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理性也会反过来影响感情

心理学里有个名词叫阻抗(resistance),是指来访者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以公开或者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对自己的分析,拖延咨询师的要求,影响咨询效果。这个“阻抗”有时候是来访者有意的,但很多时候是来访者下意识产生的。其中有一种阻抗叫作“理智化”,这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你会遇到那种看了许多哲学、心理学、历史学书的人,总是不断地用一些理性化的术语和理论来武装自己。他用理性把自己包在一个厚厚的壳里,拒绝体验自己的情绪情感,也拒绝谈论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因此他也无法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这样的人,你和他做纯粹理性探讨,可能还觉得他很有水平,但是当遇到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理性和情感掺杂在一起的时候,你无论和他说什么,都好像在对着一堵冷冰冰的墙说话。他总能用理智化的术语和理论跟你讨论、反驳你、说服你,甚至鄙视你的情绪情感。

这种过度理性化肯定是有问题的,这样的人习惯了用理性把自己的感情隔离,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情绪情感一旦呈现,就将无法应对和收拾,或者情绪情感让自己感觉到脆弱无助的耻辱,因此便极力地否认它们。他们习惯了理性为自己心灵营造的安全感,也习惯了长期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

但是,压抑的感情也是感情,压抑的感情只是不允许被表达,但并没有消失,还是在心底一直存在着。于是我们就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以理性和冷静著称的人,做出的事情却特别不可理喻、违背常识。因为他已经被某种情绪控制,但依然认定自己是一个理性客观的人,于是他选择给你摆事实讲道理,让你心服口服。可是你却发现他摆的事实和讲的道理都是经过选择的、片面的。那么,实际上是什么在替他选择这些论据呢?是他的情绪情感替他做出的选择。情绪可能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看不到另外的那些事实,可是他还真的认为自己是客观的。

唯理性论的人一旦被情绪所控制和左右就很难沟通,因为一向不承认自己有情绪、不允许自己有情绪的人,也根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不愿意花时间去好好处理自己的情绪。最后,情绪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压抑,而越压抑,情绪的力量就越厉害,情绪对这个人暗暗控制的那种力量就越强。一旦有一个出口,或超过一定承受范围,情绪就会借机伪装成“理中客”(即理性、中立、客观)的样子疯狂发泄。这样连自己的情绪情感都不承认的人,怎么可能认识真实的自己呢?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个性、独立的思考呢? B0H2qWFc9J1n01gkOc2W0ZfpWztwvvPQe0gZT191hWbQnjoEuLWc+zDE222XscK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