传播途径、主要危害药用植物根部的病害来说,土壤是最重要的侵染源。病原物常随病残体落在地上,以各种休眠或腐生等方式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病原物可在没有经过充分腐熟、发酵的粪肥中越冬,造成粪肥带菌。
2.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以后,从越冬或越夏场所到达新的传染地,从一个病程到另一个病程,都需要一定的传播途径。有些病原物可以通过孢子游动、细菌游动、线虫爬行等作短距离传播,称主动传播。但大多数病原物是借助于各种媒介进行被动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1)风力传播 病原真菌的孢子通常小而轻,易飞散,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如锈病孢子、霜霉病的分生孢子等。
(2)雨水传播 病原真菌的游动孢子或病原细菌常借雨水的下落和飞溅、土壤中的流水而传播,如根瘤病菌可通过灌溉水传播。
(3)昆虫传播 昆虫本身可以携带病原物,而且常在植物体上造成伤口,利于病原物侵入。蚜虫、叶蝉、飞虱、粉虱等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
(4)人为传播 人为传播主要指通过田间栽培操作、种子种苗贮藏及流通等方式传播病原物,如带病种子及繁殖材料的调入调出、栽培过程的人工操作等。
3.初侵染和再侵染
经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生长期进行的第1个侵染过程称为初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内,病株上的病原物又传播出去进行重复侵染称为再侵染。
有些病害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1年只发生1次,如薏苡黑粉病;大多数病害都有再侵染,其病原物产生的孢子量大,病害潜育期短,侵染期长,如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就可造成多次再侵染。
(三)病害的流行条件
在一定地区或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称为病害流行。病害流行的条件是很复杂的,各有其特有的流行规律,应结合病原物特性、寄主生长状态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常侵染性病害的流行需要同时具有的基本条件是:大量感病寄主的存在,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积累,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病害,常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不同的病害或同一种病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流行的主导因素不同。在相同的栽培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品种的抗病能力是主导因素,如采用抗病品种且栽培条件相同时,当年的气象条件可能是主导因素;在品种、环境条件相同时,种植地染病性的差异及水肥管理成为主导因素。
了解药用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对防治药用植物病害十分重要。
(程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