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在朝鲜,阳明学也暗中流传,并影响了不少思想家。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下卷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它不仅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还完善了王学的体系。

虽然阳明学是唯心思想,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在朱学衰颓之际,它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价值是很高的,对后人的启迪是深广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历久弥新,闪现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DlxRFna2QNCuqQQwKT/sHcpQzxrb+uZh4HAtdtuogfAEn7oLTLsh4VY3E8oT8r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