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严用和益脾养心法的发挥及应用

(一)严用和及其归脾汤

宋·严用和,字子礼,著《济生方》八卷,流传后世的“归脾汤”即被赫然辑入其中。所谓“归脾”,意指重点治脾,藉以养心。《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宋·陈良甫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虽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妇人大全良方》)。可见人之有“血”,全赖脾气之健旺,化生饮食物之精微而成。气足则血行畅旺,自能养护心体矣,亦即补脾即所以养心也,同时亦藉脾气之输送布达和营养周身,故归脾汤除了是一张益脾养心的好方子外,还有更深的涵义。

李老临证数十年来对该方推崇备至,视为最常用名方之一。他认为无论什么疾病,只要病机与该方投合,用之辄效。兹罗列所治数案,略示端倪。

(二)验案举隅

验案1:失眠

彭某某,女,50岁,干部,2010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

两年多来一直失眠,每夜只能朦胧入睡2~3个小时,有时彻夜不寐,历用多种中西药物(不详),初始稍效,未及几天失眠依然如故。

诊查:

证兼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烦心悸,畏寒,四末不温,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细微数。

辨证:

失眠。心脾两虚,肝胆不调。

治法:

养心健脾,调和肝胆。

处方:

党参、黄芪、麦冬各15g,白术、当归、陈皮、郁金各10g,炒枣仁30g,木香、远志各6g,生姜、甘草各3g,大枣3枚。

7月30日二诊:

服方7剂,头晕、乏力及心烦悸显著好转,夜眠可达将近5小时,上方加瓜蒌壳10g。再进7剂,胸闷已无,大便软爽,夜寐可达7小时。再进7剂,胃及四末转暖,诸症消失。

验案2:心律失常

蒋某某,女,22岁。2010年1月16日初诊。

主及病史:

怀孕5个月引产后半月余,胸闷,心悸,心率90次/分,有心肌炎后遗症病史5年,每当感冒、劳累或生气后则心悸加重,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形成二、三联律,在某省级医院用药(具体不详)治疗,见效不大。

诊查:

证兼乏力、口干、气憋、心烦、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时有结代。

辨证:

气阴两虚,胸阳不振,心肝失调,气滞血瘀。

治法:

补气养阴,开胸理气,养心调肝,活血化瘀。

处方:

北沙参、生地、炒枣仁、薤白、麦芽各30g,百合20g,黄芪、麦冬、瓜蒌壳、赤芍、知母、丹参各15g,白术、当归、半夏、橘红、枳壳、远志各10g,大枣7g,木香6g,生姜、炙甘草3g。日1剂,水煎服。

2月22日二诊:

服前方7剂,自感精神大振,烦除眠安,气息平和,心悸、胸闷、气憋及口干消失。自行停药,因劳累、伤食又犯,现症大致如上,舌苔黄厚而腻,脉细濡数,时有结代。仍本前法,上方加茵陈、麦芽各30g。

服上方7剂,诸症消失。惟恐再犯,巩固服药达35剂,其间三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停药,嘱适寒温,节劳逸,慎饮食,畅情志调理之。

验案3: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

徐某某,女,40岁。

主诉及现病史:

上腹部不适5年余,某省级医院行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曾服西药及中成药(不详),疗效欠佳。

诊查:

证兼上腹部胀痛,泛酸,嗳气,眠纳俱差,黄带多,夹有血性分泌物,臭味大,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濡数。

辨证:

劳伤心脾,损及胃脘,下焦湿热。

治法:

健脾养心,摄护胃脘,清利湿热。

处方:

太子参、黄芪、炒枣仁、百合、徐长卿、乌贼骨、鱼腥草、白茅根各15g,白术、当归、浙贝母、薏苡仁、枳壳、橘红各10g,木香、远志各6g,炙甘草3g。

服药7剂后上腹部痛、泛酸消失,嗳气著减,眠纳好转;再进14剂,腹胀及嗳气除,眠纳正常,黄带夹血消失;上方去徐长卿、鱼腥草、白茅根,加白及10g、三七末3g(冲服),服药46剂,诸症消失,纤维胃镜复检:胃溃疡愈合。

验案4:贫血

张某,女,41岁,新疆某市委干部。2008年11月8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

头晕乏力、心悸多汗4月余。

诊查:

当小产后4月余,小产时出血较多,产后短期休息失调,工作后劳累,以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夜间盗汗,眠纳欠佳,偶有胸闷,血红蛋白85g/L,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

气血两虚,心脾不足,内热伤阴。

治法:

气血双补,兼养心脾,清热育阴。

处方:

北沙参、炒枣仁、麦芽各30g,黄芪、麦冬各15g,白术、当归、龙眼肉、阿胶(另烊)、橘红、知母各10g,木香、远志各6g,甘草3g,大枣7枚。

7月30日二诊:

服上方28剂,面色红润,盗汗止,眠纳已接近正常,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显著好转,血红蛋白96g/L,惟时仍胸闷伴压榨感,上方去北沙参,加瓜蒌壳、百合各15g。

服上方60剂,诸症消失,血红蛋白120g/L,完全康复。随访8个月,一切正常。

验案5:子宫功能性出血

田某某,女,35岁,2008年7月22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

月经来潮31天滴沥不尽。

诊查:

月经初始10天量多色红,继则21天经色黯红夹块滴沥不止,面色微苍白,头晕沉不清爽,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冷但不敢,心悸怔忡,性情烦躁,食欲欠佳,夜寐朦胧仅能入睡须臾,大多彻夜不寐,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微数。

辨证:

心脾两虚,阴伤内热,冲任失固。

治法:

益脾养心,养心清热,固摄冲任。

处方:

太子参、黄芪、白术、女贞子、旱莲草、知母各10g,麦冬、山药、茜草各15g,枣仁30g,远志、三七各6g,乌贼骨、珍珠母、龙骨、牡蛎各30g(另包先煎1小时),木香、甘草各3g。

8月1日二诊:

服上方1剂,次日经色鲜红,血块已无,但经量未减,精神增进,入夜睡眠可达3小时。上方去木香,加生地榆、白茅根、藕节各30g,蒲黄10g。服上方6剂血止,诸症好转,但仍心悸时烦,睡眠不实,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处方:

西洋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远志、郁金、菊花、荷叶、知母各10g,麦冬、黄精、山药各15g,枣仁、麦芽各30g,大枣7枚,甘草3g。

8月21日三诊:

服上方14剂,夜寐已达五六个小时,面色红润,精神佳,头晕、烦躁消失,食欲已接近正常,月经来潮时上方加茜草15g,生地榆、乌贼骨各30g,经量较前显著减少,8天完全干净。续服6剂,以资巩固。

【按语】

李老应用构思严谨之归脾汤,常视病情予以权变化裁。如气虚甚者,益以太子参、党参、黄精;怔忡、惊悸者合甘麦大枣汤;失眠者加柏子仁;胸阳不振者佐桂枝、瓜蒌、薤白;血瘀配丹参;肝气郁滞、胸胁满闷辅以合欢花、玫瑰花、橘皮,橘皮用15~30克舒肝理气快膈之功著;气阴两虚匡北沙参、麦冬;妇女崩漏,在心脾两虚病机基础上,尚兼阴伤内热,冲任失固者,又当辅以二至丸等养阴清热,四乌贼一芦茹及珍珠母、龙骨、牡蛎等固摄冲任,皆旨在增强整体调节作用,因而频频奏功。 Of0qUGRYubAnuV1smvBAkEOb2RRDZ/sbLO6jMBlCp+iHzxxYuA3snCP+CxBhev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