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明白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始动机,以及他们的真实“需要”。它们经常藏在厚厚的云雾之中,或者被包裹在面纱之内,不会被你轻易看见。
你也要重新认识和找到自己的原始动机,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这种向内的审视比向外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方向,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之前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我现在做的,仍然符合我的初衷吗?”
今天,很多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挫折感,他们妄自菲薄。尽管仍在扮演一个努力奋战的角色,就像机器一样不放过每一分钟。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无力感,也找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具体来说,这些人觉得自己的潜能已经用尽了,勇气也在逐渐消耗干净。
1.心中困扰,因为没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计划;
2.与外界的冲突很多,这源于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处处都是不合乎他心意的事情,充满矛盾的关系,使他无法自然地流露情感,只能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3.在层层的面具之下,充塞在他胸中的是不被了解、寂寞、受挫感、愤怒、愧疚、焦虑、自怜等感受,他发现自己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想法,人生的初衷没有一个实现。现在,他只好把自己真正的愿望埋在心底,过着自我压抑的生活,消极地应付工作,因此对人生充满了强烈的失望;
4.他还可能逐渐失去了信心,思维的活跃度消逝了,乃至人性都开始扭曲。他不再保有童真,也不再像当初那般善良、热情和充满斗志。他失去了信心,也开始推卸本该担负的责任。
什么时候我们产生过上述想法与感受呢?我相信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进而有头脑乏力与思维匮乏之感。面对这种困局,我们该如何思考,怎样找回当初的动机,点燃当初的激情?
你要先了解自己及他人的个性,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人们的倾向、偏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背后的原始动机和他们的真需求,以及为什么一个人的动机会发生变化。这会让你知道人最真实的智能源头和思维的动力。
■ 人们的想象经常与现实混淆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青春期及30岁之前的人身上。他们经常会将自己的想象与身边的现实混淆在一起,有的甚至早就遗忘了自己的原始动机:“我想做什么来着?已经想不起来了!”或者类似的感叹:“我早就迷失自己了,忘了当初的美好愿望。”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开始夸大并形象化自己的内心愿望,然后将它们中的一部分过渡到现实之中,就好像自己已经实现了愿望一样。
有的人看到竞争对手实现了工作目标时也很高兴,常会产生一种“我的目标已实现”的心理体验。这并不是他在欺骗自己,而是真的有这样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潜意识向自己的动机做出交代。
■ 他在取悦你
有的人在做事时不仅想做好——他有这样强烈的愿望,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他只是想让你高兴,从而得到你更多的奖励或者给他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只要老板亲自交代的工作,员工做起来会更加卖力的缘故。
他们真的是想做好吗?未必。只是由于你希望看到一个好的结果罢了。这种微妙的心理差异,暴露了员工的原始动机——讨好与取悦老板是员工的天性你不必对此感到意外。就像孩子在考试结果不理想时,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会用“考得还可以”这样的话语来取悦家长一样。双方的心理是共通的。
■ 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
还有一些人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动机,于是就可能会用一些“谎言”来尝试表达:“亲爱的,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她是想让你陪着她。“亲爱的,我这里疼,你摸摸看!”——其实她是想和你亲一下。通过一些行为来引发关注,这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动机,由此产生思考和各种各样的行为。
■ 他想逃避惩罚
这是人们最真实而且比较天真的想法:“如果不做点什么,我的错误就被发现了。”动机是让自己躲过“一劫”,在此基础上去欺上瞒下,造假说谎,让别人以为他没有犯错。
■ 摆脱控制
人们都有摆脱别人控制的本能,比如小孩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听到父母催促自己写作业时,张口就说自己写完了,而不是诚实地告诉家长自己不想写。因为后者往往不被接受,所以为了摆脱控制,只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谎话,做一些更加错误的事情。
■ 虚荣心的动机
人们之间的攀比——比如闺密之间的购物大赛,原始动机并非由于她们的需要这么多衣服或者需要那些名贵的鞋子、项链,而是虚荣心在作祟:
“我一定要比她强!”
“我必须压她一头!”
为了能赢,人们付出很多额外的代价,但还得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这没什么,我有的是钱。”别人有的东西,他们一定要有更好的;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也要弄到手,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当一个人的动机被虚荣心捆住时,我们去探讨他的理性思维是否理性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