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东北地区养猪历史及自然经济条件

猪在中国社会经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养猪业作为中国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绵延不衰,这是中华传统农业特有的经济结构所导致的。

一、东北地区养猪业历史

1.对野猪的驯化

古代东北地区的人们将捕获食用有余的野猪,特别是幼龄野猪,进行驯化饲养,逐渐改变其野性,成为家猪。现有的一些考古资料也可以证实这一点。1963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莺歌岭出土了肃慎人原始社会的几件陶猪,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约3115~约2865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陶猪体形丰满肥硕,早已脱却“狼奔豕突”的野猪形态,而与近代家猪十分相似。1973年,在辽宁省旅顺市郭家村发掘的距今大约4000年的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中也有陶猪,其体态与野猪有明显区别。这些考古资料都表明,东北地区的养猪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此时人们已经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并且养猪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古代东北地区繁荣的养猪业

古代东北地区的养猪量很大,从各种文献记载可以发现,养猪业一直是古代东北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民猪的祖先也正是在人们的不断驯养、培育中繁衍而来的。古代我国的东北地区多居住着少数民族,在他们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其畜猪的一些状况被汉文献所记载。西汉扬雄《方言》卷八说:“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猪子。”北燕朝鲜之间正是今辽宁地区,这表明,至迟不过汉代,东北已是我国猪的重要产区。东北地区的养猪业在之后的各朝各代一直延续下来,长盛不衰。《后汉书》中有“挹娄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魏书》卷一〇〇《室韦传》中有“颇有粟麦及穄,唯食猪鱼”。《北史》中有“勿吉其畜多猪”。《隋书》中有“靺鞨其畜多猪”。《旧唐书》卷八四《北狄传》说室韦“宜畜犬豕,豢养而啖之,用其皮以为韦,男人女人通以为服”。《新唐书》中有“黑水靺鞨多猪”。渤海时期,各族部落都饲养猪。据1924年版的《宁安县志》记载:勿吉、盄颉、室韦、夫余等民族都养猪。《金史·地理上·上京路》卷二十四记载:“会宁府,……户三万一千二百七十。旧岁贡秦王鱼,大定十二年罢之。又贡猪二万,二十五年罢之。”会宁府是女真人的居住地,文献记载该地上贡的猪平均每户接近一头,可见会宁府猪的饲养量很大。这里的挹娄、室韦、勿吉、黑水靺鞨、盄颉、女真都是东北地区的各族部落。古代东北地区各族养猪也有多种类型。从辽宁省大连市营城子出土的东汉陶猪可以看出,其塑造的是华北猪小型种的形象,说明华北小型种是现存东北荷包猪的祖先。在营城子汉墓出土文物中,曾发现许多猪骨,某些冥器上还用朱砂写着“豚”的字样。出土文物揭示了东北本地猪种的演化关系,说明现存东北荷包猪应是东北当地的原始猪经过培育产生的后裔,同时也说明了在东汉时期东北地区猪的饲养已经非常普及。

唐代的文献中还有东北地区人们饲养大型猪的记录。《新唐书·北狄·室韦》卷二一九记曰:“其畜无羊少马,有牛不用,有巨豕,食之,韦其皮,为服若(或)席。”室韦分布于今天的黑龙江南北岸地区。由此看来,室韦养猪不但多,而且养的是大型猪种。古代辽东的猪多为黑色。《后汉书》卷六三《朱浮传》载《朱浮与彭宠书》中谈到了这样一件事:“往西辽东有猪,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集解》引惠栋曰:“黄河以北,豕皆黑毛,无白者,至南方则豕多黑白相杂,亦有纯白者,故有辽东白头豕云。至今验之,犹然也。”而肃慎族系养猪多为白色。据《三朝北盟会编》甲,政宣上帙三记载,肃慎的后裔女真“兽多牛羊……白彘”;《契丹志》中也有“女真盇多白彘”。由此看来,肃慎族系的原始猪种是白猪,不同于辽东的黑猪。辽宋时代,金上京会宁府猪的饲养量大,质量好,会宁白猪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优良品种。唐渤海国时期,东北人还驯育出良种“盄颉之豕”,这是当时渤海国的名产之一。古代东北人养猪除了吃猪肉外,对猪的产品也有充分的利用。最早挹娄人还将猪皮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冬季将猪脂肪涂在身上御寒,后来还将猪毛搓成绳来织布。《后汉书·东夷列传·挹娄》记曰:“挹娄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古代东北地区的挹娄人以猪膏涂身以御风寒,自然是它最原始的形式。《晋书》卷九七《四夷传》也说:“肃慎氏,一名挹娄……无牛羊,多蓄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另外,在古代,猪也被用作祭祀用品随葬。以猪从葬的习俗在《晋书》和《肃慎国记》中均有记载,“杀猪积盉上,富者数百,贫者数十”。

另外,在大连的远古遗址中也有家猪的踪迹。西汉中、后期的墓葬中,普遍发现了盛放在陶盆中的猪脚,而且都是一套四只。到了东汉,墓中往往随葬陶猪。

到了清末,由于与国外贸易往来的增多,猪鬃和肠衣往往作为猪产品出口。猪鬃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加工和出口始于清咸丰年间。而民猪毛密而长,猪鬃较多,是猪鬃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张霖如修的民国八年(1919年)出版的《拜泉县志》中记载:“豕俗名猪,毛色黑有间白毛者,亦有纯白者,其鬃卖给洋人,价亦昂贵。”而猪肠衣当时作为西方军需食品,原料也从我国大量进口。近代的猪鬃和肠衣贸易为缓解抗战时期的经济困境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民猪产区基本情况

1.产区地理位置

民猪分布区处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缘,东临日本海,南接黄海、渤海,西、北两侧与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原接壤。在地理上,位于北纬39°~53°,东经115°~135°,面积为1236000千米 2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辖区及河北省承德市。通常意义所说的地区指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气候特征与植被分布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本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

同时,本区是我国经度位置最偏东的地区,并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从小笠原群岛(高压)发源,向西北伸展的一支东南季风,可以直奔东北。至于经华中、华北而来的变性很深的热带海洋气团,亦可因经渤、黄海补充湿气后进入东北,给东北带来较多的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综合作用,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异性,从南向北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出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和草甸草原;随着湿度的变化,从东向西,出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植被也相应地出现森林、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都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关。

3.耕作条件与农产品

东北土质以黑土为主。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地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的玉米和大豆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9%,大豆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4%,而玉米、大豆是主要的饲料资源。丰富的饲料资源为该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

4.工业发展状况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现代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早,从20世纪初开始,历经100多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60多年的重点建设,使其在全国一直保持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原油产量占全国2/5,重型卡车占1/2,商品粮占1/3,木材占1/2,汽车占1/4,造船占1/3,钢产量占1/8。“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5.交通条件

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境内铁路密度居全国之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2008年,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重点公路建设得到发展,东北地区建成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千米。2012年,东北三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427千米,公路里程35.78万千米,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3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7个,内河水运通航总里程6967千米,运营机场有26个。

6.人口与民族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总人口为3831.4万、吉林省为2745.28万、辽宁省为4374.63万。主要民族有汉族、满族、锡伯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回族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吉林省乡村劳动力大约是700万,净剩余60万,黑龙江省拥有95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7.畜牧业分布

东北地区不仅土地广阔,农田、森林资源丰富,而且草甸草原面积大,水资源相对丰富,这些都是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东北的畜牧业涉及的牧畜种类繁多,主要为马、羊、牛、猪等。东北南部地区以农耕为主业,家畜多饲养猪、牛、羊,家禽多为鸡、鹅、鸭(靠近水边的地方);东北西部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饲养马、牛和羊;东北北部的渔猎民族,多饲养鹿和狗;东北东部的居民早期以山居渔猎为主业,除了饲养猪、牛、羊之外,往往还饲养鹿和鹰作为渔猎的助手。东北民众的肉食主要来自饲养的猪、鹅、鸭、鸡等,以及羊、牛、马、骆驼等大牲畜。

8.科研技术力量

东北地区畜牧业的科研教学力量雄厚,科研机构包括省级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及大量地(市)级农业科学院和畜牧研究所;另外,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院校都设有与动物育种相关的学科专业,大批专家长期从事养猪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养猪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tW9GXWtMiYgRnMiy7bSU6mtA4N545m/rmvqW5L5anWsUGlQ08xHRkZcbo3iuta5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