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说,我们一直在探索性格优势和美德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在私人定制读书会进行阅读和讨论。这个名字有双重含义,因为我们最初计划是阅读哈佛大学经典书目,大约有50本。不要说我们是在逃避一个漫长的任务,因为某些人看来可能会活不到读完这50本书。但这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代际间的讨论,也是一种鼓励老人进行智力活动的方法,否则他们可能被孤立在家中,并且很难激励自己独自阅读。
读书会现在招募从60岁到90多岁的读者(加上30多岁到50多岁的员工)。这群老年人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是,在读书会讨论中,年龄问题很少出现他们普遍感兴趣的是有关生活的主题。该小组的第一次讨论以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为基础,这本书写于他70多岁的时候。甚至在今天,他描述的内容也是新颖而且有吸引力的,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自我提升项目,早于现代著名的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培训或者年代更近一些的例子,比如“幸福工程”。正如富兰克林所写的,“我心中形成了一个大胆而又艰巨的计划,要使道德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若根据我所知或本以为知道的对与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始终难以做到择善远恶。”为此目的,他设计了一个日记本,每一页标上一项美德,每一页按一星期的日子分为七天。如果哪一类美德不合格,他会在适当的位置上用一个小黑点做标记。
富兰克林的目标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尽可能少的出现黑点标记。他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了13条美德。他以节制为出发点,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又增加了正义、平静和真诚;最后,他又加了谦逊。尽管他开玩笑说:“即使我能够想象我已经完全超越了谦逊的要求,我也应该为我的谦逊感到骄傲。”经过多年刻苦记录自己的美德和缺点,富兰克林最终放弃了。他指出,不仅不可能达到完美,即使有可能,所谓的完美也会惹恼其他人。
在我们详细探讨美德和性格优势的细节之前,及时地回顾一下历史是值得的。因为美德并不是唯一一个人们千百年来力图把控的问题。许多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即便是针对非常高龄的情况,“变老”也不仅是个现代社会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努力行动、认真思考变老的问题,与之作斗争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