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有一片滩涂,那里芦苇丛生,植被丰富,是禽类生活的理想场所。
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紧靠滩涂,天然的生态,吸引了大批丹顶鹤在此繁衍生息。它们时而姿态悠闲、闲庭信步,时而相互依偎、温馨有爱。偶尔,它们也会好奇地瞥一眼到访的游客。
去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游人,多是热爱生态环境的爱心人士,他们不会惊扰丹顶鹤。在很大程度上而言,生活在湿地生态旅游区的丹顶鹤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
沈子淳喜爱丹顶鹤,和爸爸妈妈去过几次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对那里的印象特别深刻。今年,她还想去几次。遗憾的是,爸爸妈妈今年事儿特别多,根本没法陪她前往。沈子淳感到很遗憾,甚至冒出一个人前往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念头。想归想,但一直没能付诸实践。
这天放学后,沈子淳看到龚思奇、朱小憨、王多智凑在一起讨论星期天去什么地方玩的问题。她灵机一动,给他们推荐了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
“那里除了几只不会说话的鸟,还能有什么好玩的?”朱小憨希望能去一些有美食的地方。不过,龚思奇、王多智却对沈子淳说的地方充满了兴趣。
“我们仨去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你一个人去小吃一条街吧!”沈子淳不勉强朱小憨。
“我就舍‘吃’陪君子,跟你们一起去吧。”朱小憨见状,也想去,便搬出那套“少数服从多数”的理论。
星期天,天气特别好。四个小伙伴相约来到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
“子淳,难道你也学会撒谎骗人了?”大家原以为会看到成群的丹顶鹤,结果现场仅有几只看起来病怏怏的丹顶鹤。小伙伴们大失所望。
“你将我们骗到这个‘不毛之地’,有什么不良居心?”朱小憨更是不依不饶。
“那么多的丹顶鹤,都跑哪儿去了?”这样的情况,是沈子淳始料未及的。
“丹顶鹤是候鸟,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一般情况下,春季于二月末三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殖地,经过我国北戴河的时间在三月中旬至三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四月初至四月中旬,秋季于九月末十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现在是九月初,还没到迁徙时间呀。”龚思奇猜测丹顶鹤为了越冬,迁徙到其他地方去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
“难道今年它们提前迁徙了?”朱小憨猜测道。
“再早,也早不了一个月啊!我猜,这里一定出问题了。”直觉告诉王多智,湿地生态旅游区一定出了问题。可他对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却一无所知。为了弄清真相,四个小伙伴来到管理处,向工作人员打探情况。
“听说今年五月开始,这里的丹顶鹤就在逐渐减少。”管理员是新来的,才上一周的班,对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他让小伙伴们向之前的管理员打听情况。
无奈之下,四个小伙伴向管理员要了前任管理员的电话号码。奇怪的是,之前的管理员也是新调来的,上班不到一个月,就被调离岗位。他让小伙伴们去找上一位管理员。四个小伙伴一连找了好几位管理员,都一无所获。
“为什么这儿的管理员工作时间都不太久?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王多智冥思苦想。突然,他问了一句:“换管理员像走马灯一样快,一定是有人害怕他们知道一些事。这些事,极有可能与丹顶鹤减少有关……”
“管理员替换得很快,是在今年五月以后,时间与丹顶鹤开始逐渐减少的时间差不多。这两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关联?我们何不如从每一个管理员那里探明情况,然后再综合分析?”王多智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经过几番走访、交流,四个小伙伴得出了综合结论。原来在五月,湿地生态旅游区上游一家化工厂投产了。化工厂方面未按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为了掩盖化工厂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化工厂派人损毁了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湿地生态旅游区不能接收到环境污染的警报信息,这才导致了大批丹顶鹤的逃离。虽然管理员知道情况,但因工作调动都没机会揭发……
“太坏了,这些人。”朱小憨、龚思奇恨恨地说。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条第一项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以及第五项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导致丹顶鹤逃走的幕后黑手,应该受到严惩。”王多智细查法律条款,找到了惩治化工厂的依据。
“爱护环境,也是爱护自己。为了丹顶鹤,我们也应该站出来举报他们。”瞬间,一股正义之气在小伙伴们心中升起……
亲爱的小法迷们:请认真回忆故事中的细节,然后在不回看的情况下,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 去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游客,多是些什么人?
答:多是些热爱生态环境的爱心人士。
2. 朱小憨去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了吗?
答:去了。
3. 丹顶鹤是候鸟,有什么样的习性?
答:随季节迁徙。
1. 居民可以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吗?
答:不可以。那是违法行为。
2. 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由什么部门责令改正?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场景一:丁小白回乡下,发现道路边多了一个方盒子。
丁小白:这里怎么突然多出一个方盒子呢?
场景二:丁小白不明白道路旁为什么会多出一个方盒子,很是纳闷。
丁小白:这个方盒子,真是碍眼。
场景三:丁小白打算将方盒子移走。村主任从远处走来。
丁小白:真是碍眼呀。
村主任:这是新安装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可别弄坏了。
场景四:丁小白明白过来。
丁小白: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