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民猪的形成、保护与利用

民猪(Min pig)原名东北民猪,是东北一个古老的地方品种。分布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民猪与分布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猪,在起源、外形和生产性能上相似,故1982年8月在山东兖州召开的《中国北方猪种资源讨论会》上确定统称为民猪,包括三个类型:大型民猪(大民猪)、中型民猪(二民猪)、小型民猪(荷包猪),是至今保留下来的我国华北型猪种中最主要的一个猪种。

1986年,民猪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2003年农业部130号公告,民猪群被列入国家级保种名录,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编写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662号公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一、民猪的品种形成

在明清时期,东北与中原地区人民交流广泛,特别是清“限汉令”解除之后,汉人大批移入东北。至二三百年前,由河北和山东的大量移民经陆路带到辽宁西部的小型华北黑猪,以及由海路带到辽宁南部和中部的山东中型华北黑猪,分别与原产于东北地区的本地猪进行杂交,经过长期的选育,逐渐形成了民猪。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和群众要求的不同,民猪逐渐分化出大、中、小三个类型。在边远山区和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粮价特低,猪肉销售有季节性,群众多养两岁左右屠宰、体重在150千克以上的大型猪,俗称大民猪;在农产品较丰富、交通较方便的农村,喜养周转快、不太肥,一至一岁半屠宰、体重95千克左右的中型猪,俗称二民猪;在城市附近,农副产品多,群众购买力强,喜食瘦肉,多饲养10个月左右屠宰、体重65千克左右的小型猪,俗称荷包猪。

利用mtDNA D-loop序列研究二民猪的起源进化,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东北民猪与同为华北型猪种莱芜黑猪、沂蒙黑猪的遗传距离很近,并且与通城猪、皖南花猪的遗传距离较近,据此可以推测东北地区的民猪可能是起源自山东省的莱芜黑猪与沂蒙黑猪,而山东省的黑猪则有可能是以湖北及安徽等地的华中型猪种为母本,随人口向北迁徙,经长期驯化、选育而形成华北型黑猪,这些以莱芜猪、沂蒙黑猪为代表的华北型黑猪可能在近代,由山东进入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境内,最终形成现在的东北民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虽然很高,但是各个单倍型存在比例上的偏性,种群存在一定的退化风险。同时,在与黑龙江野猪的比对过程中,发现黑龙江野猪并没有与亚洲猪种聚为一类,而与欧洲猪种较为接近,与民猪也较远,黑龙江野猪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与民猪聚在一类,反而是同杜洛克和欧洲野猪等欧洲猪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因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而居,而俄罗斯有部分领土位于欧洲,所以黑龙江野猪很可能存在欧洲野猪的血统。因此推断,东北地区的野猪可能没有参与东北民猪的后期形成。

民猪由于所生活的地区气候寒冷,长期以来保温条件又极差,管理粗放,经过较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民猪的耐寒性能增强,在冬天体驱密生绒毛,能够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下生存。同时,民猪还具有产仔多、肉质好和耐粗饲等突出优点。

二、民猪的分布区域

二民猪在本地区的分布广泛,20世纪30年代,民猪广泛分布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总头数达850万头左右。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外来品种引入杂交、民猪品种保护不足等原因,导致民猪群体日渐减少,目前,大民猪已灭绝,存在的民猪以中型猪为主。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的兰西、望奎、富锦、集贤、北安、双城,吉林省的九站、桦甸、永吉、靖宇、通化,辽宁省的丹东、建昌、瓦房店、昌图、朝阳,河北省的迁西、遵化、兴隆、丰宁、赤城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毗邻的部分地区都有民猪分布。2007年民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及周边地区,吉林省的长岭县、前郭县及周边地区。

荷包猪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建昌县和与建昌接壤的凌源、喀左、朝阳县的部分地区。

三、民猪的保种

1.二民猪的保护与利用

(1)二民猪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视保存民猪资源。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首先在九站建立了中型民猪繁殖场,黑龙江省在北安、德都、双城和兰西等县以及一些国营农场建立了民猪繁殖场,辽宁省在岫岩和建昌县建场,保存了仅有的大型和小型民猪。1973年,东北三省建立了东北民猪选育协作组,对民猪的保存利用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著名养猪专家赵刚、胡殿金教授在兰西县种猪场进行了多年的选育提纯,取得成功后,将兰西种猪场建成了稳定的民猪繁衍基地,兰西县种猪场也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民猪保护场。

(2)二民猪的杂交利用。

自1840年起,俄罗斯侨民带入一些俄国猪只进入东北,开始把白色猪种引入原中东铁路(满洲里至哈尔滨)沿线,与当地民猪杂交。由黄维翰纂修民国四年(1915)出版的《呼兰府志》记载:豕分黑、白灰色两种,俄产通体俱白眼圈作水红色小耳。

1911年,日侨将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带入东北,1923年又从加拿大引入巴克夏猪。东北各省利用民猪分别与约克夏、巴克夏、苏白、克米洛夫和长白猪进行有计划和无计划地杂交、选育,先后培育成哈白猪、新金猪、东北花猪、三江白猪、宁安黑猪等优良猪种,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新品猪大都保留了民猪抗寒性强、繁殖力高和肉质好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优点。如哈尔滨白猪体型大,结构匀称,体质坚实,胴体品质好,肥瘦比例适当,肉质细嫩适口;新金猪早熟易肥,产肉多;东北花猪适应性强,生长快和饲料利出率高;三江白猪生长迅速,饲料消耗少,胴体瘦肉多;宁安黑猪生产性能较高,遗传性较为稳定且瘦肉率高。然而,在多年的引进猪种为主导生产猪种的情况下,有些猪种数量很少或杂交严重,如辽宁的新金猪,辽、吉、黑的东北花猪和黑龙江的哈白猪都未能列入2012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近20年,东北各省加大了民猪杂交利用的工作力度,培育出松辽黑猪、吉林黑猪、吉林花猪、辽宁黑猪等具有民猪血统的黑猪品种,其中,松辽黑猪被列入2012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

2.荷包猪的保护

荷包猪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建昌县和与建昌接壤的凌源、喀左、朝阳县的部分地区。辽宁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组于1979年对荷包猪进行了调查,认定其属于小型民猪,当时由省畜牧局投资集群保种,饲养在建昌县种畜场。

2007年开始,荷包猪在辽宁省境内的饲养量逐年增加,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4个市中有11个市都有饲养,存栏母猪近万头,以利用杜洛克、瘦肉型巴克夏、辽宁黑猪公猪杂交居多,利用荷包猪肉质好、抗病力强和耐粗饲的特性生产笨猪肉和年猪,实行订单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活猪、部位分割肉。已有数家企业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有的企业产品打入连锁店,目前,荷包猪饲养势头良好。

2002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决定在辽宁省家畜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组建辽宁省荷包猪原种场,开展荷包猪抢救性选育工作。选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3 年)为集群、扩充母本家系、提纯复壮;第二阶段(2003~2007年)为扩充公猪血统数量;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是扩繁和开发利用。2008~2010年完成两个世代的选育,从2011年开始设计世代间隔为3.0~3.5年,现已进行到第三世代的选育工作。 9INS6DEvPYWQP8jVDyYQ4OWycWZe47s+X4UE0A0wi9NJ8tLTOxqA2vbLwI6g5m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