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是谁给信息赋予了含义

给信息赋予了含意的正是你(发信方)

案例No.32

我写这本书时,为了图清静就躲到海口去了。一天接到上海几个朋友的微信联系,说是想趁我在海南,借周末来凑热闹玩两天。我表示欢迎。恰好手头有一张在机场下飞机时得到的旅游宣传彩页。※1那上面开列了许多在海南的一日游、二日游、环岛游等项目。我马上用手机把它照了相并用微信发了过去。※2朋友马上发信来:时间短,就不参加旅游团的日程了吧。※3我立即回复:那是发给你们参考的。我只是想让你们参照那张彩页里开列的那些旅游景点,提前上网做做功课,查查我们这两天的时间能去哪里玩。※4之后,参考彩页的信息我们继续沟通。最后大家决定一起去博鳌:休闲,泡温泉!※5

※1 按照报联商的基本原则,立即联络了可以联络的信息——送去了旅游宣传彩页。

※2 发信方(我)发去彩页的用意是:希望朋友们参考那上面开列的景点,提前做做功课。

※3 收信方(朋友)按照自己的思路解读这条信息:以为我在劝他们参加二日游的旅行团!

※4 我的说明文字还没来得及跟过去,对方就误解了我那张相片的用意:信息的含义没能共享。

※5 双方在共享相同含义信息的基础上沟通,才能达成日程安排的共识。

短评 :发信方的用意(借彩页上的资讯双方展开讨论)还没来得及做说明,就被收信方误解了。

解说 :发信方在发信前应该反问自己一声,我给这条信息赋予了什么含义?为了确保能达到自己发信的目的,就应该强化这个确认的意识,渐渐养成在这个关头确认一下的习惯。

即使同一现象,被发信方赋予的含义都有可能不同

发信方因其社会背景、成长经历、所处位置等诸因素制约,发出的信息往往具有他自己的特色。

案例No.33

两家互为竞争对手的制鞋公司分别派业务员去非洲某地考察市场,两名业务员看到了相同的景象,却发回了截然相反的信息:

A.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完啦完啦,他们不需要鞋,开发这个市场完全没有可能!

B.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太好啦,这得卖多少双鞋啊,这个市场的潜力太大啦!

短评 :由于视角不同,两人发出的信息虽然依据的事实相同,但各自赋予的含义却相反!前半句是信息的发出,二人一字不差地陈述了事实。而后半句则是各人赋予该信息的含义,却截然不同。

解说 :发信方在发出信息时最好仔细斟酌一番再出手。如果只顾发出信息却不动脑子,有时会让对方困惑,或者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地位。

比如上边的这个案例,前方的业务员向本部汇报时只发来一句话“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其他什么也不说!这时上级会困惑:“这句话是几个意思呀?该向哪个方向理解这条信息的含义呢?”其结果,恐怕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了吧?

发信方式不同,会使效果大相径庭

我们去跟上级汇报,难免要提供你在这个岗位所知道的和感受到的信息。这时你要想想:这条信息发出去,会传递给上级一个什么信号?我的这种表述方式合适吗?他看到后会怎么想?他那么想,是我所期待的目的吗?如果不能达到我所期待的目的,那么是不是该把这条信息做做加工,或者改换一下口吻,或者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再送出去?

案例No.34

清朝晚期,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军作战。在某个时期,连续吃了三个败仗。在上奏给朝廷的折子里他如实地写道:连月来,吾三战三北……(译文:这几个月来,我率军作战三次,都吃了败仗)。他的师爷(文秘)看到后说,这不行啊,然后提笔把这句改成了:连月来,吾三北三战……(译文:这几个月,我军虽然吃了三次败仗,但仍然奋勇地继续和敌人三次作战)。

同一个事实(连吃了三个败仗),在表述方法上仅做了一个字的改动(顺序),所传递出去的含义竟截然相反!后者的表述方式传递给上级的信息是:这个下属很顽强啊,败不馁,百折不挠!但如果不改动,就按原来写的报上去的话,那么传递给上级的信息就是:这个下属好无能啊,只会打败仗。

短评 :给自己所发信息赋予的含义,要动动脑筋,做做文章,不能让对方理解偏了。

解说 :反正不能让对方误解了我的用意。否则,毫不用心地只管汇报事实,万一他曲解了我的用意,或者再下达些让我更加为难的指令,那可是自找苦吃了。

本节复习

为了让对方能准确理解我的意思,也要对信息的含义做些推敲。

实战报联商铁则No.10

给所发出的信息赋予了特定含义的人,是发信方自己。 d25j2oKKJ4vIpFYzkMhASnRcgooZRK8MrrG2NW1bv2iQODxZSJY9m6L5w5KpZ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