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景胜地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 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 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 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辞官隐居后的田园生活的诗作,陶渊明作。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大意】

在南山下种豆,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下的露水打湿了衣服。

衣服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足够了。

【赏析】

劳作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社会中的“荒秽”理不了,田地里的杂草还是可以除一除的。冷眼旁观看那社会,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

且不管战乱纷起,要除掉这田地中的“荒秽”也并不容易,整整一天的忙碌,也只是出了一点点成绩。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虽有童仆一起耕作,这一天也并不轻松。身体虽然疲惫,心情却很愉快。只有在愉快的心情下,才能发现这世间的美。看吧!那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大师的画作也并不会比这更美。

天时已晚,狭窄的路边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对于一个豁达的人来说,衣服湿了,没有什么可惜的。别说是沾湿衣服,就算是更大的代价,也算不得什么,毕竟这代价换来的是自己的随心所欲,是那份自由的心境、恬静的生活。

【拓展】

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其中以第一首和第三首最广为人知。第一首全诗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 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 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 能航?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渡湖时所见到的青草湖春天的浩渺风光的作品,阴铿作。阴铿,字子坚,南朝梁、陈间诗人、文学家,与何逊并称“阴何”。青草湖:古五湖之一,亦名巴丘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和洞庭湖相连。

【大意】

春天,洞庭湖中的水满溢起来,平静的湖面,就像张开的锦帆一般。

到处都是鲜花盛开,沅水是桃花的颜色,湘江有杜若的香味。

句曲山的华阳洞有神仙的传说,长江的巫峡有神女的故事。

天空高远澄澈,不见边际,太阳的浮光摇曳,映出美丽的景色。

有船在远处的树木旁边停留,飞鸟在高高的桅杆上休息。

湖面辽阔,望不到边际,人力如何能够横渡?

【赏析】

春天的洞庭湖浩渺无垠,宛如一张张开的巨帆,使人观之,心生感慨。这浩浩荡荡的湖水有一部分来自沅水,有一部分来自湘江。沅水从贵州来到湖南,途经桃源县,因而,其中的水也染上了桃花的颜色。春光旖旎,百花盛开,远道而来的湘江水也带着杜若的香气,使人不禁想起湘水娥皇、女英的传说。说到神仙,就不得不提句曲山上的华阳洞,就在不远的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而巫峡则留有巫山神女的传说。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如梦似幻。

说罢神话传说,再来看眼前的美景:一叶扁舟,数只飞鸟,飞鸟越湖力怯,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之上,烟波浩渺的湖面,宽不可测,遥不可及,相形之下,大者愈见其大,小者愈见其小。飞鸟都难以逾越的江面,一条芦苇一般的小舟如何能够横渡?都说世途艰险,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不也是一样吗?

【拓展】

唐代白居易曾作《南湖早春》,也对春天的湖景进行了描写。全诗如下: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 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霄愧云浮,栖川怍 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 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 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 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 在今。

【注释】

这是一首春日登高,抒发郁闷之情的作品,谢灵运作。谢灵运,人称谢客,因袭封康乐公,亦称谢康公、谢康乐,东晋、南北朝时期诗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有《谢灵运集》传世。

【大意】

沉潜的龙,姿态非常美妙!高飞的鸿鸟,声音响亮而悠远!我想要停留在天空,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却惭对深渊的潜龙。

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不足无法胜任。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着光秃秃的树林。

每天蒙着被子,枕着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倾耳细听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那巍峨高峻的山岭。

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

想起“采繁祁祁”,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更心生感慨。独居的生活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挨,而离群索居也让人难以安心。

坚持节操难道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吗?遁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就得到了验证和实践。

【赏析】

庙堂之上的权力斗争总是那么激烈,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谢灵运是失意者中的一个。对于官场中的失意,他有诸多不满,也充满矛盾。南北朝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仕途险恶,门阀控制政治,士人或存进取之志,或怀隐逸之心。谢灵运并非二者之一,两者俱无所得,实在是困顿不堪言。

他羡慕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潜虬”,那种恬逸的生活令他向往;他又热切地盼望能够像“飞鸿”一样在仕途上奋进高飞、声名动世,他享受那种成就感。身为才冠当世的大才子,本来此二者是手到擒来之物,却无奈都难以获得。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不能做到,最多也只能做到永嘉太守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惭愧是有的,更多的怕是遗憾吧!遗憾并非因为没有努力,而是想要继续晋升,虽然努力,却力不从心。然而,这是真相吗?当然不是。若谢灵运都感到力不从心了,那整个东晋岂非一个人才都没有了!小人当道,奸佞横行,虽有志,徒奈何!既然晋升无望,那就归隐吧!退隐之心已有,却为形势所格,归隐的梦想终究也无法实现。命令已经下达,抗命可是大罪。于无奈之中,谢灵运来到了这偏僻的海隅,久卧病床,只能日日欣赏那仅有的萧索枯瑟的空林。

冬去春来,病愈登楼,见满目春色。池塘水波轻拍,在倾耳细听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耸立,于放眼遥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池塘周围,尤其是向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挡住寒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别鲜嫩,有欣欣向荣的生气。对常人来说,它委实太平常,平常到难以引起注意。大病初愈的谢灵运却敏感地从那一抹淡绿中发现了春的踪迹,这平常的景色突然使他感动非常。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是大病初愈焕发的容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快速拨动他忧郁的心情,使之奋起。整个园中,一片开朗欣喜的暖色,惹人怜爱。

春是敏感的季节,有时让人喜,有时使人忧,无论是喜还是忧,都会勾起同样敏感的文人的文思。谢灵运想到了《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当初周公在遭受流言时出居东都以避谗害,周公当时的处境,与现在的自己何其相似。坚持节操岂只古人能够做到,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验证!念及此,他的情绪逐渐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拓展】

金代元好问曾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中第二十九首对《登池上楼》做了评价。全诗如下:

池塘春草谢家春,
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
可怜无补费精神!

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
吴江水兮鲈 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难禁兮仰天悲。

【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张翰借描写思归之情,婉拒了叛军(西晋八王之一的齐王司马冏)招募,并弃官南归。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

【大意】

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摇曳纷飞。吴江之水清澈见底,水中有肥嫩的鲈鱼。

三千里之外是我的故乡,已经很久没回去了。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却只能仰天悲叹。

【赏析】

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们的节序之感和念远之情。秋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

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产生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秋风一起,远在他乡的游子感受到了来自故乡的呼唤;秋风一起,他想起往昔的乡居生活、家乡风物。家乡的鲈鱼味道鲜美,又是一个鱼肥的季节。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距离遥远,想要回去并不容易。要么走,要么留,这是一个问题。走了就无法再来,留下却难以抑制心中的思念和遗憾。秋风再起,这思归不得的遗憾变作了难以化解的恨,压抑不住,只能仰天悲叹。

【拓展】

对于张翰,后人评价颇高,唐代李白曾作《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对张翰的诗作寄予了极高的评价。全诗如下: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余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 路尘,妾若浊 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 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释】

这是一首明写怨妇的遭遇,实以怨妇自况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的作品,曹植作。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大意】

明亮的月光照在高楼上,流光来回浮动。楼上有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子,发出凄凉的叹气声,充满哀伤。

问她为何如此悲伤地叹气,她说:“我是一位游子的妻子。我的丈夫已经出去十多年了,他出去了多久,我就独自一人等了多久。”

他就像道路上的尘土,我就像水洼里的泥;尘土上扬,泥水下沉,本来是相同的东西,现在却处境各异,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会。

我愿意化作西南风,一直吹送,进入他的怀中。他的胸怀若是不肯为我敞开,我还能依靠什么呢?

【赏析】

明月高照,勾人心思。有思妇独倚高楼,对影自怜,思念远方的夫君。思妇的情怀是哀伤的,这哀伤是因为思念良人而不得见,想念夫君却无回音。

这是一位异地旅者的妻子,旅者的妻子总是会牺牲很多,而她的丈夫已经十年没有回来过了。她的孤独和寂寞无处倾诉,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说给明月听:夫君已远行在外超过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独自栖居。朴实的话语,淡淡的哀伤,她的歇斯底里已经被岁月磨平,只剩下无可奈何。

她说,她的夫君是路中的清尘,自己是污浊的泥,两人相差太远,夫君高高在上,对自己不屑一顾;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二者难以融合在一起。对此她非常悲哀。她的悲哀并非自怨自艾,尘与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看似差别巨大,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说到底不过都是土罢了,为何要因一时境遇的不同背道而驰呢?尘是浮的,泥是沉的,浮沉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合在一起的机会就是渺茫的。

她是如此爱他,即使明知夫君早已不爱自己,她仍不愿意以怨报之,反而愿意牺牲自己:她竟然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只求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是对爱的忠诚!然而,就算如此的牺牲,在早已没有了爱的他的眼中,也不过徒增笑耳。他的胸怀早已不向她敞开,她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拓展】

借思妇自况的诗不少,唐刘方平曾作《春怨》,别出心裁,并没有描写人物,却将怨愁表露无遗。全诗如下: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 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 ,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 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 ,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 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这首诗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的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陈琳作。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大意】

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处,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冷,以致都伤及了马的骨头。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延长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的役期啊!

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修筑长城呢?

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肉干精心地抚养她吧!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赏析】

秦王朝驱使千万役卒修筑万里长城,残酷而无节制,使无数民众被折磨至死。这段历史,曾激起后代许多诗人的感伤和愤怒。

边地苦寒,难以久留,征夫思归之心迫切不需多言。一位役卒终于忍无可忍地对监管修筑长城的官吏说:“到了服役期满,请千万不要延误我们太原役卒的归期。”官吏的回答让人生厌,他说:官府的事自有期限,举起手中的夯和着号子快干吧!一派官腔,话中有话。男子汉宁可刀来剑去战死疆场,怎能这样窝窝囊囊、遥遥无期地做苦役呢!

如此“官作”,何时竣工?再加上如此官吏,更是归期无望。这是一个人悲惨命运的写照,但这苦难绝不只属于他一人,而是广大人民的苦难境遇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归期无望,他写信交代他的妻子改嫁,好好侍奉新的公婆,他希望她能得到新的融洽的家庭生活,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她在幸福生活之余能够偶尔想起他。这是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一段难忘的情。这矛盾的语言藏着归期无日、必死边地的绝望。藏而不露,亦是为了体贴对方。身在祸难之中,为什么还要留住妻子受苦呢?

群体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堪,自己的“祸难”也就不可避免。对于一个前路无多的人,其情之苦,其心之善,几人察之!他的妻子理解了,感动了,她失望怨恨,但是,情愿相连,两地一心,始终不变。她知道他在边地受苦,因而也不愿意久留人间。

【拓展】

《诗经》中有《邶风·击鼓》,揭露了徭役给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0rPlgUuxF4LU4MjlO/hixKavmx0XdEaL7XsyfeijUtEDixOnF9x10YpcNiW+Kl6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