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受伤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一开始,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要跟我们的内在小孩和内在受伤者连接。一方面,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坐下来学习、读书、思考和反思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计划中要写下游戏的时间,甚至把整个研究当成一种游戏来对待,这样才能以完成主义代替完美主义——只要把游戏玩完就好,不要做得很完美,很多人搞不下去就是因为追求完美。

我们内心的功利研究者和受伤研究者会彼此冲突,但随着我们对这部分的了解,两者会变成有责任的导师(父亲)和一个贪玩的小孩,一起合作完成工作。我们做研究需要导师,外在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内在导师。外在导师通过被投射,可以跟父亲原型、智慧老人等形象整合,然后我们认同回来,引导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继续进步。整合内在受伤研究者和功利研究者的具体技术,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一、创造恍惚遐想的意识空间

恍惚遐想的意识空间,是指专门拿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想象,让自己的思维偏离出去,想到什么算什么,类似正念。但不同之处在于,正念出现的各种念头和想法,要让它过去,但遐想不同。

恍惚遐想有动态方法和静态方法。静态方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调整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变得越来越紧,然后越来越轻松,本来焦虑的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最后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身体开始发暖,但突然一下子,好多念头和图像又都浮现出来,这时要记录涌现的图像、记忆和幻想。静态遐想的另一种方式是睡觉。做研究很累的时候就睡觉,然后把遐想的、有意义的内容(睡觉的内容)和梦境都记下来,这对研究很有启发。

动态遐想可以去听音乐、跳舞、游泳、散步或洗澡,有时候我研究的念头会在游泳时出现,或者游累了在池边躺着的时候出现,这叫动态遐想意识空间。

在研究遇到困难时,我推荐大家用《易经》中的大衍筮法,即揲蓍法:当49根蓍草在你手里不断波动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念头。比如,呼吸变轻,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心中只有蓍草,随着数蓍草的动作,身体开始清凉、发冷,感觉到一股气在身上流转,慢慢地就会出现很多想法和念头。有些时候也可以画画,荣格学派就特别主张画画。

二、开展移情对话

当你不断遐想的时候,就开始设定舞台跟一些人对话。设定舞台的意思就是想象一个舞台,邀请一个人出现在心中跟你对话,这个人可以是你的病人、你的导师、你的祖先、你的父母或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最近荣格的《红书》一书很火,这本书的内容几乎奠定了荣格的整个后期思想,可以看成荣格作为受伤研究者的研究。荣格在《红书》中跟很多人物进行类似学术性的对话,就像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样,这些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对人类的整个研究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

要注意,做这样的研究时,要结合实证主义和见证主义。

在医学和心理学中需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比如,证明一种疗法是否有效,即便不能完全证实也要部分证实,如果有效,就要抽取有效的因子,然后证实它。假设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有一个真理可以被发现,可以被证实,那么,这个可以被证实的真理就是我们研究者的理性。

见证主义,涉及一种疗法有效或者无效,最终会怎样发展。我们研究者只是一种见证者,一种疗法或一种治疗最终有效或无效由整个系统决定,而不是由我们小小的个人决定,尤其不是由治疗师的自我和理性决定,理性和自我只是有效或无效的一个成分。

还有个词叫作诗证主义,是用一首诗歌来见证整个过程的发生。一个好的研究总是有点诗意和文学性,这也是判断研究是不是真理的标准之一——美感标准。

虽然表面上看来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科学,但无论是荣格、弗洛伊德、欧文·亚隆、温尼科特还是其他人,他们的研究在科学上都有点儿问题,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很流行,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有实证主义成分,还有见证主义和诗证主义成分,这部分才是一直打动人的地方。

三、与四个层面的生命对话

心灵清空之后,邀请四个层面的生命跟我们对话,分别是个人层面、文化历史层面、集体原型层面及宇宙生态层面。这四个层面分别对应我们无意识的几个层次,即个人无意识、文化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及宇宙无意识。

在个人层面,我邀请我的家人来跟我对话,首先是我的父母,然后我的哥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家族中的每个人,让他们来跟我一起讨论工作,提出对我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前阵子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作《老师移情》,我的外公、父亲、母亲和哥哥都是老师,家里的第一代老师是外公,他是民国时期的老师。我们做治疗最希望的同盟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看到了老师的负面影响,对老师移情的积极作用着墨不多。但当我做对话的时候,我就发现老师移情有很积极的作用。它是民族创伤、儒家解体的一种补偿,这样我本来比较偏激的初稿就有了些辩证的成分。当然,这也造成了有些读者的理解困难,这篇文章的英文译者之一就抱怨说,前后几段怎么反复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辩证法,可能也是心灵的特性,比如拉康就说过移情辩证法。

在文化历史层面,邀请来自另一个历史时期、种族、性别、社会、经济等不同阶层的人来对话。例如,邀请历史上最著名的智者孔子来对话。

在集体原型层面,要问自己在为谁完成这个工作、工作的向导或祖先是谁,即要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原型意象对话,例如阴影原型、儿童原型、母亲原型、智慧老人原型及最容易出现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我在工作的时候,梦中有一只狐狸,这只狐狸的身形不断地变化。随着对话的深入,我发现这只狐狸是一位智者,是我老师的阿尼玛原型。

在宇宙生态层面,跟我分享和创造的其他生物对话,例如动物、植物、树、鬼、神仙、佛陀和耶稣等。如果觉得这些很复杂,借助《易经》也是很好的方式。

四、坚持好客的态度

有句诗说:经过我们心灵的每个人,都是进入我们房间的宾客,我们要欢迎他。

来跟我们进行对话的各种无意识形象,有可能对我们很不客气,会批判甚至攻击我们。有一篇关于堕胎的博士论文,作者在对话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攻击她、骂她,说她杀死生灵,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就要采取耐心的态度和老女人对话。

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有创伤疗愈和自我疗愈。所以,我们在做临床研究的时候,要会自我疗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疗愈能力受阻,或不善于自我疗愈,就要回去继续做分析和治疗。

五、邀请他人参与研究

邀请一些陌生人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讨论。有些时候,我们没见过这些陌生人,完全通过想象进行;有些时候,这些陌生人就是我们的同事和同行。把我们写下的文字和观点编辑成邮件,不断地找别人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这些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会纠正我们的美学倾向和理解倾向,这是研究的两大倾向。

如果过度重视美学倾向,即文章的诗意、音乐性和艺术性,文章和研究作品写出来之后就会缺少一些理性的东西;反过来,如果过度重视理性和理解,文章写出来就很枯燥,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所以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结合。荣格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好,既有很诗意的部分,也有很理性的部分。

六、进行学术性扩充

一个研究到最后的时候,无论是参考文献、格式调整还是摘要,都要根据一定的学术范式进行,包括文体调整。

精神分析有两种文体,一种是科学文体,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当代科学文体集大成者奥托·肯伯格为代表。这种文体的语言很科学,文章很实证主义,必要时还引用很多神经生理学知识。当代科学界发展的文献还需要统计学,尤其做量化研究的统计学图标。其实,科学问题是精神分析的主流问题。

还有一种叫文艺文体。比如,荣格的《向死者的七次布道》实际上是诗歌,类似戏剧的对话体。欧文·亚隆的很多小说都是文艺文体。当代文艺文体的代表是托马斯·奥格登。他最近在写小说,几年之前写过一篇《论精神分析的写作》的文章。他说精神分析文体的本质就是虚构小说,我们写精神分析案例,实际上是写下对案例的记忆,而不是真正反映案例中发生的事情。对来访者而言也是如此,他们只能反映出跟治疗师的整个治疗过程相关的个人记忆。

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录音和录像来记录,但能录下的只是身体表情和对话,无法深入内心录下反移情的各种层次。比如,来访者愤怒地指责咨询师时,体内可能是温暖的、得意的、面露开心的微笑。又如,来访者疯狂地爱治疗师时,体内可能有个邪恶的魔鬼,想要摧毁治疗。这种多层次的无意识,无法通过录音和录像的技术手段表征出来。能够反映出多层次无意识的文体,就是准文学文体。比如,好多心理治疗师要描述什么现代、后现代的心灵转换,描述半天别人也搞不懂,但是我们去看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就秒懂了。

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持续终身的事情,外倾研究——获得名利的研究——可能3~5年就能完成;但另外一个层次的研究——作为一种天职的研究、内在小孩好奇的研究、助人的研究、把世界变美好的研究——却是终身的研究。

在我自己的研究计划里,至少要写三本文集,一本是我的学术论述——感应转化,专门研究移情炼金术、投射性认同及治疗中反移情的变化,这部分主要发展我的理性功能;一本是小说集——治疗小说、爱情小说、言情小说及侦破小说,这部分是来调整和整合我的情感,发展我的情感功能;另一本类似诗歌和短剧,我写过《精神分析的态度》一书,这主要是发展我的直觉功能,因为直觉总是以诗歌形式出现。

每个人的研究都不需要等待他人的批准,现在就可以开始,最简单的研究就是从记录日记、梦境及感触开始。我以前有记日记的习惯,申老师也经常记日记,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无论是小说还是研究论文,我的日记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技能,读一本书,然后把感想发到博客上,这些都是研究工作的雏形。我们要先开始研究,然后逐渐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的技能,而不是先练好各方面的技能,然后才成为研究者。

研究的“研”,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意义;研究的“究”字,有“究天人之际”的意义。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为了研究,真的被阉割了。研究有其阴影面。一方面是研究的动力,可能是来自阉割焦虑,研究本身可能成为一种自我阉割的手段,用研究逃避面对性欲,把性欲灌注到研究主题中;另一方面,性欲成为研究的阻碍力量,被压抑的性欲反扑,让研究者过度拖延、焦虑。

而这些内容,我们好多研究是触及不到的。只有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来访者,比如一个大学教授或博士生正在做研究,并处在比较稳固的一对一治疗关系中,他才会细致地告诉我们。 SRxgtk6LeiuhX1hTeB2QLWvoCTYDK4FeKujJKqkdWVW9wtR0rBShy6FGFUCAc5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