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山西应县辽佛宫寺木塔内发现《神农采药图》,神农一手执药锄,一手拈灵芝,背药篓上悬葫芦。
《神农本草经》只是汉代流传的若干种本草著作之一,因为冠以“神农”,所以前代学者大多认为其为先秦古书。《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一引《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长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对此更是信之不疑,他说:“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但陶弘景也注意到,《神农本草经》(为行文简便计,此后皆省称为《本草经》)所记药物产地多为汉代建置,他辩解说:“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意思是说,这些郡县地名乃汉末张仲景、华佗添附,并非原有。晚近研究者对陶弘景的意见半信半疑,于是将《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径直确定为东汉晚期。
其实,《本草经》中的药名、地名,乃至药物功效之细节,都流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草经》里,赤箭、徐长卿都有别名“鬼督邮”,独活则别名“护羌使者”。考“督邮”为汉代新设职官,时间约在文帝以后,说见《通典·职官十五》。另据《汉书》,武帝平定西羌以后,始置“护羌校尉”,专司西羌事务。“护羌使者”当即护羌校尉之使者 ,如《汉书·赵充国传》云:“初,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诏举可护羌校尉者。”《水经注》云:“(湟水)东入,经戎峡口,右合羌水。水出西南山下,径护羌城东,故护羌校尉治。”这些地方确实也是植物独活的出产地。
《本草经》有六种芝草,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前五种显然对应五行,所以《本草经》说:“青芝,味酸,补肝气,生太山。赤芝,味苦,益心气,生霍山。黄芝,味甘,益脾气,生嵩山。白芝,味辛,益肺气,生华山。黑芝,味咸,益肾气,生常山。”不难看出,文字涉及的五色、五味、五脏、五岳皆与五行一一对应。不仅如此,经文还说:“青芝,主仁恕;赤芝,增智慧;黄芝,忠信和乐;白芝,主勇悍;黑芝,聪察。”这里竟然还隐含着与五行对应的“仁、智、信、义、礼”,即汉儒常说的“五性”。
其中赤芝“生霍山”,陶弘景注:“南岳本是衡山,汉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据《史记·孝武本纪》说“(元封五年)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因为在陶弘景的观念中,《本草经》是“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故对此处赤芝的产地提出疑问。陶弘景这一意见也符合当时道教的看法,《云笈七签》卷七十九《五岳真形图法并序》也说:“吴越人或谓霍山为岳,其实非正也。”
更有意思的是,紫芝因为别出于五行之外,《本草经》记其产地“生高夏山谷”。五色芝对应五行,分生五岳,显然出于附会,而紫芝的产地,博雅如陶弘景也只能推测说:“按郡县无高夏名,恐是山名尔。”
今考“高夏”既不是郡县名,也不是山名,很可能是《本草经》作者臆造的地名。《淮南子·俶真训》云:“巫山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据高诱注:“巫山在南郡。膏夏,大木也,其理密白如膏,故曰。膏夏紫芝,皆喻贤智也。萧艾贱草,皆喻不肖。”由此知“膏夏”本为美木之名,与紫芝并喻君子;萧与艾为杂草,比喻小人。膏夏、紫芝与萧艾同生于“巫山”之上,当大火烧来,君子小人俱死,含有玉石俱焚之意。因为这句话已有地点“巫山”,故“膏夏”绝无可能是地名,高诱训作“大木”为正确。由此推测,《本草经》作者按照五行为五色芝“分配”了五岳产地之后,紫芝找不到更合适的产地,乃根据《淮南子》“膏夏紫芝”之说,向壁虚构了一个“高夏山谷”。由此证明,《本草经》应该成于《淮南子》成书之后。
仔细研究《本草经》中涉及地名 ,建置年代最晚者是木香、犀角、彼子条提到的“生永昌山谷”。据《后汉书·明帝纪》云:“(永平)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罢益州西部都尉。”其中犀角生永昌山谷,还可以举《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六年(94)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为佐证。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这应该是《本草经》成书时间的上限。再取《本草经》所载药物功效与《武威医简》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二者高度统一。由此看来,《本草经》与《武威医简》一样,都是东汉早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