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领袖

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生活在一个由群众组成的社会里,群众以及群众观念,也就是主流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对个人产生着影响,干扰着我们去认识真正的自我。刻意的反叛也是一种顺从。除此以外,有群众的地方就会出现领袖,这几乎是每个人类社会必然产生的结果。哪怕是在幼儿园,三五个小朋友一起玩上半个小时,马上就有孩子成了领导者,有孩子做了大臣的角色,有孩子做小跟班,有孩子成为小透明,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成人的世界更是如此,哪怕是全无利益关系的人们,要组织个新社团,或者只是建立个新的微信群,不需要太长时间,都会自动分化出这样的组织结构。

我想拿我在豆瓣网的亲身经历做例子,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群众中出现领袖是必然的结果。我是在2005年的时候注册的豆瓣,那个时候的豆瓣,一打开页面就有一个像议事大厅一样的首页,网友写的好文章会被推荐出现在首页上,大家会一起去看,去讨论。这样的形式注定了有的人会先被大家看到,当时我的文章经常被推荐,于是我迅速积累了在豆瓣的第一批读者,成为今天所说的头部用户,那个时候叫核心用户。接下来豆瓣开始干了什么呢?说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意思就是,豆瓣认为我们这些头部用户拥有的读者太多了,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不想有任何的意见领袖,他们只相信大数据,理想是要建立一个人人拥有平等话语权的网站。他们要用大数据的方式制造出这个平等,剥夺核心用户的话语权,当年豆瓣自己把这种做法叫作“去精英化”。

于是豆瓣把主页的这个议事广场去掉了,每个人进入豆瓣之后先看到的都是个人主页,没有群众聚集的广场,也就很难有所谓的意见领袖了。去精英化以后,每个人就在自己的主页上玩儿,大家看电影、看书,无论你有多少关注度,表达态度时都只能一人一票,给电影打分也绝对平等,谁也别想掌握话语权,这看上去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乌托邦。

当时我就觉得豆瓣的想法好像有些不对,不过我依然继续在豆瓣发布自己的作品,我并没有把自己当精英,虽然被去中心化了,但对我并没有影响。可是我的好多朋友当时就很生气地离开了豆瓣。因为没有广场了,我就把写的文章发在日记里,当blog来写,结果有意思的是,豆瓣日记又火爆了起来。有一段时间,我的日记是写一篇火一篇,关注度一天天涨起来,讨论的声音就开始变味了,除了骂我以外,他们之间还互相对骂,骂得特别热闹。豆瓣一直信奉的是算法为王,这些既不是他们控制的,也同样不是我控制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豆瓣最初那种去中心化的想法,达到绝对平权的理想,是因为对人性缺少了解所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和方向。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意见领袖,这个意见领袖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等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又开始觉得凭什么你变成一个话语的权威,看见你就烦,开始有逆反心理,你说什么都是不对的,人们又会跑去追捧另外一个人,其实这也是群众运动。

微博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BBS时代听上去是老古董了,网络世界进入SNS时代已即将二十年,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可是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并不会在自己主页上认真地发表什么内容,而是跑到明星、大V的微博下面去聊天,实际上就是把这些大V的评论区当成了当年的BBS。你发一条微博讨论社会热点,就会有好多人在微博下评价,有的是直接骂博主,有的跟博主已经没什么关系,他们自己在那儿吵来吵去。我还记得最初BBS死掉,变成了一个个SNS网站时,好多人说这意味着人人平等在互联网世界实现了。事实证明,这只是天真的想象,其实没什么差别,人们还是会跑到人多的地方去,群众里面还是会出现新的一拨意见领袖,因为人们会自发聚集,不是聚到这个人身边,就是聚到那个人身边。大V的微博就像农村村口的大槐树,大家吃完饭后都跑到那里去交换信息。微博后来就给大V博主下放了很大的权力,其实就是让这些大V博主做当年BBS版主的角色,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起来。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可是几千年来,人类的情绪情感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每个时代都会有人变成意见领袖,只不过互联网时代迭代更快、领域更宽泛而已,不仅仅是社会议题,美妆、生活、时尚、宠物、明星等,各种领域的人群都开始有自己的民间意见领袖,像当年豆瓣提出的所谓去中心化永远是不可能的,永远会有人成为新的意见领袖,站到舞台中央去,有人追随他们,这就是人类社会,这就是群众以及领袖。

以上我们讲了群众和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承认,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从众心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把自己的想法和群众的观念完全绝对地区分开,百分百地避免这种影响。正因为这种难以区分,个体的经验常常被不知不觉地裹挟在群众观念之中,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其一。另一方面,当群众观念非常明确地与个体经验相抵触时,特别是对个体独特经验的定义和标注与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公共福利、幸福标准相左的时候,相比之下,个体经验常常是微不足道的,这使得个人很容易丧失勇气,无法相信自己的个体经验。个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去坚持自己,去过一种真正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的生活,而非群众观念的共识下的生活。 yotyWU5hgsZo7FENo0cgf1DLuEslB1u25rIdNlzy20i6S3/2eiaCS16k9cv1aQ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