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场引发的逻辑战

你的立场往往决定了你的思维,而你的动机又决定了你的立场。这个理论一点也不复杂。我们可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在进行自我定位时

1.身份定位

“我是A的朋友,所以一定要支持A!”

“我不是A的朋友,所以一定要反对A!”

2.立场定位

“我是受益一方,所以一定要支持这项政策!”

“我不是受益一方,所以一定要反对这项政策!”

在判断一个人的观点对错时

“你从中得到了好处,当然会这么认为了!”

“你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当然会反对了!”

所以,要求我们的老板“站在员工立场”总是很难

这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以什么标准来分析问题、要求别人的问题。你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还是适当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很多老板习惯于按照管理者的标准或者优秀员工的标准去要求员工,而员工却没有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双方因此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当然,这两种针锋相对的立场本来就是一种极大的误区。

原因有两个:

1.老板对员工的要求总是很高。因此多数下属是难以达到管理者的标准和公司最高要求的,否则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提拔和奖励。事实上,这个结果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2.多数员工也不会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是由双方的身份定位决定的。员工的立场是:“我要赚钱养家,你要发钱给我;其次我才会考虑付出多少努力。”老板的立场是:“我要让公司赚钱,你要为公司做好工作;最后我视你的努力程度给你薪水。”

尖锐对立的立场,使矛盾经常不可调和。双方的逻辑冲突看起来没有一点交集,也找不到融合的路径。但是,只要是不那么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就可以了。对每个人而言——我们都处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循环中,如果你能理解这角色与分工,就能够尝试着去理解对立角色的立场。这也是我们必须尝试的。

因此,对老板而言,你一定要把员工当作普通人来管理,而不是只视他为“自己的下属”。后者会让你对员工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前者却能带来人性化的思维。把员工当普通人管理,意味着我们对下属的要求应该适当地降低,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一下:提高工作能力是不是需要一个过程呢?太心急的话是不是会让员工承受巨大的压力呢?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如果一件事情普通人都做不好,那么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去强迫他们提升工作能力,而是应该降低自己的标准,将工作设计得更加简单一点。比如为何不开发优化工作流程,尽可能地让每个环节变得“傻瓜”化呢?假如公司有这样的需求,这将是双赢的结果。管理者的标准得以执行,员工的工作与管理都可以变得简单。

这些年我常去不同的企业,我经常听到管理者斥责部下“很笨”,痛骂他们是笨蛋,是蠢货;甚至有的老板三句就有一句脏话,员工在他面前很痛苦。我就对这样的老板说:“你在思想上把员工当阶级敌人了,那么他们也会把你视为阶级敌人的。你的公司怎么能做好呢?”双方的思维要统一,立场就必须先统一;即便不能真正地统一起来,你也要为彼此建立一个交集。

那些忙着去责骂下属的管理者,他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也没有能力让员工理解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立场,因此双方的逻辑冲突是激烈的,也是难以挽救的。

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做事

我向参加培训的国内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建议,在制定公司的管理原则时,不妨先对他手下的中层干部进行教导,让这些处于金字塔中间的人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站在员工立场做事”。这样一来,他们就真正地成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桥梁,使公司的思维通畅起来,实现一个上通下达的目标。

为什么要教导中层干部呢?因为他们在一个大团队的思维路径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他们要向下传达管理层的命令、颁布新规,向上递送基层员工的想法和思路,维护员工利益。这些人如果能拥有两种不同立场互相转换的能力,就等于一个团队具备了让不同角色实现双赢的能力,也使上面的老板和下面的员工不再时时刻刻发生立场上的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磨合,整个团队就能用同一种逻辑进行思考,战斗力和凝聚力也将大大提高。

这既是我们作为管理者的新的思考方式,而且对基层员工也是十分有益的。毕竟,多数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立场就是极度封闭的,也是极为短视的。

■ 如何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要求每一名员工或者每一名中层干部“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没有达到老板或者上司的高度。这些人虽对公司忠心耿耿,也有很出色的工作能力,但毕竟不在其位,很难充分地体会与琢磨老板的立场,于是也就很难从他们的角度思考。

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折中的方式——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但行动时却在别人的立场上?我认为这是可行的。这要求你具备双重思维——考虑自己利益,同时也用行动为别人创造利益。

只要你照这种方式去做了,总比什么都不考虑、什么行动都不采取效果要好。对此,我并不主张人们都去揣摩他人的心思,而是让你明白如何在行动之前洞察别人的立场,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发现一个最有利于你的思维角度。

■ 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做事

这一条更加困难。没有人愿意真心实意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做事,是不是?即便你精于此道,恐怕也是口是心非,不会那么心甘情愿。

最好的方法是为自己树立“工作简单化”的思维,明确这么做的原则,然后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不要想得太多,因为越复杂就越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就越让人怀疑你的真实用意。行动越简单,立场越清晰,你就越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并用肢体语言客观地表现出来。 ma23Qrgc40jHKPMzTScsoGYEmBxAlZ/ZARTOeoBqhVY07l1GQmhZ1vJ7tTRl4F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