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结核病的流行

【摘要】 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肺结核是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2018年,多位学者依据“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数据,对本地区的结核病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结核病控制措施。耐药结核病仍是研究重点,多位学者对本地区的结核病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将GIS技术应用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学校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结核病并发糖尿病、艾滋病也受到关注。结核潜伏感染是体内的结核菌能够产生持续的免疫应答,但是没有活动性结核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学者对结核潜伏感染进行了相关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状况和危害性也受到关注。

【关键词】 结核;流行病学;发病率;感染;耐药

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流行病学是研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以下对2018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介绍。

一、结核病流行状况

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1] 表明,估算2017年中国结核发病数为88.9万例,占全球9%;结核发病率63/10万,低于全球水平(133/10万);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and 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RR-TB)患者7.3万例。中国HIV阴性结核病死亡率为2.6/10万,结核病死亡率排在30个高负担国家中的第29位。

在我国肺结核是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 [2] 显示,2018年1月我国报告肺结核96 125例,死亡204例;2月报告肺结核77 224例,死亡135例;3月报告肺结核110 124例,死亡178例;4月报告肺结核100 054例,死亡162例;5月报告肺结核102 063例,死亡182例;6月报告肺结核91 603例,死亡163例;7月报告肺结核95 338例,死亡197例;8月报告肺结核94 232例,死亡185例;9月报告肺结核88 302例,死亡195例;10月报告肺结核84 680例,死亡224例;11月报告肺结核87 709例,死亡197例;12月报告肺结核83 205例,死亡214例。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均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第2位。

孙闪华等 [3]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5年北京市肺结核发病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为基础,在街道/乡镇水平上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分析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时空聚集性。结果显示,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北京市各年肺结核发病整体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 值均>0, P <0.05),高发病聚集区为门头沟区的军庄镇、王平办事处、永定镇、潭柘寺镇,房山区的阎村镇,丰台区的王佐镇,西城区的天桥街道和顺义区的天竺镇8个街道/乡镇。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一级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和顺义区,覆盖17个街道/乡镇,分别为朝阳区的崔各庄、麦子店、东风、太阳宫、左家庄、和平街、小关、香河园、东坝、将台、望京、金盏、酒仙桥、来广营、孙河,以及顺义区的后沙峪、天竺等街道/乡镇;聚集时间为2005年1—12月。作者得出结论,2005—2015年北京市肺结核发病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呈现空间聚集性,且发病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余佳薇等 [4] 收集5年内余姚市老年人群结核病病案及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余姚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结核病发病情况。研究发现,2012—2016年余姚市老年人群报告发病438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15/10万,5年间每年老年人群报告发病率和涂阳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全人群,70~79岁组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57.80/10万),报告发病率男女比例为2.73∶1,男性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加报告发病率和涂阳报告发病率均升高。时间分布以第三季度最高,占累计发病例数的31.96%。结果表明,余姚市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需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陆涛等 [5] 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数据,对2012—2016年南宁市≥65岁老年结核病患者资料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发现,2012—2016年南宁市老年结核病报告病例共5 821例,占全市报告病例总数的23.73%,痰检涂阳病例占全部涂阳病例总数的21.82%;5年间全人群发病率和痰菌涂阳的递减率分别为11.98%和44.98%;老年人发病率和痰菌涂阳的递减率分别为9.67%和27.79%;老年结核占全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χ 2 =19.29, P <0.05);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29∶1,男性发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65~69岁至70~74岁年龄组4954例,占63.24%,为主要发病年龄组;农民占71.0%,是主要发病人群;地区分布以兴宁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江南区和西乡塘区。研究表明,南宁市老年结核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大力度,充分整合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险项目,做好筛查和治疗工作,提高老年结核发现率和治愈率。

陆唤等 [6] 收集2011—2015年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上海市崇明区肺结核患者信息,并进行肺结核疫情分析。作者共收集肺结核患者878例,其中涂阳患者337例,涂阴患者515例,未痰检26例;涂阳登记发病率、涂阴登记发病率分别为9.57/10万(337/3 519 800)、14.63/10万(515/3 519 800),5年间肺结核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4.58, P =0.330)。登记死亡率为1.11/10万(39/3 519 800),登记病死率为0.44/10万(39/878)。男性662例,女性216例;构成比分别为75.40%(662/878)和24.60%(216/878)。比较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8.54, P =0.001),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各占77.22%(678/878)、21.07%(185/878)。878例患者中发病时间以6月最多,占10.36%(91/878);2月最少,占5.92%(52/878)。5年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发病率分别为13.57/10万(105/773 700)、28.15/10万(773/2 746 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51.44, P <0.01)。肺结核发病例数在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26.84, P =0.310);发病例数较高的年龄段是≥65岁和55~65岁,各占29.84%(262/878)和20.27%(178/878)。职业分布以农民(27.90%,245/878)和离退休人员(21.07%,185/878)为主;涂阳337例中治愈297例,治愈率为88.13%;涂阴肺结核541例中治疗成功496例,治疗成功率为91.68%。作者得出结论,2011—2015年崇明区肺结核防治效果略显成效;男性、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为高危人群,应重点予以关注。

二、耐药结核病疫情分析及监测

潘虹等 [7] 对2014—2017年新余市所有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研究发现,新余市2014—2017年涂阳结核病标本340例,其中6.47%(2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93.53%(31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0.44%(65例),单耐药率为6.60%(21例),多耐药率为4.09%(13例),耐多药率为9.75%(31例)。初治患者耐药率为15.44%(42/272),复治患者耐药率为50.00%(23/46)。年龄(OR=1.023,95%CI:1.006~1.040)、吸烟史(OR=2.126,95%CI:1.111~4.067)、居住农村(OR=0.468,95%CI:0.233~0.938)和抗结核病治疗史(OR=4.580,95%CI:2.291~9.158)是新余市结核病发生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余市结核病耐药形势严峻,结核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耐多药结核菌株中以同时耐6种药物为主。应提高初治患者的治愈率和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

李美等 [8] 采用液体培养法对皖南医学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培养和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EMB)的药敏试验。研究发现,204株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结果中有64株耐药,总体耐药率为31.4%,单药耐药率为8.8%,多药耐药率2.9%。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药物耐药率依次为INH(29.4%)>RFP(19.6%)>SM(16.7%)>EMB(12.7%)。结果显示,本地区结核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且利福平耐药一定合并异烟肼耐药。因此,快速检测利福平耐药可以作为耐多药结核菌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治疗结核病和防止耐多药结核菌株出现及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

马爱静等 [9] 综述了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作者从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全球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我国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我国耐药结核病监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正确评估我国DR-TB的流行情况,掌握DR-TB流行的动态趋势、 MTB 主要流行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及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作者认为我国应:①强化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纳入具有全国代表性和区域代表性的结核病患者,同时进行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系统研究;②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等,获得全国及各个省份活动性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的流行规律和动态变化趋势;③阐述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流行特征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构建DR-TB发生、发展和流行的时间、空间、人间的三维立体模型,进一步提高DR-TB检测的可靠性、及时性和服务的可及性;④建立 MTB 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库;⑤描述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流行规律和耐药谱特征,为控制传染源、遏制TB疫情扩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⑥进一步扩大TB耐药性监测点的范围,后续的监测将搜集和分析与患者流行病学暴露因素相关的HIV合并TB双重感染、糖尿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等慢性疾病相关的因素,研究和分析我国TB发病、传播以及防治效果等。

巫株华等 [10] 获取了广东省32个耐药监测点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药敏试验结果,对纳入耐药监测的涂阳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推荐的比例法对分离培养物进行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药物敏感试验。研究发现,在2 911例纳入耐药分析的患者中,总体耐药率为23.05%,耐多药率为4.09%;8.4%的耐多药为广泛耐多药,广泛耐多药率为0.34%;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57例,占总涂阳患者的1.85%;耐药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是否感染乙型肝炎和(或)糖尿病等无相关关系。但耐药率在非常住人口、复治患者中高于常住人口及初治患者。所有的临床分离株中,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14.84%),在复治患者的临床分离株中,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21.69%)。作者得出结论,广东省的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防控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连续耐药监测系统的建立并扩大耐药监测的纳入范围对缓解疫情具有重大意义。

张琳等 [11] 对2014年1月—2017年3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新登记的11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经培养分离出分枝杆菌97株,其中获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者93株,菌种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91株;将此9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卡那霉素(Km)]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并进一步调查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9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42.86%(39/91),单耐药率为30.77%(28/91),多耐药率为6.59%(6/91),耐多药率为4.40%(4/91),广泛耐药率为1.10%(1/91);单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Lfx(12.09%,11/91)、Sm(7.69%,7/91)、RFP(5.49%,5/91)、INH(2.20%,2/91)、EMB(2.20%,2/91)、Km(1.10%,1/91)。耐药原因分析发现,医源性因素占57.14%(16/28),患者自身因素占28.57%(8/28),药物因素占14.29%(4/28)。研究表明,11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较高,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耐药形成的主要原因。

杨新宇等 [12]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14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6家定点医院收治的881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初步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INH、RFP、Sm、EMB、Lfx、Am、Cm、Pto、PAS),并分析、归纳北京市3年间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881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菌株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占88.6%(781/881),非结核分枝杆菌群占11.4%(100/88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分离株的总耐药率为33.3%(260/781),耐多药率为17.2%(134/781);耐药菌株药敏试验显示,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EMB)的耐药百分比分别为69.0%(127/184)、57.1%(92/161)、60.5%(107/177)、31.7%(19/60)。结果显示,对北京市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药敏试验非常必要,北京市面临的耐药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峻。

王彦富等 [13] 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报告的黑龙江省新登记的93 38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8年来全省13个地级市(区)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性别、年龄、职业等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发现:①2008—2015年平均报告登记发病率为30.25/10万。②2008—2015年黑龙江省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性登记发病率为42.62/10万,女性为17.5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6086.28, P <0.05)。③随着年龄的增加,肺结核的发病例数不断升高,其中35~44岁(20.78%)和45~54岁(23.28%)年龄组患者最多,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 χ 2 =46 828.26, P <0.05)。④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总登记发病率的46.58%;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28.67%。2008—2015年黑龙江省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统计显示,35~54岁年龄组人群、男性、农民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

吴修均等 [14] 将2004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间山东省37个结核病医院患者经痰培养及菌群鉴定后9861例标本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纳入对象(其中新发患者9 229例,复治患者632例),运用WHO/IUATLD推荐的比例法药敏试验来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S)等4种常用一线抗结核药的敏感性。研究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72±20.02)岁,其中40~60岁患有结核病的例数最多;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22.50%(2 219/9 861),全耐药率为2.47%(244/9 861),初治患者耐药率为21.28%(1 964/9 229),复治患者耐药率为40.35%(255/632);总耐多药率为6.62%(653/9 861),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5.70%(526/9 229),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20.09%(127/632),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初治患者。结果表明,山东省肺结核耐药情况严重,需进一步采取更全面、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肺结核的耐药率。

任志盛等 [15]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青岛市五区(市)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结核病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五区(市)总的耐药率为19.88%(67/337),单耐药率为11.87%(40/337),多耐药率为2.97%(10/337),耐多药率为5.04%(17/337);初治和复治患者多耐药率(2.19%vs.16.67%)和耐多药率(4.08%vs.22.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 P =0.012; P =0.009);337株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中,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序为耐H 41例(12.17%),耐R 31例(9.20%)、耐Sm 19例(5.64%)、耐E 8例(2.37%)。67例耐药患者中,共有11种耐药谱,构成比较高的为耐H(22.39%)、耐R(19.40%)和耐H+R(19.40%);其中,初治患者中耐药率较高的为耐H(21.67%,13/60)、耐R(20.00%,12/60)、耐H+R(20.00%,12/60),复治患者中耐药率最高的为耐H(28.57%,2/7)。单耐利福平肺结核患者占19.40%(13/67),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占25.37%(17/67)。作者得出结论,青岛五区(市)近年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仍然严峻。

三、学生结核病疫情分析

庞艳等 [16] 利用Excel 2007建立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及处置数据库,以辖区内学校为监测单位,收集重庆市2016年学校结核疫情处置信息,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重庆市39个区县528所学校发生了结核病疫情,其中303所学校发现528次散发病例,13所学校发现14次聚集性疫情苗头,1所学校发现1次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公办、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筛查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46 831例,发现结核病患者53例,检出率为0.11%,学生(0.11%)、教职工(0.05%)、家属(0.63%)接触者中结核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 P <0.001)。寄宿制学生、非寄宿制学生休学比例分别为70.87%、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28, P =0.004)。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比例较低,分别为67.80%、56.44%、69.32%,不同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3.484, P =0.018),其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比例较低,分别为42.86%、58.72%、58.82%。作者得出结论,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主要为散发病例,寄宿制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是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规范密切接触者筛查方式,加强休学管理,重视健康教育、培训、感染控制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陈莉莉等 [17] 在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酶联免疫法,QFT)对479例肺结核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的LTBI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性别、年龄、户籍、接触时间等信息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479例学生密切接触者的平均年龄为(20.8±1.4)岁,QFT试验结果阳性47例。同寝室室友以及同楼层寝室且同班级的密切接触学生QFT阳性率(30.0%和12.5%)显著高于一般接触者(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高于女生(OR=3.72,95%CI:1.06~12.99);累计接触时间≥80小时的学生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高于累计接触时间<40小时者(OR=3.33,95%CI:1.12~9.86)。作者得出结论,LTBI与接触程度和接触时间显著相关,其中同寝室室友以及同楼层寝室且同班级的密切接触学生是LTBI的高风险人群,应当在现有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基础上增加对密切接触者的早期LTBI筛查,并尽早向LTBI者提供预防性治疗等。

陈慧娟等 [18] 以2017年3月贵州省某县某中学首发的确诊肺结核病例为中心,对该中学接触者进行分级,1级接触者进行胸部数字化摄影检查,有结核病变的痰涂片检查;2级和3级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强阳性进行胸部DR及痰涂片检查。共筛查1级接触者学生87人、教师17人,学生新发现2例患者,罹患率为2.2%,教师无病例;筛查2级和3级接触者学生841人、教师73人,在学生2级接触者中新发现1例患者,2级罹患率为0.6%;3级接触者中未发现新病例。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 χ 2 值分别为15.093和39.139, P 值均<0.01)。作者得出结论,病例集中在同一年级的楼层,通过分级筛查能及时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波及的人群及范围。

陈慧娟等 [19] 收集贵州省2008—2015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5年贵州省共登记治疗学生肺结核22 407例,年均登记学生肺结核2 800例,年均登记率为32.06/10万。全省学生肺结核登记治疗的高峰集中在3—5月,从空间分布来看以毕节市登记治疗的学生肺结核患者最多,占全省学生病例总数的29.85%;全省学生肺结核男女之比为1.30∶1,主要集中在15~19岁这个年龄段,占59.58%。新涂阳学生肺结核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为95.78%、复治涂阳学生肺结核患者平均治疗成功率为92.72%。作者认为2008—2015年贵州省登记治疗的学生肺结核总体趋势较为平稳,对重点地区、重点年龄段的学生应加强防控。

徐红等 [20] 利用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杭州市结核病地理信息系统收集萧山区报告的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对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萧山区2013—2017年累计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9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91/10万,各年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报告26例、26例、16例和23例学生肺结核病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7∶1;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学习阶段升高呈上升趋势( P <0.05)。病例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46.15%)和转诊(38.46%)为主。结论表明,萧山区学生肺结核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应继续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防控,尤其是高校和高中学校。

张传芳等 [21] 利用2012—2017年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资料,统计分析湖南省学生结核病患者登记率及其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12—2017年湖南省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7 940例,登记发病率为13.23/10万,涂阳肺结核患者2 203例,登记发病率为3.67/10万。2012—2017年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0.079, P <0.001);2012—2017年学生涂阳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112.213, P <0.001)。第二季度学生肺结核登记人数最多(占32.2%),以男性为主(占60.8%),年龄以15~19岁为主(占61.8%)。2012—2017年各市州学生肺结核登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20.432, P <0.001),累计登记总数居前3位的分别是长沙市、湘西州、衡阳市。2012—2017年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来源以转诊为主(占38.8%),99.8%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诊断治疗以涂阴患者、非重症、非耐药、初治患者为主,分别占67.9%、95.2%、99.5%、99.3%。作者得出结论,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对高中和大学入学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定期开展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治的意识。

张碧波等 [22] 收集黑龙江省2011—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并计算2011—2017年黑龙江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描述其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17年黑龙江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3.85/10万(729/5 263 189),与2011年的16.18/10万(1 056/6 526 400)相比下降了14.40%,总体呈下降趋势( χ 2 =51.54, P <0.01)。2014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构成比第三季度较高(29.46%,274/930);2017年第四季度较高(27.98%,204/729),2011—2013年及2015—2016年均以第二季度报告患者所占构成比较高,分别为34.09%(360/1 056)、30.26%(332/1 097)、32.34%(293/906)及33.29%(235/706)、28.30%(212/749)。2017年全省发病率高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鹤岗市(24.16/10万,30/124 181)、七台河市(22.88/10万,26/113 621)和鸡西市(20.58/10万,45/218 703)。以16~18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最高(40.88%,298/729),其次是19岁以上年龄组(36.49%,266/729)。作者得出结论,2011—2017年黑龙江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总体下降趋势,除个别年份外,均以第二季度发病构成最高,鹤岗市、七台河市和鸡西市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高中阶段最多。

潘桂珍等 [23]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2011—2015年间来自广州市的2 756例学生结核病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学生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并对学生和全人群患者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2011—2015年间广州市学生结核患者登记率呈总体下降趋势,登记率由2011年的21.9/10万降为2015年的17.9/10万,下降幅度为18.3%,年递降率为4.9%。②涂阳肺结核患者986例,占登记患者的35.8%(986/2 756),涂阳患者登记率下降幅度为22.2%,年递降率为6.1%。③3—6月为登记发病高峰期,占总登记人数的45.4%(1 251/2 756),以4月为最高发(451/2 756)。④登记率较高集中在老城区人口密集地区,前5位分别是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白云区,分别为55.7%、12.4%、7.8%、6.1%、4.4%。⑤男性患者占58.7%(1 619/2 756),女性患者占41.3%(1 137/2 756),男女比例为1.4∶1。不同年份的患者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6.493, P >0.05)。⑥平均年龄(19.04±3.41)岁,以15~19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多[49.5%(1 364/2 756)]。⑦临床诊断分型以继发性肺结核为最多,占登记患者的91.7%(2 526/2 756)。⑧学生患者的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所占比例最多[47.7%(1 314/2 756)]。因症就诊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39.9%上升到2015年的50.8%( χ 2 =79.687, P <0.05),转诊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46.9%下降到2015年的32.5%( χ 2 =79.687, P <0.05)。⑨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是41.3%(1 138/2 756),低于全人群患者[48.9%(27 872/57 038)]( χ 2 =60.377, P <0.05)。学生患者确诊延迟率为29.0%(799/2 756),高于全人群患者[25.4%(14 516/57 038)]( χ 2 =17.307, P <0.05)。⑩学生涂阳患者中复治比例[2.8%(28/986)]明显低于全人群患者[13.0%(3 204/24 651)]( χ 2 =88.788, P <0.05)。 学生初治涂阳患者的总治愈率为94.9%(909/958),高于全人群患者[92.7%(19 885/21 447)]( χ 2 =6.460, P <0.05)。学生复治涂阳患者总治愈率[89.3%(25/28)]和全人群患者[85.4%(2 735/3 204)]未见明显差异( χ 2 =0.100, P >0.05)。作者得出结论,2011—2015年广州市学生结核病疫情控制取得一定成效,学生仍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今后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老城区人口密集地、15~19岁人群、加强主动发现力度、降低诊断延误率等方面上。

四、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就诊意向分析

邓慈禧等 [24]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新)》收集广东省佛山市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显示佛山市2010—2016年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共发病9 602例,登记年平均发病率为19.29/10万。登记患者中,男性6 802例,女性2 800例,男∶女=2.43∶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4岁,占75.05%(7 206/9 602);职业以工人为主(27.60%,2 650/9 602),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27.14%,2 606/9 602),再次是农民(16.15%,1 551/9 602);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为5 387例和4 215例(1.28∶1)。结果表明,男性青壮年人群、流动人口是佛山市今后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刘胜兰等 [25] 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 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 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以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调查发现,3 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 294)和14.9%(491/3 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 149)和22.2%(255/1 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 046)和23.0%(241/1 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 111)和16.5%(348/2 111),后者分别占16.7%(192/1 153)和11.7%(135/1 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

五、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沈明等 [26] 收集2011—2015年龙岗区网络直报、专报系统登记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研究发现,2011—2015年龙岗区共报告3 974例结核病患者,其中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TB-DM)102例(2.57%)。PTB-DM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7例;≥45岁的PTB-DM患者占85.29%(87/102);92.16%(94/102)的PTB-DM患者通过因症就诊发现。了解糖尿病病史的患者91例(占89.22%),不了解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有11例(占10.78%)。结果显示,应加大筛查结核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力度,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李素容等 [27] 收集了2015年1月—2016年3月接受检测并随访的120例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信息,并对其临床基本信息、CD4 + T淋巴细胞水平及抗病毒治疗情况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静脉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者(34.09%vs.14.47%, χ 2 =5.967, P <0.05);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CD4 + T淋巴细胞水平越高的感染者其病死率越低( P <0.05);已婚或同居感染者的病死率(15.00%)明显低于未婚(25.00%)、离异或丧偶感染者(21.88%)( χ 2 =6.127, P <0.05);未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越早,则感染者病死率越低( P <0.05)。作者认为,年龄、文化程度、CD4 + T淋巴细胞水平、感染方式、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是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死亡的风险因素。

六、感染控制和收益

张娟娟等 [28] 收集2011—2015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5年宝安区活动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和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 χ 2 分别为85.04、73.11、28.08, P 值均<0.01);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均明显提高(趋势 χ 2 分别为301.0、8 874.7、368.5, P 值均<0.01);初治涂阳患者2个月末痰检阴转率呈上升趋势(趋势 χ 2 =14.6, P <0.01);活动性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呈上升趋势(趋势 χ 2 =12.23, P <0.05);2011—2015年通过结核病控制所减少的死亡人数达1 720例,避免了27 831名健康人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2 783例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产生,通过避免新的患者所减少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94.4万元,社会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每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需要投入605元,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128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作者得出结论,深圳市宝安区2011—2015年间结核病防治效果显著,结核病电子网络督导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加强疑似肺结核的转诊工作仍将是今后本区结核病防治的重点。

高磊等 [29] 对结核病潜伏感染和控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作者从 MTB 感染的多种结局、结核感染疾病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潜伏感染控制效果受再感染风险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结核潜伏感染的结核感染和发病的自然进程。作者认为,我国结核潜伏感染控制策略应该紧密结合国情和结核病疫情特点,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外方案。准确界定干预目标人群、探索适宜的干预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等,都需要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以结核潜伏感染干预为手段探索结核病防控的关口前移,将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的重要举措。

七、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状况和危害性

潘建华等 [30] 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别培养基和DNA微阵列芯片鉴定2012年1月—2017年7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并用绝对浓度法检测其耐药性。作者共分离10 779株分枝杆菌,其中NTM分离株867株,检出率8.04%。NTM检出率从2012年的6.2%上升到2017年的11.3%,呈逐年升高的趋势;867株NTM耐药率顺位依次为异烟肼(INH,99.88%)、对氨基水杨酸钠(PAS,99.77%)、吡嗪酰胺(PZA,99.42%)、乙硫异烟胺(TH,93.08%)、链霉素(SM,92.73%)、氧氟沙星(OFLX,83.85%)、利福平(RFP,76.27%)、乙胺丁醇(EMB,70.70%)、卡那霉素(KM,55.02%)。NTM对RFP、EMB和KM 3种药物的耐药率随年份有缓慢下降趋势;NTM种群分布达11种,占比居前3位的分别是胞内分枝杆菌(43.94%)、鸟分枝杆菌(24.11%)和龟或脓肿分枝杆菌(21.68%)。作者得出结论,长沙地区分枝杆菌中NTM检出率持续升高,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枝杆菌为主;长沙市NTM检出率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仍属于较高疫情区域。

沙巍 [31] 等从NTM可能具有传染性、NTM对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危害、NTM对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危害、NTM造成的医院感染、NTM诊治困难的危害性等方面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危害性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在重点人群中及时筛查、早期诊断NTM感染,给予适当的治疗,预防院内NTM感染,研究新的诊断技术,加快新药的研制,才能降低NTM对社会的危害性。

(康万里 杜建 李亮 唐神结)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8[R].Geneva:WHO,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2019-04-24)[2019-04-25].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1904/050427ff32704a5db64f4ae1f6d57c6c.shtml.

3.孙闪华,高志东,赵飞,等.北京市2005—2015年肺结核发病时空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6):816-820.

4.余佳薇,何丽萍,章广儿.2012—2016年余姚市60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3):325-326.

5.陆涛,陈文才.2012—2016年南宁市老年结核病流行特征与防治策略[J].职业与健康,2018,34(3):352-355.

6.陆唤,黄诚.2011—2015年上海市崇明区肺结核疫情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5):548-552.

7.潘虹,李腾根,周银古,等.2014—2017年新余市结核病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4):725-728.

8.李美,杨正海,李小宁.皖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病学与耐药状况的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3):74-76.

9.马爱静,赵雁林.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43(5):502-506.

10.巫株华,黎贞燕,李宇轩,等.广东省2 911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疫情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2):228-234.

11.张琳,康健,鲜小萍.11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及耐药原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3):292-295.

12.杨新宇,易俊莉,邢青,等.881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2):183-188.

13.王彦富,綦峥,杨微,等.2008—2015年黑龙江省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2):189-193.

14.吴修均,李怀臣.山东省2004—2014年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24-27.

15.任志盛,代晓琦,王忠东,等.青岛市五区(市)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6):599-603.

16.庞艳,刘英,汪清雅,等.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概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0-13.

17.陈莉莉,郭俊涛,李朋,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大中专院校肺结核患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潜隐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3):165-169,175.

18.陈慧娟,田架荣,安北欧.贵州省某中学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3):460-462.

19.陈慧娟,陈璞,黄爱菊.2008—2015年贵州省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4):720-724.

20.徐红,李琦,来优统,等.萧山区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30(6):598-599.

21.张传芳,唐益,徐祖辉,等.湖南省2012—2017年学生肺结核登记情况及流行特征[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1):1008-1012.

22.张碧波,王鑫,韩雪,等.2011—2017年黑龙江省学生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8,7(3):176-179.

23.潘桂珍,杜雨华,张晋昕,等.2011—2015年广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21):3245-3250.

24.邓慈禧,钟倩红,吴智龙.广东省佛山市2010—2016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114-118.

25.刘胜兰,史宇晖,申洋,等.我国六省市流动人口结核病就诊意向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8,40(3):296-301.

26.沈明,李敏璐,张小其,等.2011—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8,7(1):71-73.

27.李素容,何涛.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死亡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3):200-203.

28.张娟娟,胡方祥,王云霞,等.2011—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8,34(7):946-949,953.

29.高磊,金奇.关口前移:结核潜伏感染及其控制[J].中国防痨杂志,2018年,40(8):791-795.

30.潘建华,石国民,彭雪峰,等.长沙地区2012—201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状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0):2496-2498.

31.沙巍,肖和平.再议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危害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2):83-85. cMI+yeU+WyCzGJxJMUQLyXzFBRuZ3Uq20V7HPmgFqKVv4fDBfQjNNVoHEzvTeU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