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字面意思上看,权威就是人们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与支持。在权威的概念中,我们必须强调“自愿”这个词。因为人们最初对权力的服从可能会有几分被迫的成分,但是最终都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无条件的服从。反对者无处不在,他们的心里反对权威,但大多数反对者仍然会服从权威(尽管仍有几分不认同)。
■ 就现实意义而言,权威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正当的权力。有时它未必是官方的权力,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对公众的强大影响力和由此产生的威望。人们未必一定就要听信和服从权威,它对你没有执行的要求,但它的影响却始终存在。在古代,权威意味着等级之分。在现代社会中,权威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随着信息的传播被更加广泛地使用,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坚不可摧的参照标准,人们崇信权威,使它成为彰显人、机构、组织、企业等实力和威信的代名词,代表了实力、地位、权力、信誉与威望。
第一,它源于一少部分人的行业、技术优势或者经验的积累。别人不具备这些东西,因此就把他们奉为权威,相信并听从他们的观点和建议,比如特殊行业的顶尖从业者、科学家、文学家、金融家、证券分析师、IT行业的专家等。他们凭借自己的行业优势、信息优势、金口一开,你很难反驳,就只能拍手叫好。这叫作技术类权威。
第二,它源于前瞻性(对未来的预见力会导致人们跟随),比如一个问题,有的人提前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就发现了,然后就煞有介事地提了出来,包装成了一个体系或演化成了一个高端问题,用以影响大众;你呢?事情发生了你还身在局中惶然无知。这种前瞻性就会造就权威,人们相信他的判断,因为他一贯“正确”,就像先知一样未卜先知。这叫作前瞻类权威。
我在联邦调查局的同事麦克斯过去的15年间一直研究权威心理学,以此作为审讯的依据。他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来验证塑造权威对管理和控制的贡献。麦克斯认为,任何组织的形成、管治、支配都是建构于某种特定的权威之上的,没有哪一种组织可以例外,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逃脱权威的影响。适当的权威能够带来稳定的秩序,避免产生混乱,没有这种权威的组织将无法实现它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卡扎菲下台后的利比亚会全国大乱的原因,因为权威的接替出现了问题:一个旧的权威消失了,新的权威却没有及时出现。
从更为细致的分类上讲,权威又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
目前全世界的企业和国家之中,仍然以传统型的权威居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作为创始人的老板,构建的正是一种传统权威的模式。这是一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或者观念的权力控制的形式,比如人们的传统想法:谁出钱谁就是老板。人们因为受制于人而被控制、被影响。
传统型的权威优点是权力控制较强,驾驭别人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也相对较强。换句话说,起效较快。但缺点是什么呢?是不利于影响力的进一步成长,也不利于长时间驾驭别人的思维,影响大众的行为。因为它的构建基础是非理性和短期的。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遇到管理危机。
依靠个人魅力来影响别人,这就是魅力型的权威,比如当一个领导者的使命和愿景能够激励他人,使员工纷纷跟随自己时,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的权力基础,产生了很强的号召力。这种类型的权威,其构建基础首先是来自信念,信念促成了人们对魅力领袖的忠实服从,以及打造出了他的权威合法性。
魅力型权威的优点是凝聚力超强,但它的缺点依然是非理性的。归根结底,魅力属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是非现实的,不可触摸,只可体会。就像宗教一样,雾里看花,是精神层面的榜样。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便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因为权威要做的不只是领袖或英雄,还应该成为实质的富有建设价值的引导者,不能靠煽动人们狂热的思维来维持自身的形象。
这是最值得学习与建设的权威,也应该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它是一种以理性和制度规定为基础的权威形象。人们对他的服从并不是因为信仰或者个人崇拜,而是因为规则和制度给予了他这种能力,并因为他的实际能力让人们产生了敬仰的情绪。这是卓越的领导者和大知识分子经常可以在自己的身上体现出来的,由此广泛地形成了影响人们思维的基础。